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曹操劉備孫權人才觀有何異同

時間 2022-01-22 06:10:03

1樓:匿名使用者

個人感覺

曹操是屬於能用就用 不能用留著不讓別人用 留都留不住的就殺之劉備屬於最好都能用 不能用的騙著用 騙著用都不能用的就騙著讓別人也不能用

孫權沒怎麼注意過

不過能成君王者基本都差不多 手法大同小異

2樓:古俊京

劉備是泥腿子,江山是哭出來的,從桃園結義到守徐州然後三顧茅廬直攻劉璋,真的沒幾回是沒哭的啊!收買人心最nb,都是哭,他一哭別人還真不好意思走了。

曹操說過一句話:在我曹營,有幾個不是降將。這說明別人投靠曹操而曹操又重用他,那人也不好意思走了,這也是收買人心的行為。

而孫權靠的是吃父兄基業,沒多大成就。

3樓:奉孝乃立足之本

曹操 舉義軍起家 條件和長相 都是比較差的 所以 能跟他混 首先得有才 口號是 唯才是舉 所以在三國演義裡算明主了 量才而用 挾天子以令諸侯 使得他招攬人才 都是正規軍 朝廷都有編制 有才有德 大用 有才無德 慎用 有德無才小用 無德無才這種廢物 一般都有名 可以利用。

劉備 亂世梟雄 有魅力 有名望 有一塊能騙人的招牌 皇親國戚 所以和劉備混的 一般有能耐的人 會被他魅力征服 沒能耐的人 能被他的招牌征服 劉備用人 先看劉備心情 再看人才人品 最後看才能 至於他運氣好 跟著他的人 都有凜然之氣 也有關羽張飛的功勞 小人(小人一般都是找這種沒主見的主公,通過調撥內部關係獲取利益) 很難親近 配合劉備這種性格 簡直是天作之合。就連諸葛亮都清楚 他這種才能和志向 要想在 劉備集團混起來 有關羽在 是不可能的了,關羽失去荊州,按他的話,他預先知道 關羽為人狂傲 卻在入川以後 沒有提醒過劉備荊州的隱患,作為一個軍師來說 他是失職的,關羽敗走麥城, 劉備竟然只派 孟達劉封一路人馬去接應關羽,這和關羽死後 70萬大軍揚言 踏平江東的劉備 完全是兩種風格。我覺得會不會是諸葛亮從中作梗,他不會不知道 那是曹孫聯軍吧,孫劉聯盟就算已經瓦解,至少也得告訴孫權個底線,荊州可以給你 關羽必須給留下。

而諸葛亮這英明神武 料事如神大軍師卻一點動作都沒有,所以關羽不死 張飛不死 就算劉備願意和你平起平坐 那倆人也未必願意,更別說各項權利了 多大的才能 也就只能混個軍師。

孫權是中興之主 父兄已經把江山打好 經營系統已經成型了 他的存在就是 權衡利弊 別翻了船是主要的 用人很多情況 自己是沒有發言權的 都是他哥的兄弟 他爹的哥們 作為兒子輩兒 弟弟輩 為鞏固政權 只能從善如流 再一點孫權 是外來人口 他爹是長沙太守 他哥打下的江東 殺了很多江東人士 到他這政權是不穩定的 人才嘛 就得不斷的過度 拉攏當地豪紳 別老造反就行 有沒有才都不要緊 外事都是水軍大都督管 自己在家玩政治 看誰不順眼 就裁員。

4樓:手機使用者

曹操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是假的,曹操是把功勞大的優先上,劉備我都不知道為什麼那麼多人跟他,劉備就是先按磕過頭的,自家兄弟優先,等自家兄弟死完了,在用其他將,而且劉備我個人認為很坑的。孫權只發現個陸遜,其他好將是他哥哥和父親留下的。他就是誰願戰誰戰。

5樓:匿名使用者

三人中曹操是出身最為卑微的,比編履販席的劉備還低,但是架不住人富二代,所以曹操用人的特點是優先考慮名聲,如果細觀三國會發現曹操手下沒有幾個是沒名氣出身的人,主要武將窮出身混的最好的不過是于禁和樂進,水淹七軍之後于禁投降,但是龐德沒投降,可是龐德在西涼軍算有名有姓的人物,最起碼比底層爬上來的于禁有名,這裡面雖說也有個人風骨問題,但是曹操的重視程度也是有問題的,樂進相當好些,但後期一直也是輔助一些主力干將的任務。然而曹操一直對待名士是很好的,所以從來沒出現缺少人才的現象,這也是當時的士族階層的特點,司馬家也是利用了這點,但是這不是我們現在討論的重點。

孫權說不上什麼人才觀,因為他是年幼上位的,初期很嫩的,連江東士族意圖聯曹的語言都不知道怎麼去頂,這裡面也有孫策給他的壓力,因為孫策把位子交給孫權就是要他跟江東士族搞好關係,最後還是招回周瑜才安定了江東士族。之後可能是因為孫策和劉備的壓力六徵合肥,沒一次贏了,只是為了表現自己的強硬,但實質上孫權還是很軟弱的一個人,後期極力打壓士族,導致沒多少人真的願意為江東政權出力,當然其中可能有看到司馬家的崛起才這麼做的。總體來說,孫權還是差曹操劉備一截。

劉備放到最後是因為他手下幾乎沒有士族的人,哪怕入川了也是老班底上位,四方四鎮沒有蜀川的人,也就是法正提拔了些當初對他有恩的人,但是法正提拔人不是看才能,而是看誰對他有恩,這就導致了後期劉備蜀漢政權後期沒人的尷尬。其實看劉備的起家路也大概能看出他的特點,討黃巾的時候聚兵花的是張飛家的錢,兩失徐州都是名門的呂布搞的,白門樓事件之後曹操有招攬呂布之心,但劉備說了什麼大家都知道。之後就依附劉表,下場大家都知道的,被坑得最慘的一次啊。

這些事情就讓劉備覺得名士什麼的都靠不住,只有窮出身才是好人,等把班子交個劉禪的時候完蛋了,什麼人都有,全老的不能動了,劉禪也就不管了,不是說你臥龍可安天下麼,交給你了。要知道那是安天下,不是得天下,後面的事情也沒什麼好說了的,不過諸葛在民間的形象比較特別,這裡說一下就是諸葛算半個名士出身叔父是當官的,兩個哥哥一個在吳一個在魏,這跟之前潁川荀家分別在袁紹曹操手下都有人是一樣的,諸葛亮也不是說看劉備是真龍之主才跟他的,至於說諸葛牛逼的也不過是政治手腕而已,說打仗未必比得過一個偏將。

6樓:匿名使用者

曹操富二代,有才就用。

三國演義劉備孫權曹操用人之道

7樓:一灘新約

1、曹操的用人之道:唯才是舉,不計前嫌

不問出身曹操對賢才十分渴望,強調選拔人才以才能為主,認為非德才兼備的人也可以有重大貢獻,奉行唯才是舉的用人策略。曹操重視賢能,卻不在乎人才的人品,不把節操品德作為用人的重要標準,最有代表性的便是魏種事件。

2、劉備的用人之道:知人善任,注重情義

以情留人知人善任,首先是知人,其次才是善任。瞭解下屬的長處與不足,將他們放在恰當的職位上,使其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能力。

3、孫權的用人之道:虛心納諫,厚相結納

充分信任孫權並不是白手起家、征討天下,而是承續了父親孫堅和兄長孫策打下的基業。在當時,孫權是典型的「富二代」與「官二代」的結合體,早已成為人生贏家,可他不甘於生活在父兄的光芒之下,而是選擇自立自強。

孫權用人之道的特點

孫權在創業時期之所以能夠做到虛心納諫、厚相結納、充分信任,歸根到底,是由於他父兄相繼去世,他被推上「建帝王大業」的政治舞臺,三國生死搏鬥,內憂外患,不容許他行差踏錯、棋落半子,經濟、政治、軍事種種複雜環境和錯綜複雜的矛盾,迫使他從戰略高度和建業的需要考慮用人問題。

其後,他統治東吳長達五十三年之久,對內部各種勢力的情況瞭如指掌,所以能恰當地加以駕馭,使其為己所用。

張昭忠言直諫,熟悉內政,孫權待之為師;顧雍為人公正,黜小利小功以圖其遠大,孫權委以相位;周瑜建獨斷之明,出眾人之表,折節容下,謙讓服人,有國士之量,孫權待之如手足;呂範忠於職守,不從私求,孫權因其忠正,厚見信任;諸葛瑾、步騭以德度規檢,見器當世,孫權與之以神交。

8樓:匿名使用者

一、 曹操的用人之道

首先,曹操用人,不以地位高低論取捨。

其次,曹操在用人方面還頒佈了一條重要命令:「惟才是舉令」。凡是有才能的人,都予以重用。由於這一命令的頒佈並付諸實施,天下賢士爭相歸附。

曹操知人善任,惟才是舉,不以地位高低論取捨,必定表現出愛才如命、求賢若渴的特點。曹操為了得到一個人才,不惜採用任何手段。他禮賢下士,廣招賢才,天下賢士歸附他,有如水之歸海。

第三,給後來的降將以來投之路。不僅如此,曹操還採用挖牆腳的辦法,從敵方挖人才.

曹操雖然求賢若渴,愛才如命,用人惟才,但同樣擺脫不了嫉賢妒能的狹獈思想的束縛。

曹操既要籠絡天下賢士之心,廣開賢路,而對一些「狂傲」之徒又不能容忍。

曹操雖然知人善任,但有時也有不明之舉。

最重要的一點,是曹操多疑,愛猜忌。

總之,曹操之所以為曹操,就在於他有得有失,不失為一個實實在在的真人。他「用人惟才」,為許多中下層優秀知識分子提供了仕進的機會,也為許多出身低賤的壯士提供了一顯雄風的舞臺。曹操在用人方面為後世提供了值得借鑑的寶貴經驗。

在這一點上,不難看出,不管《三國演義》的作者是如何的尊劉抑曹,但在用人的具體描寫中,卻始終掩蓋不住曹操的熠熠光彩,字裡行間不時閃爍著對曹操用人之道的讚美之辭。作者把曹操用人的得失與他事業的興衰交織在一起,交相輝映,鑄成一座赫赫豐碑,矗立在讀者眼前,讓曹操用人之道的熠熠光輝,照徹古今,長存讀者心中。

二、孫吳的用人之道

縱觀孫權的用人之道,有一個顯著的特色,那就是敢於大膽起用新人。孫權任用周瑜破曹操於赤壁之時,周瑜不過二十幾歲,人們呼為周郎;周瑜死後,孫權又任用魯肅接管軍國大事,使曹操不敢正眼覷江南;魯肅之後,呂蒙接任,也是少年英俊,才華橫溢,敗蜀漢「五虎大將」之首的關羽於荊州,為東吳奪回了這一戰略重地;後劉備起傾國之兵伐吳,報殺弟之仇,孫權更是大膽起用白面書生的無名小輩陸遜,陸遜風流儒雅而韜略滿腹,火燒連營七百里,大敗劉備於猇亭。

由於孫權採取了一條獨具特色的用人策略,使東吳在這場鬥爭中人才輩出,後繼有人,沒有出現蜀漢類似的人才危機。在這一點上,東吳顯得比蜀漢棋高一著,籌高一等,確實是一條寶貴的經驗。

三、劉備和諸葛亮的用人之道

首先,劉備善於籠絡人心,禮賢下士。

其次,劉備也採用挖牆腳的方法尋覓人才。「五虎大將」之一的趙雲,就是他從老同學公孫瓚那裡挖過來的。

劉備善於籠絡人才,也善於運用人才。

但是在用人方面劉備勢必忽視了一個重要問題——起用新人(而這又恰恰是魏吳都頗為重視的)。因此,在這場智慧與力量的抗爭中,一旦老將舊臣死去,蜀國就陷入了人才危機的窘境,面對魏吳新人輩出,人才濟濟的繁盛局面,就顯得力不能支了。應該說,人才睏乏是蜀國為什麼最早滅亡的一個重要原因。

這,劉備豈能擺脫干係?劉備在很多時候還表現出任人惟親,賞罰不明,全「小義」而忘「大義」的積弊。

《三國演義》中的曹操是,《三國演義》中的曹操是 白眼狼 嗎?

曹操是中國歷史上頗具爭議性的人物,目前為人所公認的是,曹操是歷史上具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 軍事家以及卓有成就的文學家。在波譎雲詭 戰亂紛紛的東漢末年,他南征北戰,掃蕩群雄,統一了北方。又實行了一系列恢復生產的政策,為全國統一奠定了重要基礎。但作為封建時代的政治家,曹操 挾天子以令諸侯 又有殘暴 奸詐等...

《三國演義》中,曹操和劉備誰更有領導才能

曹操,識英雄重英雄,十分愛惜人才,賞識名士 這些皆是他的優點,不過,又頗狡詐多疑,殺了一些朝廷名臣,這一點,最讓後人詬病。痛哭郭嘉,哀悼典韋,惋惜陳宮,封賞關羽,原諒並欣賞陳琳 這些事情,足可以證明曹操,確實是一代雄主,求賢若渴,禮賢下士。他寫的那些詩詞,多是反映戰亂,同情百姓的苦難生活。而且,曹操...

三國義放曹操,三國演義中的曹操

第四十九回 七星壇諸葛祭風 三江口周瑜縱火。第五十回 諸葛亮智算華容 關雲長義釋曹操。原文寫 雲長領了將令,引關平 周倉並五百校刀手,投華容道埋伏去了。玄德曰 吾弟義氣深重,若曹操果然投華容道去時,只恐端的放了。孔明曰 亮夜觀乾象,操賊未合身亡。留這人情教雲長做了,亦是美事。玄德曰 先生神算,世所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