論語十則的理解性默寫的答案,論語十則的理解性默寫的答案

時間 2021-09-09 00:06:41

1樓:愛卑厵

論語十則》原文(加解釋)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

孔子說:"學習了(知識),然後按一定的時間去實習(溫習)它,不也高興嗎 ?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處(到這裡) 來,不也快樂嗎? 人家不瞭解我,我卻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

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呢?跟朋友往來是不是誠實呢?老師傳授的學業是不是複習過呢? "

3.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孔子說:"在溫習舊知識後,能有新體會,新發現,憑藉這一點就可以當老師了."

4.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為政》

孔子說:"只讀書卻不思考,就會迷惑而無所適從;只是空想卻不讀書,就會有害.

5.子曰:「由,誨女(rǔ,通『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zhì,通『智』)也。」《為政》

孔子說:"由(孔子的**),教給你對待知與不知的態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聰明智慧."

6.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里仁》

孔子說:"看見賢明的人,要想著向他看齊,看見不賢明的人要反省有沒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孔子說:"幾個人同行(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師,我要選擇他們的長處來學習,看到自己有他們那些短處 就要改正."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泰伯》

曾子說:"士人不可以不胸懷寬廣,意志堅定,因為他肩負著重大的使命,路程很遙遠.把實現'仁'的理想看成自

己的任務,不也很重大嗎 到死為止,(路)不也(走得)很遙遠嗎 "

9.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子罕》

孔子說:"一年最寒冷的時候,這以後(才)知道松柏樹是最後落葉的." (松柏比作了品德高尚的人)

10.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衛靈公》

子貢問道:"有沒有一句可以終身奉行的話呢? "

孔子說:"那大概是『恕』吧!自己不願意的事,不要強加在別人身上."

你看看是不是,希望對你有幫助

2樓:

論語十則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yuè)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yùn),不亦君子乎? 《學而》

孔子說:"學習知識而又經常溫習功課,不是很愉快嗎?有朋友從遠方趕來,不是很快樂嗎?別人不瞭解自己也並不惱怒,不也是個有德的君子嗎?"

【註釋】

(1)子:中國古代對於有地位、有學問的男子的尊稱,有時也泛稱男子。《論語》書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學:孔子在這裡所講的「學」,主要是指學習西周的禮、樂、詩、書等傳統文化典籍。

(3)時習:在周秦時代,「時」字用作副詞,意為「在一定的時候」或者「在適當的時候」。但朱熹在《論語集註》一書中把「時」解釋為「時常」。

「習」,指演習禮、樂;複習詩、書。也含有溫習、實習、練習的意思。

(4)說:音yuè,同悅,愉快、高興的意思。

(5)有朋:一本作「友朋」。舊注說,「同門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師門下學習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6)樂:與說有所區別。舊注說,悅在內心,樂則見於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沒有說出人不知道什麼。缺少賓語。一般而言,知,是瞭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說別人不瞭解自己。

(8)慍:音yùn,惱怒,怨恨。

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學而》

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呢 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誠實呢 老師傳授的知識是不是複習過了呢 "

【註釋】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參(音shēn)字子輿,生於公元前505年,魯國人,是被魯國滅亡了的鄫國貴族的後代。曾參是孔子的得意門生,以孝子出名。據說《孝經》就是他撰寫的。

(2)三省:省(音xǐng),檢查、察看。三省有幾種解釋:

一是三次檢查;二是從三個方面檢查;三是多次檢查。其實,古代在有動作性的動詞前加上數字,表示動作頻率多,不必認定為三次。

(3)忠:舊注曰:盡己之謂忠。此處指對人應當盡心竭力。

(4)信:舊注曰:信者,誠也。以誠實之謂信。要求人們按照禮的規定相互守信,以調整人們之間的關係。

(5)傳不習:傳,舊注曰:「受之於師謂之傳。老師傳授給自己的。習,與「學而時習之」的「習」字一樣,指溫習、實習、演習等。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孔子說:廣泛地熟讀典籍,複習所學的知識,進而從中獲得新的領悟,又能努力吸收新知以求融會貫通。做到這樣的程度了,才可稱為老師啊。

本章的「溫故而知新」有兩解。一為「溫故才知新」:溫習已聞之事,並且由其中獲得新的領悟;二為「溫故及知新」:一方面要溫習典章故事,另一方面又努力擷取新的知識。

我以為合併這兩種解法,也許更為完整:在能力範圍以內,儘量廣泛閱覽典籍,反覆思考其中的涵義,對已經聽聞的知識,也要定期複習,期能有心得、有領悟;並且也要盡力吸收新知;如此則進可以開拓人類知識的領域,退也可以為先賢的智慧賦予時代的意義。像這樣融會新舊、貫通古今方可稱是「溫故而知新」。

也有學者以為作「溫故及知新」解不太合適,因為按字面上解釋,僅做到吸收古今知識而未有領悟心得,只像是知識的買賣者,不足以為師。所以我們就來看看「師」的意義。在論語中師字一共見於14章,其中意義與今日的老師相近者。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

孔子說:「只讀書卻不思考,就會迷惑而無所適從;只是空想卻不讀書,就會(對自己)有害."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為政》

孔子說:"由,教給你對待知與不知的態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聰明(的做法)."

知識點:「女」通「汝」意思:你

是知也的「知」通「智」意思:聰明智慧。(其他知不變)

誨的意思:教,傳授。

乎的意思:語音助詞。

由:指孔子的學生仲由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孔子說:「見到賢人,要想著向他看齊,看見不賢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沒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孔子說:"幾個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師,我要選擇他們的長處來學習,看到自己有他們的那些短處就要改正."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子罕》)

曾子說:"士人不可以不胸懷寬廣,意志堅定,因為他肩負著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遙遠.把實現'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嗎 到死為止,不也很遙遠嗎 "

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孔子說:"(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樹是最後落葉的."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衛靈公》

子貢問道:"有沒有一句可以終身奉行的話? 「孔子說:"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討厭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別人身上。」

3樓:匿名使用者

1.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2.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3.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4.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5.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6.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7.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8.進入萬山圈子裡,一山放出一山攔。

9.興盡晚回舟,誤入藉花深處。(這個不知道對不對)10.問渠哪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1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12.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13.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14.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15.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16.①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②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③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④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⑤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⑥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⑦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⑧溫故而知新

⑨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⑩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⑾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⑿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 o ~)~zz ok了。至於你說7下~9下和默寫古詩的,你不給我題目我怎麼給你答案啊。。(*^__^*)

4樓:匿名使用者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②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③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④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⑤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⑥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⑦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⑧溫故而知新

⑨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⑩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論語十則翻譯 5,論語十則翻譯

原文 子曰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子曰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子曰 學而不思則罔 思而不學則殆。子曰 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子貢問曰 孔文子何以謂之 文 也?子曰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 文 也。子曰 默而識之,學而...

論語十則翻譯,論語十則原文及翻譯

1.子曰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悅,不亦君子乎?1.孔子說 學習了 知識 然後按一定的時間去實習 溫習 它,不也高興嗎 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處 到這裡 來,不也快樂嗎 人家不瞭解我,我卻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2.曾子曰 吾日三省 x ng 吾身 為人謀而不忠乎 與朋友...

論語十則翻譯,論語十則原文及翻譯

潮潮 一 譯文 1 孔子說 定期學習複習不是一種樂趣嗎?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來,不是很愉快嗎?別人不瞭解 認識 我,但我不怨恨 生氣 也不是一個有道德修養的人嗎?2 曾子說 我每天反省自己很多次。你有沒有盡力為別人?你對朋友誠實嗎?你複習了老師教的知識嗎?3 孔子說 回顧你所學的知識,你可以獲得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