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王維的<山居秋暝>和<鹿柴>中都出現了"空山"一詞,這真的是一座"空山"嗎? 王維的<山居秋暝>和<鹿柴>中都出現了"空山"一詞,這不是一座真的"空山"。 王維詩中說的「空山」指的是清幽人少的山林或山區;唐人特別喜愛用這個詞,而且所表達的內涵大多數都是∶「適合於隱居的,風景秀麗而又清幽的山林或山區」,如李白的〈酬崔侍御〉∶「嚴陵不從萬乘遊,歸臥空山釣碧流。
」李頎〈送暨道士還玉清觀〉∶「空山何窈窕(深遠祕奧貌),三秀(靈芝)日氛氳。」儲光羲〈送王上人還襄陽〉∶「天花滿南國,精舍在空山。」等等。
現存王維的詩集中有三首都用到「空山」。
2樓:匿名使用者
王維詩句「空山新雨後」中的「空山」指的是空曠的山野,側重於表現雨後秋山的空明潔淨;而「空山不見人」(《鹿柴》)中的「空山」指的是幽靜的山谷,則側重於表現山的空寂清泠。
3樓:匿名使用者
佛家有四大皆空之說,而王維也是學佛的
古詩鹿柴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4樓:星星不屑點燈
這首詩是王維五言絕句組詩《輞川集》二十首中的第四首。鹿柴,是輞川的地名。
第一句「空山不見人」,先正面描寫空山的杳無人跡。王維特別喜歡用「空山」這個詞語,但在不同的詩裡,它所表現的境界卻有區別。「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山居秋暝》),側重於表現雨後秋山的空明潔淨;「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鳥鳴澗》),側重於表現夜間春山的寧靜幽美;而「空山不見人」,則側重於表現山的空寂清泠。
由於杳無人跡,這並不真空的山在詩人的感覺中顯得空廓虛無,宛如太古之境。「不見人」,把「空山」的意蘊具體化了。
如果只讀第一句,讀者可能會覺得它比較平常,但在「空山不見人」之後緊接「但聞人語響」,卻境界頓出。「但聞」二字頗可玩味。通常情況下,寂靜的空山儘管「不見人」,卻非一片靜默死寂。
啾啾鳥語,唧唧蟲鳴,瑟瑟風聲,潺潺水響,相互交織,大自然的聲音其實是非常豐富多彩的。然而此刻,這一切都沓無聲息,只是偶爾傳來一陣人語聲,卻看不到人影(由於山深林密)。這「人語響」,似乎是破「寂」的,實際上是以區域性的、暫時的「響」反襯出全域性的、長久的空寂。
空谷傳音,愈見空谷之空;空山人語,愈見空山之寂。人語響過,空山復歸於萬籟俱寂的境界;而且由於剛才那一陣人語響,這時的空寂感就更加突出。
三四句由上幅的描寫空山中傳語進而描寫深林返照,由聲而色,深林,本來就幽暗,林間樹下的青苔,更突出了深林的不見陽光。寂靜與幽暗,雖分別訴之於聽覺與視覺,但它們在人們總的印象中,卻常屬於一類,因此幽與靜往往連類而及。按照常情,寫深林的幽暗,應該著力描繪它不見陽光,這兩句卻特意寫返景射入深林,照映的青苔上。
讀者猛然一看,會覺得這一抹斜暉,給幽暗的深林帶來一線光亮,給林間青苔帶來一絲暖意,或者說給整個深林帶來一點生意。但細加體味,就會感到,無論就作者的主觀意圖或作品的客觀效果來看,都恰與此相反。一味的幽暗有時反倒使人不覺其幽暗,而當一抹餘暉射入幽暗的深林,斑斑駁駁的樹影照映在樹下的青苔上時,那一小片光影和大片的無邊的幽暗所構成的強烈對比,反而使深林的幽暗更加突出。
特別是這「返景」,不僅微弱,而且短暫,一抹餘暉轉瞬逝去之後,接踵而來的便是漫長的幽暗。如果說,一二句是以有聲反襯空寂;那麼三四句便是以光亮反襯幽暗。整首詩就像是在絕大部分用冷色的畫面上摻進了一點暖色,結果反而使冷色給人的印象更加突出。
靜美和壯美,是大自然的千姿百態的美的兩種型別,其間原本無軒輕之分。但靜而近於空無,幽而略帶冷寂,則多少表現了作者美學趣味中獨特的一面。同樣寫到「空山」,同樣側重於表現靜美,《山居秋暝》色調明朗,在幽靜的基調上浮動著安恬的氣息,蘊含著活潑的生機;《鳥鳴澗》雖極寫春山的靜謐,但整個意境並不幽冷空寂,素月的清輝、桂花的芬芳、山鳥的啼鳴,都帶有春的氣息和夜的安恬;而《鹿柴》則帶有幽冷空寂的色彩,儘管還不至於幽森枯寂。
王維是詩人、畫家兼**家。這首詩正體現出詩、畫、樂的結合。無聲的靜寂、無光的幽暗,一般人都易於覺察;但有聲的靜寂,有光的幽暗,則較少為人所注意。
詩人正是以他特有的畫家、**家對色彩、聲音的敏感,才把握住了空山人語響和深林入返照的一剎那間所顯示的特有的幽靜境界。但是這種敏感,又和他對大自然的細緻觀察、潛心默會分不開。
5樓:涅希
思想感情:這首詩創造了一種幽深而光明的象徵性境界,表現了作者在深幽的修禪過程中的豁然開朗。詩中雖有禪意,卻不訴諸議論說理,而全滲透於自然景色的生動描繪之中。
《鹿柴》原詩: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詩人簡介: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
「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餘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王維的古詩有哪些
6樓:粽子媽媽愛整理
1、原文: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出自:唐代·王維《山居秋暝》
釋義:新雨過後山谷裡空曠清新,初秋傍晚的天氣特別涼爽。明月映照著幽靜的松林間,清澈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中少女喧笑洗衣歸來,蓮葉輕搖是上游蕩下輕舟。春天的美景雖然已經消歇,眼前的秋景足以令人留連。
2、原文: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山路元無雨,空翠溼人衣。
出自:唐代·王維《山中》
釋義:荊溪潺湲流過露出磷磷白石,天氣變得寒冷紅葉落落稀稀。山間小路上本來沒有下雨,但蒼翠的山色卻濃得彷彿要潤溼了人的衣裳。
3、原文: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出自:唐代·王維《畫》
釋義:遠看高山色彩明亮,走近一聽水卻沒有聲音。春天過去,可是依舊有許多花草爭奇鬥豔,人走近,可是鳥卻依然沒有被驚動。
4、原文: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出自:唐代·王維《鹿柴》
釋義:幽靜的山谷裡看不見人,只能聽到那說話的聲音。落日的影暈映入了深林,又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
5、原文: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出自:唐代·王維《終南別業》
釋義:中年以後存有較濃的好道之心,直到晚年才安家於終南山邊陲。興趣濃時常常獨來獨往去遊玩,有快樂的事自我欣賞自我陶醉。
間或走到水的盡頭去尋求源流,間或坐看上升的雲霧千變萬化。偶然在林間遇見個把鄉村父老,偶與他談笑聊天每每忘了還家。
7樓:筆有千秋業
您說的有關王維的詩歌,應該是有王維參與或者是以王維的視角寫的詩歌,為你奉上部分,請你參考:
王維:《渭川田家》《鳥鳴澗》《過香山寺》《山居秋暝》《終南山》《鹿柴》《竹裡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送元二使安西》《使至塞上》《漢江臨眺》《觀獵》等等
以動襯靜的詩句有哪些?
8樓:韓琴
1,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陰霞生遠岫,陽景逐迴流。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此地動歸念,長年悲倦遊。——出自南北朝:王籍《入若耶溪》
白話文釋義:我駕著小舟在若耶溪上悠閒地遊玩,天空倒映在水中,水天相和,一起蕩悠。晚霞從遠處背陽的山頭升起,陽光照耀著蜿蜒曲折的水流。
蟬聲高唱,樹林卻顯得格外寧靜;鳥鳴聲聲,深山裡倒比往常更清幽。這地方讓我生了歸隱之心,我因多年來厭倦仕途卻沒有歸隱而悲傷起來。
2,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出自唐代:王維《山居秋暝》
白話文釋義:空曠的群山沐浴了一場新雨,夜晚降臨,空氣涼爽,彷彿已經到了秋天。皎皎明月從鬆隙間灑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喧響知是洗衣姑娘歸來,蓮葉輕搖想是上游蕩下輕舟。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隨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孫自可以久留。
3,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出自唐代:王維《鹿柴》
白話文釋義:幽靜的山谷裡看不見人,只能聽到那說話的聲音。落日的影暈映入了深林,又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
4,閒居少鄰並,草徑入荒園。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出自唐代:賈島《題李凝幽居》
白話文釋義:悠閒地住在這裡很少有鄰居來,雜草叢生的小路通向荒蕪小園。鳥兒自由地棲息在池邊的樹上,皎潔的月光下僧人正敲著山門。
走過橋去看見原野迷人的景色,雲腳在飄動山石也好像在移動。我暫時離開這裡但是還會回來,按約定的日期與朋友一起隱居。
5,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出自唐代:王維《竹裡館》
白話文釋義:獨自閒坐幽靜竹林,時而彈琴時而長嘯。密林之中何人知曉我在這裡?只有一輪明月靜靜與我相伴。
山居秋暝這首詩的詩眼是哪一句?為什麼?
9樓:蹦迪小王子啊
「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全詩的詩眼!
此句承上,進一步寫出了山林中的清寂,又啟下,描寫竹林中嬉鬧歸來的浣衣女;使清幽的山居傍晚生出了活潑的情調和靈動的詩意,使整首詩清新而不幽冷,也顯出詩人的心境閒淡而不死寂。
《山居秋暝》是唐代詩人王維的作品。此詩描繪了秋雨初晴後傍晚時分山村的旖旎風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樸風尚,表現了詩人寄情山水田園並對隱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滿足心情,以自然美來表現人格美和社會美。全詩將空山雨後的秋涼,鬆間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聲音以及浣女歸來竹林中的喧笑聲,漁船穿過荷花的動態,和諧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給人一種豐富新鮮的感受。
擴充套件資料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詩中明確寫有浣女漁舟,詩人卻下筆說是「空山」。這是因為山中樹木繁茂,掩蓋了人們活動的痕跡,正所謂「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鹿柴》)。
由於這裡人跡罕至,「峽裡誰知有人事,世中遙望空雲山」(《桃源行》),自然不知山中有人來了。「空山」兩字點出此外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霽,萬物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氣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見。
「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天色已暝,卻有皓月當空;群芳已謝,卻有青松如蓋。山泉清冽,淙淙流瀉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條潔白無瑕的素練,在月光下閃閃發光,生動表現了幽清明淨的自然美。
山居秋暝詩題的意思,山居秋暝 王維的古詩是什麼意思?
金牛咲 意思是 居住的終南山秋天傍晚的景色。暝 m ng 日落,天色將晚。唐代王維 山居秋暝 原文為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譯文 空曠的群山沐浴了一場新雨,夜晚降臨使人感到已是初秋。皎皎明月從鬆隙間灑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
《山居秋暝》王維寫的,這首詩的意思
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註解。1 螟 夜色。2 浣女 洗衣服的女子。3 春芳 春草。4 歇 乾枯。譯文。一場新雨過後,青山特別清朗,秋天的傍晚,天氣格外的涼爽。明月透過鬆林撒落斑駁的靜影,清泉輕輕地在大石上叮咚流淌。竹...
王維的《山居秋暝》改寫成散文片段急
空曠的山野一場秋雨新降,傍晚的天氣顯得格外涼爽。靜靜的月光把松林照亮,清清的泉水在石上流淌。姑娘們洗罷衣服,笑語喧譁地從竹林裡回家去,漁船順流而下,水上蓮葉便搖動起來。春花春草,任憑它枯謝吧,我要留下享受這無比風光。初秋的傍晚,山雨初霽,萬物一新,樹木繁茂,空氣清新,高山寂靜,宛若世外桃源。暮色蒼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