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勸學》 翻譯

時間 2022-04-01 10:15:05

1樓:0火柴vs天堂

荀子.勸學篇

我曾經整天發思索,(卻)不如片刻學到的知識(多);我曾經踮起腳遠望,(卻)不如登到高處看得廣闊。登到高處招手,手臂並沒有加長,可是別人在遠處也看見;順著風呼叫,聲音沒有比原來加大,可是聽的人聽得很清楚。藉助車馬的人,並不是腳走得快,卻可以行千里,藉助船隻的人,並不是能游水,卻可以橫渡江河。

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沒什麼不同,(只是君子)善於藉助外物罷了。

2樓:心明心誠

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我曾經提起腳後跟眺望,卻不如登上高處看的廣闊。

3樓:匿名使用者

【譯】我曾踮起腳跟往遠處看,不如登上高處看的範圍廣。

「登高之博見」之:這裡的「之」作為虛詞是不能翻譯的。具體是做結構助詞,在此處起到這樣的語法作用:

取消句子獨立性。即「等高」這個動賓短語做主語部分,「博見」這個偏正短語做謂語部分,它們之間插入這個「之」,使其不再成為一個句子,而變成一個主謂短語,做「不如」這個動詞的賓語部分。

4樓:添星知我心

我嘗試踮起腳而望,還不如站到高處看得更遠!

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的翻譯

5樓:sdde無私奉獻

我曾經踮起腳向遠處看,但是比不上登上高處時見得廣遠。

語出荀子,意在舉例說明後文「君子性非異也,善假於物也」的道理。我自己再怎麼踮起腳,也不可能比站在山頂看的更遠,教導我們要善於藉助外物的力量。

6樓:建安公子

我曾經踮起腳向遠處看,但是比不上登上高處時見得廣博。

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的之怎麼翻譯

7樓:匿名使用者

【譯】我曾踮起腳跟往遠處看,不如登上高處看的範圍廣。

「登高之博見」之:這裡的「之」作為虛詞是不能翻譯的。具體是做結構助詞,在此處起到這樣的語法作用:

取消句子獨立性。即「等高」這個動賓短語做主語部分,「博見」這個偏正短語做謂語部分,它們之間插入這個「之」,使其不再成為一個句子,而變成一個主謂短語,做「不如」這個動詞的賓語部分。

8樓:

我曾經踮起腳遠望,(卻)不如登到高處看得廣闊

「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的翻譯是什麼?

翻譯(勸學)中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9樓:讓世界痛苦

我曾經整天發思索,(卻)不如片刻學到的知識(多);我曾經踮起腳遠望,(卻)不如登到高處看得廣闊。

10樓:匿名使用者

我來翻譯一下吧。

我曾經整天的思索(東西),但不如片刻間所學習(得到的東西多);我曾經翹起腳後跟想去看看,但不如爬到更高的地方所見到的東西多。

11樓:風尚

親愛的樓主:

【翻譯】我曾經整天的思考,卻發現還不如片刻學到的東西多;我曾經踮起腳尖遠望,卻不如登到高處見到的多。

祝您步步高昇

期望你的採納,謝謝

12樓:尼古拉佩羅娜

我曾經整日思考問題,卻發現這麼做不如片刻的學習有用。我曾經踮起腳尖眺望遠方,卻發現這樣做不如登上高處所見之處廣闊。

望採納~

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是什麼意思

13樓:語寂悠然

荀子.勸學篇

我曾經整天發思索,(卻)不如片刻學到的知識(多);我曾專經踮起腳遠望,(卻)不屬如登到高處看得廣闊.登到高處招手,手臂並沒有加長,可是別人在遠處也看見;順著風呼叫,聲音沒有比原來加大,可是聽的人聽得很清楚.藉助車馬的人,並不是腳走得快,卻可以行千里,藉助船隻的人,並不是能游水,卻可以橫渡江河.

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沒什麼不同,(只是君子)善於藉助外物罷了.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14樓:染指無流年

吾嘗終日而思矣15,不如須臾之所學16也;吾嘗跂17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18也。登高而招19,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20;順風而呼,聲非加疾21也,而聞者彰22。假輿馬者23,非利足也24,而致25千里;假舟楫26者,非能水27也,而絕28江河。

君子生(xìng)29非異也,善假於物也30。

「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的「之」怎麼翻譯?

15樓:

「登高之博見」之:這裡的「之」作為虛詞是不能翻譯的。

具體是做結構助詞,在此處起到這樣的語法作用:取消句子獨立性。即「等高」這個動賓短語做主語部分,「博見」這個偏正短語做謂語部分,它們之間插入這個「之」,使其不再成為一個句子,而變成一個主謂短語,做「不如」這個動詞的賓語部分。

這句話的意思:我曾踮起腳跟往遠處看,不如登上高處看的範圍廣。

這句話出自於先秦荀子《勸學》

荀子的《勸學》是歷來為人們所傳誦的名篇,其中有些警句,已成為勉勵學習常用的成語。這裡節選三段,在原文中本不相連,但是意脈一貫,可以獨立成篇。文章大量運用比喻來說明道理。

這些比喻取之於人們熟悉的事物,又包含豐富的含義,因此,道理能說得淺顯明白,發人深思。

荀子(約公元前313-前238),名況,趙國猗氏(今山西運城臨猗縣)人,時人尊而號為「卿」,西漢時因避漢宣帝劉詢諱,因「荀」與「孫」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稱孫卿。華夏族(漢族),戰國末期趙國人。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時人尊稱「荀卿」。

曾三次出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後為楚蘭陵(今山東蘭陵)令。荀子對儒家思想有所發展,提倡性惡論,其學說常被後人拿來跟孟子的『性善說』比較,荀子對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當顯著的貢獻。

「吾嘗跂而望矣」中「跂」讀音是什麼

鹿鹿 跂讀音 人教版曾經注音為q 語文版教材則注音為q 按照王力主編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的說法,應該是後者,踮起腳後跟。見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第4版 第300頁 基本釋義 q 1.多生的腳趾 故合者不為駢,而枝者不為 2.爬動 行喙息蠕動之類,莫不就安利而闢危殆。3.慢走。q 古通 企 踮起 吾嘗 ...

子曰 「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談談感想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謝謝要馬上

孔子說 我曾經整個白天不進食,整個夜裡不睡覺,把時間用於思考,但是徒勞無功,這樣還不如去學習。這一段講躬身實踐的重要性。人生是一個通過自己腳踏實地 不懈努力實現自我價值的過程,在日常生活中,都在為塑造一個成功的自我而努力奮鬥著,在不同的人生轉折點上我們有過迷惘 有過彷徨,時常問自己 我該怎麼辦?我會...

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的意思

意思 天下不希望自己禾苗長得快一些的人很少啊!以為禾苗長大沒有用處而放棄的人,就像是不給禾苗鋤草的懶漢。出處 戰國孟子 孟子 公孫丑上 原文 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 今日病矣!予同 餘 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 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