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為什麼都有字,古人為什麼有了名字還要有字?那有什麼意義?

時間 2021-10-14 20:59:28

1樓:k特警

「字」只是限於古代有身份的人。

《禮記·曲禮》上說:「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就是說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取字的目的是為了讓人尊重他,供他人稱呼。一般人尤其是同輩和屬下只許稱尊長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

古人命字方法的主要依據有以下幾種:

①同義反復。如屈原名平,字原,廣平為原。孔子學生宰予,字子我,季路字子由,顏回字子淵,諸葛亮字孔明,陶淵明字元亮、周瑜字公瑾,諸葛瑾字子瑜,文天祥字景瑞,都屬此類。

②反義相對。晉大夫趙衰(減少意)字子餘(增多)。曾點(小黑也)字子晳,色白也。唐王績字無功,朱熹(火亮)字元晦,元趙孟頫(俯)字子昂,晏殊字同叔。

③連義推想。趙雲字子龍(雲從龍);晁補之,字無咎;蘇軾,字子瞻(《左傳僖28年》:「君馮軾而觀之」);岳飛字鵬舉。

從以上三類可以看出,字與名有密切關係,字往往是名的補充或解釋,這叫「名字相應」,互為表裡,故字又稱作「表字」。這三種是主要的,另外還有以干支五行命字,以排行命字,或者字行加排行,字後加父(甫)的情況一般也歸入字的範圍。

命字方面與命名同樣,有著時代氣息,一個總的趨向是美詞化和尊老化,在尊老化方面更加顯。

唐宋以後,由於理學加強,一些繁文褥節越來越多,讀書人之間在稱呼上也大做文章,稱字,是為了表尊敬,但時間長了之後,漸感稱字還不夠恭敬,於是又有了比字更表恭敬的號。

2樓:軒轅雨簫

一、名 名是每個人的代號。姓氏是公共的,

名是個人的。歷朝歷代的命名習慣,反映了一定時期內的社會意識形態。由於人們所屬的民族、社會、歷史、宗教信仰、道德傳統及文化修養的不同,其命名習慣也很不相同。

「名」的產生也是在氏族社會時期,同時也是人的個體意識逐漸覺醒的必然結果。《說文》對名這樣解釋:「名,自命也。

從口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見,故以口自名」。意為,黃昏後,天暗黑不能相認識,各以代號稱。這便是名的由來。

這多少有些傳說意味。人們發現使用「名」的便利性,便逐漸通行起來,使得人皆有名,並對命「名」講究起來。實際上,名的出現是私有制經濟出現後的必然產物。

古時天下為公,一個部落一個名號,黃帝、炎帝、共工、蚩尤都是部落名。

二、字「字」只是限於古代有身份的人。

《禮記·曲禮》上說:「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就是說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取字的目的是為了讓人尊重他,供他人稱呼。一般人尤其是同輩和屬下只許稱尊長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

三、號號也叫別稱、別字、別號。《周禮·春官·大祝》:「號為尊其名更美稱焉」。名、字是由尊長代取,而號則不同,號初為自取,稱自號;後來,才有別人送上的稱號,稱尊號、雅號等。

號起源很早,但直至六朝時期還不流行,葛洪、陶潛有號,當時多數人沒有。到唐宋間才特別盛行起來,原因有二:1、倫理道德加強,2、文學發達,文人講究文雅。

至明清,由於文人範圍擴大,加上帝王提倡,更加盛行起來。

3樓:亮艦深藍

這是古人的習慣

男子20歲舉行加冠禮時取字,女子15歲舉行笄禮時取字,以表示對本人尊重或供朋友稱呼。名和字在意義上都存在一定的聯絡。或詞義相近,如屈原名平,字原;或詞義相反,如韓愈名愈,字退之。

很多身份低微的和農夫連名字都沒有,大字不識一個,怎麼會有字呢

4樓:匿名使用者

每個人都有名字,在過去,名和字可不是一回事。在古時,男子20歲**行冠禮,女子許嫁之時,孩子會得到一個"表字",這個"表字"才是他在社會上進行交際所用的正式稱呼。字是長輩取的,一般和名有一定的聯絡如 張飛,字翼德

號是古人的自稱,都是自己取的,和姓名沒什麼聯絡,一般都是把自己比喻成什麼樣的人,或者希望自己成為什麼樣的人,如歐陽修號醉翁,又號六一居士,他平生喜歡喝酒。有的人有一個或者兩個號,有的人有很多個號,一般來說,在公開場合稱對方的字或者號+輩分或者尊稱為合適,直呼其名和罵人差不多。

5樓:易安悽悽閣

這是咱老祖宗留下來的習慣。

古人為什麼有了名字還要有字?那有什麼意義?

6樓:無名之人

字一般指表字,表字是指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義的名字。古代男子20歲女子十五歲,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與本名涵義相關的別名,稱之為字,以表其德。

凡人相敬而呼,必稱其表德之字。後稱字為表字。

在古代,由於特別重視禮儀,所以名、字的稱呼上是十分講究的。在人際交往中,名一般用作謙稱、卑稱,或上對下、長對少的稱呼。平輩之間,只有在很熟悉的情況下才相互稱名,在多數情況下,提到對方或別人直呼其名,被認為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

7樓:晴晴

古人於名、字、號之間的關係,可簡單地概括為:名以正體,字以表德,號以明志,齋室寄情。

8樓:重陽子

古時不能直呼大名所以有字

古人為什麼有了姓名還有字呢?『字』是什麼意思?

9樓:懶貓夢想家

古人呼名,

是有許多忌諱的。《儀禮·士冠禮》雲:「冠而字之,敬其名也。自謙稱名,他人則稱字也。」

彼此地位相當者,尊稱別人用字不用名,謙稱自己用名不用字。如果他人是平輩,關係好,必稱字而不用名,以示親切。生疏的人之間稱名,長輩或者高者對下稱名。

但用字稱呼某人,則表現了特別的關係。

拓展資料

古人取表字十分講究,情況也非常複雜,但仔細考察、分析、研究,也是有規律可尋的。常見的有:

1.長幼排序:如孔子排行老二,所以字仲尼,他還有個長兄,字孟跛;

2.意義相同:即表字和名意義相同,相通,是並列關係,所以又叫「並列式」;

3.意義相近:即表字和名意思相近,但不完全相同,可以互為輔助,稱做「輔助式」。

參考資料

10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人,主要是男人要

有字,普通人家的女子沒有字,甚至名都沒有。有字的男子也是有一定地位的人。

字是一個人的與別人交往時的他稱,即別人稱呼時所用。

彼此地位相當者,尊稱別人用字不用名,謙稱自己用名不用字。如果他人是平輩,關係好,必稱字而不用名,以示親切。生疏的人之間稱名,長輩或者高者對下稱名。

但用字稱呼某人,則表現了特別的關係。

字是名的另一面解釋,可以是相對應的意思,也可以是解釋。如諸葛亮,名「亮」字「孔明」,與名對應。蘇軾字子瞻,是因為他的名和字都當時一位大名人所給,他的名「軾」為車前橫木,可以讓人站在馬車上**遠方,故字為子瞻,即**遠矚。

有時候先有了名,再找名人取字,說是可以讓人的命運更加順暢。所以古代取字很講究。近現代多數人則不用字了。

11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的人 名子 後面有字什麼

比如: 李有德 字:剛子

也可以說是小名(也可以說是現代社會的外號)

12樓:雪域_琉璃

古人忌諱直呼他人姓名(可能是上古原始宗教的遺俗),所以在男子成年後要另起表字。

只有長輩和上位者才能稱呼某人的姓名,其他人應該稱呼他的字,否則就是不尊敬,失禮。

隨著時代的變遷,至少到元朝時普通的平民百姓不再有表字,表字成為地位的象徵。常見有人在讀了幾天書或有了幾個錢後請先生起個表字。

13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嬰兒出生由父親取「名」。男子二十行冠禮取「字」,女子十五歲及笄取「字」。一種習俗沿襲下來的。

14樓:銀雪蝶戀

字也算理想吧,一般在古代都是有表字就不呼其名

15樓:標準擁護

字就是他們家譜裡的排行。排到什麼字了,就用那個字。比如,有個王姓家譜的排行是這幾個字:「燕文未總正、淮安本志忠」,要是排到「本」字輩了,那他的字就是「本」什麼。你的明白?

16樓:歆瑜

字一般都是在行**禮時長輩為後輩取的,表達一種美好祝願和期許

為什麼古人都有字什麼,號什麼?

17樓:苦味精味苦

1、古代男子**,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與本名涵義相關的別名,稱之為字,以表其德。凡人相敬而呼,必稱其表德之字。後稱字為表字。

2、在古代有的人除名、字外,還有「號」。號是人的別稱,所以又叫「別號」。號的實用性很強,除供人呼喚外,還用作文章、書籍、字畫的署名。

如盧仝《玉川子詩集》、杜牧《樊川文集》、《鬆雪六體千字文》、老蓮《荷花鴛鴦圖》等。如果我們不熟悉古代文人作家的別號,就很難知道這些作品的作者是誰。所以,對古代文人作家我們不但要掌握他們的名和字,而且還要記住他們的號。

18樓:圍棋少年支持者

字大多是別人給的,號是自己起的

古代人為什麼有字?

19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李白只有他的父母與長輩跟老師可以叫他。

平輩不能呼名。僅能喚字。

而且古時候姓、名、字、號都有其意義。

可以參考一下國學網

首頁 » 國學資訊 » 肇錫餘以嘉名——談談姓名文化的歷史詳細的說明。附上一些小段落

現代家庭對新生兒起名普遍重視,「一名之立,旬月踟躕」。歸其原因,在於傳統的多名制轉變為現代的一名制,傳統姓名文化體系中的名、字、號、室名等逐漸淡出人們視野,更鮮有人用地望、排行彼此稱呼,於是姓名就成為一個人最重要的社會符號。事實上,姓名文化有濃烈的族群情節和深厚的文化根脈,全面看待和傳承姓名文化,同樣是對傳統文化的弘揚和踐行。

姓名文化是社會變遷和民族融合的時代映象。甲骨文中商人多以甲、乙等天干為名。《淮南子·本經訓》載:

「堯之時,十日並出。」十日之名,即我們今天熟知的「十天干」,也稱為「幹十」,結合甲骨卜辭中商人對於日出、日落的祭祀活動,我們可以窺見殷商先民的太陽崇拜觀念。至周代,取名進一步複雜化。

《左傳·桓公六年》記載了周人的取名與避諱原則,「名有五,有信,有義,有象,有假,有類。以名生為信,以德命為義,以類命為象,取於物為假,取於父為類。不以國,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隱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幣」。

這些原則,至今仍有影響力。商周貴族以姓氏「別婚姻」「區貴賤」。至春秋戰國時期,姓與氏合一,成為個人及其家族的符號。

姓與氏的融合代表了「禮崩樂壞」變革時代的來臨,更意味著平民階層的崛起。

網頁連結

20樓:古建家園

字又稱表字,是指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義的名字。古代男子**,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與本名涵義相關的別名,稱之為字,以表其德。

凡人相敬而呼,必稱其表德之字。後稱字為表字。

21樓:勤奮的苦海

古代人的字就相當於現在人的小名,一般是父母進行稱呼

22樓:

古代人的字就和現代人的學籍一樣,是一種標識,也是一種身份的象徵!有字號的人都是受過教育的人,能辦私塾和入仕!

為什麼古代人有 字什麼的? 為什麼現代人沒有呢?

23樓:南瓜蘋果

字的式微和大陸的破四舊運動,及打壓知識分子有關,認為「表字」是封建知識分子的象徵,所有很多人棄字不用。大約在五四新文化運動後,國人便開始屏棄字、號了。

理由是它比較麻煩,而且它與普羅大眾有一定距離(之前多是識字讀書之人用「字」,字一般由授業教師或著家族長者賜予),因而被新青年當成封建舊事物丟掉。另外有清一代,人們的「名」普遍從有秦漢古風的單名變成雙名,減少了重名的現象,

字也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它最初所擁有的辨識功能(過去,人們取名用單名,難免重名。而字一般可以區別---因為即使同姓同名,字(號)也未必相同,而人們在社會生活中,因為出於互相尊重的關係,基本上是不直呼其名,而以字(號)作稱呼)。

因此「字(號)」也就漸漸淡出中國人的人稱姓氏指代系統了。  另外,還有破四舊,戶制的問題。那個時候很多人的家譜都被燒了。

擴充套件資料

破四舊影響

破四舊對於中國的傳統文化瑰寶造成的極大的衝擊,中國文化源遠流長,有很多的文物散落民間,而很多祖傳的器物常常是皇家舊藏,極富歷史價值,甚至可能是國家的頂級文物,

但在破四舊的時候,人們為了防止抄家時被查出而受牽連,親手毀掉了很多有價值的文物,這些文物永遠地消失了,對國家造成了極大的損失,讓人為之痛心。

破四舊不僅造成了社會生活的混亂,財產、文物的損失,更可怕的是讓紅衛兵從學生循規蹈矩的行為規範、習慣裡掙脫出來,打破了種種文明禁忌,把虛妄的階級鬥爭從理念轉化為實行踐履的狂熱。

行動賦予了他們青春的自信、權威,使他們崇尚非理性暴力,崇尚可以恣意妄為的權力,喚醒了他們心中的魔障。為紅衛兵日後政治性的造反、奪權做了熱身演習。而人們也被從日常生活秩序的規行矩步中拽了出來,受了催眠似的,在暴力殘害面前變得懵懂麻木,束手就擒,逆來順受。

古代人為什麼都有別名,古代人為什麼都有一個別名?

水在江湖雲在天 古人有名 字 號。比如諸葛亮,複姓諸葛,名亮,字孔明,道號臥龍。通常自稱時,稱名。不熟的人稱名。關係好的人稱呼字。尊稱用號。 節曄 張飛字翼德不對,應該是張飛字益德。翼德 是羅貫中的 三國演義 中的說法,其實是錯誤的。正確的應該是陳壽的 三國志 裡的 益德 我想 飛 字有 超越本身,...

古代人為什麼壽命那麼短,古代人的平均壽命是多少?為什麼古代人的壽命會那麼短?

在人類歷史上,不同的歷史時期,人類的壽命是不同的,現代人的壽命比古代人的壽命長。比如不同時期歐洲人的壽命就清楚地闡明瞭這個問題 見下表 過去人們想象,以為時代愈早人類的壽命愈長,這是錯誤的。現代人比古代人活得長有以下幾個原因 表 不同時期歐洲人的平均壽命歷史時期 平均壽命 年 生鐵青銅時期 18 古...

以前的人為什麼要發明文字,古代人為什麼要發明文字

百里春海不宛 漢字起源問題,是學術界兩千多年來一直沒有解決的問題。兩千多年來,學術界不能科學定位原始漢字產生的時間 地點,不知道發明人是誰,不知道發明漢字的歷史背景 文化背景 技術背景 地理氣候生物環境,更不知道原始漢字的品質。長期以來,西方學者認為文字的形式與創造文字的民族的思想品質相對應,拼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