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唯一標識
鄒孟軻之母也,號孟母,其舍正墓。孟子之少也,嬉遊為墓間之事,踴躍築埋。孟母曰:
『此非吾所以居處也。』乃去。舍市傍。
其嬉戲為賈人炫賣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居處子也。
』復徒舍學宮之傍。其嬉戲乃設俎豆,揖讓進退。孟母曰:
『真可以居吾子矣!』遂居之。及孟子長,學六藝,卒成大儒之名。
2樓:燕之女
舊時,榆次城鄉寺廟甚多,僅南關即有十多座,「孟母祠」是其中之一。
《列女傳》載:孟子(名軻,字子輿)之家原在一處墳墓附近,年幼的孟子常嬉戲於墳墓之間。其母感到此地不利於孟子的成長,便搬遷到市場附近居住。
此時,孟子又常常模仿商人玩耍經商遊戲。於是,孟母毅然再次搬家,遷居一所書院旁邊。從此,孟子整日模仿儒生的學習和禮儀動作。
孟母感到此處是最為理想的住地,因而定居該處。
後來,孟母將孟子送入書院學習,在書院教育、孟母教育、孟子苦學與環境影響下,孟子終於通學六藝,成為一代大儒,被尊為「亞聖」。
上述故事名為「孟母三遷」,也稱「孟母擇鄰」、「慈母擇鄰」。故事說明:父母對子女的教育和環境對人的影響至關重要,孟母三遷的故事成為慈母重視子女教育的典範。
因而全國各地修建孟母祠、孟母廟,對教子有方、教子有功的孟母虔誠祭祀。
孟母三遷的故事,在我國影響甚廣,昔日的啟蒙讀物《三字經》中的「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機杼,指織布機)」和民間遷居時所貼的「孟母三遷地,張公九世居」對聯,指的都是孟母重視對孟子的教育,擇鄰而居的故事。
擇鄰而居的重要性,孔子是一貫強調的,《論語》中的《里仁》篇載:「子曰:「里仁為美。
擇不處仁,焉得知?」意思是:孔子說:
「人居住在施行仁道的地方是美好的。如果選擇在不行人道的地方居住,怎能算是明智呢?」
從古到今,擇鄰而居,一直是個不可忽視的問題。
榆次孟母祠已蹤影全無,可是孟母三遷故事對於我們的啟示,卻是不可忘卻的。■
什麼是孟母三遷?
3樓:居家能手小晴
孟母三遷講的是一開始孟子與母親住的地方離墓地很近,孟子便學了一些祭拜之事。孟母覺得這裡不適合孩子居住,便帶著孟子搬家到了一處集市旁,但孟子又學著人家吆喝和做買賣。於是孟母又搬家到了一處學堂旁,最後定居下來,孟子便學著先生讀書。
孟子長大後,成為了歷史上偉大的教育家的故事。
孟母三遷的典故。
孟子小的時候與母親住的地方與墓地離得很近,於是孟子就和鄰居的小孩一起學著大人跪拜、哭嚎的樣子,玩起辦理喪事的遊戲。孟子的媽媽看到了這個現象之後,就說道:「這個地方不適合孩子居住。
」於是孟母便帶著孟子搬家了。
孟子的媽媽帶著孟子搬到市集旁邊去住。搬到集市居住之後,孟子又學起商人做生意的樣子,一會兒吆喝、一會兒討價還價的。孟子的媽媽知道了這件事情之後,又皺皺眉頭說:
「這個地方還是不適合孩子居住。」於是,他們又進行了搬家。
這一次,他們搬到了學堂附近。孟子開始變得守秩序、懂禮貌、喜歡讀書,並且跟著先生一起學習。這個時候,孟子的媽媽很滿意地點著頭說:「這才是孩子應該居住的地方呀!」
孟母三遷的寓意。
「孟母三遷」是指孟母為了孟子有一個好的教育環境,多次搬家,煞費苦心,現在用來指父母的用心良苦,不遺餘力的培養孩子。現在人們用「孟母三遷」來表示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學習到好的習慣!
4樓:吃美食天下
孟母三遷(拼音:mèng mǔ sān qiān)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於漢·劉向《列女傳·鄒孟軻母》。
孟母三遷指孟軻的母親為選擇良好的環境教育孩子,三次遷居。聯合式結構,含褒義;在句中一般作賓語、定語。
孟母三遷的啟示,孟母三遷的故事給了我們什麼啟示??
戰國的時候,有一個很偉大的大學問家孟子。孟子小的時候非常調皮,他的媽媽為了讓他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呢!有一次,他們住在墓地旁邊。孟子就和鄰居的小孩一起學著大人跪拜 哭嚎的樣子,玩起辦理喪事的遊戲。孟子的媽媽看到了,就皺起眉頭 不行!我不能讓我的孩子住在這裡了!孟子的媽媽就帶著孟子搬到市集旁邊去...
孟母三遷成語故事,成語故事 孟母三遷
民生為本 1 故事原文 昔孟子少時,父早喪,母仉氏守節。居住之所近於墓,孟子學為喪葬,躄,踴痛哭之事。母曰 此非所以處子也。乃去,遂遷居市旁,孟子又嬉為賈人炫賣之事,母曰 此又非所以處子也。舍市,近於屠,學為買賣 之事。母又曰 是亦非所以處子矣。繼而遷於學宮之旁。每月朔,夏曆每月初一日 望,入文廟,...
你如何看待“孟母三遷”的故事呢,《孟母三遷》的故事讓你明白了一個什麼道理
職場定律 孟母三遷的故事應該大家都聽說過吧。傳說我國古代大思想家孟子小時候,家住在墳墓旁邊,然後孟子小時候就,學一些,祭拜之類的事情,玩也只玩 類的遊戲,然後孟子的媽媽就說,小孩子不能這樣子,於是就牽到了集市旁邊,於是孟子又開始學習世上的人做買賣。孟子的媽媽又想這樣也是不行的,於是把家遷到了學校旁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