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原文]
《秋思》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譯文]
枯藤纏繞著老樹,樹枝上棲息著黃昏時歸巢的烏鴉,小橋下,流水潺潺,旁邊有幾戶人家,在古老荒涼的道路上,秋風蕭瑟,一匹疲憊的瘦馬馱著我蹣跚前行。夕陽向西緩緩落下,悲傷斷腸的人還漂泊在天涯。
[賞析]
馬致遠,號東籬,元代著名的雜劇家、散曲家,有「曲狀元」之稱。本篇被周德清譽之為「秋思之祖」。
這首小令描繪了一個漂泊天涯的遊子秋日黃昏行旅的圖景,表現了遊子悲秋懷鄉、難以言喻的惆悵心情。
前三句寫景。第一句寫纏繞著枯藤的老樹上落著幾隻在黃昏中棲息的烏鴉,點染出蕭瑟淒涼的秋色,從而引發一個飄零異鄉、無所依歸的旅人的一腔愁緒。此處雖不言愁卻已是愁緒滿紙。
第二句突然轉至一種色調明淨、幽雅、寧靜的境界:精巧的小橋,清澈的流水,幽靜的人家。這些使人聯想到家人團聚的親切和幸福,從反面牽動了離人思鄉的愁緒,懷念家園而不得歸的思想感情也隨之體現出來。
第三句又寫出三種景象,荒涼的古道上,颳起陣陣蕭瑟西風,旅人騎著一匹瘦馬,正在繼續奔波。此處雖寫景,但卻非常巧妙地表現了人,並且透露出遊子的身世。「瘦馬」兩字便表現出這是一個家境寒微的人,否則他也不會孤單一人騎匹瘦馬在西風古道中奔波了。
妙在用了一個「瘦」字。讀者可以由此想象到旅人奔波不息的艱辛、困頓、和內心的悲愁。「夕陽西下」,指出遊子奔波在古道上的時間,也給整個畫面更增一層暮色蒼涼的色調。
「斷腸人在天涯」是全曲的點睛之筆。「斷腸」二字表達出遊子愁思的深重,用「天涯」二字提示出遊子離鄉的遙遠,從而點出主題——遊子鄉思。到此,各種景物有機地聯絡在一起,寓情於景,情景交融,以景達情,構成了一幅和諧的秋郊日暮羈旅圖。
開頭的「鼎足對」,由九個名詞,九種景物有機地連綴在一起,構成一幅蕭瑟蒼涼的秋景。此曲語言凝鍊自然,明白如話,內涵豐富,意境深遠。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稱之:
「寥寥數語,深得唐人絕句妙境。」
2樓:匿名使用者
《天淨沙·秋思》是一曲膾炙人口的著名的散曲小令。長久以來形成的閱讀評價總是圍繞著這樣的一個固定的思維框架:作者馬致遠以極其凝練的語言,通過對秋郊夕照圖的描繪,準確而委婉地刻畫出了旅人漂泊的心境。
人們已經接受而且也早已習慣於接受關於文學的這種詮釋方式。而我們如果打破傳統思維模式,按照英伽登的現象學作品分析方法將其結構層次進行明析地梳理,我們就能獲得對這首小令的別具一格的評價效果和更加真切的情感把握。
天淨沙秋思賞析?
3樓:不起眼的小過客
頭兩句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就給人造成一種冷落暗淡的氣氛,又顯示出一種清新幽靜的境界,這裡的枯藤,老樹給人以淒涼的感覺,昏,點出時間已是傍晚。
小橋流水人家給人感到幽雅閒致。12個字畫出一幅深秋僻靜的村野圖景。古道西風瘦馬,詩人描繪了一幅秋風蕭瑟蒼涼悽苦的意境,為僻靜的村野圖又增加一層荒涼感。
夕陽西下使這幅昏暗的畫面有了幾絲慘淡的光線,更加深了悲涼的氣氛。詩人把十種平淡無奇的客觀景物,巧妙地連綴起來。
通過枯,老,昏,古,西,瘦六個字,將詩人的無限愁思自然的寓於圖景中。最後一句,斷腸人在天涯是點睛之筆,這時在深秋村野圖的畫面上,出現了一位漂泊天涯的遊子。
在殘陽夕照的荒涼古道上,牽著一匹瘦馬,迎著悽苦的秋風,信步滿遊,愁腸絞斷,卻不知自己的歸宿在何方。
透露了詩人懷才不遇的悲涼情懷,恰當地表現了主題,這首小令是採取寓情於景的手法來渲染氣氛,顯示主題,表現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
擴充套件資料:
創作背景:
馬致遠年輕時熱衷功名,但由於元統治者實行民族高壓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幾乎一生都過著漂泊無定的生活,也因之而鬱郁不得志,困窘潦倒。於是在獨自漂泊的羈旅途中,他寫下了這首《天淨沙·秋思》。
出自:《天淨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馬致遠創作的一首小令。原文:
天淨沙·秋思
元代: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譯文:天色黃昏,一群烏鴉落在枯藤纏繞的老樹上,發出淒厲的哀鳴。小橋下流水嘩嘩作響,小橋邊莊戶人家炊煙裊裊。古道上一匹瘦馬,頂著西風艱難地前行。
夕陽漸漸地失去了光澤,從西邊落下。淒寒的夜色裡,只有孤獨的旅人漂泊在遙遠的地方。
作者介紹:
馬致遠(約1250-1321至1324間),字千里,號東籬,(一說字致遠,晚號「東籬」)。 漢族,大都(今北京)人,另一說(馬致遠是河北省東光縣馬祠堂村人,號東籬,以示效陶淵明之志)。
他的年輩晚於關漢卿、白樸等人,生年當在至元(始於1264)之前,卒年當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間,與關漢卿、鄭光祖、白樸並稱「元曲四大家」。
是我國元代時著名大戲劇家、散曲家。他是一位「姓名香貫滿梨園」的著名作家,又是「元貞書會」的重要人物,也是歷來所說的「元曲四大家」之一,被尊稱為「曲狀元」。
馬致遠的散曲。擴大題材領域,提高藝術意境。聲調和諧優美,語言疏宕豪爽,雅俗兼。詞采清朗俊雅,而不濃豔。
馬致遠的散曲大致可分為4大類:寫景、嘆世、閨情、世象,作者善於運用多種修辭手法和人物形象鮮明等藝術特點。今存散曲約130多首,他的嘆世之作也能揮灑淋漓地表達情性。
他在元代散曲作家中,被看做是「豪放」派的主將,他雖也有清婉的作品,但以疏宕巨集放為主,他的語言熔詩詞與口語為一爐,創造了曲的獨特意境。
4樓:
馬致遠在創作《天淨沙·秋思》時受到董曲的影響和啟發,這是無疑的,但他不是一味模仿,而是根據自己的生活體驗與審美目光進行了重新創作。在景物的選擇上,他為了突出與強化悽慘涼悲苦的情感,選取了最能體現秋季淒涼蕭條景色,最能表現羈旅行人孤苦惆悵情懷的十個意象入曲。
將自己的情感濃縮於這十個意象之中,最後才以點晴之筆揭示全曲主題。他刪了一些雖然很美,但與表達的情感不合的景物。如茅舍映荻花,落日映殘霞,一帶山如畫,使全曲的意象在表達情感上具有統一性。
中國古典詩歌十分講究意境的創造。意境是中國古典詩歌美學中的一個重要範疇,它的本質特徵在於情景交融、心物合一。情與景能否妙合,成為能否構成意境的關鍵。
馬致遠這首小令,前四句皆寫景色,這些景語都是情語,「枯」「老」「昏」「瘦」等字眼使濃郁的秋色之中蘊含著無限淒涼悲苦的情調。
而最後一句「斷腸人在天涯」作為曲眼更具有畫龍點睛之妙,使前四句所描之景成為人活動的環境,作為天涯斷腸人內心悲涼情感的觸發物。曲上的景物既是馬致遠旅途中之所見,乃眼中物。但同時又是其情感載體,乃心中物。
全曲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構成了一種動人的藝術境界。
5樓:
馬致遠這首小令,前四句皆寫景色,這些景語都是情語,「枯」「老」「昏」「瘦」等字眼使濃郁的秋色之中蘊含著無限淒涼悲苦的情調。而最後一句「斷腸人在天涯」作為曲眼更具有畫龍點睛之妙,使前四句所描之景成為人活動的環境,作為天涯斷腸人內心悲涼情感的觸發物。曲上的景物既是馬致遠旅途中之所見,乃眼中物。
但同時又是其情感載體,乃心中物。全曲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構成了一種動人的藝術境界。全曲中,暗喻題中「秋」字的最直接的意象是:
枯藤、老樹、西風;與「夕陽」相呼應的是「昏鴉」,與「天涯」相互呼應的是「人家」,最能觸發旅人(遊子)思鄉之情的意物是「人家」。體現全文主旨的」思「字的一句是」斷腸人涯「。「枯藤老樹昏鴉」與「小橋流水人家」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畫面,將哀物與喜物放在一起,形成鮮明的對比,反襯「天涯」人的思想愁緒。
《天淨沙·秋思》通過對一組客觀事物的描寫,表現出遊子在旅途中寂寞悲涼的心情。
馬致遠,字千里,晚號東籬,元代雜劇家、散曲家。大都(今北京)人。名不詳,以字行於世。晚號「東籬」,以示效陶淵明之志。與關漢卿、白樸、鄭光祖同稱「元曲四大家」。
青年時期熱衷功途。中年中進士,曾任江浙行省官吏,後在大都任工部主事。晚年不滿時政,隱居田園。
死後葬於祖塋。早年即參加雜劇創作,從事創作的時間很長,名氣也很大,是「貞元書會」的主要成員,與文士王伯成、李時中,藝人花李郎、紅字李二都有交往,有「曲狀元」之譽。雜劇見於著錄的有15種;散曲集有《東籬樂府》。
是元代時著名大戲劇家、散曲家。 這首小令僅五句28字,語言極為凝鍊卻容量巨大,寥寥。一說字千里。
6樓:天使獸愛德華王冠
這是一幅秋郊行旅圖,寥寥二十八字,不但描繪秋天景色,而且抒發旅人情思
開頭三句,一連寫了九種景物,交織成一幅多觀點、多意象畫圖。首先映入人們眼簾,是以老樹為中心一組:一顆蒼老大樹,枯藤纏繞,上面還棲息昏暗烏鴉。
枯、老、昏三字,帶有衰頹、昏暗色彩,其給予人心理效應是壓抑。這樣,作品一開頭,就定下蒼涼、灰暗基調
接著鏡頭轉換,出現以人家為中心景物:這戶小小人家,流水環繞,小橋橫架。這樣景觀,單獨抽出來進行審美觀賞,自然是寧靜溫馨。
然而每首作品作為一個系統,其組成要素是有機統一,都服從於一個目的,起著相互支撐、促進作用,否則就不能和諧共處於一個統一體。故部分往往視總體性質而改變自己效能。這裡小橋流水人家作用,就是因他人之團聚而勾起旅人思家情懷,它能很好引發下文,而使全曲感情指向渾然一體
果然,古道西風瘦馬,馬上就來了一個對比畫面。這是世人所處空間位置和與他作伴之物:古道悠長,西風蕭颯,瘦馬嶙峋。
而古道又意味長途跋涉,西風又意味涼意侵人,瘦馬又意味不堪馳驅。行道悠悠,馬猶消瘦,人何以堪?這時小橋流水人家誘發對比聯想,兩兩相形,構成及大反差,而隱藏在蒼涼畫面背後人,已經呼之欲出
這樣,再轉進一層,就自然逼出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抒情主人公出現,在那夕陽西下、暮色蒼茫時分,是最容易引起天涯遊子尋覓歸宿之所願望,這就無怪這位抒情主人公把自己稱為斷腸人。由於他出現,不但使古道西風瘦馬中隱含人跋涉辛苦之意獲得更為顯露效果,就連那通篇景物所散發昏暗、蒼涼色彩,也得到合理解釋:
那是人感情外射結果,是烙上旅人情思秋之景色
此曲前三句純是名詞片語組合,沒有一個動詞,也沒有主調語之分,讓景物本身去構成內在聯絡:包括句內聯絡和句外聯絡。這種寫法好處,是可以最大限度發揮讀者想象力,去自由結構畫面,而不受語法關係約束;在文字上又幹淨利落,符合用最經濟文學手腕去發揮最大表現力藝術要求。
這種手法,前人也曾用過,溫庭筠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但馬致遠此曲用更為通體和諧一氣
古詩天淨沙秋思的翻譯,天淨沙秋思翻譯
天淨沙 秋思dao 元 馬致遠du 枯藤老樹昏zhi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dao西風瘦版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權 譯文 枯藤纏繞的老樹棲息著黃昏歸巢的烏鴉,小橋旁潺潺的流水映出幾戶人家,荒涼的古道上,迎著蕭瑟的秋風走來一匹孤獨的瘦馬。夕陽早已落下,漂泊未歸的遊子還在天涯。天色黃昏,一群烏鴉落在...
天淨沙秋思是一首。天淨沙是,秋思是
乃弦之鶴 天淨沙 秋思 是散曲 天淨沙 是曲牌名,秋思 是題目 希望能幫到你 希望能採納我謝謝 天淨沙 秋思 是一首曲 小令 天淨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題目天淨沙,越調,曲牌名,單調二十八字,五句四平韻 一葉韻。又名 塞上秋 以馬致遠 天淨沙 秋思 最為著名。天淨沙 秋思 馬致遠 其一 枯藤老樹昏鴉,天...
天淨沙 秋思 馬致遠 逐句賞析
枯藤纏繞的老樹的枝幹上棲息著黃昏歸巢的烏鴉,小橋下潺潺的流水映出飄蕩著炊煙的幾戶人家,荒涼的古道上,迎著蕭瑟的秋風,一位騎著瘦馬的遊子緩緩前行。夕陽早已往西沉下,漂泊未歸的斷腸人還遠在天涯。句意 枯藤老樹昏鴉,枯萎的藤蔓,垂老的古樹,一隻無精打采的烏鴉,撲打著翅膀,落在光禿禿的枝椏上。首句就給讀者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