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端硯、歙硯、洮河硯、澄泥硯並稱中國四大名硯,其中以端硯為諸硯之首。
端硯,始於唐代,盛於宋。端石出產於廣東省高要縣和肇慶市一帶,其顏色以紫色為主調(分為青紫———紅紫十多種),另有灰色、青黑色、青色和綠色等。其主要特點是石紋豐富,有青花紋(硯面上帶有青黑色花紋)、硃砂釘(如堅硬的紅色釘頭般的斑點)、五彩釘等,另有形似動物眼睛的「石眼」。
端石的「石眼」為輝綠岩凝結物,也有石連蟲化石。其中的「鴝鵒眼」形似八哥眼,圓暈中還有「瞳仁」,是「眼」中上品。
鑑別硯時,用手指敲打硯,聽其聲。發出金屬聲的,表明石質堅硬、密度高;木聲表明石質溫和,密度低;若發出的聲音似瓦聲,則表明石質粗糙。古人將端硯的特點概括為「溫潤如玉,扣之無聲,縮墨不腐」,這表明「無聲」的端硯為上品。
「無聲」的硯,並不是指敲打時聽不到聲音,而是發出的聲音溫和、細微。值得注意的是,硯石時發出的聲音也取決於硯的厚度。
歙觀,出產於江西省婺源縣與安徽省歙縣交界的龍尾山一帶(羅紋山)。歙硯始採於唐代開元年間(713年—741年),於南唐時期興盛起來,南唐李後主曾派專門的硯務官制作官硯。歙硯還一度得到歐陽修,蘇東坡等人的推崇。
歙硯的石品很多,主要分為羅紋類、眉子、眉紋類及金星和金暈類。古代稱:「羅紋硯,其紋如羅絲精細,其色青瑩,其理堅密。
刷絲羅紋硯銀色刷絲如發之密」。金星羅紋,是指硯面融有穀粒的結晶物,在光線照耀下猶如天空星斗,金星久研磨而不褪,且越磨越亮,是歙硯中的佳品。眉子硯,「紋若甲痕,如人畫眉,遍地成對」。
洮河硯,產於我國甘肅省臨潭縣境內洮河,故而得名,它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洮河硯取材於深水之中,非常難得,是珍貴的硯材之一。洮河石質地細密晶瑩,石紋如絲,似浪滾雲湧,清麗動人。
洮石有綠洮、紅洮兩種,其中尤以綠洮為貴。洮硯適用於雕刻大面積的圖意,雕刻手法有浮雕、透雕、高浮雕等,其雕工質樸,清晰感強。
澄泥硯,屬陶瓷硯的一種非石硯材。其製作方法是:以過濾的細泥為材料,摻進黃丹團後用力揉搓,再放入模具成型,用竹刀雕琢,待其乾燥後放進窯內燒,最後裹上黑臘燒製而成。
澄泥硯的製作始於晉唐時期,興盛於宋朝。其特點是質地堅硬耐磨,易發墨,且不耗墨,可與石硯媲美。澄泥硯的顏色以鱔魚黃、蟹殼青和玫瑰紫為主。
唐時,虢州(今河南靈寶縣南)已成為制澄泥硯的著名產地,在現代,澄泥硯的產地有河南洛陽、河北鉅鹿、山東青州、山西絳縣、湖北鄂州、四川通州和江蘇寶山等地。
2樓:七七的小店
清末,將山西的澄泥硯與洮、端、歙,並列為中國四大名硯。也有人主張,以天然硯石雕制的魯硯中的紅絲石硯代替澄泥硯,合稱四大名硯。
簡介:硯為文房四寶之一 ,以筆蘸墨寫字,筆、 墨、硯三者密不可分。硯之起源甚早,大概在殷商初期,筆墨硯就已粗見雛形。
剛開始時是以筆直接蘸石墨寫字,後來因為不大方便,無法寫大字,人類便想到了可先在堅硬東西上研磨成汁,如石、玉、磚、銅、鐵等…。殷商時,青銅器已十分發達,且陶石隨手可得,硯乃隨著墨的使用而遂漸成形,古時以石硯最普遍,直到現在經歷多代考驗仍以石質為最佳。
談起硯的種類有許多種,從硯的材質可分為:玉硯、銀硯、銅硯、鐵硯、陶硯、瓷硯、石硯、漆硯等,其中石硯是最為普遍,也最實用的一種硯。硯臺起源於新石器時代。
最早的硯是半坡村遺址出土的研磨顏料的研磨器,在2023年,大陸考古學家曾在陝西省臨潼縣姜寨一處原始社會的遺址中,發現了一套原始人用以陶器彩繪的工具,其中有一方石硯,硯有蓋,硯面微凹,凹處並有一根石質磨杵,硯旁留存數塊黑色顏料。很顯然,這是先民們藉助磨杵研磨顏料的早期硯的形制。由於這處遺址歸屬於母系氏族時期的仰韶文化,故這方硯臺的實際壽齡已超過了五千年了。
秦漢時期,陶硯、瓦硯、銅硯、漆硯等硯的歷史由來已久,據《古今事物考》記載:「自有書契,即有此硯。蓋始於黃帝時也。一雲子路作。」
直到兩漢時期,漢代由於發明了人工制墨,墨可以直接在硯上研磨,故不須再借助磨杵或研石來研磨天然或半天然墨了。如此看來,磨杵或研石經過史前及夏、商、周共三千多年的漫長跋涉,才逐漸消隱。
3樓:
端硯、歙硯、澄泥硯和洮硯,並稱我國四大名硯。
4樓:匿名使用者
端硯、歙硯、洮河硯、澄泥硯並稱中國四大名硯
5樓:匿名使用者
端硯、歙硯、洮河硯、澄泥硯
我國古代的四大名硯是什麼?
6樓:匿名使用者
我國四大名硯
端硯:端溪石硯被列為我國四大名硯之首。問世於唐初,至今已有 1300多年的歷史了。
根據清代計楠的《石隱硯談》記載:「東坡雲,端溪石始於唐武德三世。」武德乃唐高祖李淵年號。
端溪石硯的石品花色種類之多,形狀色澤之雅緻,是其它諸硯不能望其項背的。故被列為四大名硯之首。
端硯石品繁多,如青花、蕉葉白、魚腦凍、天青、石眼、冰線、翡翠、金銀線、金星點等等。
歙硯:聚結而緊,發墨耐用,所以用墨研磨時,發墨益毫,涸墨之遲,噪聲之低,必然出色,歙硯還有一個獨一無二的優點,即「多年宿墨,一濯而瑩」,就是歙硯雖用之年久,墨膏滿面,能滌之立淨,總之歙確具備了「澀不留筆,滑不拒墨」二德相兼的優點。歙州石硯產生於江西婺源之龍尾山,據清乾隆五年徐毅所著《歙硯輯考》載:
「硯出自婺源之龍尾山,蓋新安古歙州,婺隸於歙,不曰龍尾而曰歙者,統於同也」,這裡說的是歙硯的產地**。
據古書記載:產硯諸坑主要在歙縣、祁門、婺源等地,而以婺源所出為優。歙石是碎屑岩中的粘板岩,所以呈層片結構。
它是由於岩石在形成過程中,受外力的作用不同,以及岩石本身的凝固程度不同,使岩石呈現不同的構
造狀態。形成了歙石的不同紋色和色彩。龍尾歙石色黝黑,微呈青碧,質地細膩,溫潤如玉,呵氣成冰,利於研磨。
洮河硯:洮河石硯,產於甘肅省卓尼縣洮硯鄉。洮河硯的石料取自當地的臨洮大河,所制之硯地為名,稱為洮河石硯。
由於洮河石長年被水浸蝕,因而石質細膩,膚理縝密,發墨而不損毫,磨面不光,呵氣即溼。洮河石硯質地細潤晶瑩,色澤碧綠,石面呈現微黑色的水波狀花紋,以波浪翻滾、捲雲連綿、千姿百態、清麗動人,是我國四大名硯之一。
澄泥硯:澄泥者,澄江之泥也。自宋以後便代替了式微的山東紅絲石硯,與端硯、歙硯、洮河硯並稱為我國四大名硯。
澄泥硯屬陶類,它的前身是古代的陶硯。可能古人受秦漢間磚、瓦當生產的啟示,結合陶硯再精工製作,遂步昇華為澄泥硯。澄泥硯的形成約在晉唐之間而略早於端、歙。
7樓:匿名使用者
是端硯,歙硯,魯硯,洮硯。
中國的四大名硯各是什麼??
8樓:寧靜o致遠
端硯、歙硯、澄硯、洮硯
中國的四大名硯分別是唐代時出產於廣東肇慶的端硯,晚唐時出產自安徽婺源的歙硯,東晉時產自山西絳州的澄泥硯,宋代時出產於甘肅臨潭的洮河硯。
9樓:小松部落格
從唐代起,端硯、歙硯、洮河硯和澄泥硯被並稱為「四大名硯」,其中尤以端硯和歙硯為佳
中國的四大名硯及文房四寶是什麼?
10樓:惠素芹慎煙
中國四大名硯;廣東肇慶的端硯、安徽歙縣的歙硯、甘肅洮州的洮河硯、山西絳縣的澄泥硯
文房四寶;筆、墨、紙、硯
中國四大名硯是什麼?分別產自**?
11樓:樹嫻蒲白竹
端硯:廣東端州的端石所制;歙硯:安徽歙州的歙石所制;洮河硯:甘肅臨洮的洮河石所制;澄泥硯:產于山西省的新絳縣,古稱「絳州」,
中國有哪四大名硯?
中國的四大名硯及文房四寶是什麼?
12樓:匿名使用者
四大名硯:歙硯、端硯、洮河硯、澄泥硯。文房四寶:澄心堂紙、李廷珪墨、諸葛氏筆(後為汪伯立筆)、歙硯。
13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四大名硯——廣東肇慶的端硯、安徽歙縣的歙硯、甘肅洮州的洮河硯、山西絳縣的澄泥硯。
文房四寶——筆、墨、紙、硯
14樓:抓索馬利亞小賊
中國四大名硯為端硯,歙硯、洮硯、澄泥硯,紅絲硯為原四寶之一,只是在宋代之後由於紅絲石的礦源稀少幾近枯竭,加上採掘不易,以致紅絲石漸趨沒落,幾近失傳,所以,知名度就不如端硯、歙硯了。後來洮硯發展迅速,很快就取代了 紅絲硯的地位,到了南宋,紅絲硯四大名硯之一的地位也自然給後起之秀洮硯所取代。從此人們就把以端硯為首的四大名硯為歙硯、澄泥硯、洮硯了。
除端、歙、洮、澄、紅絲等歷史上的名硯外,尚有少數(松花石硯、苴卻硯、易水硯、菊花石硯、螺溪石硯、嘉峪石硯、西硯、黎溪石硯、嘉陵峽硯、廬山金星硯、魯硯類等)眾多的優質名硯,名聲稍遜,但石質優異,仍屬制硯的佳材。
紙、筆、墨、硯對傳播和推動文化藝術的發展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故歷史上稱之為「文房四寶」。
中國四大名硯是什麼?分別產自**? 20
15樓:匿名使用者
端硯:廣東端州的端石所制;歙硯:安徽歙州的歙石所制;洮河硯:甘肅臨洮的洮河石所制;澄泥硯:產于山西省的新絳縣,古稱「絳州」,
我國古代的四大名硯是什麼
嚳驢 即端硯 歙硯 洮硯和澄泥硯,為我國傳統的四大優質名硯。1.端硯 端硯產於廣東肇慶東郊的端溪,世稱端硯為 群硯之首 其材料取於廣東肇慶高要縣東南端溪之爛河山 又稱斧柯山 因其 體重而輕,質剛而柔,摸之寂寞無纖響,按之如小兒肌膚,溫軟嫩而不滑 且有不損毫,宜發墨的特點。自唐代問世以來,便頗受文人學...
中國四大名硯和產地是什麼,中國四大名硯是什麼產地
盡在不言中 端硯 廣東端溪 端硯產於廣東肇慶東郊的端溪,世稱端硯為 群硯之首 其材料取於廣東肇慶高要縣東南端溪之爛河山 又稱斧柯山 因其 體重而輕,質剛而柔,摸之寂寞無纖響,按之如小兒肌膚,溫軟嫩而不滑 且有不損毫,宜發墨的特點。自唐代問世以來,便頗受文人學士青睞。加上紋理綺麗,各具名目,加工技藝亦...
四大名硯是哪四個?四大名硯是哪四種
端硯 歙硯 澄硯 洮硯。是中國的四大名硯。分別是唐代時出產於廣東肇慶的端硯,晚唐時出產自安徽婺源的歙硯,東晉時產自山西絳州的澄泥硯,宋代時出產於甘肅臨潭的洮河硯。端硯 歙硯 洮硯 澄泥硯。四大名硯是哪四種 中國四大名硯,廣東肇慶的端硯 安徽歙縣的歙硯 甘肅洮州的洮河硯 山西絳州的澄泥硯,它們是我國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