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守株待虎
中國的農曆雖然一般被稱為陰曆,但實際上是一種陰陽曆,每個月是按月亮制定,但年是按太陽制定,二十四節氣就是陽曆的特徵。
二十四節氣是將地球公轉軌道分成二十四等分,天文上是用黃經多少度來定義的。
2樓:
首先要明確,中國幾千年都是用陰曆也就是農曆來標記二十四節氣的,但日期變化較大,不易記住。陽曆即公曆傳人我國後,人們才開始記陽曆。大陸解放後規定實行公曆,並且節氣的公曆日期較固定,所以大家都願意用公曆記節氣。
3樓:匿名使用者
陰曆是反映月亮的變化週期,它一年十二個月是354天,而陽曆是地球繞太陽一週的週期,它是365天,實際上我國的陰曆並不是純陰曆而是陰陽合曆,它還需要閏月,它不是一年的標準時間,而二十四節氣在陰曆不是固定的,陽曆才是標準年,只有陽曆才能反映出二十四節氣的標準時間。
4樓:
你在這裡說的立春是指太陽直射點剛好從南半球北移到赤道的那一天,和二十四節氣裡的立春除了名字一樣外,就沒有什麼共同點了,它們就不是一回事。二十四節氣是使用月亮的變化來計算日期的。
5樓:
所有新月和節氣出現的時刻的計算以東經120度即東八區標準時為準。但計算2023年以前的陰曆時應以北京即東經116度25分的當地時為準。
24節氣是農曆的節氣,但是為什麼和陽曆的
6樓:九英里
二十四節氣是按陽曆推算的。它是一年中十二節氣和十二中氣的總稱,是在—個迴歸年(用陽曆計算的年)中,太陽行經黃道上二十四個特定位置的日期。
中國過去長期使用的是農曆(也叫陰曆、古歷、舊曆)是以十二個朔望月為一年,其長度和迴歸年大約相差十一天。用十九年置七個閏月,使其週期和迴歸年相符。
7樓:匿名使用者
簡單的驗證方法,當你翻開萬年曆的時候你會發現,每一個節氣與陽曆每年都是那兩天,不會跑到第三天。農曆就相差甚遠了。眼見為實。
8樓:
農曆又稱陰陽曆,和陰曆和陽曆的結合
9樓:半夏丶溫柔
中國古人認為陰曆是用來指導節日和生活的,陽曆是用來指導工作和勞動的,二十四節氣直接對應的是古人耕作,所以使用陽曆。
並不是說只要是古代的節就一定按照陰曆。
要明白這背後的理路。
為什麼中國的24節氣是按陽曆計算的,而不是中國傳統的陰曆?
10樓:匿名使用者
很多人不知道為什麼會有陰曆、陽曆之分,單知道在中國用陰曆,在西方用陽曆。
陰曆是按照月相來定義的,也就是以月亮繞地球一週為一個月,然後把那麼12個月(閏年13個)拼一起叫一年。
陰曆的特點是月的意義,所以有十五的月亮圓。相反的,年就沒有意義(不是指文化),只是月的集合。
陽曆是按照季節來定義的,也就是以地球繞太陽一週為一年,然後把這一年分成大致相等的12塊,每塊叫一個月。
陽曆的特點是年的意義,所以每個時段的季節都差不多。相反的,月就沒意義了,只是年的均分。
所以陰曆與陽曆都各有缺陷,而且是一個至今無法完善的缺陷,你會說誰更科學?
在中國古代,對於陽曆的天文知識瞭如指掌,所以才制定了24節氣以跟地球公轉位置對應(每150一個節氣),所以才出現了節氣與陽曆日期能匹配、與陰曆日期卻無法對應的現象,至於有人因此提出陽曆更科學一說,純粹是曆法知識嚴重缺乏的表現。
中國的舊曆法其實不是完全的陰曆,專業術語是「陰陽曆」。純正的陰曆是每12個月一年,所以若干年後會出現一月在暑天的情況。
為了改變這種格局,中國就想出了閏月的方法,一旦陰曆日期超出季節一定範圍,就用閏月將之拖後,使之不會偏離太多,用個時髦的詞語叫「反饋」。
而且舊曆法還加入了24節氣這種方式,巧妙的將陽曆曆法融入到陽曆中,大大的方便了農耕
太陽從黃經零度起,沿黃經每執行15度所經歷的時日稱為「一個節氣」。每年執行360度,共經歷24個節氣,每月2個。其中,每月第一個節氣為「節氣」,即:
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個節氣;每月的第二個節氣為「中氣」,即: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個節氣。「節氣」 和「中氣」交替出現,各歷時15天,現在人們已經把「節氣」和「中氣」統稱為「節氣」。
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太陽的週年視運動,所以節氣在現行的公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後不差1~2天
11樓:盈曉禚浦
24節氣
章*[%]章#周
[佔年數]
小寒01/05
[80%]
01/05
01/05
[96/200]
大寒01/20
[80%]
01/20
01/20
[121/200]
立春02/04
[61%]
02/04
02/04
[126/200]
雨水02/18
[44%]
02/18
02/19
[122/200]
驚蟄03/06
[80%]
03/05
03/05
[98/200]
春分03/21
[80%]
03/20
03/21
[97/200]
清明04/05
[33%]
04/04
04/05
[112/200]
穀雨04/20
[59%]
04/20
04/20
[122/200]
立夏05/05
[83%]
05/05
05/05
[105/200]
小滿05/21
[55%]
05/21
05/21
[120/200]
芒種06/05
[78%]
06/05
06/06
[111/200]
夏至06/21
[82%]
06/21
06/21
[110/200]
小暑07/07
[61%]
07/07
07/07
[109/200]
大暑07/23
[67%]
07/22
07/23
[111/200]
立秋08/07
[82%]
08/07
08/07
[102/200]
處暑08/23
[62%]
08/23
08/23
[119/200]
白露09/07
[79%]
09/07
09/08
[117/200]
秋分09/23
[54%]
09/23
09/23
[121/200]
寒露10/08
[77%]
10/08
10/08
[119/200]
霜降10/23
[82%]
10/23
10/23
[113/200]
立冬11/07
[82%]
11/07
11/07
[119/200]
小雪11/22
[79%]
11/22
11/22
[117/200]
大雪12/07
[67%]
12/07
12/07
[129/200]
冬至12/21
[59%]
12/21
12/22
[120/200]
二十四節氣起源於黃河流域。遠在春秋時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個節氣。以後不斷地改進與完善,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
公元前104年,由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曆》,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於曆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
太陽從黃經零度起,沿黃經每執行15度所經歷的時日稱為「一個節氣」。每年執行360度,共經歷24個節氣,每月2個。其中,每月第一個節氣為「節氣」,即:
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個節氣;每月的第二個節氣為「中氣」,即: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個節氣。「節氣」
和「中氣」交替出現,各歷時15天,現在人們已經把「節氣」和「中氣」統稱為「節氣」。
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太陽的週年視運動,所以節氣在現行的公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後不差1~2天。
為了便於記憶,人們編出了二十四節氣歌訣:
二十四節氣歌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節氣七言詩
地球繞著太陽轉,繞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節緊相連。
按照公曆來推算,每月兩氣不改變。
上半年是
六、甘一,下半年逢
八、甘三。
這些就是交節日,有差不過一兩天。
二十四節有先後,下列口訣記心間: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連;
驚蟄春分在三月,清明穀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滿,六月芒種夏至連;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處暑八月間;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緊季節忙生產,種收及時保豐年。
隨著中國曆法的外傳,二十四節氣已流傳到世界許多地方。
立春:立是開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開始。
雨水:降雨開始,雨量漸增。
驚蟄:蟄是藏的意思。驚蟄是指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中冬眠的動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晝夜平分。
清明:天氣晴朗,草木繁茂。
穀雨:雨生百穀。雨量充足而及時,穀類作物能茁壯成長。
立夏:夏季的開始。
小滿: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開始飽滿。
芒種:麥類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熱的夏天來臨。
小暑:暑是炎熱的意思。小暑就是氣候開始炎熱。
大署: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立秋:秋季的開始。
處暑:處是終止、躲藏的意思。處暑是表示炎熱的暑天結束。
白露:天氣轉涼,露凝而白。
秋分:晝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將要結冰。
霜降:天氣漸冷,開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開始。
小雪:開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積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來臨。
小寒:氣候開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時候。
參考資料
12樓:匿名使用者
怎麼會不是農民曆呢?
為什麼節氣是按照公曆而不是農曆?
13樓:潮倫惲娟
節氣指二十四時節和氣候,是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曆法。由於中國農曆是一種「陰陽合曆」,即根據太陽也根據月亮的執行制定的,因此不能完全反映太陽執行週期,但中國又是一個農業社會,農業需要嚴格瞭解太陽運**況,農事完全根據太陽進行,所以在曆法中又加入了單獨反映太陽執行週期的「二十四節氣」,用作確定閏月的標準。公曆是以地球繞行太陽一週為一年,即陽曆,與二十四節氣的制定標準吻合。
公曆只是以耶穌誕生那年作為起始年,其實質也是陽曆。
14樓:林墨齋
你知道為什麼二十四節氣中只有清明節是用公曆來計算節日的嗎
二十四節氣是按陽曆算還是按陰曆算
15樓:小天學長
二十四節氣是按陽曆算
「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太陽對地球產生的影響,所以屬陽曆範疇。世界範圍內凡是使用二十四節氣的都按陽曆計算。
它是通過觀察太陽週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不僅在農業生產方面起著指導作用,同時還影響著古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觀念。
擴充套件資料:
二十四節氣既是歷代官府頒佈的時間準繩,也是指導農業生產的指南針,日常生活中人們預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針。
在國際氣象界,二十四節氣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2023年11月30日,二十四節氣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2023年7月,由中國氣象局華風氣象傳媒集團與中國氣象局氣象宣傳與科普中心聯合主辦的「中國天氣·二十四節氣研究院」正式成立。
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
春雨驚春清谷天 夏滿忙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這是二十四節氣歌 就是中國的24節氣 立春 雨水 驚蟄 春分 清明 穀雨 立夏 小滿 芒種 夏至 小暑 大暑 立秋 處暑 露水 秋分 寒露 霜降 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 立春 立夏 立秋 立冬 亦合稱 四立 分別表示四季的開...
二十四節氣歌是按照陰曆還是陽曆,二十四節氣是按陽曆算還是按陰曆算
按照陽曆。中國古代用農曆 月亮歷 記時,用陽曆 太陽曆 劃分春夏秋冬二十四節氣。我們祖先把5天叫1候,3候為一氣,稱節氣,全年分為72候24節氣。具體二十四節氣分別是 立春 驚蟄 清明 立夏 芒種 小暑 立秋 白露 寒露 立冬 大雪和小寒等12個節氣 每月的第二個節氣為 中氣 即 雨水 春分 穀雨 ...
二十四節氣歌歌詞,二十四節氣歌 全文
曾豔華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兩節不變更,最多相差一兩天。上半年來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二十四節氣的命名反映了季節 物候現象 氣候變化三種。1 反映四季變化的節氣有 立春 春分 立夏 夏至 立秋 秋分 立冬 冬至8個節氣。其中立春 立夏 立秋 立冬齊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