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方巖的神話傳說

時間 2021-10-26 02:18:27

1樓:禾木由

永康方巖的胡公祠,是為了紀念胡公祠裡的胡公大帝,他不是佛,不是神,而是人。他姓胡名則,字子正,永康胡庫村人。宋太宗端拱二年(公元989年)登陳堯叟榜進士,浮沉宦海四十年,為官清正,政績斐然。

晚年還曾奏免衢、婺兩州(轄區相當於今之金華市、衢州市)身丁錢。仁宗寶元二年(公元2023年)病逝後,感恩戴德的宗親鄉里就在他出仕前寄讀過的廣慈寺左側立祠造像以志紀念。

2樓:匿名使用者

上方巖是為了拜胡公。那麼,為什麼把這種相沿成習的群眾性的朝覲活動稱為打羅漢呢?羅漢系佛教名詞,是小乘佛教所理想的最高果位,兩者似乎很難扯到一起。

莫非因為胡公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一生行善積德,「為人民辦了和多好事」,終於修成正果成了羅漢?莫非羅漢能「殺賊」(斷除煩惱),不受生死輪迴,又可享受人天供奉,而誤將他們視為能夠掃除一切人間不平的英雄?至於「打」,其實用法與「打**」相似,表示正在進行的意思。

當然,這些都不過推測而已,未足徵信;但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打羅漢是由祭祀胡公發展起來的方巖廟會的主要形式,迄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

胡公姓胡名則,字子正,是永康見縣以來影響最大的歷史人物之一。他「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晚年又犯顏極諫,奏免了衢婺兩州身丁錢。宋仁宗寶元二年(1039),胡則病逝杭州,深受其惠的家鄉人民自然要「即弦通之所(胡公出仕前曾在方巖大悲寺----即今之廣慈寺讀書)廟而食之「了。

起初,參與祭掃的到為宗親戚屬,跟普通家廟差不多。南宋隆興元年(1163),方巖胡公廟改以御賜」赫靈「題額,祭祀活動的規模才逐漸擴大,內容和形式也日益豐富,出現了標有」送佑順候兵部侍郎胡公「的版祝旗幟,進而形成了 以赫靈廟為依託的迎神賽會----永康特有的民俗 活動----打羅漢。

從前打羅漢以都、保為單位組織,儀式隆重,程式繁複,從開殿門、請胡公神、演胡公戲、祭鍤、遊案、迎案到換香火、歸殿門、堂羅漢,沒有十多天時間「打」不下來。現在可能簡單多了。到上下三處遊一遊,到方巖山上鬧一鬧,只需一兩天就大功告成了。

從前打羅漢以演練武藝為主,打拳、拆棍、舞四尺凳花、樹牌坊,九槍劍戢十八般武藝都要比試一番。幾支羅漢隊同時經過一個村莊,還要圈壇「品會場」,非分出個強弱高低不可。所以參與打羅漢的都是青壯年男子。

腳蹬紅燈籠褲,要扎白褡膊,煞是威武雄壯。而今打羅漢多由村裡老人孩子和婦女,雖然也有頭旗滷薄,但虛應故事而已,那種真到真槍打鬥搏殺的壯烈早已難得一見了。

那麼,打羅漢還有沒有看頭呢?當然有啦。技擊揭旗的「打」固然驚心動魄,衣彩歡唱的「演」卻更賞心悅目。

此消彼長,,「習舞」的日漸淡出,正好成全了「演文」的蓬勃發展。今天的打羅漢簡直已成為民間文藝大會串,民俗文化「踩山」大匯演。啞背瘋、銅錢棍、九獅圖、九串珠、跑旱船、荷花孫、大面姑娘、十八蝴蝶、三十六行、十字蓮花等傳統節目花樣翻新,精彩紛呈;大秧歌、打腰鼓、木蘭扇等移植歌舞紛紛加盟,耳目一新。

每當農曆八月十

三、九月重陽,各地羅漢競相上方巖,歡歌勁舞,老曲新歌,你方唱罷我登場, .,爭奇鬥豔擅勝場,諾大一座方巖山淹沒在歌舞的海洋之中。這種原生態的民俗文化表演,剛健清新,粗獷而不粗糙,不但深受永康人民的喜愛,而且蜚聲海外,贏得了金法碧眼的老外們的青睞,奧地利等國每年都要組團不遠萬里到方巖旅遊,以一睹打羅漢為快。

十八蝴蝶、九獅圖等節目以其特有的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相繼走出國門,成為世界藝術寶庫中的耀眼的明珠。

打羅漢是永康人民智慧和創造的結晶。

打羅漢是先祖留給永康人民的珍貴的文化遺產。

打羅漢是民俗文化的瑰寶,是百看不厭的的民間文藝奇葩。

歷史與文學的區別與聯絡

3樓:愛吃脖子

歷史與文學的區別與聯絡如下:

一、區別

1、定義不同

文學是指以語言文字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觀現實的藝術,包括戲劇、詩歌、**、散文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以不同的形式(稱作體裁)表現內心情感和再現一定時期和一定地域的社會生活。

歷史,是客觀存在的事實,真相只有一個。歷史,或簡稱史,指對人類社會過去的事件和行動,以及對這些事件行為有系統的記錄、詮釋和研究。歷史可提供今人理解過去,作為未來行事的參考依據,與倫理、哲學和藝術同屬人類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

2、表現形式不同

文學起源於人類的生產勞動,最早出現的是口頭文學,一般是與**聯結為可以演唱的抒情詩歌。最早形成書面文學的有中國的《詩經》、印度的《羅摩衍那》和古希臘的《伊利昂紀》等。

歐洲傳統文學理論分類法將文學分為詩、散文、戲劇三大類。中國先秦時期將以文字寫成的作品都統稱為文學,魏晉以後才逐漸將文學作品單獨列出。現代通常將文學分為詩歌、**、散文、戲劇四大類別。

文學, 是一種將語言文字用於表達社會生活和心理活動的學科。其屬於社會意識形態之藝術的範疇。 文學是語言文字的藝術,是社會文化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

歷史是對過去事件的記錄和研究,又稱為「歷史學」,或簡稱「史學」。隸屬於歷史學或與其密切相關的學科有年代學、編纂學、家譜學、古文字學、計量歷史學、考古學、社會學和新聞學等,參見歷史學。

記錄和研究歷史的人稱為歷史學家,簡稱「史學家」,中國古代稱為史官。記錄歷史的書籍稱為史書,如《史記》《漢書》等,粗分為「官修」與「民載」兩類。

廣義上,「歷史」可以指過去發生的一切事件,不一定同人類社會發生聯絡。在哲學上,這種含義下的歷史稱為歷史本體,例如宇宙歷史、地球歷史、鳥類歷史等等。

狹義的歷史則必須以文字記錄為基礎,即文字出現之後的歷史才算歷史,在此之前的歷史被稱為史前史。與人類社會相關的歷史,又可以稱為人類史或社會史,而脫離人類社會的過去事件稱為自然史。

二、聯絡

歷史是真實發生的歷史事件,文學不同於歷史,文學源於歷史,同時又虛構部分,同時加入作者的自己的感情因素和作者的價值觀的影響,會對歷史作出不同程度的改變,使得文學又更多的感**彩。經過文學的加工,歷史得到更廣泛的傳播,同時歷史又給了文學創作更多的源泉的靈感。

擴充套件資料

歷史本身就有很好的文學性,因為歷史中隱藏著許多文學性的奧祕。歷史是一種天工,其中包含的因果和哲學奧祕,絕不會因為作家個人的情緒和價值觀而發生變化。人們常說:

「生活比**更精彩。」生活就是正在發生的歷史。

文學有兩個作用:第一個作用就是做夢,就是作家通過虛構來營造一種夢境。另一個作用則恰好相反,不做夢,而是在細緻地觀察和了解事實之後,用文學更深刻、更形象地表現這些事實。

巴爾扎克說:「**是一個民族的祕史。」說的就是文學與歷史的關係。

這恰好也是《三國演義》與《三國志》的關係,《三國演義》與《三國志》之間其實是一脈相承的,並不存在價值觀的彼此對立和歷史事實的全然不同

它們之間最大的不同,是《三國演義》使用了很多有意思的文學手法,來表現《三國志》裡面所記載的歷史事實。從這個意義上講,《三國演義》其實就是一部歷史書,它的歷史學價值可以與《三國志》相得益彰。

4樓:我是劉翔

歷史是真實發生的歷史事件,是真實存在的不可更改的。文學不同於歷史,文學源於歷史,同時又虛構部分,同時加入作者的自己的感情因素和作者的價值觀的影響,會對歷史作出不同程度的改變,使得文學又更多的感**彩,二不是百分之百的忠於歷史的原型。

經過文學的加工歷史得到更廣泛的傳播,同時歷史又給了文學創作更多的源泉的靈感。

5樓:告別安琪

歷史是文學的一個側面面,文學記錄歷史。

就像魚兒和水的關係,歷史就是水,文學就是魚。沒有文學歷史照樣存在,但缺少思考;沒有歷史文學根本無從談起。

文學:文學是語言文字的藝術(文學是由語言文字組構而成的,開拓無言之境),往往是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以不同的形式(稱作體裁)表現內心和再現一定時期,一定地域的社會生活.

由於出版和教育的進步以及社會的全面發展,已經失去其壟斷地位成為大眾文化的一支。產生了所謂的嚴肅文學和通俗文學或大眾文學之分。

歷史:歷史,是客觀存在的事實,真相只有一個。然而記載歷史、研究歷史的學問卻往往隨著人類的主觀意識而變化、發展完善,甚至也有歪曲、捏造。

正因為如此,當年胡適才說:「歷史就像一個小姑娘,你愛怎麼打扮就怎麼打扮。」這裡的「歷史」一詞,嚴格說來,應該是狹義歷史學的含義。

也因此,我國古代優秀的史學家們特別重視「史德」——「善惡必書」、「析理居正」,通俗地說,就是實事求是地記錄、公正客觀地分析論斷。

歷史與文學區別是什麼呢?

歷史與文學

6樓:匿名使用者

文學和歷史關係是深遠而複雜的,文學歷史觀是文藝理論中的一個重要環節,重主觀和傾向客觀構成了文學、歷史的重要區別。文學以審美精神文化形態言說歷史,精神文化性顯示文學在對歷史的關注中,更注重其精神文化內涵的揭示,文學的"歷史迴歸"應是價值的迴歸、精神的迴歸和人文關懷的迴歸。

從發生學的角度來看,文、史二者共同擁有「人學」內涵,即歷史是人的歷史,而文學從來都是「人學」,自古都有「文史不分」的傳統。在西方,亞里士多德早就指出文、史的差別在於描寫可以發生的事,敘述已發生的事,我國明清時期的金聖嘆也以「因文生事」和「以文運事」說明了二者的

7樓:匿名使用者

歷史與文學既有聯絡,又各有千秋。歷史注重於實際,記錄過去發生的事情;文學則更注重於素養,有更高的觀賞價值。

8樓:仍代巧侍航

文史自古不分家,本來最能體會到這一點。。。

文學以歷史為背景,歷史承載著文學的發展

文學與歷史的關係

9樓:匿名使用者

文學**於歷史,但是又經過了深加工(誇張,杜撰,想象),所以又高於歷史。

10樓:陽城幹部

文學要有歷史內容,歷史需要文學裝點……

11樓:廣告天神

文學可以用來書寫歷史,歷史可以引導文**流的方向

談談文學與歷史的關係

12樓:其翼若垂天之雲

歷史與文學的關係

——周振鶴教授在上海師範大學的演講

我曾經作過歷史與科學關係的演講,認為歷史學處在人文與科學之間,大旨是闡發歷史學研究方法上的科學性與研究物件的人文性,這是歷史的中庸之道(歷史與科學的共通處還有一點是求真)。另一方面,學科性質屬於人文領域的歷史,在傳統的文史哲學科之中,也處於中庸的狀態,前進一步是哲學,後退一步是文學。比如,黑格爾的歷史哲學是哲學而不是歷史,只是以歷史說事。

湯因比的歷史研究也近似哲學,以文明形態的變遷來說明其哲學觀點。這就是「前進一步是哲學」。後退一步呢?

《三國志》是歷史,《三國演義》就是文學了。關雲長走麥城是歷史,華佗為其刮骨療毒則是文學。岳飛抗金是歷史,岳母刺字就是文學了。

狹義的歷史學其實就是歷史編纂學,信奉歷史事實至高無上的原則,既不理會歷史發展的規律,也不**歷史發展的趨向,更不談論什麼歷史經驗與教訓,而只以復原歷史面貌為己任,其極端的表現就是以史料學代替史學。但我這裡卻不是要批判歷史編纂學,而是說歷史學本來的意義僅在於追求歷史事實,而對這些事實作哲學的思考或者在歷史事實的基礎上進行文學創作,實際上都進入了其他領域。當然學術之間沒有絕對的界線,歷史學也可以總結歷史規律為自己的目的,也可以科學地預見歷史的發展,但這一切都必須以史實為基礎。

脫離了歷史事實,再好的理論也只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同樣,以歷史事實為基礎的文學創作再如何戲說,也必須合情合理,才有感人的力量,否則就是瞎說胡扯,沒有人願意看了。大家知道京劇《失空斬》十分有名,但失街亭是真事,斬馬謖是真事,中間那一段空城計可就是虛構了。

只不過虛構得好,十分在理,雖然歷史學家不接受,但觀眾卻很愛看,而且在《失空斬》裡頭,就數空城計戲劇性最強。如果有歷史學家因為其違背史實而硬要將它抽掉,那豈不是成了傻瓜?所以一般而言,我不反對戲說,只要不太出格就行,否則只剩下乾巴巴的歷史事實,那就只有歷史學家自己才愛看。

那麼除了文學創作以外,歷史學著作是不是都是純粹的歷史事實,而沒有一點文學成份呢?也不盡然。歷史學裡頭有文學因素存在,同樣文學中也有歷史事實。

歷史中的文學

行刺趙盾一事未成而刺客自盡是歷史事件。但為何刺殺未遂,卻是歷史故事了。從事件而變為故事,文學成份是不可少的。這就是歷史中的文學。

歷史中的文學是指歷史中有文學的成份。文學可以虛構,歷史必須真實,也就是要可信,這是最基本的差異。但歷史中就沒有虛構的成份嗎?

司馬遷的《史記》自然是典型的歷史作品,它是廿四部正史的第一部。所謂紀傳體的史書就是由它所開創的,所以大概不會有人說《史記》是**故事。但是我們看看其中的一段史事。

《史記·晉世家》載:因趙盾屢諫,「靈公患之,使?

關於黃河的神話傳說 20,關於黃河的神話傳說

關於黃河的神話傳說 神話是原始先民在社會實踐中創造出來的,它的內容涉及自然環境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既包括世界的起源,又包括人類的命運,努力向人們展示 自然與命運的富有教育意義的意象 下面是我為您帶來的關於黃河的神話傳說,希望對您有幫助!傳說在帝堯時期,黃河流域經常發生洪水。為了制止洪水氾濫,保護農...

人類起源的神話傳說大,人類起源的神話傳說 大約500字

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我們最早的祖先是誰嗎?是你爺爺的爺爺的爺爺 然後無限迴圈下去嗎?不,就讓我來給大家一代一代地講訴吧!早在公元前800萬年 公元前700萬年,有一種動物叫 古猿 也就是人類和類人猿共同的祖先。南方古猿 就由 古猿 進化而來的,這種 南方古猿 早在公元前420萬年 100萬年,這種 ...

成語歷史 神話 傳說

比電燈還黑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相傳八仙過海時不用舟船,各有一套法術。民間有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或各顯其能 的諺語,比喻各自有一套辦法,或各自施展本領,互相競賽。出處明 無名氏 八仙過海 第二折 則俺這八仙過海神通大,方顯這眾聖歸山道法強,端的萬古名揚。八仙 民間廣為流傳的道教八位神仙。八仙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