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哇哈哈哈
讀音:[bào]
釋義:1、鹽醃的魚。
2、鮑魚,鰒魚的別名。即石決明 。
3、腹足綱前鰓亞綱鮑科鮑屬海產貝類。
4、古代鞣製皮革的工人 。
5、姓。
組詞:1、顏鮑[yán bào] :南朝宋顏延之和鮑照的並稱。 借指高才之士。
2、鮑肆[bào sì] :見「 鮑魚之肆 」。
3、二鮑[èr bào] :指後漢鮑永、鮑恢 。
4、腐鮑[fǔ bào] :本為腐敗的鹹魚,後遂泛指變質的食物。
5、鮑舍[bào shè] :存放鮑魚的房舍。
6、鮑氣[bào qì] :腐臭之氣。
7、鮑羹[bào gēng] :用醃魚做的羹湯。
出處:1、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孔子家語·六本》
2、鮑魚,鮑,腐也,埋藏醃使腐臭也。——《說文》
3、漸於蘭則芳,漸於鮑則臭。——《論語》
參考資料
2樓:
鮑bào
鮑姓得姓始祖:鮑叔牙。夏禹裔孫敬叔之子,春秋時齊國大夫。
其父敬叔被封於鮑,叔牙開始以封邑為氏,稱鮑叔牙。叔牙少時與管仲友善,管仲家貧母老,他常給以資助,遂成莫逆之交。襄公亂政時,管仲隨公子糾奔魯,他隨公子小白出奔莒。
及襄公被殺,小白得內援回國,被立為齊君,擬任他為上卿。他力勸桓公將囚拘的管仲開釋,使之代己位,而以身下之。管鮑之交,世傳美談。
鮑姓子孫也就尊這位德行高尚的鮑姓先人為其得姓始祖。
鮑作為姓氏怎麼讀?
3樓:x你只是在
鮑作為姓氏讀[bào]
鮑,釋義:鹹魚,如「如入鮑鮑之肆,久而不聞其臭」;鰒魚的俗稱; 姓。
組詞:鮑老[bàolǎo]: 古代戲劇中的角色,多戴面具,用其滑稽表演逗人取樂。
顏鮑[yán bào]:南朝宋顏延之和鮑照的並稱。借指高才之士.
鮑氣[bào qì]:腐臭之氣。
鮑舍[bào shě]:存放鮑魚的房舍。
管鮑[guǎn bào]:春秋時管仲和鮑叔牙的並稱。兩人相知最深。後常用以比喻交誼深厚的朋友。
「鮑」在姓氏中怎麼讀?
4樓:格調
鮑作姓讀bào (第四聲)。
始祖:鮑叔牙·夏禹裔孫敬叔之子,春秋時齊國大夫。其父敬叔被封於鮑,叔牙開始以封邑為氏,稱鮑叔牙。
叔牙少時與管仲友善,管仲家貧母老,他常給以資助,遂成莫逆之交。襄公亂政時,管仲隨公子糾奔魯,他隨公子小白出奔莒。
及襄公被殺,小白得內援回國,被立為齊君,擬任他為上卿。他力勸桓公將囚拘的管仲開釋,使之代己位,而以身下之。管鮑之交,世傳美談。鮑姓子孫也就尊這位德行高尚的鮑姓先人為其得姓始祖。
5樓:嗯嗯嗯多巴胺
[bào]
鮑(bào 鮑):
出自姒姓
為春秋時夏禹裔孫敬叔之後,以邑(國)名為氏。據《姓苑》記載:「系出姒姓。
夏禹後。春秋時杞公子有仕齊者,食採於鮑,因以命氏」。又據《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等所載,春秋時,夏禹裔孫敬叔(即杞公子)仕齊,食採於鮑邑(原為夏朝的諸侯國,故城在今山東省歷城東三十里),其子叔牙以邑(國)名為氏,稱為鮑姓。
鮑作為姓氏怎麼讀
6樓:月似當時
鮑作為姓氏讀音:bào。
源於鮮卑族,出自南北朝時期鮮卑拓拔部,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據史籍《魏書·官氏志》記載,在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過程中,北魏王朝代北地區的鮮卑族俟力伐氏(俟力發氏)、鮑俎氏隨北魏孝文帝拓拔·巨集(元巨集)於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南下,將都城從平城(今山西大同)遷至洛陽(今河南洛陽),後在北魏孝文帝大力推行的漢化改革政策實施過程中,改漢姓為鮑氏,逐漸融入漢族,世代相傳至今。
擴充套件資料
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在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七十九位,人口約有八十二萬四千餘,佔全國人口總數的0.06%左右。
先秦時期,鮑姓很少為人所知,其主要活動在山東地區。
宋朝時期,鮑姓大約有8萬1千人,約佔全國人口的0.11%,排在第一百三十二位。鮑姓第一大省是安徽省,約佔全國鮑姓總人口的30%。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安徽、浙江、江西、山東、江蘇等。
明朝時期,鮑姓大約有8萬4千人,約佔全國總人口數的0.09%,排在第一百五十位以後。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浙江、安徽,這二省約佔全國鮑姓總人口的66%。
明時浙江為鮑姓第一大省,佔鮑姓總人口的43%。其次分佈於陝西、江蘇、山東、江西等。全國形成以浙皖蘇、陝西為中心的兩塊鮑姓分佈區。
7樓:x你只是在
鮑作為姓氏讀[bào]
鮑,釋義:鹹魚,如「如入鮑鮑之肆,久而不聞其臭」;鰒魚的俗稱; 姓。
組詞:鮑老[bàolǎo]: 古代戲劇中的角色,多戴面具,用其滑稽表演逗人取樂。
顏鮑[yán bào]:南朝宋顏延之和鮑照的並稱。借指高才之士.
鮑氣[bào qì]:腐臭之氣。
鮑舍[bào shě]:存放鮑魚的房舍。
管鮑[guǎn bào]:春秋時管仲和鮑叔牙的並稱。兩人相知最深。後常用以比喻交誼深厚的朋友。
8樓:感覺活的好累
bao,四聲,降調,如香港演員鮑起靜,內陸演員鮑國安
鮑在姓氏中怎麼讀音
9樓:嗯嗯嗯多巴胺
[bào]
鮑(bào 鮑):
出自姒姓
為春秋時夏禹裔孫敬叔之後,以邑(國)名為氏。據《姓苑》記載:「系出姒姓。
夏禹後。春秋時杞公子有仕齊者,食採於鮑,因以命氏」。又據《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等所載,春秋時,夏禹裔孫敬叔(即杞公子)仕齊,食採於鮑邑(原為夏朝的諸侯國,故城在今山東省歷城東三十里),其子叔牙以邑(國)名為氏,稱為鮑姓。
10樓:古惑仔入侵
鮑(bào 鮑):
出自姒姓
為春秋時夏禹裔孫敬叔之後,以邑(國)名為氏。據《姓苑》記載:「系出姒姓。
夏禹後。春秋時杞公子有仕齊者,食採於鮑,因以命氏」。又據《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等所載,春秋時,夏禹裔孫敬叔(即杞公子)仕齊,食採於鮑邑(原為夏朝的諸侯國,故城在今山東省歷城東三十里),其子叔牙以邑(國)名為氏,稱為鮑姓。
「可」作為姓氏怎麼讀?
11樓:116貝貝愛
「可」作為姓氏的讀音是:kè
可拼音:kè,注音:ㄎㄜˋ,部首:口部,部外筆畫:2畫,總筆畫:5畫,五筆:skd
倉頡:mnr,鄭碼:aij,四角:10620,結構:右上包圍,電碼:0668,區位:3141
統一碼:53ef,筆順:一丨フ一丨
漢字演變:
相關組詞:
1.可恥[kě chǐ]
應當認為羞恥:節約光榮,浪費~。
2.可怖[kě bù]
可怕的。
3.可靠[kě kào]
可以信賴依靠:他忠誠老實,為人很~。
4.可貴[kě guì]
值得珍視或重視:難能~。~的品質。這種精神是十分~的。
5.可口[kě kǒu]
食品、飲料適合口味或冷熱適宜:吃著家鄉菜,覺得特別~。
6.可惜[kě xī]
令人惋惜:機會難得,錯過了實在~。
12樓:周洋
可字姓氏
可姓 可[可,讀音作kè(ㄎㄜˋ),不可讀作kě(ㄎㄜˇ)]
一.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源於姜姓,出自春秋時期齊國公族慶父之後慶克,屬於避難改姓為氏。
據史籍《元和姓纂》記載:「齊公族慶父之後慶克生慶封,以罪奔吳,漢末徙會稽山陰。後漢慶儀為汝陰令,曾孫純避安帝父諱,始改賀氏。
」在史籍《氏族略·四》中有記載:「齊桓公之子公子無虧生慶克,亦謂之慶父。」
姜慶克,亦稱公孫慶可,其子獲罪於齊昭公姜潘,先逃亡晉國,為晉文公姬重耳所厭,遂又赴吳國。
魯僖公二十八年(公元前632年),齊昭公與晉文公聯師與楚國戰於城濮(今山東鄄城),晉文公會齊,宋、魯,蔡、鄭、衛,莒八國之君盟於踐土(今河南原陽、武陵一帶)結為同盟。其時公孫慶可的後裔子孫中有改姓氏為可氏者,以避齊國預伐之難。
第二個淵源:源於鮮卑族,出自十六國時期古鮮卑族氏族部落,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據史籍《魏書·官氏志》記載:「鮮卑阿伏幹氏、可地幹氏、可地延氏,並改為可氏。」
①鮮卑族慕容部可足渾氏,亦稱可朱渾氏、渴燭渾氏、渴燭氏,後多改漢姓為朱氏,亦有取「可」為姓氏者,稱可氏。
②鮮卑族禿髮部可沓氏,亦稱可達氏,後多改漢姓為可氏、達氏。
③鮮卑族拓跋部可地延氏,可單氏,後多改漢姓為延氏、單氏,亦有取「可」為姓氏者,稱可氏。
④鮮卑族外帳姓氏可那氏、可頻氏,後多改漢姓為那氏、平氏,亦有取「可」為姓氏者,稱可氏。外帳姓氏,屬於「黑號之姓」中的分衍姓氏,地位卑微,為官者幾乎沒有,因此在《魏書·官氏志》中不予記載,但在北魏時期的其它官札中有記錄。
第三個淵源:源於滿族,出自金國時期女真族拿可氏部族,屬於以氏族名稱漢化改姓為氏。
據史籍《金史·百官志》記載:「拿可氏部封隴西郡,後改漢姓可氏。」
拿可氏部落在金國時期與其他九十八姓氏並稱「白號之姓」,雖非王族姓氏一族,但仍屬於貴胄姓氏之一,多為上層領兵將領,在金國時期屬於高俸階級。
拿可氏部族在金末元初時期,有改漢姓可氏者。
第四個淵源:源於蒙古族,出自古蒙古巴克西納爾氏族,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改姓為氏。
蒙古族巴克西納爾氏,亦稱巴可西納爾氏,屬於成吉思汗的庶支後裔,分居於東蒙地區的喀喇沁旗札薩克一帶地區(今遼寧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
在元朝的初期,巴可西納爾氏曾全族男壯隨忽必烈征伐大理國,之後重兵圍攻恭州(今重慶)長達十餘年,其後裔子孫有落籍於巴蜀地區者,改漢姓為可氏。
留居東蒙地區的喀喇沁旗札薩克一帶地區的巴可西納爾氏,其漢姓則多稱師氏、烏氏。
通過黨的民族政策,可姓享受著各種特殊優惠待遇:宗教局扶持款,無息貸款、貼息貸款、學生上學免費、考學照顧20分,計生多生一胎、做生意免稅。
二.遷徙分佈:
可氏族人大多分佈在河南省的滑縣、新鄉市、獲嘉縣,河北省的衡水市安平縣可胡林村,湖北省的浠水縣,山西省的保德縣,雲南省的玉溪市可官村,通海縣海東村,四川省,上海市,重慶市等地區。
首發命中,望採納,謝謝。
13樓:匿名使用者
讀音 ke 三聲 可樂 可以 的可 同音 本人姓 可
鮑作為姓氏怎麼讀,薄字作為姓氏時怎麼讀
月似當時 鮑作為姓氏讀音 b o。源於鮮卑族,出自南北朝時期鮮卑拓拔部,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 魏書 官氏志 記載,在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過程中,北魏王朝代北地區的鮮卑族俟力伐氏 俟力發氏 鮑俎氏隨北魏孝文帝拓拔 巨集 元巨集 於太和十八年 公元494年 南下,將都城從平城 今山西大同 遷至洛陽 今...
翁作為姓氏怎麼讀,翁作為姓氏怎麼讀?
哇哎西西 翁做為姓氏拼音 w ng,聲母w,韻母eng,音調陰平。基本資訊 部首 羽,四角碼 80127,倉頡 cism86五筆 wcnf,98五筆 wcnf,鄭碼 ozyy統一碼 7fc1,總筆畫數 10 基本解釋 1 老頭兒 老翁。漁翁。2 父親。3 丈夫的父親 翁姑 公婆 亦夢之城 1 翁作為...
請問戶在姓氏當中怎麼讀,“那”在姓氏中怎麼讀?
戶 在姓氏當中 h 基本釋義 1.一扇門,門 門 窗 樞不蠹。夜不閉 2.人家 口。主。門 之見 亦指派別上的成見 3.會計部門稱賬冊上有業務關係的團體或個人 頭。開 4.門第 門當 對。5.姓。詳細釋義 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門 門 字的一半。漢字部首之一。從 戶 的多與門戶有關。本義 單扇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