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無道則隱,有道則出

時間 2022-02-08 11:45:08

1樓:匿名使用者

君子無道則隱,有道則出的意思是國家的政治符合大道,就表現出自己的才能,國家政治腐敗就隱藏自己的才能,也就是不出來做官.

北宋的呂蒙正剛升任宰相不久,便罷免了涉嫌貪贓枉法的蔡州知州張紳,其同黨認為呂蒙正利用權勢發洩私憤,便到處喊冤。呂蒙正早年生活悽苦貧困,曾求助於張紳,張紳沒有給其援助,還把他羞辱了一番,倒也是事實。宋太宗認為張紳家境富裕,不會鋌而走險,在未加查證落實也沒有告知呂蒙正的情況下,給張紳恢復了職務,這顯然是對呂蒙正極大的否定。

照理說,這種時候,誰都會進行申辯,呂蒙正卻隻字不提,好像什麼都沒有發生。後來,朝廷意外獲取了張紳違法亂紀的確鑿證據,宋太宗自知聽信讒言而傷害了呂蒙正,便問他:「你一向敢於仗義執言,為何自己被冤枉了,反而一言不發,不做任何辯解?

」呂蒙正回答:「我平時犯顏直諫,那是為了國家和黎民百姓;個人縱被誤解,但終歸有真相大白的時候,無須多言。」宋太宗感嘆:

「寵辱不驚,指的就是你這樣的人啊!」

2樓:繁華吥落幕

君子藏器於身」那段是《周易.繫辭下》裡的;但是後面的不是,應該是出自《論語·微子篇》

3樓:

真正的君子在政治不清明的時候就選擇退隱,在政治清明的時候就選擇出世。

孔子說過「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現,無道則隱」這與他自己「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思想主張矛盾

4樓:鑫星閃耀

孔子:「危邦不入,亂邦不居。」

子曰:「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現,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

白話解:孔子說:「君子立身處世,應該好學不倦,誠信緊守仁道,對於善道要能堅守至死。

危國不可入,亂國不可居。天下有道,政治上軌道之時,應該為國家服務,有所表現;天下無道,政治大亂,不能表現時,就退出隱居。國家政治清明時,仍然貧窮卑賤不能有所作為,是可恥的;國家政治混亂時,不肯退隱,仍然居高位又富有,更是可恥的。

」按:本章常遭誤解,以為「危邦不入,亂邦不居」,是置國家安危於不顧,是逃避、不負責任的行為。經查春秋史實,孔子所言:

危國、亂國均指他國,他國已亂不可居住,他國已危,情勢難以挽救,故曰:不可進入。讀書求學最怕一知半解,望文生義,結果差之毫釐,謬以千里。

誤人誤己不可不慎!

大道頹廢,孔子不僅周遊而不遇,而且遭遇瞭如何弘道與如何保身的中國傳統藝術**生存困境。孔子是如何思想和應對困境的中國傳統藝術**呢?後人又當如何思想和應對困境呢?

都說孔子入世,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孔子是否一以貫之了呢?讓我們看看夫子的另一面。

面對「世喪道矣,道喪世矣」(《莊子·繕性》)的時勢,孔子首先從政治入手,力挽將傾之大廈,周遊列國,以求見用而為王者師,「以道蒞天下」(《老子·六十一章》)。然而,生活並不那麼有情,政治更是殘酷。夫子憂道謀道,奔走於諸侯,卻累累如喪家之狗。

此情此景,此際此遇,夫子會作何感想?

孔子似乎想退隱。「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公治長》。凡引《論語》,只注篇名)。

或許我們可以說,這僅是孔子一時之感嘆。若參照孔子的其它言論,就會發現面對大道的頹廢、現實的混濁以及由之而帶來的危難,孔子也在思量自身。思量自身不是把自己納入利益的斤斤計較,而是把自己與時世相觀照,在時世的旋轉湧動之中考慮自身。

不思量自身,一味盯著那個外在的目標,衝啊,衝啊,勇而無謀,僅是莽夫之勇而已,決非智者。所以,孔子說:「危邦不入,亂邦不居」(《泰伯》),表明孔子並非一味地沒頭沒腦地入世。

為何危邦不入,亂邦不居?顯然,危亂之邦,民無安寧,性命難以苟全,輕易入居,恐怕不僅無濟於時勢,還會禍及自身。

5樓:

儒家主張擇善固執,發出「無道則隱」是一種無可奈何的吶喊,不善棄之,也不算矛盾吧。「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前提是認為「不可為」之事是善的,需固執的。

6樓:匿名使用者

從前一句話我們可以知道,孔子的積極入世,入的是安定之邦,有道之世,在這種國家和世道上,我們才可以施展才華和抱負

「知其不可而為之」,這是做人的大道理。人要有一點鍥而不捨的追求精神,許多事情都是經過艱苦努力和奮鬥而得來的。孔子「知其不可而為之」,反映出他孜孜不倦的執著精神。

而孔子周遊列國之所以沒有安定下來,也是一直在尋找這種和諧安定的社會

君子之所取者遠,則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則必有所忍

一個人光有才華還不行,必須度量寬巨集,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學會忍耐,審時度勢,權衡利弊。洞明世事,練達人情。與人為善,不計恩怨。有才有德,才高德昭。誠能如此,則於人於己,於國於民,有利無弊。願與諸君共勉之!求翻譯 夫君子所取者遠,則必有所待 所就者大,則必有所忍。那些有道德的人們,如果他們想得到的很...

人病則憂懼憂懼則見鬼出為什麼是古代樸素唯物主義

焦糖螞蟻 人生病了就有危機感和恐懼感,恐懼的時候就容易看到有 鬼 出沒,其實鬼並不存在只存在於某些人的內心,是因為害怕才會恐懼於鬼的存在,而不是說真的有鬼,憂懼和鬼的意識的產生是由疾病的客觀存在決定的,所以是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認為世界的本質是物質的,物質決定意識,但他們對物質的認識比...

子曰 出則事公卿,入則事父兄,事不敢不勉,不為酒困,何有於我哉?是什麼意思

韓琴 這句話的意思是孔子說 出外便侍公卿,人門便侍奉父兄,有喪事,不敢不勉力去辦,不被酒所困擾,這些事我做到了哪些呢?語出先秦孔子 論語 子罕 原句是,子曰 出則事公卿,入則事父兄,喪事不敢不勉,不為酒困,何有於我哉?註釋 出 出仕朝廷。事 奉事。公卿即公卿大夫,指朝廷 入 居家。喪事不敢不勉 對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