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李白的《山間問答》譯文是什麼

時間 2022-09-04 07:10:03

1樓:起名字難吶啊

譯文問我為什麼隱居在碧山。我微笑不答,心境自在悠閒。

桃花盛開,流水杳然遠去。這裡別有一番天地,豈是人間!

這是一首意淡遠的七言絕句,以問答形式並暗用典故抒發了作者隱居生活的自在天然的情趣,也體

現了作者的矛盾心理。

第一聯:「問餘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閒。」前句起得突兀,後句接得迷離。這首詩的詩

題一作《山中答俗人》,那麼「問」的主語即所謂「俗人」。詩以提問的形式領起,突出題旨,以

喚起讀者的注意。當人們正要傾聽答案時,詩人筆鋒卻故意一晃,「笑而不答」。「笑」字值得玩

味,它不僅表現出詩人喜悅而矜持的神態,造成了輕鬆愉快的氣氛;而且這「笑而不答」,還帶有

幾分神祕的色彩,造成懸念,以誘發讀者思索的興味。「心自閒」三個字,既是山居心境的寫照,

更表明這「何意棲碧山」的問題,對於詩人來說,既不覺得新鮮,也不感到困惑,只不過是「悠然

心會,妙處難與君說」(張孝祥《念奴嬌·過洞庭》)罷了。第二句接得迷離,妙在不答,使詩增添

了變幻曲折,有搖曳生姿、引人入勝的魅力。

第二聯:「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這是寫「碧山」之景,其實也就是「何意棲

碧山」的答案。這種「不答」而答、似斷實連的結構,加深了詩的韻味。詩雖寫花隨溪水,窅然遠

逝的景色,卻無一點「流水落花春去也」的衰颯情調,而是把它當作令人神往的美來渲染、來贊

嘆。因為上面寫的「笑而不答」的神態,以及末句的議論都流露出這種感情。「山花如繡頰」(李

白《夜下徵虜亭》)固然是美的,桃花隨流水也是美的,它們都是依照自然的法則,在榮盛和消逝

之中顯示出不同的美,這不同的美卻具有一個共同點——即「天然」二字。這種美學觀點反映了詩

人酷愛自由、天真開朗的性格。「碧山」之中這種沒有名利,又不冷落荒涼的環境,充滿著天然、

寧靜之美的「天地」,不是「人間」所能比。而「人間」究竟怎樣,詩人沒有明說。只要讀者瞭解

當時黑暗的現實和李白的不幸遭遇,詩人「棲碧山」、愛「碧山」便不難理解了。這「別有天地非

人間」,隱含了詩人心中許許多多的傷和恨。所以,這首詩並不完全是抒寫李白超脫現實的閒適心

情。詩中用一「閒」字,就是要暗示出「碧山」之「美」,並以此與「人間」形成鮮明的對比。因

而詩在風格上有一種「寓莊於諧」的味道,不過這並非「超脫」。憤世嫉俗與樂觀浪漫往往能奇妙

地統一在他的作品之中,體現出矛盾的對立統一。

全詩雖然只有四句二十八字,但是有問、有答,有敘述、有描繪、有議論,其間轉接輕靈,活

潑流利。詩境似近而實遠,詩情似淡而實濃。用筆有虛有實,實處的描寫形象可感,虛處的用筆一

觸即止,虛實對比,蘊意幽邃。詩押平聲韻,採用不拘格律的古絕形式,顯得質樸自然,悠然舒

緩,有助於傳達出詩的情韻。

2樓:蘿蔔吃蘿蔔

山中問答

譯文問我為什麼隱居在碧山。我微笑不答,心境自在悠閒。

桃花盛開,流水杳然遠去。這裡別有一番天地,豈是人間!

這是一首意淡遠的七言絕句,以問答形式並暗用典故抒發了作者隱居生活的自在天然的情趣,也體現了作者的矛盾心理。

第一聯:「問餘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閒。」前句起得突兀,後句接得迷離。

這首詩的詩題一作《山中答俗人》,那麼「問」的主語即所謂「俗人」。詩以提問的形式領起,突出題旨,以喚起讀者的注意。當人們正要傾聽答案時,詩人筆鋒卻故意一晃,「笑而不答」。

「笑」字值得玩味,它不僅表現出詩人喜悅而矜持的神態,造成了輕鬆愉快的氣氛;而且這「笑而不答」,還帶有幾分神祕的色彩,造成懸念,以誘發讀者思索的興味。「心自閒」三個字,既是山居心境的寫照,更表明這「何意棲碧山」的問題,對於詩人來說,既不覺得新鮮,也不感到困惑,只不過是「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張孝祥《念奴嬌·過洞庭》)罷了。第二句接得迷離,妙在不答,使詩增添了變幻曲折,有搖曳生姿、引人入勝的魅力。

第二聯:「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這是寫「碧山」之景,其實也就是「何意棲碧山」的答案。

這種「不答」而答、似斷實連的結構,加深了詩的韻味。詩雖寫花隨溪水,窅然遠逝的景色,卻無一點「流水落花春去也」的衰颯情調,而是把它當作令人神往的美來渲染、來讚歎。因為上面寫的「笑而不答」的神態,以及末句的議論都流露出這種感情。

「山花如繡頰」(李白《夜下徵虜亭》)固然是美的,桃花隨流水也是美的,它們都是依照自然的法則,在榮盛和消逝之中顯示出不同的美,這不同的美卻具有一個共同點——即「天然」二字。這種美學觀點反映了詩人酷愛自由、天真開朗的性格。「碧山」之中這種沒有名利,又不冷落荒涼的環境,充滿著天然、寧靜之美的「天地」,不是「人間」所能比。

而「人間」究竟怎樣,詩人沒有明說。只要讀者瞭解當時黑暗的現實和李白的不幸遭遇,詩人「棲碧山」、愛「碧山」便不難理解了。這「別有天地非人間」,隱含了詩人心中許許多多的傷和恨。

所以,這首詩並不完全是抒寫李白超脫現實的閒適心情。詩中用一「閒」字,就是要暗示出「碧山」之「美」,並以此與「人間」形成鮮明的對比。因而詩在風格上有一種「寓莊於諧」的味道,不過這並非「超脫」。

憤世嫉俗與樂觀浪漫往往能奇妙地統一在他的作品之中,體現出矛盾的對立統一。

全詩雖然只有四句二十八字,但是有問、有答,有敘述、有描繪、有議論,其間轉接輕靈,活潑流利。詩境似近而實遠,詩情似淡而實濃。用筆有虛有實,實處的描寫形象可感,虛處的用筆一觸即止,虛實對比,蘊意幽邃。

詩押平聲韻,採用不拘格律的古絕形式,顯得質樸自然,悠然舒緩,有助於傳達出詩的情韻。

什麼是詩,什麼是詞,什麼是詩詞

3樓:成都萬通技工學校

絕句**於兩漢,成形於魏晉南北朝,興盛於大唐。當時都是四句一首,稱為「聯句」。《文心雕龍·明詩》所謂「聯句共韻,則柏樑餘制」。

唐宋兩代,是我國古典詩歌的**時代,絕句風靡於世,創作之繁榮,名章佳什猶如群芳爭豔,美不勝收,可謂空前絕後也。 絕句,又叫「絕詩」,或稱「截句」、「斷句」,截和斷都含有短截的意思。按照《詩法源流》的解釋,絕句是「截句」的意思,就是擷取律詩四句,或截首尾二聯,或截前二聯或後二...

律詩中國近體詩的一種。格律嚴密。發源於南朝齊永明時沈約等講究聲律、對偶的新體詩,至初唐沈佺期、宋之問時正式定型,成熟於盛唐時期。

律詩要求詩句字數整齊劃一,每首分別為五言、六言、七言句,簡稱五律、六律、七律,其中六律較少見。通常的律詩規定每首8句。如果僅6句,則稱為小律或三韻律詩;超過8句 ,即10句以上的 ,則稱排律或長律。

通常以8句完篇的律詩,每2句成一聯,計四聯,習慣上稱第一聯為破題,第二聯為頷聯、第三聯為頸聯、第四聯為結句。每首的

二、三兩聯(即頷聯、頸聯)的上下句必須是對偶句。排律除首末兩聯不對外,中間各聯必須上下句對偶。小律對偶要求較寬。律詩要求全首通押一韻,限平聲韻;第

二、四、

六、八句押韻,首句可押可不押,律詩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間。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對,有「仄起」與「平起」兩式。另外,律詩的格律要求也適用於絕句。

詩歌和詩詞的區別

4樓:暴走少女

詩歌和詩詞都是文字作品。區別在於詩詞是詩歌和詞的統稱,而所謂詩詞,就是指唐詩與宋詞。

擴充套件資料:

一、詩歌:

用高度凝練的語言,形象表達作者豐富情感,集中反映社會生活並具有一定節奏和韻律的文學體裁。

詩歌是一種抒情言志的文學體裁。《毛詩-大序》記載:「詩者,志之所之也。

在心為志,發言為詩」。南宋嚴羽《滄浪詩話》雲:「詩者,吟詠性情也」。

只有一種用言語表達的藝術就是詩歌。

二、詩詞:

詩詞,是指以古體詩、近體詩和格律詞為代表的中國古代傳統詩歌。亦是漢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通常認為,詩較為適合「言志」,而詞則更為適合「抒情」。

詩詞是闡述心靈的文學藝術,而詩人、詞人則需要掌握成熟的藝術技巧,並按照嚴格韻律要求,用凝練的語言、綿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豐富的意象來高度集中地表現社會生活和人類精神世界。

中國詩起源於先秦,鼎盛於唐代。中國詞起源於隋唐,流行於宋代。中華詩詞源自民間,其實是一種草根文學。在21世紀的中國,詩詞仍然深受普通大眾青睞。

5樓:百度文庫精選

最低0.27元開通文庫會員,檢視完整內

原發布者:凝眸深蹙

詩體與詞體文學特徵的不同表現在這樣五個方面:1、和**的關係的差異詩體和詞體的文學特徵有著很大的區別,下面我們就以格律詩和詞的對比來說明詩體和詞體文學特徵的差異。首先,詩詞和**的關係是不同的。

中國古典詩歌從一開始就與**有著不解之緣,但是詩最終與**分離,並且在與**分離之後,走向了自己的成熟和繁榮。而詞是在**的土壤中萌芽產生的,**性是詞體文學的最基本特徵,即使在南宋詞不再完全入樂歌唱,而成為一種新的韻律詩歌后,它仍是要按照詞譜所規定的韻律樂調填寫,**的烙印依然是不可抹煞的。2、外部形式的差異外部形式的差異表現在句式、句法、韻律、對仗等方面。

首先從句式上看,格律詩句式整齊劃一,古詩長短隨意;詞的句式則參差不齊,但是詞的唱段不齊也是由格律規定的;其次,詩詞的句法也有很大不同,格律詩句法相對固定,二

三、二二三節奏;詞的句法卻靈活多樣,一字逗念去去千里煙波;再次,詩詞的押韻規則也不一樣,格律詩只用平聲韻,一韻到底,隔句壓韻,首句可壓可不壓;詞平仄通壓,中間可以換韻,韻腳疏密不定,但由格律規定;最後,詩詞的對仗規定也很不相同,格律詩第

二、第三兩聯必須對仗,而詞的對仗卻靈活得多,沒有統一的要求。如鼎足對,可對可不對。《眼兒媚》3、題材內容的差異詩詞的題材內容也有很大差異。

詩在題材上比較偏重政治主題,以國家興亡、民生疾苦、胸懷抱負、宦海浮沉等為主要內容,抒發的主要是社會性的群體所

6樓:____偏激

現代詩:寫法自由,更適合抒發現代人的情感。

古 詩:語言凝練,內涵豐富。

1,現代詩

(1)現代詩簡介:

現代詩也叫"白話詩",最早可追源到清末,是詩歌的一種,與古典詩歌相比而言,雖都為感於物而作,但一般不拘格式和韻律。

現代詩形式自由,意涵豐富,意象經營重於修辭運用,完全突破了古詩"溫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點,更加強調自由開放和直率陳述與進行"可感與不可感之間"的溝通。

(2)特點:

現代詩形式自由,意涵豐富,意象經營重於修辭運用,與古詩相比,雖都為感於物而作,都是心靈的映現,但其完全突破了古詩"溫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點,更加強調自由開放和直率陳述與進行"可感與不可感之間"的溝通。

現代詩的主流是自由體新詩。自由體新詩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產物,形式上採用白話,打破了舊體詩的格律束縛,內容上主要是反映新生活,表現新思想。

(3)分類:

按形式分:格律詩、自由詩

按體裁分:童話詩、寓言詩、散文詩、韻腳詩等。

按表達方式分:敘事詩、抒情詩

2,古詩:

(1)古詩簡介:

古詩是古代漢族詩歌的泛稱,在時間上指2023年鴉片戰爭以前中國的詩歌作品,從格律上看,古詩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以唐朝為界限,以前詩歌均為古體詩,其後,古體詩漸漸式微,逐漸消亡。古體詩又稱古詩或古風;近體詩又稱今體詩。

從《詩經》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體詩,但唐代之後的詩歌不一定都算近體詩,具體在於格律聲韻之分。

(2)古體詩與近體詩的區分:

古體詩:

古體詩是依照古代的詩體來寫的。在唐人看來,從《詩經》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因此,所謂依照古代的詩體,也就沒有一定的標準。但是,詩人們所寫的古體詩,有一點是一致的,那就是不受近體詩的格律的束縛。

唐初開始形成的、在字數、聲韻、對仗方面都有嚴格規定的一種格律詩,就是我們所說的近體詩。近體詩是同古體詩相對而言的。唐代以及其後的詩人仍有寫古體詩的。

我們可以說。凡不受近體格律的束縛的,都是古體詩。古體詩分為四言古詩、五言古詩、七言古詩。

近體詩:

近體詩分為律詩和絕句。 律詩和絕句的區別主要在於句數上。絕句共有四句,律詩共有八句。律詩共有八句,

一、二兩句為首聯,

三、四兩句為頷聯,

五、六兩句為頸聯、

七、八兩句為尾聯。絕句又叫"截句"。絕句可對仗,也可不對仗,但是律詩的頷聯和頸聯,則必須對仗,無論律詩還是絕句,都有平仄的要求。八句以上的律詩稱為排律。

(3)發展過程:

南北朝後期有一部分詩作開始講求聲律、對偶,但尚未形成完整的格律,是古體到近體間的過渡形式,或稱「新體詩」。唐代一部分古詩有律化傾向,如王勃《滕王閣》為古體詩,但它平仄合律,全篇八句,在聲律上近似分押仄、平兩韻的兩首七言絕句。唐代律詩格律定型之後,詩人們的古體作品中更常溶入近體句式。

如王維、李頎、王昌齡、孟浩然等人的五古中頗有律句、律聯。歌行體如白居易《長恨歌》、《琵琶行》等名篇中,也有不少句子是入律的。而有的詩作者則有意識與近體相區別,多用拗句,間或散文化,李白、杜甫、韓愈等均有所創造。

後來明、清學者自覺注意到古詩溶入律句和用拗句避律的現象。清代王士禛更認為古詩有平仄,於是趙執信、翁方綱等人專門研究古詩聲調。他們的研究,對於詩歌創作時自覺區別古體、近體聲律不無貢獻,但由於忽視古詩實以自然音節為主,因此頗有牽強,以至被譏為「不見以為祕訣,見之則無用」

參考資料

古詩文網:http://www.gushiwen.org/

張帝問答是什麼,張帝,急智問答用的是什麼歌曲

張帝 本名 張志民 生日 1942年7月12日 籍貫 山東青島,小學一年級時隨父母前往臺灣 經歷 21歲首次登臺表演,28歲時就以舞臺喜劇 張帝找阿珠 紅遍華人世界。70年代初期再創以臺下提問,臺上即興唱答的演出方式轟動娛樂圈,獲得 急智歌王 稱號。數十年來,張帝以此絕活走遍世界。其著名小品唱答盒帶...

歷史 為什麼杜甫的唐詩與李白的有如此大的差異

生活的時代不同是最主要的原因。李白主要生活在盛唐時期,雖政治抱負未能實現,但一生衣食無憂 而杜甫經歷了安史之亂,處於唐由盛轉衰的時期,一直是顛沛流離,生活無著落。詩是唐代的文化特色,一種文化與一個時代是相輔相成的,同樣唐詩的風格也是這個時期盛衰的反應,杜甫生活在中晚唐時,這時唐朝由盛轉衰,這時的詩人...

李白是什麼生肖?李白屬什麼生肖的?

李白的生肖是牛。李白生於則天順聖皇后長安元年,公元701年,干支紀年為辛丑牛年。李白屬牛。李白 701年 762年12月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 謫仙人 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 詩仙 與杜甫並稱為 李杜 公元701年,則天順聖皇后長安元年,干支紀年為辛丑牛年。這個我知道,我知道,他是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