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算不算逃避現實,陶淵明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

時間 2022-03-18 20:40:04

1樓:匿名使用者

也可以說他是逃避現實,歷史上對人物的評價都是人為的美化了許多,事實上並不盡然。他自小就潦倒,八歲喪父,十二歲母病逝,與母妹三人度日。好不容易混出了頭,當上了江州祭酒,但是他出身庶族,受人輕視,感到不堪吏職,少日自解歸。

({晉書陶潛傳》)安帝隆安四年(400),他到荊州,投入桓玄門下作屬吏又不肯與桓玄同流,做這個野心家的心腹。他在詩中寫道:「如何舍此去,遙遙至西荊。

」(《辛丑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塗口》)。。。。。。。。。以後的生活看到的不是排除異己,就是恩將仇報。所以他厭倦了官場的而虞我咋。

寄身於田園。,,,也就是他逃避現實,自己獨身自樂。

2樓:聖冰堂

我認為陶淵明不是逃避現實的人,他只是避世隱退。雖然他不問世事但是還是努力研究學問,這點在《五柳先生傳》中有體現。

3樓:天幻浪跡

應該算是吧?!畢竟他已經自稱不為五斗米折腰了,然後歸隱田園,若是不逃避,應該積極去改變才是啊?

4樓:匿名使用者

只因獨愛自逍遙,所以逃遁厭此世。呵呵,做了什麼事,當然是什麼人

5樓:十一月浮塵

並非逃遁厭此世,只因獨愛自逍遙

6樓:夢裡一響貪歡

說一個小學課文吧《桃花源記》

看看就知道了

逃避現實 是有點吧

陶淵明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

7樓:匿名使用者

其實很多事、很多人不能簡單的用對錯來區分。

我覺得陶淵明所抱的態度是「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是中國古代文人對為人處世的一種普遍態度。從屈原到李白、陸游等等。

陶淵明也曾出仕過,當過縣令,只是對當時官場的黑暗極度不滿,才決定不為五斗米折腰而隱逸山林。

如果說在行動上不是積極去改變現狀就是消極,那他是有些消極,但就他而言,根本就無力去改變當時的官場,所以他選擇了隱逸,選擇了獨善其身,我倒願意理解這是另一種積極。

也正是他的獨善其身,為中國的文化留下了光彩奪目的一筆,從這個角度來看,他也是積極的。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8樓:傳奇魔獸瘋子

積極的。

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怎麼能說他是消極的呢?陶淵明所處時代政治黑暗,君子不屑與其為伍。

9樓:匿名使用者

看法不同 按莊子的

出世來說他是積極的 因為他不當當是說出世 他還是有心天下 但是按老子的論語來說 他又是消極的 他嚮往的那種田園生活明顯的與論語的家國天下相違背 甚至可以說是墮落 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 他還是積極的 他只是在自己的抱負沒辦法實施的後才有了出世的嚮往 這和古代的達則兼及天下 窮則獨善其身是一致的!!古代的很多文人是念著論語 但是枕頭底下放著一本莊子的(這是真的,不是我杜撰) 總的來說還是積極的!!!

10樓:匿名使用者

他的觀點是退隱避市逍遙山水之間,當然是消極的了。

11樓:匿名使用者

lz你說的哪方面啊,我覺得陶淵明的個人生活狀態方面是積極的(還挺會享受的);但對社會來說沒什麼益處,在這方面又是消極的

12樓:_夢遊武林

13樓:零陵郡

本來是個積極的人。

自己無力改變。

就消極下去了,跟我們現實生活中大多數人一樣

有人說陶淵明逃避現實,也有人說是對理想的追求,你認為哪種說法正確

14樓:俄烏日啊

我想兩者都有吧!人的心理是複雜的。他不願為五斗米折腰,我們承認他是對理想的追求。

同時他也是在逃避當時的政治腐敗的「亂世」。或許他所希望的是政治清明的「治世」。希望自己在「治世」有所作為,而現實給的卻是「亂世」。

不管說他是逃避現實也好,還是說他對理想的追求也罷。總之,他給我們留下的佳作是不朽的。

15樓:最愛文茜

陶淵明的思想可以這樣概括:通過泯去後天的經過世俗薰染的「偽我」,以求返歸一個「真我」。陶淵明看到了社會的腐朽,但沒有力量支改變它,只好追求自身道德的完善。

他看到了社會的危機,但找不到正確的途徑去挽救它,只好求救於人性的復歸。這在他自己也許能部分地達到,特別是在他所創造的詩境裡,但作為醫治社會的藥方卻是無效的。

16樓:匿名使用者

對的是陶淵明對理想的追求。

17樓:

你看看他的一身坎坷,,你會明白,他在逃避現實。

陶淵明流露出他逃避現實的詩句是什麼?

18樓:木石

1,詩句:

1)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2)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3)誤墮塵網中,一去三十年。

4)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2,陶淵明簡介:

陶淵明(約365年— 427年),字元亮,號五柳先生,諡號靖節先生,入劉宋後改名潛。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文學家、辭賦家、散文家。東晉潯陽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

陶淵明出身於破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東晉開國元勳,軍功顯著,官至大司馬,都督八州軍事,荊、江二州刺史、封長沙郡公。陶淵明曾做過幾年小官,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軍參軍,彭澤縣令等,後棄官歸隱。

後世稱靖節先生。他是我國第一位田園詩人,田園生活是陶淵明詩的主要題材,相關作品有《飲酒》《歸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桃花源詩》等。

3,代表作:

《歸園田居》

《和郭主簿》

《於西獲早稻》

《懷古田舍》

《桃花源》

《飲酒》八首

《述酒》

《雜詩》

《詠貧士》

《詠荊軻》

《讀山海經》

《擬輓歌辭》

《歸去來辭》

《桃花源記》

《五柳先生傳》

《閒情賦》

《感士不遇賦》

李白和陶淵明是逃避現實還是寄情于山水?拜託各位大神

19樓:渡cn沚佬

李陶二人皆有過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巨集願,但現時卻不怎麼盡人意,應該是借寄情于山水的方式逃避現實吧

20樓:唯愛小侽

兩者兼有吧,李白是不得志,陶淵明是對社會,朝廷很失望,且兩人又都愛山水,遂于山水為樂,寄情于山水。所以說是兩者兼有啊,這是我自己的理解

21樓:淡恆

其實也不完全是他們不想做官。也不是不喜歡山水 二者皆有 關鍵的是他們做官後對當時朝廷的不滿而寄情山水 還有就是他們自己的心理活動問題

有人說陶淵明定做桃花源記是積極追求美好生活也有人說它是消極逃避現實,你怎樣評價。

22樓:孫朝益秋靈

我覺得這兩方面的原因都包括。只有對現實生活的不滿,才能讓人嚮往美好生活。如果對現實生活很滿意,那人們幹嘛還要去逃避呢,那不是矛盾了嗎

23樓:小仙女本人

桃花源是陶淵明對生活的一個憧憬,是他的理想國吧,其實無所謂消極與積極,這只是面對理想與現實生活差距的一種態度。如果懷揣理想並認清現實,不違背自己的理想,那麼生活中內心也會很安寧,不迷失自我。如果一個猛子扎進現實,不再思考,不在堅守自己內心對屬於自己的美好品質的嚮往與渴望,那麼就將淪為歷史的塵埃,時代的犧牲品。

如果一味追求理想逃避現實,必將體會盡各種辛痠痛苦,如果這時不及時調整,很有可能因為墮落而更加違背自己最初的心願。

24樓:

桃花源是每個人對理想生活的理想,是積極的,但生逢那個時代,也有對當時社會的不滿,也不排除消極因素

25樓:深嶼海巷

我是初二的,我們這學期正在學桃花源記,反應了他對現實生活的不滿,對百姓安居樂業生活的追求

26樓:丨k神

那是他內心理想的居住地,因為只有內心渴求才會去想,去把他寫出來

27樓:小鎮一心

主要是反映了當時社會的黑暗,也表達出他嚮往的美好生活。

28樓:墨濺羽

個人有個人的活法。不過陶淵明應屬於避世而嚮往美好生活。

29樓:萬能有

他只是在逃避他所認為的世道,但他的心卻從沒真正歸隱過

30樓:手機使用者

詩人他喜歡安居樂業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31樓:渠從冬

前一個,那是他的理想好吧

32樓:乙凌晴

沒評價,一萬個人有一萬個人的想法

33樓:

那是他的追求,他的一種境界,並非是消極與積極

34樓:甜紙萌唧唧

別問我,我不知道,你愛怎麼就怎麼!

對陶淵明歸隱的看法

傷感,總是逃避現實怎麼辦,總是在逃避現實不敢面對怎麼辦?

很正常 雙魚座的男人的確有些夢幻 甚是膽小其實不止雙魚座 我覺得你很多愁善感 會想的很多但是嘴上說著不去想不去想 這只是浪費我的時間 我早晚要經歷可卻總是很膽小 只能說那僅僅是心理安慰 我很理解你因為我也是個這樣的孩子 既然咱們不能說的就做了 做的那麼好 那咱們還不如多哄哄自己 善待自己 比如你一定...

我是逃避現實的人,我應該怎麼改變

只能勇敢的去面對,因為麻煩不會因為你逃避而消失,而你逃避的時間越長,對你越不利。而且麻煩還會越攢越多,最後都積攢到一起了,可能就會出現問題。舉個例子,很多人因為小事傷和氣,因為那件小事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所以有問題及時解決,不要逃避。希望能幫到您。多接觸新鮮事物,多交一些朋友,或者去旅遊,拓寬視...

年輕人創業在山裡搞養殖業難道就是逃避現實嗎

翠柳清茶 年輕人肯於吃苦,在山裡搞養殖業,這絕不是逃避現實。試想一下,如果一個年輕人嫌髒怕累,貪圖安逸,他能去山裡搞養殖嗎?對於旁人的懷疑 質疑,以及冷嘲熱諷,根本不用去管它,堅持走你自己的路,用你的成功去迴應他們就可以了,到那時,他們會刮目相看,自愧不如。 chine說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