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四庫全書》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套圖書整合(其次是明朝的永樂大典)。清乾隆三十八年(2023年)開始編纂,歷時9年成書。共收書3503種,79337卷,36304冊,近230萬頁,約8億字。
整套書收錄了從先秦到清乾隆前大部的重要古籍(一部分被列為**),涵蓋了古代中國的幾乎所有學術領域。
整套書分為經、史、子、集四部,44類,其中也包括了《論語》、《大學》、《孟子》、《中庸》、《周易》、《周禮》、《禮記》、《詩經》、《孝經》、《尚書》、《春秋》、《史記》、《爾雅註疏》、《說文解字》、《史記》、《資治通鑑》、《孫子兵法》、《國語》、《水經注》、《戰國策》、《本草綱目》、《茶經》等其他經典著作,還有日本、朝鮮、越南、印度以及來華歐洲傳教士的一些著作,為後代學者研究中國古代文化提供了較完善的文獻資料。
《四庫全書》的編纂
清乾隆38年(2023年)2月朝廷設立了「四庫全書館」,負責《四庫全書》的編纂,由乾隆皇帝的第六個兒子永瑢負責,任命皇室郡主于敏中為總裁,大學士以及六部尚書、侍郎為副總裁,召著名學者紀昀為總纂官開始編纂這套卷帙浩繁的叢書。陸錫熊、孫士毅、戴震、周永年、邵晉涵等其他學者也參與了編纂。曾參與編撰並正式列名的文人學者達到3600多人,而抄寫人員也有3800人。
《四庫全書》收錄了當時在全國各地徵收的流通圖書、清內廷收藏的圖書以及《永樂大典》中輯出來的珍本善本。據統計,光是徵收得的圖書就達13501種。這些書篩選後按「著錄書」及「存目書」分別收入,其中「存目書」不錄全書,只摘部分內容,而「著錄書」則經過整理、校勘、考證後,按特定格式重新抄寫存入,謄寫完成後,還要與原本反覆校勘。
最後收錄的圖書有3461種。
《四庫全書》為了美觀與便於識別,採用分色裝潢,經部綠色,史部紅色,子部月白色(或淺藍色),集部灰黑色。四部顏色的確定,依春夏秋冬四季而定。《四庫全書總目》因為是全書綱領,採用代表**的黃色。
乾隆49年(2023年)四套書陸續完成,全書共抄7部,分別貯於北京紫禁城皇宮文淵閣、京郊圓明園文源閣、奉天故宮(今瀋陽)文溯閣、承德避暑山莊文津閣,合稱「內廷四閣」(或稱「北四閣」)。又在鎮江金山寺建文宗閣,揚州大觀堂建文匯閣,杭州西湖行宮孤山聖因寺建文瀾閣,即「江浙三閣」(或稱「南三閣」),各藏抄本一部。副本存於京師翰林院。
其中文淵閣本最早完成,校勘更精、字型也更工整。
乾隆52年(2023年)乾隆皇帝抽查《四庫全書》時發現一些書有詆譭清朝的字句,因此下令重檢《四庫全書》,並最終刪除《諸史同異錄》等11部。但這11部書雖然從《四庫全書》中刪除,但是依然存在宮中,沒有銷燬,這11部書中的9部還流傳到今天。
嘉慶八年(2023年)由紀昀主持進行了《四庫全書》最後一部分官修書籍的補遺工作,進一步完善《四庫全書》。
刪改古籍
編纂四庫全書時,清廷為維護統治,大量查禁明清兩朝所謂有違礙字句的古籍,見四庫**。並且大量篡改古籍,如岳飛的《滿江紅》名句「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胡虜」和「匈奴」在清代是犯忌的,於是《四庫》館臣把它改為「壯志飢餐飛食肉,笑談欲灑盈腔血」。
張孝祥的名作《六州歌頭·長淮望斷》描寫孔子家鄉被金人佔領「洙泗上,絃歌地,亦羶腥」。其中「羶腥」犯忌,改作「亦凋零」等等。
《四庫全書》的命運
《四庫全書》完成至今的兩百年間中國曆經動亂,《四庫全書》也同樣飽經滄桑,多份抄本在戰火中被毀。其中文源閣本在2023年英法聯軍攻佔北京,火燒圓明園時被焚燬,文宗、文匯閣本在太平天國運動期間被毀;杭州文瀾閣藏書樓2023年在太平軍第二次攻佔杭州時倒塌,所藏《四庫全書》散落民間,後由藏書家丁氏兄弟收拾、整理、補鈔,才搶救回原書的四分之一,於2023年再度存放入修復後的文瀾閣。文瀾閣本在**時期又有一次大規模修補,目前大部分內容已經恢復。
因此《四庫全書》今天只存4部,其中文淵閣本原藏北京故宮,後經上海、南京轉運至臺灣,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也是儲存較為完好的一部)。文溯閣本2023年險些被賣給日本人,後從瀋陽故宮轉運至蘭州,藏甘肅省圖書館,文津閣本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而殘缺的文瀾閣本則藏於浙江省圖書館。
2023年10月,為保護《四庫全書》安全,經**有關部門協調,遼寧省將文溯閣《四庫全書》祕密運至蘭州,藏於山中。目前,遼寧有關人士要求歸還,以「書閣合璧」。甘肅方面也修建藏書樓,加強保護。
文溯閣《四庫全書》其最終歸屬仍未定。
**初期,商務印書館影印了《四庫全書珍本初集》。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出版了文淵閣本《四庫全書》。上海古籍出版社曾將之縮印。
2023年上海人民出版社以及香港中文大學分別出版發行文淵閣本《四庫全書》電子版。
2樓:匿名使用者
《四庫全書》是乾隆皇帝親自組織的中國歷史上一部規模最大的叢書。2023年開始,經十年編成。叢書分經、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庫。
據文津閣藏本,該書共收錄古籍3503種、79337卷、裝訂成三萬六千餘冊,儲存了豐富的文獻資料。「四庫」之名,源於初唐,初唐官方藏書分為經史子集四個書庫,號稱「四部庫書」,或「四庫之書」。經史子集四分法是古代圖書分類的主要方法,它基本上囊括了古代所有圖書,故稱「全書」。
四庫全書的內容 《四庫全書》的內容是十分豐富的。按照內容分類,包括4部44類66屬。分經、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庫。
經部包括易類、書類、詩類、禮類、春秋類、孝經類、五經總義類、四書類、樂類、小學類等10個大類,其中禮類又分周禮、儀禮、禮記、三禮總義、通禮、雜禮書6屬,小學類又分訓詁、字書、韻書3屬;史部包括正史類、編年類、紀事本末類、雜史類、別史類、詔令奏議類、傳記類、史鈔類、載記類、時令類、地理類、職官類、政書類、目錄類、史評類等15個大類,其中詔令奏議類又分詔令、奏議2屬,傳記類又分聖賢、名人、總錄、雜錄、別錄5屬,地理類又分宮殿疏、總志、都會郡縣、河渠、邊防、山川、古蹟、雜記、遊記、外記10屬,職官類又分官制、官箴2屬,政書類又分通制、典禮、邦計、軍政、法令、考工6屬,目錄類又分經籍、金石2屬;子部包括儒家類、兵家類、法家類、農家類、醫家類、天文演算法類、術數類、藝術類、譜錄類、雜家類、類書類、**家類、釋家類、道家類等14大類,其中天文演算法類又分推步、算書2屬,術數類又分數學、佔侯、相宅相墓、占卜、命書相書、陰陽五行、雜技術7屬,藝術類又分書畫、琴譜、篆刻、雜技4屬,譜錄類又分器物、食譜、草木鳥獸蟲魚3屬,雜家類又分雜學、雜考、雜說、雜品、雜纂、雜編6屬,**家類又分雜事、異聞、瑣語3屬;集部包括楚辭、別集、總集、詩文評、詞曲等5個大類,其中詞曲類又分詞集、詞選、詞話、詞譜詞韻、南北曲5屬。除了章回**、戲劇著作之外,以上門類基本上包括了社會上流佈的各種圖書。就著者而言,包括婦女,僧人、道家、宦官、軍人、帝王、外國人等在內的各類人物的著作。
善本:是指那些具有歷史文物性、學術資料性和藝術代表性,或在其中某一方面有特殊價值的書本。一般來說,刊刻年代較早或經過精心校勘而錯誤較少的版本可稱為善本。
孤本:某書的某一刻本或手稿。拓本在世間只有一份流傳的為孤本。
祕本:私人收藏者祕藏於家室,置之高閣,不准許外人見閱的版本為祕本。 禁燬本:
前代或當世之因遭禁被毀,僥倖私存下來的版本為禁燬本。在古代,儲存這種禁燬本十分危險,一旦被當局發現,必遭大禍,因而其流傳極其艱難。彌足珍貴。
繡像本:書中間有插圖的版本為繡像本。這類繡像本書因其生動的表現形式而倍受歡迎,但因繪刻工藝複雜,**昂貴而成品較少,因而現存的十分珍貴。
石印本:精選堅硬寬大而表面平滑的石頭經打磨、雕刻製成石版,再用藥墨將文字寫在特製藥紙上,將藥紙上的字跡移置到石版上,然後滾刷油墨印成的書為石印本。 手抄本:
根據底本抄寫而成的書本。其中有一種影抄本,是把透明紙覆在底本上面,按其原有字型、行款照樣摹寫的書本。 殘本:
在流傳過程中因種種原因(如運輸、轉賣、轉抄、爭執等)而殘缺不全的書本為殘本。 補本:對前代前人的著作有所增補,加以已意而寫成的書。
續書:對前代前人的著作內容做繼續的描寫,以延續原著的意思為主旨。 保留本:
因為某種私人目的而專門保留起來的書,一般是傳家世代收藏保留,視為至寶。 經部:易類、書類、詩類、禮類、春秋類、孝經類、五經總義類、四書類、樂類、小學類。
史部:正史類、編年類、記事本末類、別史類、雜史類、詔令奏議類、傳記類、史鈔類、載記類、時令類、地理類、職官類、政書類、目錄類、史評類。 子部:
儒家類、兵家類、法家類、農家類、醫家類、天文演算法類、術數類、藝術類、譜錄類、雜家類、類書類、**家類、釋家類、道家類。 集部:楚辭類、別集類、總集類、詩文評類、詞曲類。
四庫全書》的分類 《四庫全書》分經、史、子、集四部分、,又稱「四庫」。部下有類,類下有屬。全書共4部44類66屬。
經部收錄儒家「十三經」及相關著作;史部收錄史書;子部收錄諸子百家著作和類書;集部收錄詩文詞總集和專集等。《四庫全書》的分類法是中國古代最具代表性的圖書分類法之一。 經 部 《易經》 《尚書》 《詩經》 《周禮》 《儀禮》 《禮記》《大學》 《中庸》 《孟子》 《論語》 《孝經》 《爾雅》《春秋左傳》 《春秋公羊傳》 《春秋穀梁傳》 史 部 《國語》 《史記》 《漢書》 《晉書》 《宋書》 《梁書》《陳書》 《魏書》 《周書》 《隋書》 《南史》 《北史》《宋史》 《遼史》 《金史》 《元史》 《明史》 《史通》《戰國策》 《後漢書》 《三國志》 《南齊書》 《北齊書》《舊唐書》 《新唐書》 《列女傳》 《越絕書》 《水經注》 《島夷志略》《舊五代史》 《新五代史》 《吳越春秋》 《風俗通義》 《華陽國志》《建康實錄》 《貞觀政要》 《資治通鑑》 《天工開物》 《東周列國志》 子 部 儒家:
《荀子》 《說苑》 《帝範》 《政訓》 《潛書》 《新序》 《鹽鐵論》 《潛夫論》 《近思錄》 《郁離子》 《傳習錄》 《呻吟語》《孔子家語》 《溫公家範》 《袁氏世範》 兵家:《孫子兵法》 《吳子》 《司馬法》 《尉繚子》 《孫臏兵法》 《六韜》《三略》 《握奇經》 《素書》 《將苑》 《李衛公問對》 《虎鈐經》《守城錄》 《練兵實紀》 《紀效新書》 《何博士備論》 法家:《管子》 《商君書》 《韓非子》農家《齊民要術》 《農桑輯要》 醫家:
《黃帝內經》 《神農本草經》 《黃帝八十一難經》 《洗冤集錄》 數理天文類 :《周髀算經》 集 部 《楚辭》 《詩品》 《曲品》 《南戲》 《花間集》 《柳永詞》《晏殊詞》 《東坡詞》 《秦觀詞》 《放翁詞》 《姜夔詞》
四庫全書與四庫全書總目是什麼關係
四部叢刊 所謂 四部 即按我國傳統分類法,將所有的書分成經史子集四大門類,叢刊 即今天通常所說的叢書。說得具體些,四部叢刊 是一部集中各方面必讀書 必備書的小型 四庫全書 四部備要 這部叢書收書336種,依經 史 子 集四部分類,用丁氏仿宋活字排印,個別影印。這部叢書性質和 四部叢刊 相仿,但 四部...
《四庫全書》中有多少本史書,四庫全書有多少冊?
四庫全書 的內容是十分豐富的。按照內容分類分經 史 子 集四部分,部下有類,類下有屬。全書共4部44類66屬。經部收錄儒家 十三經 及相關著作,包括易類 書類 詩類 禮類 春秋類 孝經類 五經總義類 四書類 樂類 小學類等10個大類,其中禮類又分周禮 儀禮 禮記 三禮總義 通禮 雜禮書6屬,小學類又...
古代四庫全書,古代的四庫全書是指哪四本
手機使用者 四庫全書 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紀昀等360多位 學者編撰,3800多人抄寫,耗時十三年編成。叢書分經 史 子 集四部,故名四庫。共有3500多種書,7.9萬卷,3.6萬冊,約8億字,基本上囊括了中國古代所有圖書,故稱 全書 當年,乾隆皇帝命人手抄了7部 四庫全書 下令分別藏於全國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