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的由來,漢族名稱的由來?

時間 2021-10-15 00:31:09

1樓:匿名使用者

雲南的十八怪,哈尼族哈尼族,中國少數民族之一。現有人口1253952人。主要聚居在滇南紅河和瀾滄江之間的元江、墨江、綠春、金平、江城等縣,思茅、西雙版納、瀾滄等市、州、縣也有分佈。

主要從事農業,善開梯田。

哈尼族見於漢文史籍的名稱,有「和夷(蠻)」、「和泥」、「窩泥」、「阿泥」、「哈泥」等。自稱多達30餘種,如「哈尼」、「僾尼」、「碧約」、「卡多」、「豪尼」、「白巨集」、「布都」、「多尼」、「葉車」、「阿木」等等。

哈尼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內部可分哈(尼)僾(尼)、碧(約)卡(多)、豪(尼)白(巨集)三種方言和若干土語。哈尼族原無文字,20世紀50年代為其創制了一套拼音文字,今仍在試行中。

哈尼族大多居住在海拔800至2500米的山區,主要從事農業,梯田稻作文化尤為發達。墨江的紫膠,產量居全國之冠。西雙版納僾尼人居住的南糯山,是飲譽中外的普洱茶主產地之一。

逶迤連綿的哀牢山,有茫茫的原始森林和許多受國家保護的珍禽異獸。紅河自治州箇舊市,是聞名我國的「錫都」。

哈尼族認為萬物皆有靈,人死魂不滅,於是盛行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有豐富的口頭文學、民間舞蹈。男女老少都喜歡隨身攜帶巴烏、笛子等樂器。

以農曆十月為歲首,傳統節日主要是「扎勒特」(十月年,即新年)和「矻扎扎」(五月節)。

在起伏連亙的哀牢群山中,一座座幾十級、上百級的梯田,從山腳順著坡勢蜿蜒向上伸展,層層疊疊,直通茫茫雲海,蔚為壯觀。

千百年來,面對高山峽谷的生存空間,哈尼人民創造、總結出一套墾種梯田的豐富經驗。他們根據不同的地形、土質修堤築埂,利用「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自然條件,把終年不斷的山泉溪澗,通過水筧溝渠引進梯田。到了初春,形狀各異的大小梯田盛滿清泉,在明媚的陽光下,山風微吹,波光粼粼;三四月間,層層梯田青翠欲滴,宛如一塊塊綠色壁毯;夏末秋初,稻穀成熟,放眼望去,一片金黃。

這簡直就是一幅變化奇巧、簡樸秀美的水墨畫。

哀牢山哈尼族有句俗話:梯田是小夥子的臉。小夥子美不美,主要看他造田做得怎麼樣,若是他築埂、鏟堤、犁耙田樣樣來得,就會得到大家的稱讚,並贏得姑娘的愛慕。

姑娘美不美,關鍵要看她在梯田裡做的活計好不好。

梯田是哈尼族重要的衣食之源,因此,他們對水特別珍惜。為了不誤農時,自古以來就有「刻木定水」的民約:根據一股山泉所能灌溉的面積,人們友好協商,擬定每塊田應得的水量,按水流流經田地的先後順序,在水溝與田塊的入水口處設一橫木,並在橫木上將那塊田應得的水量刻定位置,讓水自行流進田裡。

哈尼族家家戶戶還習慣在梯田裡養魚。陽春三月栽過稻秧後,人們投入魚苗,任其自然生長。深秋時節,在收割稻穀的同時,一籮籮鮮魚便成了餐桌上的美味佳餚。

水牛是耕種梯田的得力助手,所以哈尼族的敬牛習俗經久不衰。母牛生下牛犢,全家即上山覓割嫩草餵它,有的還加喂肥肉和紅糖水;如遇冷天,不惜用舊衣服、棉絮為之包裹禦寒。牛犢生下的第三天清晨,主人家將蒸好的一大甑子糯米飯放在牛廄前,按家中人口和水牛母子數字,捏製如碗大的若干飯糰,給牛各喂一團後,家人分取一團就地食用。

此俗意味著人、牛地位平等。

2樓:匿名使用者

哈尼族有許多種自稱,以哈尼、卡多、雅尼、豪尼、碧約、布都、白巨集等自稱的人數較多。另外還有糯比、糯美、各和、哈鳥、臘米、期的、阿里卡多、阿古卡多、覺圍、覺交、愛尼、多塔、阿梭、布孔、補角、哦怒、阿西魯瑪、西摩洛、阿木、多尼、卡別、海尼、和尼、羅緬、葉車等自稱和他稱。哈尼主要居於紅河南岸的紅河、綠春、元陽、金平等四縣;雅尼居於西雙版納自治州及瀾滄縣;卡多、豪尼、碧約、布都、白巨集等均交錯聚居或散居於景東、鎮沅、墨江、新平、元江、普洱、江城等縣。

本民族內部之間的互稱和其他民族對哈尼族的稱謂也不盡一致。見於漢文史籍中的歷史名稱,秦漢時期稱「昆明叟」,魏晉南北朝時期稱「烏蠻」,唐南詔、宋大理國時期稱「和蠻」,元朝稱「斡蠻」、「斡泥」,明朝稱「窩泥」、「和泥」,清朝稱「和泥」、「窩泥」、「禾尼」。哈尼族在各個歷史時期不同名稱的出現及其分佈變化,反映了歷史上他們遷徙流動的情況。

名稱雖多,其音義卻基本一致,均與目前的自稱和互稱相同或相近,都從「和」音,其義仍為「和人」。可以說,哈尼族兩千多年來基本上就具有一個統一的名稱「和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根據本民族人民的共同意願,以人數較多的自稱「哈尼」為本民族統一的名稱。

對哈尼族的歷史淵源,民族學和歷史學界大致有四種觀點:①東來說;②兩向族源多種文化融合說;③紅河兩岸土著說;④「氏羌系統」南遷說。東來說以滇南地區部分哈尼族採用父子連名譜系追根溯源到南京應天府柳樹灣,或山西、河南、江西、貴州等地,並以此為依據,認為哈尼族與漢族的淵源同出一轍。

兩向族源多種文化融合說認為今天從事山居農耕的哈尼族是「由青藏高原南下的北方遊牧部落與雲南高原北上的南方稻作民族——夷越融合而成的新型稻作農耕民族」。就族源論,「當是雙向的、複合的,即南方土著民族與北方遊牧民族的交匯與融合」。就文化論,是一種「南方夷越海濱文化與北方遊牧部落的高原文化的化合體。

」(史軍超《哈尼族與「氏羌系統」》,載雲南《民族文化》2023年第5期)。紅河兩岸土著說以出土文物為證據,認為哈尼族系紅河地區的土著,與西北高原民族毫不相關。(孫官生《論紅河流域是早期人類發展的重要區域之一》,載《紅河文物》2023年第3期。

)「氏羌系統」南遷說是比較流行的觀點。它認為哈尼族同今天雲南省境內十幾個彝語支系的民族一道,其主流均同源於古代氏羌部落族群。據《史記》、《漢書》、《後漢書》等史籍記載,氏羌族群原遊牧於青、甘、藏高原。

秦獻公時期(公元前384-362年),秦朝勢力迅速擴大,大肆進行征服鄰近部落侵擾的活動,氏羌族群被迫流遷各地。在遷徙中,南遷的羌人不斷繁衍,形成耗牛種和越嶲羌、白馬種、廣漢羌等若干部落,活動於今川西南、滇西北、滇東北的廣大地區。史學家將這些南遷的羌人遺裔統稱為「和夷」。

和夷名稱雖不單指一個民族,但無疑包括哈尼族先民在內。這一記載,與哀牢山區哈尼族的民間傳說基本一致。相傳哈尼族的祖先,曾遊牧於遙遠的北方一個名叫「努瑪阿美」的地方,爾後逐漸南遷,居住在「谷哈」和「轟阿」(指滇池、洱海沿岸)廣大地區,與「昆明種人」相互交錯雜居。

後因遭異族侵擾,分兩條路線往南遷徙:一條即早先「和夷」自川西南遷經滇池昆明一帶,再經南遷至滇東南的六詔山區;一條自滇西北遷經大理湖濱平壩,然後分別南下到今哀牢山、無量山區的景東、景谷、鎮沅、新平至石屏、建水、蒙自、開遠,繼而至元江、墨江、紅河、元陽、綠春、江城及西雙版納等地。

3樓:匿名使用者

對哈尼族的歷史淵源,民族學和歷史學界大致有四種觀點:①東來說;②兩向族源多種文化融合說;③紅河兩岸土著說;④「氏羌系統」南遷說。東來說以滇南地區部分哈尼族採用父子連名譜系追根溯源到南京應天府柳樹灣,或山西、河南、江西、貴州等地。

並以此為依據,認為哈尼族與漢族的淵源同出一轍。兩向族源多種文化融合說認為今天從事山居農耕的哈尼族是「由青藏高原南下的北方遊牧部落與雲南高原北上的南方稻作民族——夷越融合而成的新型稻作農耕民族」。就族源論,「當是雙向的、複合的,即南方土著民族與北方遊牧民族的交匯與融合」。

就文化論,是一種「南方夷越海濱文化與北方遊牧部落的高原文化的化合體。」(史軍超《哈尼族與「氏羌系統」》,載雲南《民族文化》2023年第5期)。紅河兩岸土著說以出土文物為證據,認為哈尼族系紅河地區的土著,與西北高原民族毫不相關。

(孫官生《論紅河流域是早期人類發展的重要區域之一》,載《紅河文物》2023年第3期。)「氏羌系統」南遷說是比較流行的觀點。它認為哈尼族同今天雲南省境內十幾個彝語支系的民族一道,其主流均同源於古代氏羌部落族群。

據《史記》、《漢書》、《後漢書》等史籍記載,氏羌族群原遊牧於青、甘、藏高原。秦獻公時期(公元前384-362年),秦朝勢力迅速擴大,大肆進行征服鄰近部落侵擾的活動,氏羌族群被迫流遷各地。在遷徙中,南遷的羌人不斷繁衍,形成耗牛種和越嶲羌、白馬種、廣漢羌等若干部落,活動於今川西南、滇西北、滇東北的廣大地區。

史學家將這些南遷的羌人遺裔統稱為「和夷」。和夷名稱雖不單指一個民族,但無疑包括哈尼族先民在內。這一記載,與哀牢山區哈尼族的民間傳說基本一致。

相傳哈尼族的祖先,曾遊牧於遙遠的北方一個名叫「努瑪阿美」的地方,爾後逐漸南遷,居住在「谷哈」和「轟阿」(指滇池、洱海沿岸)廣大地區,與「昆明種人」相互交錯雜居。後因遭異族侵擾,分兩條路線往南遷徙:一條即早先「和夷」自川西南遷經滇池昆明一帶,再經南遷至滇東南的六詔山區;一條自滇西北遷經大理湖濱平壩,然後分別南下到今哀牢山、無量山區的景東、景谷、鎮沅、新平至石屏、建水、蒙自、開遠,繼而至元江、墨江、紅河、元陽、綠春、江城及西雙版納等地。

哈尼族十月年是哈尼族曆法歲末的最後一個節日,哈尼語稱「扎勒特」。

「十月年」節中必跳鋩鼓舞。傳說是因為在遠古時,每當人們歲末五穀豐登,豬雞滿廄的時候,便有一種怪物來偷谷搶物。一日,當怪物竄進人家時,睡熟的主人猛地驚醒。

在攻擊怪物時,無意中碰落了掛在牆上的鋩鼓,怪物被嚇跑。自此,每年豐收之後,人們便聚在一起,敲響鋩鼓,歡樂舞蹈,防範怪物入寨侵襲。[2]

4樓:匿名使用者

沒有來由,就是一個民族唄

5樓:匿名使用者

雲南的十八怪,哈尼族哈尼族

漢族名稱的由來?

6樓:山谷清原

漢族以前被稱為「華夏」族,戰國時代秦國設漢中郡(距今已有2400多年),漢中由此而得名,為後來秦統一後的天下三十六郡之一。

楚漢戰爭時劉邦被封為漢中王,其率領的軍隊被稱為「漢軍」,駐紮在漢中.後劉邦率漢軍「明修棧道,暗渡陳倉」,首先佔據關中,進而統一天下,定國號為「漢」。

公元前206年漢朝繼秦而興,前後歷400餘年,經濟、文化及國家的統一有了新的發展,原稱華夏的中原居民稱為漢人。

「漢人」的稱呼起源之初,意為漢朝之人。到了北魏後期才演變為中國人的代稱。在以後的歷史發展中,漢人成為中國主體民族的族稱,歷代佔中國人口絕大多數,在各方面發展中占主導地位。

經過歷代各族之間的雜居、融合,許多民族加入漢人的行列。形成了在松遼平原及黃河、淮河、長江、珠江等農業發達地區及城市集中分佈,在邊疆與當地各族交錯雜居的分佈特點。

另外,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漢族人有相當數量人口移居海外,形成當地的華裔或華僑。

到**時期,「漢人」才正式改稱「漢族」。漢族是中國的主要民族,現在佔全國總人口的93.3%。

擴充套件資料:

漢服:漢服,全稱是「漢民族傳統服飾」,又稱漢衣冠、漢裝、華服。

是從黃帝即位到公元17世紀中葉(明末清初),在漢族的主要居住區,以「華夏-漢」文化為背景和主導思想,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通過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漢民族風貌性格,明顯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傳統服裝和配飾體系。

是中國「衣冠上國」、「禮儀之邦」、「錦繡中華」、賽里斯國的體現,承載了漢族的染織繡等傑出工藝和美學,傳承了30多項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受保護的中國工藝美術。

漢服採用幅寬二尺二寸(50cm左右)的布帛剪裁而成  ,且分為領、襟、衽、衿、裾、袖、袂、帶、韍等十部分  。

取兩幅相等長度的布,分別對摺,作為前襟後裾,縫合後背中縫。前襟無衽即為直領對襟衣。若再取一幅布,裁為兩幅衽,縫在左右兩襟上,則為斜領右衽衣。

前襟後裾的中縫稱為裻  ,即督脈、任脈,衽在任脈右側,故稱右衽。

裾的長度分為腰中,膝上,足上。根據裾的長短,漢服有三種長度∶襦  、裋  、深衣  。袖子與襟裾的接縫稱為袼   ,袖口稱為祛  。

一套完整的漢服通常有三層:小衣(內衣)、中衣、大衣。

稱呼的由來,漢族名稱的由來?

校笑笑 續樓下 且 字 於中國古人生殖崇拜中男性 的造型,當進入待父系氏社會,生殖圖騰崇拜過度到了祖先崇拜,且 代表 祖 的意思,即男性。且 加 女 本義是對母親的口語稱呼,代表著母親也能參與一定的體力勞作。從秦漢這兩個大一統的王朝出現後,姐 字成為某些地方的俚語,不再是全民使用的語言。到了北宋,父...

哈尼族的節日有哪些,哈尼族一年一度的節日叫什麼節?

潘蘇豫 新米節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日,是墨江哈尼族自治縣卡多人的 新米節 這天,卡多人要把收穫的新谷舂成新米做成飯 嘗新 這被認為可以增強體質,同時,也表示慶祝 五穀 六豆 豐收。母親節每逢農曆二月第一個屬牛日,便是雲南哈尼族支系卡多人的 母親節 傳說很久以前,有一位卡多母親含辛茹苦,將兒子養大 兒子...

漢族的歷史,漢族的由來?

漢族不是自古以來就有的民族,而是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在各民族的相互融合中發展形成的。在5000多年前的原始社會裡,國家還沒有出現,人們都是按部落來劃分的。那時,在中國的黃河流域,居住著許多部落。後來這些部落被一個叫黃帝的領袖,統一成了一個大部落。這個部落開始紮根在黃河流域,並以農業為基礎,逐步發展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