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潘蘇豫
新米節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日,是墨江哈尼族自治縣卡多人的「新米節」。這天,卡多人要把收穫的新谷舂成新米做成飯「嘗新」,這被認為可以增強體質,同時,也表示慶祝「五穀」、「六豆」豐收。
母親節每逢農曆二月第一個屬牛日,便是雲南哈尼族支系卡多人的「母親節」。傳說很久以前,有一位卡多母親含辛茹苦,將兒子養大**。兒子長大後反而打罵母親,致使母親羞憤投河自殺。
後來這個年輕人為了表達自己的悔恨之情,使把母親去世這天定為紀念母親的「母親節」,一直沿襲至今,成為一種傳統性的節日。
老人節哈尼人素有敬老愛老的傳統,在老人節這一天,哈尼族青年男女身著傳統服飾,用獨特的舞蹈和豐盛的酒宴為村寨中的老人慶祝節日。
2023年8月2日,雲南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勐罕鎮曼麼新寨的哈尼族姑娘在為村寨中的老人按摩。 當日,是哈尼族村寨一年一度的老人節。
2023年8月2日,雲南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勐罕鎮曼麼新寨的哈尼族小夥揹著村寨中的老人串寨喝酒。當日,是哈尼族村寨一年一度的老人節。
哈尼族一年一度的節日叫什麼節?
2樓:一灘新約
哈尼族一年一度的節日不止一個,分別是:
1.六月年:六月年是哈尼族一個傳統的農業生產的節日,節日期間殺牛祭祀,祭天神、土地神和祖先神。
清掃水井,夜晚點燃松明火把,照亮屋內,驅趕**,火把插到田間路旁,送走瘟神。苦扎扎節日期間開展各種文體活動。
2.耶苦扎:耶苦扎是西雙版納一帶哈尼人的傳統節日。
每年在農曆六月的一個屬牛之日開始,進行三至五天。 期間停止上山生產勞動,在家裡玩樂或外出訪友。還舉行賽馬、跳竹筒舞等活動。
3.活瑟瑟:哈尼族以此節祭獻倉摩米天神的使者布穀鳥和「筆苦」鳥,因此節日是在聽到布穀鳥第一次呼叫之後,選擇一個亥豬日舉行,節日只進行一天。
4.扎勒特:是哈尼族最大的節日,在農曆十月間進行,節日進行六天。新年當天,每個寨子要共殺一口豬,再將豬肉按戶平均分配。
5.十月年:哈尼族以農曆十月為歲首,過十月年。節期
五、六天,多至半月。親友互相拜訪,請媒說親,嫁出去的姑娘回孃家探望。
6.嘎湯帕節:是雲南西雙版納哈尼族的主要節日,過節的時間在每年的1月2日至4日,節日期間有展示哈尼族風情的文娛節目如長竹杆舞及盪鞦韆、射弩等比賽。
7.新米節: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日,卡多人要把收穫的新谷舂成新米做成飯「嘗新」,這被認為可以增強體質,同時,也表示慶祝豐收。
8.母親節:每逢農曆二月第一個屬牛日,是雲南哈尼族支系卡多人的「母親節」。
9.老人節:為每年的農曆臘月十五,在老人節這一天,哈尼族青年男女身著傳統服飾,用獨特的舞蹈和豐盛的酒宴為村寨中的老人慶祝節日。
擴充套件資料
哈尼族,東南亞稱阿卡族,民族語言為哈尼語,哈尼族主要分佈於中國雲南元江和瀾滄江之間,聚居於紅河、江城、墨江及新平、鎮沅等縣,和泰國、緬甸、寮國、越南的北部山區。
哈尼族主要從事農業,善於種茶。哈尼族種植茶葉的歷史相當久遠,西雙版納格朗和的南糯山,是馳名全國的「普洱茶」的重要產區,哈尼族地區的茶葉產量佔雲南全省產量的三分之一。
哈尼族喜飲酒,酒節特多。如祭母節、老人節、黃飯節、命名節,祭龍節、認舅節等。逢節便有美酒。最有趣的是"阿巴多"酒與歌的戀愛宴會。
3樓:佳爺說歷史
哈尼族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很多,具體有:
1、十月年
哈尼族以農曆十月為歲首,過十月年,就是過新年。節期五六天,多至半月。有條件的人家要殺豬、舂糯米粑粑。親友互相拜訪,有說親的就趁這個節日請媒說親,嫁出去的姑娘藉此機會回孃家探望。
2、六月年
紅河地區稱「苦扎扎」,是哈尼族的農業祭祀活動,是哈尼族最重要的節日之一。五月、六月村裡容易發生疾病,田間容易遭受蟲害,因而清掃水井,夜晚點燃松明火把,照亮屋內,驅趕**,火把插到田間路旁,送走瘟神。苦扎扎節日期間開展各種文體活動。
3、老人節
為每年的農曆臘月十五,在老人節這一天,哈尼族青年男女身著傳統服飾,用獨特的舞蹈和豐盛的酒宴為村寨中的老人慶祝節日。
4、新米節
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日,是墨江哈尼族自治縣卡多人的「新米節」。這天,卡多人要把收穫的新谷舂成新米做成飯「嘗新」,這被認為可以增強體質,同時,也表示慶祝「五穀」、「六豆」豐收。
5、耶苦扎
是西雙版納一帶哈尼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從每年農曆六月的第一個屬牛日(哈尼人的吉日)開始,節期3—5天,過節期間,人們都停止上山生產勞動,在家裡吃喝玩樂,或外出走親串友。節日期間,還舉行賽馬、打陀螺、跳竹筒舞等活動。
4樓:匿名使用者
哈尼族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很多,下面介紹下哈尼族的傳統節日。
1、六月年(苦扎扎):是哈尼族一個傳統的農業生產的節日,節日期間殺牛(黃牛)祭祀,祭天神、土地神和祖先神。牛肉平均分配,集體安排生活。
五月、六月村裡容易發生疾病,田間容易遭受蟲害,因而清掃水井,夜晚點燃松明火把,照亮屋內,驅趕**,火把插到田間路旁,送走瘟神。苦扎扎節日期間開展各種文體活動。
2、耶苦扎:是西雙版納一帶哈尼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從每年農曆六月的第一個屬牛日(哈尼人的吉日)開始,節期3—5天,過節期間,人們都停止上山生產勞動,在家裡吃喝玩樂,或外出走親串友。節日期間,還舉行賽馬、打陀螺、跳竹筒舞等活動。
3、好收色:漢族稱之為「黃飯節」或「二月年」,哈尼族以此節祭獻倉摩米天神的使者布穀鳥和「筆苦」鳥,因此節日是在聽到布穀鳥和「筆苦」鳥的第一次呼叫之後,選擇一個亥豬日舉行,節日一天結束。
4、扎勒特:是哈尼族最大的節日,因在農曆十月間進行,故又稱「譯臘和實」,即十月年,前後歷時六天。新年當天,每個寨子要共殺一口豬。豬無論大小,肉按戶平均分配。
5、十月年:哈尼族以農曆十月為歲首,過十月年,就是過新年。節期
五、六天,多至半月。有條件的人家要殺豬、舂糯米粑粑。親友互相拜訪,有說親的就趁這個節日請媒說親,嫁出去的姑娘回孃家探望。
6、嘎湯帕節:是雲南西雙版納哈尼族的主要節日,「嘎湯帕」是哈尼語,意為萬物復甦或永珍更新。過節的時間在每年的1月2日至4日,節日期間有展示哈尼族風情的文娛節目如長竹杆舞及盪鞦韆、射弩等比賽。
7、新米節: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日,是墨江哈尼族自治縣卡多人的「新米節」。這天,卡多人要把收穫的新谷舂成新米做成飯「嘗新」,這被認為可以增強體質,同時,也表示慶祝「五穀」、「六豆」豐收。
8、母親節:每逢農曆二月第一個屬牛日,是雲南哈尼族支系卡多人的「母親節」。傳說很久以前,有一位卡多母親含辛茹苦,將兒子養大**。
兒子長大後反而打罵母親,致使母親羞憤投河自殺。後來這個年輕人為了表達自己的悔恨之情,使把母親去世這天定為紀念母親的「母親節」,一直沿襲至今,成為一種傳統性的節日。
9、老人節:為每年的農曆臘月十五,在老人節這一天,哈尼族青年男女身著傳統服飾,用獨特的舞蹈和豐盛的酒宴為村寨中的老人慶祝節日。
5樓:忻忻相惜
哈尼族的傳統節日 哈尼族節日有十月年、六月年、吃新米飯節、端午節和中秋節。 十月年為大年,按哈尼族的歷法,十月是歲首。節期六天左右,具體日期各寨可先可後。
這時正是大春上場,廄中豬肥的時節,有條件的人家都殺牲,舂糯米粑粑、蒸年糕、染黃糯米飯獻天地祖宗;男女老少都著新裝,親友們互相走訪;有男孩子的人家多在這個節日裡請媒人去說親,嫁出去的姑娘也要帶著酒、肉和粑粑回孃家獻祖過年;村裡的老年人輪流著到接到訂婚禮物或有姑娘回家的人家去探望,分享一些禮品。墨江的部分哈尼族,年節裡經常整個家族聚會餐(自帶食品),另外還有一種特殊的風俗,即前一年出嫁的新娘們,要集於村外山野裡互相訴說自己的新婚生活,而嚴禁男子偷聽。 六月年也是個歡樂的節日,紅河地區稱「苦扎扎」,日期一般在六月二十四日前後,節期三至六天。
節日裡,以村寨為單位殺牛祭「秋房」,牛肉各戶分回祭祖,青年們聚集在一起「盪鞦韆」、摔角、狩獵、唱山歌,盡情歡樂。 內地紅河南岸的哈尼族,也過正月年、端午和中秋等節日。正月年過三至五天,有條件的人家殺豬祭祖,初一吃湯圓,親友之間互相宴請。
端午和中秋節大體同漢俗。 「裡瑪主」節 居住在紅河邊上的哈尼族崇奉布穀鳥,把布穀鳥尊稱為「合波阿瑪」(布穀鳥媽媽)。每到山茶盛開的陽春三月,不論男女老少,只要第一次聽到布穀鳥的鳴啼,人人都會報以一聲「我聽見了」的回答,表示對春天的歡呼。
據說,這一聲回答,可使勤勞善良的哈尼族農家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終年和平康泰。 據傳說,布穀鳥是受天神阿波摩米的派遣,從遙遠天邊的石巖洞裡飛出來,向人間傳達春天的訊息的。當它飛過一個名叫「巷阿窩尼崩崩麻」的大海時,飛不動了,眼看快要掉進大海里去了。
突然,從海里翹起一條龍尾來,隨後龍尾變成一棵枝葉繁茂的大樹,讓布穀鳥在上面歇腳。布穀鳥終於歷盡千辛萬苦,把春天的資訊傳達給了人間。 按照前輩人沿襲下來的規矩,等多數人都聽到布穀鳥的叫聲後,就相約在一個屬羊的日子,備辦美味佳餚,用一種大樹的花汁浸泡糯米,蒸出噴香金黃的糯米飯,煮好紅鴨蛋,向布穀鳥虔誠地敬獻。
這天,村村寨寨的小夥子和姑娘們滿面春風,身著節日盛裝,會聚在一個適中草坪上,歡度一年一度的「裡瑪主」節(春天的盛會),藉以選擇物件,談情說愛。節後,各家選定一個好日子,在雀鳥未出巢、四山一片寂靜的五更時分,家長悄悄地把三叢秧苗插在自家田裡,意即、「開秧門」。據說,「開秧門」時聽不到雀鳥的聲音,今年莊稼就能免災除害,獲得好收成。
「捉螞蚱節」 捉螞蚱節」,哈尼語叫「阿包念」,在「六月年」(每年陰曆六月二十四日)後的一第個屬雞或屬猴日舉行。哈尼族居住在山區,種植一季水稻。過了「六月年」,水稻就開始抽穗,為確保水稻豐收,哈尼族人民就採取過「捉螞蚱節」的方式來驅除和避免蟲災。
「捉螞蚱節」這天,全寨子男女老少都到田裡捉瑪蚱,每家捉夠一竹簡(約二斤)後,就把螞蚱一隻一隻撒成四份:頭一堆,腿一堆,身一堆,翅膀一堆;依次用劃開的竹片夾起來插在田埂和排水溝旁,以對尚未捉到地螞蚱及其他昆蟲進行恫嚇。半小時後,又要把這些螞蚱收進竹筒。
帶回家當菜或拌粑粑吃,據說螞蚱肉很甜。離開田野時,人們都要不停地大聲叫:「嘔,螞蚱,三天內不捉你了,三個月內你不要吃稻穀!」
傣族和哈尼族為什麼不能通婚,哈尼族和傣族不能結婚嗎
某鄉有甲乙兩個村民小組,甲村在坡地上,自然環境較差,比較貧困,乙村在壩子上,自然環境較好,經濟條件較好,甲村搞扶貧,主要內容卻是給乙村村民做思想工作,為什麼呢?因為甲乙兩村是世仇,號稱上百年的那種,甲村之所以住在坡地上,是在當初甲乙兩村爭奪壩子水源地的械鬥中敗下陣來,不得已才逃到坡地上住的,而坡地上...
哈尼族的由來,漢族名稱的由來?
雲南的十八怪,哈尼族哈尼族,中國少數民族之一。現有人口1253952人。主要聚居在滇南紅河和瀾滄江之間的元江 墨江 綠春 金平 江城等縣,思茅 西雙版納 瀾滄等市 州 縣也有分佈。主要從事農業,善開梯田。哈尼族見於漢文史籍的名稱,有 和夷 蠻 和泥 窩泥 阿泥 哈泥 等。自稱多達30餘種,如 哈尼 ...
我國的哈尼族主要分佈在什麼地方,他們有哪些習俗
哈尼族據史書記載,哈尼族與彝族 拉祜族等同源於古代的羌族,現主要分佈在雲南西南部哀牢山和蒙樂山之間地區新平 鎮源 墨江 元江 紅河等縣。人口125萬多人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 1952年建立紅河哈尼族自治區 縣級 1957年11月18日與蒙自專區合併成立了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954年5月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