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答司馬諫議書為什麼從名實相符

時間 2022-04-20 10:25:04

1樓:文似花海

《答司馬諫議書》,北宋政治家、文學家王安石的代表作之一。司馬諫議:即「司馬光」,當時任右諫議大夫,曾寫信指責作者的變法舉措。

在本文中作者對司馬光加給作者的「侵官、生事、徵利、拒諫」四個罪名逐一作了反駁,並批評了封建士大夫階層的不恤國事、苟且偷安、因循守舊,表明堅持變法的決心。文章言辭犀利,針鋒相對,注意分寸而入情入理,舉重避輕而簡明扼要,既表明決絕的態度又不失贈答之禮,本文是我國古代的駁論名篇。

第一個特點,作為書信體議**首要特點是行為簡潔,結構嚴謹,沒有枝蔓,全文除開頭和結尾段用幾句酬答的禮貌語言以外,緊緊扣住保守派幾個主要論點進行駁斥,只駁論點不涉及其它事情,結構非常嚴謹,駁斥時針對其要害,言簡意明,使文章短小精悍。

第二個特點,論證方法多樣。本文的論證方式是駁論,其反駁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第一直接反駁,如為天下理財,不為徵利。

第二個舉出根據進行反駁,如「某則以謂受命於人主,議法度而修之於朝廷,以授之於有司,不為侵官」,這裡就舉出了有利的根據,說明不是自己獨出新裁,而是受命於皇帝,是朝廷議過的法度,指出這不是我個人的行為,而是合理合法的。第三舉出史實進行反駁,舉出歷史的事實來進行反駁,如「盤庚之遷,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盤庚不為怨者故改其度,度義而後動,是而不見可悔故也」。

這裡以歷史上曾有過的如何對待怨誹的事實為表率,表示自己不以流言蜚語而動,既委婉地反駁了怨誹之多的責備,又表達了自己變法的堅強決心。整個反駁是明確而有力的,言簡意賅。

第三個特點,是氣勢磅礴,寓剛於柔。全文所以有壓倒論敵的浩然正氣有幾個方面的特點,第一立足於理,理足則氣勢。二,擅於排比,連用排比駁斥對方,則勢如破竹,無可阻擋。

第三,擅用反語,如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則眾何為而不洶洶然?氣盛言怡,鏗鏘有力,雖則全文傲岸之氣,憤然湧出,強調堅持改革的決心不可逆轉,但語氣相當委婉,柔中有剛,如比如說詳細的說明自己這樣做的理由,您或許能原諒我,結尾又說您批評未能幫皇上大有作為,那我知罪了,但讓我什麼也不要做,墨守常規就行,那我是不敢領教的。這樣做一方面照顧多年交往的友誼,一方面堅持原則,寸步不讓,全力維護變法的正義立場

王安石在《答司馬諫議書》中駁斥司馬光的指責的主要理由是什麼?

2樓:

針對司馬光來信中,批駁其對變法改革的種種指責,表達了堅持改革決不動搖的決心。

3樓:馥馨a紫汀

蓋儒者所爭,尤在名實,名實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實所以見教者,以為侵官、生事、徵利、拒諫,以致天下怨謗也。某則以謂:

受命於人主,議法度而修之於朝廷,以授之於有司,不為侵官;舉先王之政,以興利除弊,不為生事;為天下理財,不為徵利;辟邪說,難壬(rén)人,不為拒諫。至於怨誹(fěi)之多,則固前知其如此也。   人習於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xù)國事、同俗自媚於眾為善,上乃欲變此,而某不量敵之眾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則眾何為而不洶洶然?

盤庚(gēng)之遷,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盤庚不為怨者故改其度,度義而後動,是而不見可悔故也。如君實責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為,以膏澤斯民,則某知罪矣;如曰今日當一切不事事,守前所為而已,則非某之所敢知。

譯文: 有學問的讀書人所爭論的問題,特別注重於名義和實際(是否相符)。如果名義和實際的關係已經明確了,那麼天下的大道理也就清晰了。

現在君實您用來指教我的,是認為我(推行新法)侵奪了官吏們的職權,製造了事端,爭奪了百姓的財利,拒絕接受不同的意見,因而招致天下人的怨恨和誹謗。我卻認為從皇帝那裡接受命令,議訂法令制度,又在朝廷上修正(決定),把它交給負有專責的官吏(去執行),(這)不能算是侵奪官權;實行古代賢明君主的政策,用它來興辦(對天下)有利的事業、消除(種種)弊病,(這)不能算是製造事端;為天下治理整頓財政,(這)不能算是(與百姓)爭奪財利;抨擊不正確的言論,駁斥巧辯的壞人,(這)不能算是拒絕接受(他人的)規勸。至於(社會上對我的)那麼多怨恨和誹謗,那是我本來早就料到它會這樣的。

  人們習慣於苟且偷安、得過且過(已)不是一天(的事)了。士大夫們多數把不顧國家大事、附和世俗(的見解),向眾人獻媚討好當做好事,(因而)皇上才要改變這種(不良)風氣,那麼我不去估量反對者的多少,想拿出(自己的)力量幫助皇上來抵制這股勢力,(這樣一來)那麼那些人又為什麼不(對我)大吵大鬧呢?盤庚遷都(的時候),連老百姓都抱怨啊,(並)不只是朝廷上的士大夫(加以反對);盤庚不因為有人怨恨的緣故就改變自己的計劃;(這是他)考慮到(遷都)合理,然後堅決行動;認為對(就)看不出有什麼可以後悔的緣故啊。

如果君實您責備我是因為(我)在位任職很久,沒能幫助皇上幹一番大事業,使這些老百姓得到好處,那麼我承認(自己是)有罪的;如果說現在應該什麼事都不去做,墨守前人的陳規舊法就是了,那就不是我敢領教的了。

4樓:匿名使用者

人習於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xù)國事、同俗自媚於眾為善,上乃欲變此,而某不量敵之眾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則眾何為而不洶洶然?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賞析

5樓: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原文及對照翻譯

[原文]

某啟:昨日蒙教,竊以為與君實遊處相好之日久,而議事每不合,所操之術多異故也。雖欲強聒,終必不蒙見察,故略上報,不復一一自辯。

重念蒙君實視遇厚,於反覆不宜鹵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實或見恕也。

蓋儒者所爭,尤在於名實;名實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實所以見教者,以為侵官、生事、徵利、拒諫,以致天下怨謗也。某則以謂:

受命於人主,議法度而修之於朝廷,以授之於有司,不為侵官;舉先王之政,以興利除弊,不為生事;為天下理財,不為徵利;辟邪說,難壬人,不為拒諫。至於怨誹之多,則固前知其如此也。

[譯文]

安石啟:昨日承蒙您來信指教,我私意以為跟您友好相處的日子很久了,但討論國事往往意見不同,這是由於所採取的政治主張和方法不同的緣故。我雖然想硬在你耳邊羅嗦(強作辯解),恐怕結果一定不會得到您的諒解。

後來又想到您看待我一向很好,對於書信往來是不應簡慢無禮的,因而我在詳細地說出我所以這樣做的理由,希望您或許能夠諒解我。

我們讀書人所要爭論的,特別是在「名稱」(概念、理論)與「實際」是否符合上。「名稱」與「實際」的關係明確了,天下的真理也就有正確的認識了。現在您所用來教誨我的,是以為我「侵官」、「生事」、「徵利」、「拒諫」,以致天下的人都怨恨和誹謗我。

我卻認為接受皇上的命令,議訂法令制度,又在朝廷上修正、決定,交給主管官署卻執行,不算是「侵官」。發揚(恢復)前代賢君的治國原則,以便興利除弊,這不算是「生事」。替國家整理財政,這不算「拒諫」。

排除不正確的言論,批駁巧言諂媚的壞人,這不算「拒諫」。至於怨恨毀謗的很多,那是本來早就該料到會這樣的。

6樓:吳田田

幫幫:根據《答司馬諫議書》和你所瞭解的歷史知識,你同意王安石的觀點嗎?

答司馬諫議書 是從哪些方面展示王安石政治家膽略的

王安石的《答司馬諫議書》博寶藝術網上有相關麼

這篇文章屬於書信體駁 屬於議 全文立論的論點是針對司馬光認為新法 侵官 生事 徵利 拒諫 致怨 的指責,指出儒者所爭,尤在於名實。名實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從而說明變法是正確的。這篇文章運用了反駁 引導 對比 證明 啟發 類推等方法,由近及遠 由遠及近 層層逼進進行的,它是駁念性政 的典範之作。答司...

從多個角度分析為什麼會有利他行為

己愈與人 己愈多 人類是合群的動物 互相幫助 才能有最好的結果 寧可你賺七分 我只賺三分 也總比一塊餅丟地下 大家都沒得吃來的好吧 自私的人是大愚若智 人的道德潛在有利他性 世上沒有利他,只有利己,利他也是利己。舉個例子 雷鋒利他吧?那他為什麼要利他?要麼他求名,利自己的名而已。如果他不求名,一廂情...

從設計師的角度分析,蘋果手機為什麼賣得好

big晨峰 當一個產品在營銷戰略達到極點的時候,只有把時間花在設計上才能賣更多的產品,一個是從體驗設計,另一個是營銷設計,顯然蘋果在這兩個點上都是做得很好的,體驗設計有自己的ios系統,營銷設計都是非常經典的簡潔風,高逼格路線。僅代表個人看法,望採納!蘋果手機為什麼銷量那麼好? 肖城赫 什麼叫跟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