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圈層結構及各圈層的特點是什麼

時間 2022-02-23 11:10:03

1樓:風之山嵐

你可以看一下下面參考資料,很齊全

希望對你有幫助

2樓:受樹花寧女

一、地球的圈層結構:包括由地核、地幔、地殼組成的內部圈層和由大氣圈、水圈、生物圈組成的外部圈層。地球圈層結構分為地球外部圈層和地球內部圈層兩大部分。

地球外部圈層可進一步劃分為三個基本圈層,即水圈、生物圈、大氣圈;地球內圈可進一步劃分為三個基本圈層,即地殼、地幔和地核。地殼和上地幔頂部(軟流層以上)由堅硬的岩石組成,合成岩石圈。

二、地球內部各圈層的特點:

1、地核的外核為液態或熔融狀,核心為鐵鎳固體。地球不止一個核心,而是兩個即核心和外核。地核之所以成為實心因為地心引力在此創造出的壓力是地球表面壓力的300萬倍。

地核是的高溫可以達到華氏13000度,比太陽表面溫度高上2000度。

地核內的鐵流使物質產生巨大的磁場,可以保護地球免受外來射線的干擾。

2、地幔為鐵鎂固體,地幔上部的軟流層為岩漿發源地。

3、地殼厚度不均,陸殼厚洋殼薄,地殼上為矽鋁層,下為矽鎂層。

三、地球外部各圈層的特點:

1、大氣圈高度愈增大氣密度愈降。

2、水圈由液、固、氣三態組成,連續而不均勻分佈。

3、生物圈與地殼、大氣圈、水圈交叉分佈且相互滲透,是包括人類在內的生命最活躍的圈層。

四、在地球外圈和地球內圈之間還存在一個軟流圈,它是地球外圈與地球內圈之間的一個過渡圈層,位於地面以下平均深度約150公里處。整個地球總共包括八個圈層,其中岩石圈、軟流圈和地球內圈一起構成了所謂的固體地球。對於地球外圈中的大氣圈、水圈和生物圈以及岩石圈的表面,一般用直接觀測和測量的方法進行研究。

而地球內圈主要用地球物理的方法,例如**學、重力學和高精度現代空間測地技術觀測的反演等進行研究。地球各圈層在分佈上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即固體地球內部與表面之上的高空基本上是上下平行分佈的,而在地球表面附近,各圈層則是相互滲透甚至相互重疊的,其中生物圈表現最為顯著,其次是水圈。

地球的圈層結構及各圈層的主要特點。

3樓:匿名使用者

一、地球的圈層結構:包括由地核、地幔、地殼組成的內部圈層和由大氣圈、水圈、生物圈組成的外部圈層。地球圈層結構分為地球外部圈層和地球內部圈層兩大部分。

地球外部圈層可進一步劃分為三個基本圈層,即水圈、生物圈、大氣圈;地球內圈可進一步劃分為三個基本圈層,即地殼、地幔和地核。地殼和上地幔頂部(軟流層以上)由堅硬的岩石組成,合成岩石圈。

二、地球內部各圈層的特點:

1、地核的外核為液態或熔融狀,核心為鐵鎳固體。地球不止一個核心,而是兩個即核心和外核。地核之所以成為實心因為地心引力在此創造出的壓力是地球表面壓力的300萬倍。

地核是的高溫可以達到華氏13000度,比太陽表面溫度高上2000度。 地核內的鐵流使物質產生巨大的磁場,可以保護地球免受外來射線的干擾。

2、地幔為鐵鎂固體,地幔上部的軟流層為岩漿發源地。

3、地殼厚度不均,陸殼厚洋殼薄,地殼上為矽鋁層,下為矽鎂層。

三、地球外部各圈層的特點:

1、大氣圈高度愈增大氣密度愈降。

2、水圈由液、固、氣三態組成,連續而不均勻分佈。

3、生物圈與地殼、大氣圈、水圈交叉分佈且相互滲透,是包括人類在內的生命最活躍的圈層。

四、在地球外圈和地球內圈之間還存在一個軟流圈,它是地球外圈與地球內圈之間的一個過渡圈層,位於地面以下平均深度約150公里處。整個地球總共包括八個圈層,其中岩石圈、軟流圈和地球內圈一起構成了所謂的固體地球。對於地球外圈中的大氣圈、水圈和生物圈以及岩石圈的表面,一般用直接觀測和測量的方法進行研究。

而地球內圈主要用地球物理的方法,例如**學、重力學和高精度現代空間測地技術觀測的反演等進行研究。地球各圈層在分佈上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即固體地球內部與表面之上的高空基本上是上下平行分佈的,而在地球表面附近,各圈層則是相互滲透甚至相互重疊的,其中生物圈表現最為顯著,其次是水圈。

4樓:酷炫科技

快帶上3d眼鏡,進入虛擬世界,和我們一起來學習吧。這裡有3d動物園,3d國學,3d安全教育,3d科學,3d科普等等很多種3d學習課程,伸伸手就能摸到各種各樣有趣的事物呢。

5樓:未來簡課

自然地理-地球的圈層結構

地球的圈層結構及各圈層的主要特點

6樓:受樹花寧女

一、地球的圈層結構:包括由地核、地幔、地殼組成的內部圈層和由大氣圈、水圈、生物圈組成的外部圈層。地球圈層結構分為地球外部圈層和地球內部圈層兩大部分。

地球外部圈層可進一步劃分為三個基本圈層,即水圈、生物圈、大氣圈;地球內圈可進一步劃分為三個基本圈層,即地殼、地幔和地核。地殼和上地幔頂部(軟流層以上)由堅硬的岩石組成,合成岩石圈。

二、地球內部各圈層的特點:

1、地核的外核為液態或熔融狀,核心為鐵鎳固體。地球不止一個核心,而是兩個即核心和外核。地核之所以成為實心因為地心引力在此創造出的壓力是地球表面壓力的300萬倍。

地核是的高溫可以達到華氏13000度,比太陽表面溫度高上2000度。

地核內的鐵流使物質產生巨大的磁場,可以保護地球免受外來射線的干擾。

2、地幔為鐵鎂固體,地幔上部的軟流層為岩漿發源地。

3、地殼厚度不均,陸殼厚洋殼薄,地殼上為矽鋁層,下為矽鎂層。

三、地球外部各圈層的特點:

1、大氣圈高度愈增大氣密度愈降。

2、水圈由液、固、氣三態組成,連續而不均勻分佈。

3、生物圈與地殼、大氣圈、水圈交叉分佈且相互滲透,是包括人類在內的生命最活躍的圈層。

四、在地球外圈和地球內圈之間還存在一個軟流圈,它是地球外圈與地球內圈之間的一個過渡圈層,位於地面以下平均深度約150公里處。整個地球總共包括八個圈層,其中岩石圈、軟流圈和地球內圈一起構成了所謂的固體地球。對於地球外圈中的大氣圈、水圈和生物圈以及岩石圈的表面,一般用直接觀測和測量的方法進行研究。

而地球內圈主要用地球物理的方法,例如**學、重力學和高精度現代空間測地技術觀測的反演等進行研究。地球各圈層在分佈上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即固體地球內部與表面之上的高空基本上是上下平行分佈的,而在地球表面附近,各圈層則是相互滲透甚至相互重疊的,其中生物圈表現最為顯著,其次是水圈。

7樓:匿名使用者

****是地球內部介質區域性發生急劇的破裂,產生的震波,從而在一定範圍內引起地面振動的現象。**(earthquake)就是地球表層的快速振動,在古代又稱為地動。它就象颳風、下雨、閃電、一樣,是地球上經常發生的一種自然現象。

大地振動是**最直觀、最普遍的表現。在海底或濱海地區發生的強烈**,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稱為海嘯。**是極其頻繁的,全球每年發生**約500萬次。

今天探測器可以遨遊太陽系外層空間,但對人類腳下的地球內部卻鞭長莫及。目前世界上最深的鑽孔也不過12公里,連地殼都沒有穿透。科學家只能通過研究**波、地磁波和火山爆發來提示地球內部的祕密。

地殼是地球的表面層,也是人類生存和從事各種生產活動的場所。地殼實際上是由多組斷裂的,很多大小不等的塊體組成的,它的外部呈現出高低起伏的形態,因而地殼的厚度並不均勻:大陸下的地殼平均厚度約35公里,我國青藏高原的地殼厚度達65公里以上;海洋下的地殼厚度僅約5~10公里;整個地殼的平均厚度約17公里,這與地球平均半徑6371公里相比,僅是薄薄的一層。

地殼上層為花崗岩層(岩漿岩),主要由矽-鋁氧化物構成;下層為玄武岩層(岩漿岩),主要由矽-鎂氧化物構成。理論上認為過地殼內的溫度和壓力隨深度增加,每深入100米溫度升高1℃。近年的鑽探結果表明,在深達3公里以上時,每深入100米溫度升高2.

5℃,到11公里深處溫度已達200℃。

目前所知地殼岩石的年齡絕大多數小於20多億年,即使是最古老的石頭丹麥格陵蘭的岩石也只有39億年;而天文學家考證地球大約已有46億年的歷史,這說明地球殼層的岩石並非地球的原始殼層,是以後由地球內部的物質通過火山活動和造山活動構成的。

地殼是地球表面以下、莫霍面以上的固體外殼,**波在其中傳播速度比較均勻。地球厚度變化有規律,其規律是:地球大範圍固體表面的海拔越高,地殼越厚;海拔越低,地殼越薄。

地殼由90多種元素組成,它們多以化合物的形態存在。氧、矽、鋁、鐵、鈣、鈉、鉀、鎂8種元素的質量佔地殼總質量的98.04%。

其中氧幾乎佔1/2,矽佔1/4。矽酸鹽類礦物在地殼中分佈最廣。

地殼下面是地球的中間層,叫做「地幔」,厚度約2865公里,主要由緻密的造巖物質構成,這是地球內部體積最大、質量最大的一層。 地幔又可分成上地幔和下地幔兩層。一般認為上地幔頂部存在一個軟流層,推測是由於放射元素大量集中,蛻變放熱,將岩石熔融後造成的,可能是岩漿的發源地。

軟流層以上的地幔部分和地殼共同組成了岩石圈。下地幔溫度、壓力和密度均增大,物質呈可塑性固態。

地幔上層物質具有固態特徵,主要由鐵、鎂的矽酸鹽類礦物組成,由上而下,鐵、鎂的含量逐漸增加。

地幔下面是地核,地核的平均厚度約3400公里。地核還可分為外地核、過渡層和內地核三層,外地核厚度約2080公里,物質大致成液態,可流動;過渡層的厚度約140公里;內地核是一個半徑為1250公里的球心,物質大概是固態的,主要由鐵、鎳等金屬元素構成。地核的溫度和壓力都很高,估計溫度在5000℃以上,壓力達1.

32億千帕以上,密度為每立方厘米13克

美國一些科學家用實驗方法推算出地幔與核交界處的溫度為3500℃以上,外核與核心交界處溫度為6300℃,核心溫度約6600℃。

橫波不能在外核中傳播,表明了外核的物質在高溫和高壓環境下呈液態或熔融狀態。它們相對於地殼的「流動」,可能是地球磁場產生的主要原因。一般認為地球核心呈固態。

(軟流層一般認為可能是岩漿的主要發源地之一)

8樓:未來簡課

自然地理-地球的圈層結構

地球的圈層結構及各圈層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9樓:匿名使用者

****是地球內部介質區域性發生急劇的破裂,產生的震波,從而在一定範圍內引起地面振動的現象。**(earthquake)就是地球表層的快速振動,在古代又稱為地動。它就象颳風、下雨、閃電、一樣,是地球上經常發生的一種自然現象。

大地振動是**最直觀、最普遍的表現。在海底或濱海地區發生的強烈**,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稱為海嘯。**是極其頻繁的,全球每年發生**約500萬次。

今天探測器可以遨遊太陽系外層空間,但對人類腳下的地球內部卻鞭長莫及。目前世界上最深的鑽孔也不過12公里,連地殼都沒有穿透。科學家只能通過研究**波、地磁波和火山爆發來提示地球內部的祕密。

地殼是地球的表面層,也是人類生存和從事各種生產活動的場所。地殼實際上是由多組斷裂的,很多大小不等的塊體組成的,它的外部呈現出高低起伏的形態,因而地殼的厚度並不均勻:大陸下的地殼平均厚度約35公里,我國青藏高原的地殼厚度達65公里以上;海洋下的地殼厚度僅約5~10公里;整個地殼的平均厚度約17公里,這與地球平均半徑6371公里相比,僅是薄薄的一層。

地殼上層為花崗岩層(岩漿岩),主要由矽-鋁氧化物構成;下層為玄武岩層(岩漿岩),主要由矽-鎂氧化物構成。理論上認為過地殼內的溫度和壓力隨深度增加,每深入100米溫度升高1℃。近年的鑽探結果表明,在深達3公里以上時,每深入100米溫度升高2.

5℃,到11公里深處溫度已達200℃。

目前所知地殼岩石的年齡絕大多數小於20多億年,即使是最古老的石頭丹麥格陵蘭的岩石也只有39億年;而天文學家考證地球大約已有46億年的歷史,這說明地球殼層的岩石並非地球的原始殼層,是以後由地球內部的物質通過火山活動和造山活動構成的。

地殼是地球表面以下、莫霍面以上的固體外殼,**波在其中傳播速度比較均勻。地球厚度變化有規律,其規律是:地球大範圍固體表面的海拔越高,地殼越厚;海拔越低,地殼越薄。

地殼由90多種元素組成,它們多以化合物的形態存在。氧、矽、鋁、鐵、鈣、鈉、鉀、鎂8種元素的質量佔地殼總質量的98.04%。

其中氧幾乎佔1/2,矽佔1/4。矽酸鹽類礦物在地殼中分佈最廣。

地殼下面是地球的中間層,叫做「地幔」,厚度約2865公里,主要由緻密的造巖物質構成,這是地球內部體積最大、質量最大的一層。 地幔又可分成上地幔和下地幔兩層。一般認為上地幔頂部存在一個軟流層,推測是由於放射元素大量集中,蛻變放熱,將岩石熔融後造成的,可能是岩漿的發源地。

軟流層以上的地幔部分和地殼共同組成了岩石圈。下地幔溫度、壓力和密度均增大,物質呈可塑性固態。

地幔上層物質具有固態特徵,主要由鐵、鎂的矽酸鹽類礦物組成,由上而下,鐵、鎂的含量逐漸增加。

地幔下面是地核,地核的平均厚度約3400公里。地核還可分為外地核、過渡層和內地核三層,外地核厚度約2080公里,物質大致成液態,可流動;過渡層的厚度約140公里;內地核是一個半徑為1250公里的球心,物質大概是固態的,主要由鐵、鎳等金屬元素構成。地核的溫度和壓力都很高,估計溫度在5000℃以上,壓力達1.

32億千帕以上,密度為每立方厘米13克

美國一些科學家用實驗方法推算出地幔與核交界處的溫度為3500℃以上,外核與核心交界處溫度為6300℃,核心溫度約6600℃。

橫波不能在外核中傳播,表明了外核的物質在高溫和高壓環境下呈液態或熔融狀態。它們相對於地殼的「流動」,可能是地球磁場產生的主要原因。一般認為地球核心呈固態。

(軟流層一般認為可能是岩漿的主要發源地之一)

地球的圈層結構及各圈層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一 地球的圈層結構 包括由地核 地幔 地殼組成的內部圈層和由大氣圈 水圈 生物圈組成的外部圈層。地球圈層結構分為地球外部圈層和地球內部圈層兩大部分。地球外部圈層可進一步劃分為三個基本圈層,即水圈 生物圈 大氣圈 地球內圈可進一步劃分為三個基本圈層,即地殼 地幔和地核。地殼和上地幔頂部 軟流層以上 由...

地球的什麼圈層流動最,地球的什麼圈層流動最強烈

地球圈層分為地球外圈和地球內圈兩大部分。地球外圈可進一步劃分為三個基本圈層,即岩石圈 水圈 大氣圈 地球內圈可進一步劃分為三個基本圈層,即地殼 地幔和地核。此外在地球外圈和地球內圈之間還存在一個軟流圈,它是地球外圈與地球內圈之間的一個過渡圈層,位於地面以下平均深度約150公里處。這樣,整個地球總共包...

地球內部圈層劃分依據和個圈層的詳細特徵

地球內部結構是指地球內部的分層結構。根據 波在地下不同深度傳播速度的變化,一般將地球內部分為三個同心球層 地核 地幔和地殼。中心層是地核 中間是地幔 外層是地殼。地殼與地幔之間由莫霍面界開,地幔於地核之間由古登堡面界開。地殼地殼是地球的表面層,也是人類生存和從事各種生產活動的場所。地殼實際上是由多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