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念如浮雲,周虛如淨空是什么意思

時間 2022-09-18 10:30:06

1樓:單點生活坊

浮雲是不會干擾藍天的,我們唯一要做的,只是覺知。早晨湛藍的天空、純淨、透明、開放,它一無所有,但是又容納一切,然後遇見了雲彩,雲彩升起來了,也許停留了一段時間,若至遮住了太陽,但是它也只是短暫停留,我們不知道雲如何升起,也不知道它如何遮住陽光,更不知道它如何就消散.

2樓:

縱有妄念起滅,亦不過如浮雲之點太虛,而太虛固不變也。佛說一切法皆為對治妄念,妄念若無,則法不必用。

當局者迷 旁觀者清 這句話也就是這個「清」字了凡事不必太固執,躲不過是浮雲過眼,百年後也不過是一抔黃土浮雲是不會干擾藍天的,我們唯一要做的,只是覺知。早晨湛藍的天空、純淨、透明、開放,它一無所有,但是又容納一切,然後遇見了雲彩,雲彩升起來了,也許停留了一段時間,若至遮住了太陽,但是它也只是短暫停留,我們不知道雲如何升起,也不知道它如何遮住陽光,更不知道它如何就消散.

----分享我的閱讀——《心如晴空》 - 來的日誌- 網易部落格

「無我無塵無所懼,妄念妄語妄成空。」是什麼意思?

3樓:

1、「無我無塵無所懼,妄念妄語妄成空。」的意思是:達到了無我的境界,自然沒有了恐懼等一切情緒,就能了知所有的妄想語言都是空無虛幻的。

2、「無我」乃佛教概念,修行第一步就是要破除我執,「塵」在這裡指外部的世界。佛教的高僧大德在進入禪定之後,則自己的身體、山河大地都自然消失,就能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既是虛妄,自然無所畏懼。而所有的境界外相都是有妄念而生,如果不起妄想,虛幻之境自然成空。

3、類似的還有:無風無塵,無心無我!身累心亦累!

4、其境界為:與萬法自然融為一體,無悲無喜,脫離個人的喜怒哀樂,生活的悲歡離合,修行的最高境界在於脫離紅塵外,又處於紅塵中。

佛說什麼才是放下

4樓:

學佛,要緊的是學放下。佛教我們放下,這個「放下」不是事上放下,是心上放下。放下,一切隨緣,沒有牽掛,沒有取捨,沒有得失,你就自在了。

從**放起?先從名聞利養、五欲六塵這些身外之物放起。

你命裡面有財富,偏偏把財富舍掉,不要了,這個對不對?這也是不對的。為什麼?

你有心。沒有財富的人一天到晚動腦筋想辦法賺錢,這也錯誤的,為什麼?那是你的妄念。

你不修福,你哪來的福報?

「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求不來的,這個明瞭之後,你自然會放下。放下,你的心就清淨了。心地清淨無為,心裡面沒有得失、沒有煩惱、沒有憂慮、沒有牽掛,你說這多自在!

在這麼多年來,我常常勸勉同修,放下從**放起?從不分別、不執著做起。具體下手之處,就是一切法不可得,《般若經》上講得好,《心經》說得很清楚,「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真的是如此。

所以我們面對一切法,頭一個要放下對立的念頭,我從這裡做起;第二要放下控制的念頭;第三要放下佔有的念頭。如果我們對一切法、一切人、一切事、一切萬物沒有對立,沒有控制的念頭,沒有佔有的念頭,多自在!這是修道嚴重的業障,這一關突破,別的關都好過,這一關是最難突破的。

這樣,這人生還有樂趣嗎?有樂趣,真有,不造業了。賢首大師教我們隨緣妙用,隨緣有樂趣,事事無礙。

妙用是什麼?不對立是妙用,不控制是妙用,不佔有是妙用;如果隨緣裡面起了對立、控制、佔有,那叫造業,就不是妙用。

造業就感得業報,業報裡面有善有惡,善就感三善道的業報,惡就感三惡道的業報。如果是對人,對一切有情眾生,肯定有冤冤相報,生生世世沒完沒了,都變成冤親債主,就這麼回事,我們不能不知道怎麼化解?你能把這三樁事情真做到,不對立、不控制、不佔有,所有的冤結都化解了。

冤結是雙方面才能結得上,我這一面解開,那邊想報復也沒有法子報復。為什麼?物件沒有了,物件不存在,這個重要!

5樓:麻煩少女

放下了我們又是什麼,我們放下了一切,意味著我們又了新的開始,新的開始就意味我們又開始了原來的輪迴,所以,我個人認為所謂的放下就是忘記,因為所有的煩惱都源之於我們的記憶,所有的痛苦都源之於回憶,我有快樂都源之於心。所以放下,就是忘記,忘記過去,忘記回憶。一切源之於心,源之於新

6樓:匿名使用者

世尊因黑氏梵志運神力,以左右手擎合歡、梧桐花兩株,來供養佛。佛召仙人,梵志應諾。佛曰:

「於下著。」梵志遂放下左手一株花。佛又召仙人:

「放下著。」梵志又放下右手一株花。佛又召仙人:

「於下著。」梵志曰:「世尊,我今兩手皆空,更教放下個甚麼?

」佛曰:「吾非教汝放舍其花,汝當放舍外六塵、內六根、中六識。一時舍卻,無可舍處,是汝免生死處。

」梵志於言下悟無生忍。

7樓:

不取於相,不執著,就是放下

世人經常說自己放下了

其實是取對自我的一種欺騙逃避相

而放下的實義是不取於相不執著

其中的含義需要自己領會證悟

8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放下千萬不了理解錯了!不要以為放下就是啥也不要,消極等死,甚至尋短見。

放下是相對執著來說的,如果沒有執念,也就無所謂放下了。凡夫都有執念,所以因執念而帶來無窮痛苦和煩惱。

如果認為放下就是放棄一切,消極等死,甚至悲觀厭世,這種所謂的「放下」其實也是一種執念,與凡夫無異!因為其意識深處還有很多執著的覺受存在,那種覺受是「排斥討厭」的覺受,「生活無聊沒意思」的覺受,「人生現狀很苦的覺受」等等。

另外,其還有與凡夫無異的著相存在。生活中的一切本來都是幻覺假相,其卻認為是可以給自己帶來真實「負面覺受」的真相,這本身就是一種認假為真的著相行為,凡夫以假為真,認為一切都是可以給自己帶來真實的「正面覺受」真相,所以兩者都是著相了,實質上並沒有多大區別!

見山是山,見水是水,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山水沒有變,關鍵在「見」上!見變了,所見就變了!

萬物不曾改變,心變了,一切都變了。天堂地獄亦然!

(僅供參考)

9樓:

放下什麼?佛說放下一切。

我問佛,我是誰?佛說你是你。

我問佛,我從哪來?佛說從該來的地方來。

我問佛,愛情是什麼?佛說愛情是煩惱的根本。

我問佛,什麼是緣?佛說緣是浮雲。

我問佛,有沒有什麼事物是一成不變的?佛說沒有。

我問佛,這個世界什麼最大?佛說人心。

我問佛,人心有多大?佛說無窮無盡。

我問佛,我為什麼會有煩惱? 佛說那是因為你有慾念。

我問佛,怎樣才不會有慾念?佛說放下。

我問佛,放下什麼?佛說放下一切。

10樓:

忘記就放下。

時間可以衝談一切。一切在生死之前都不足道哉。

11樓:8萬4千法門

怎麼放下?要曉得,你不要去用它。在日常生活當中,我用眼見,我用耳聽,我都用,眼耳鼻舌身全用上,但是什麼?

不執著。不執著就是不用第七識,末那識是執著,我不用它;第六意識的分別,我不分別就是不用第六識。相宗轉識成智,六、七因上轉,就是修因的時候,我們現在要下這功夫。

所以真修行,真放下,就是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對分別執著是愈淡愈好。我們先從什麼?先從淡薄,一定是一年比一年淡薄,一月比一月淡薄,那你就很有進步。

真正能夠到一個月比一個月淡,我們往生就有把握。如果不肯放下,那就沒有法子,一天念十萬聲佛號,古人所說的,你喊破喉嚨也枉然,為什麼?沒放下,口唸彌陀心散亂,分別執著的習氣還在,沒減少,這個不行。

所以佛教給我們教得好,你看佛教後世的學生,必須遵守兩樁事情,這釋迦牟尼佛滅度的時候講的,第一個持戒,第二個吃苦。「以戒為師,以苦為師」,這都得要放下;你不放下,你就不能持戒,不放下你就不能吃苦。這兩樁事情好事!

幫助你成就道業,幫助你超越六道輪迴。你要是不願意持戒,持戒受拘束,不自由、不自在,不願意吃苦,換句話說,你還願意繼續搞六道輪迴,不就是這樁事情嗎?我不想再搞六道輪迴,那我就老老實實持戒,真正學吃苦,生活愈簡單愈好,這個事情重要。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一七三集

12樓:匿名使用者

念念不起就是放下......

佛教中的執念(執著)、妄想是什麼意思啊?

13樓:匿名使用者

執念是指對某一事物堅持不放,不能超脫。當執著的時候就會有怨念,唯有放下執著才會自在。

妄想指以虛妄顛倒之心分別諸法之相狀。亦即由於心之執著,而無法如實知見事物,遂產生謬誤之分別。又稱妄想分別。

妄念裡頭最嚴重的就是我執。因為五蘊皆空、諸法無我。舊譯《華嚴經》卷五〈如來光明覺品〉雲(大正9·424c)︰『一切諸世間,皆從妄想生;是諸妄想法,其性未曾有。

』《觀普賢菩薩行法經》雲(大正9·393b)︰『一切業障海,皆從妄想生,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

14樓:所南多慶

你問這個問題就是執念,如果不想知道就不會問,問就是想知道,就是慾望就是執念。

跪求各位中醫 我的情況是脾腎虛還是脾胃虛如何用藥

1 中醫是綜合判斷,不能截然分開,你的情況幾種問題都有,要抓住主要問題先解決。2 便溏,吃參苓白朮是正確的,要堅持一段時間,最少一個月。3 消化不良,可以吃香砂六君丸。4 你如果腹部不適,胃痛,可以吃附子理中,目前情況可以不吃。5 畏冷應屬陽虛,可服用桂附地黃丸或金匱腎氣丸。你先解決脾胃虛弱的問題,...

何謂人生如茶,茶如人生, 人生如茶,茶如人生 是什麼意思?

氓受 茶葉也是經歷一番考驗才會清香留人的,看茶葉在茶壺中翻滾,便是對它的考驗,滾滾的熱水是煎熬,可有信念,才贏得滿口的芬香遺留世間。 人生就像茶,有苦有甜。也許有人會問,茶還有甜的嗎?對於這個問題我只能對你說,你是一個不會喝茶的人 茶有很多味道,需要你慢慢去品嚐它,這樣你才能感覺到 人生如茶,人生象...

君如磐石妾如蒲葦蒲葦韌如絲磐石無轉移是什麼意思啊?幫

夏末微涼 夫君一定要成為磐石,自己一定要成為蒲草和葦子。蒲草和葦子柔軟結實得像絲一樣,磐石不容易被轉移。出處 東漢無名氏 孔雀東南飛 原文節選 新婦謂府吏 感君區區懷!君既若見錄,不久望君來。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紉如絲,磐石無轉移。我有親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懷。舉手長勞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