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作者王勃簡介,小學王勃古詩

時間 2021-10-14 22:45:43

1樓:匿名使用者

王勃(650-675),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河律縣)人,初唐文學家,文中子王通之孫。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以文章齊名,稱初唐四傑。其以才及第,又因文而失意,並累及其父。

其省父時,溺水驚悸而死。他的文多於詩,文之最著名者為《滕王閣序》。

王勃詩文俱佳,不愧為四傑之首,在扭轉齊樑餘風、開創唐詩上功勞尤大,為後世留下了一些不朽名篇。他的五言律詩《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成為中國詩歌史上的傑作,久為人們所傳誦,「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已成為千古名句,至今常被人們引用。而王勃最為人所稱道、千百年來被傳為佳話的,是他在滕王閣即席所賦《滕王閣序》。

對此事,《唐摭言》所記最詳。

王勃雖然只活了27個春秋,但著述仍很多,曾撰《漢書指瑕》十卷,《周易發揮》五卷,《次論語》十卷,《舟中纂序》五卷,《千歲歷》若干卷,可惜皆佚失。今所傳者,唯《王子安集》16卷,也非全本。何林天教授點校整理的《重訂新校王子安集》,收錄了輯自日本的一些佚文,已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小學王勃古詩

2樓:神魄達克斯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作者:王勃

詩歌簡介:

此詩意在慰勉友人勿在離別之時悲哀。首聯描畫出送別地與友人出發地的形勢和風貌,隱含送別的情意,嚴整對仗;頷聯為寬慰之辭,點明離別的必然性,以散調相承,以實轉虛,文情跌宕;頸聯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難阻」的情景,使友情昇華到一種更高的美學境界;尾聯點出「送」的主題,而且繼續勸勉、叮嚀朋友,也是自己情懷的吐露。此詩開合頓挫,氣脈流通,意境曠達,堪稱送別詩中的不世經典,全詩僅僅四十個字,卻縱橫捭闔,變化無窮,彷彿在一張小小的畫幅上,包容著無數的丘壑,有看不盡的風光,至今廣泛流傳。

原文: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譯文:雄偉長安城由三秦之地拱衛,透過那風雲煙霧遙望著五津。

和你離別心中懷著無限情意,因為我們同是在宦海中浮沉。

只要在世上還有你這個知己,縱使遠在天涯也如近在比鄰。

絕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時,像小兒女那樣悲傷淚溼佩巾。

3樓:樊廣中

送杜少甫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譯文一古代三秦之地,拱護長安城垣宮闕。 風煙滾滾,望不到蜀州岷江的五津。 與你握手作別時,彼此間心心相印; 你我都是遠離故鄉,出外做官之人。

四海之內只要有了你,知己啊知己, 不管遠隔在天涯海角,都像在一起。 請別在分手的歧路上,傷心地痛哭; 像多情的少年男女,彼此淚落沾衣。

山中(唐)王勃 山shān中zhōng

(唐)王勃

長cháng江jiāng悲bēi①已yǐ滯zhì②,萬wàn裡li念niàn將jiāng歸guī③。

況kuàng屬shǔ④高g?o風fēng⑤晚wǎn,山shān山shān紅hóng葉yè飛fēi。

【註釋】

①悲:顧念,懷想。

②滯:留滯。

③念將歸:有歸鄉之願,但不能成行。

④況屬:何況是。

⑤高風:深秋的風。

長江好像都悲傷得停滯,遠離家鄉的我很想早日回到故地。何況天色已晚,秋風又起,山中秋葉在風中四處飄零。

這是寫旅愁鄉思的小詩,作者王勃被貶斥後在巴蜀作客,客中逢秋,因見萬木凋零,遂起思家之念——長江滾滾東去,而自己卻留滯在這裡,身在萬里之外,雖有?家的願望,但是不能成行;何況現正逢高風送秋的季節,黃葉紛飛,萬木凋零,更增加了思鄉的愁緒。這首詩情景交融,深切地表達了詩人的思歸之情。

4樓:匿名使用者

送杜少府

之任蜀州(川) 【唐】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詩意畫城闕①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②人。 海內③存知己,天涯若比鄰④。

無為在歧路⑤,兒女共沾巾⑥。

編輯本段註釋譯文

註釋1 本文選自《王子安集》 2 少府:官名。 3.

之:到,往。 4.

蜀州:現在四川崇州。也作蜀川。

5.城闕:城牆和宮闕,這裡指唐朝的京城長安。

6.輔:這裡是拱衛的意思。

7.三秦:指長安周圍的關中地區。

秦亡後,項羽三分秦故地關中,以封秦朝三個降將,因此關中又稱「三秦」。 8.風煙望五津:

遙望蜀州,只見風煙迷茫。 9.五津:

指岷江的五個渡口白華津、萬里津、江首津、涉頭津、江南津。這裡泛指蜀川。 10.

宦遊:出外做官。(宦;huan第 四聲) 11.

海內:四海之內。古人認為陸地的四周都為大海所包圍,所以稱天下為四海之內。

12.天涯:天邊,這裡比喻極遠的地方。

13.比鄰:並鄰,近鄰。

14.無為:不要。

15.歧路:岔路。

古人送行常在大路分岔處告別。 16.沾巾:

淚水沾溼手巾。

譯文一古代三秦之地,拱護長安城垣宮闕。 風煙滾滾,望不到蜀州岷江的五津。 與你握手作別時,彼此間心心相印; 你我都是遠離故鄉,出外做官之人。

四海之內只要有了你,知己啊知己, 不管遠隔在天涯海角,都像在一起。 請別在分手的歧路上,傷心地痛哭; 像多情的少年男女,彼此淚落沾衣。

詩仙,詩聖,詩佛,詩鬼,詩魔,詩豪,詩傑,詩狂,詩囚,詩奴分別都是誰?

5樓:9點說史

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佛-王維,詩鬼-李賀,詩魔-白居易,詩豪-劉禹錫,詩傑-王勃,詩狂-賀知章。詩囚-孟郊,詩瓢(詩奴)-賈島。

1、詩仙-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樑甫吟》《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詞賦,宋人已有傳記(如文瑩《湘山野錄》捲上),就其開創意義及藝術成就而言,「李白詞」享有極為崇高的地位。

2、詩聖-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原籍湖北襄陽,後徙河南鞏縣。 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杜甫少年時代曾先後遊歷吳越和齊趙,其間曾赴洛陽應舉不第。三十五歲以後,先在長安應試,落第;後來向皇帝獻賦,向貴人投贈。官場不得志,親眼目睹了唐朝上層社會的奢靡與社會危機。

天寶十四載(755年),安史之亂爆發,潼關失守,杜甫先後輾轉多地。

乾元二年(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繫蒼生,胸懷國事。創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雲。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巨集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並不顯赫,但後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於《杜工部集》。

大曆五年(770年)冬,杜甫病逝,時年五十九歲。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

3、詩佛-王維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號摩詰居士。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著名詩人、畫家。

王維出身河東王氏,於開元十九年(731年)狀元及第。歷官右拾遺、監察御史、河西節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寶年間,王維拜吏部郎中、給事中。

安祿山攻陷長安時,王維被迫受偽職。長安收復後,被責授太子中允。唐肅宗乾元年間任尚書右丞,故世稱「王右丞」。

王維參禪悟理,學莊通道,精通詩、書、畫、**等,以詩名盛於開元、天寶間,尤長五言,多詠山水田園,與孟浩然合稱「王孟」,有「詩佛」之稱 。

書畫特臻其妙,後人推其為南宗山水畫之祖。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存詩400餘首,代表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畫學祕訣》。

4、詩鬼-李賀

李賀(約公元791年-約817年),字長吉,是「長吉體詩歌開創者。」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人,家居福昌昌谷,後世稱李昌谷,是唐宗室,唐高祖李淵的叔父李亮(大鄭王)後裔。

有「詩鬼」之稱,是與「詩聖」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有《雁門太守行》、《李憑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

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李白、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

是中唐到晚唐詩風轉變期的一個代表者。他所寫的詩大多是慨嘆生不逢時和內心苦悶,抒發對理想、抱負的追求;對當時藩鎮割據、宦官專權和人民所受的殘酷剝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雲壓城城欲摧」,「雄雞一聲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

李賀的詩作想象極為豐富,經常應用神話傳說來託古寓今,所以後人常稱他為「鬼才」,「詩鬼」,創作的詩文為「鬼仙之辭」。有「『太白仙才,長吉鬼才』之說。李賀是繼屈原、李白之後,中國文學史上又一位頗享盛譽的浪漫主義詩人。

李賀因長期的抑鬱感傷,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辭去奉禮郎回昌谷,27歲英年早逝。

5、詩魔-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 [1-2]  ,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

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於香山。

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王勃的詩小學10首,小學王勃古詩

餞韋兵曹。唐 王勃。徵驂臨野次,別袂慘江垂。川霽浮煙斂,山明落照移。鷹風凋晚葉,蟬露泣秋枝。亭皋分遠望,延想間雲涯。觀內懷仙。唐 王勃。玉架殘書隱,金壇舊跡迷。牽花尋紫澗,步葉下清溪。瓊漿猶類乳,石髓尚如泥。自能成羽翼,何必仰雲梯。秋日別王長史。唐 王勃。別路餘千里,深恩重百年。正悲西候日,更動北梁...

《王禎農書》作者簡介,蠅王的作者簡介

forever幸福呦 王禎 1271年 1368年 字伯善,元代東平人。中國古代農學 農業機械學家。元成宗時曾任宣州旌德縣尹 信州永豐縣尹。他在為官期間,生活儉樸,捐俸給地方上興辦學校 修建橋樑 道路 施捨醫藥,確實給兩地百姓做了不少好事。時人頗有好評,稱讚他 惠民有為 冰茵水晶 內容簡介 王禎農書...

王勃的古詩《苔》表達的特點

薛七七修煉中 少年時代未成名的王勃,在詩 苔賦 中,從苔的性 陰 靜 貌 兩個 不 兩個 無 著手,用擬人化的手法,以物言志,表明了自己 不競 自整 的氣度和品格,讚美了 苔 的君子風度。 歌頌j生命的本能和生活意向,並不會因為環境惡劣而喪失生髮的勇氣。 苔清代 袁枚 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