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山水畫歷史悠久,它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時間 2024-12-28 00:55:14

1樓:帶你瞭解文化

中國的山水畫有著很悠久的歷史。它主要以一些山川河流等自然景觀為創作背景。表面看上去它僅僅是一幅山水畫,但實際上它蘊含了作者的內心情感,是作者當時情感的流露。

早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就已經出現了的山水畫。其實最早期的山水畫主要是以地圖的形式出現的。到後來慢慢演變出了具有審美價值的山水畫。

它的發展歷經了魏晉南北朝時期、隋唐時期、五代時期、宋朝時期,一直到清朝。

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並不穩定,政局動盪。當時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一些文人雅士通過一些畫作表達了自己內心對於當時社會的失望,同時也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期望。

最著名的代表人物便是東晉時期的顧愷之。之後到了隋唐時期,全國統一。百姓的生活也變得美好起來。

此時山水畫的創作主題發生了很大變化。隋朝著名的展子虔,還有唐代著名的畫家李思訓,都創作了很多造詣高深的山水畫。而盛唐時期的吳道子,更是被後人稱為「畫聖」。

在唐代晚期的時候,山水畫的創作出現了乙個新的手法——皴法,使得山水畫的發展更加成熟。

後來到了五代時期,開始戰亂不斷,社會變得動盪不安。許多文人雅士為了表達對於當時社會的不滿,開始寄情于山水之中。於是山水畫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當時的畫家分成了南北兩個別派,各有各的風格。兩方在創作的風格上形成了對比,同時也促進了山水文化的發展,而且兩派提出了很多山水畫的技巧和一些作畫的理論。之後到了宋朝時期,文人雅士的社會地位逐漸提高,宋朝也很注重畫院的發展。

同時還出現了一門學科,畫學。這對於山水畫的發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這一時期,也形成了很多山水畫的創作特色。

之後山水畫又經歷了元、明、清三大朝代的發展,在整個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很多的創作技巧,在每乙個朝代都會有一些新的主題與特色,使得山水畫創作變得越來越豐富。如今山水畫已成為我國的文化瑰寶。

2樓:馬寧學長

山水畫在魏晉南北朝時候開始出現,後來在隋唐開始獨立,出現了一大批山水畫作家,比如王維、李思訓等,到了北宋山水畫大興,出現了許多了不起的大師,明清達到鼎盛!

3樓:難掩的喜

這個是從魏晉時代開始掀起的,然後在宋代大肆推崇,後來越來越完善。

4樓:大超說教育

在魏晉南北朝的時候逐漸發展,隋唐出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山水畫,北宋山水畫達到乙個高峰。

5樓:娛樂遊戲盤點

早期山水畫主要是山川的景,後來漸漸的有了村莊,人物,這是人們思想與看法的改變。

中國山水畫的歷史程序是什麼樣的?

6樓:在你心中呀

中國山水畫的形成,可追溯到魏晉南北朝時期,而後歷代文人墨客在以文言志的同時,也都會藉助繪畫以更加直觀的方式表露情意。可以說,中國山水畫是國人情思最為厚重橡顫的積澱蔽如蘆。早在戰國時期,山水畫就已出現在了壁畫和絲織品上。

經東晉顧愷之發展,歷南北朝至隋唐,才逐漸擺脫作為人物畫的背景,而發展成為獨立的畫科巨集帶。傳隋·展子虔的《遊春圖》是現存最早的一幅山水畫真跡。畫中人物只不過是點景而已。

它一變六朝墨勾色暈法為勾線填色、重彩青綠法,開青綠山水之先河。它標誌著中國山水畫的形成和進步。

7樓:繁新人

一開始是白描,緊接著是點墨,最後就形成了如今抽象的格局。

簡述中國山水畫的發展過程

8樓:林傑

簡述中國山水畫的發展過程:

1、唐代山水畫出現了青綠和水墨兩種不同風格。山水畫家李思訓及李昭道的青綠山水畫繼承著展子虔的傳統而發展。盛唐時期山水畫出現重大變革,詩人王維創水墨渲染破墨山水。

2、五代時期山水畫家,形成了以中原畫家荊浩、關仝代表的北方重巒峻嶺和以南唐畫家董源、巨然為代表的江南秀麗風光這兩種不同的風格和畫派。前者氣勢巨集偉,雄渾壯闊;後者平淡天真秀美,抒情。

3、北宋山水畫以李成,范寬成就最高,南宋時期號稱南宋四家的李唐,劉松年,馬遠,夏圭已清奇峭拔的形象和簡括的筆墨開創了空靈雅秀的南宋院體山水畫風。

4、元代中晚期山水畫對後世有重大影響的畫家是元四家:黃公望,吳鎮,倪瓚和王蒙,他們是江浙一帶的文人擅長山水以繪畫作品鮮明的表現心境和生活情趣。

5、明代前期以浙派山水為主流,傑出代表是戴進與吳偉。明末湧現的文人山水畫派更重筆墨總體表現力與文化修養。董其昌的華亭派對文人山水畫貢獻最大,他提出以純化文化為宗旨的南泳北論,建構了繪畫最高境界的理想模式。

6、清代早期山水畫直承董其昌一派的四王被視為畫壇正宗。另有同時期的四僧,與清中期的揚州八怪衝擊了社會上流行的正動畫風,獨具特色。

簡述中國山水畫的發展過程

9樓:娛樂達人小

簡述中國山水畫的發展過程如下:

早期山水主要作為地圖的形式存在,出現在四川的畫像石上。地圖上山水存在的目的是「案城域、辨方州、標鎮阜、劃浸流」,但其並不具有審美價值,只是體現出它的實用性。

魏晉南北朝政治混亂,文人開始推崇老莊思想,繼而發展為玄學思想。玄學推崇關注自然,於是藝術家開始越來越多地關注山水,名士們寄情山水的情懷直接促進了山水畫的發展。

隋朝的建立的統。

一、經濟的發展促進了繪畫藝術的進步。五代時期戰亂頻發,動盪不安,政權不斷更迭,文人墨客寄情于山水,山水畫開始蓬勃發展。

宋太祖實行崇文抑武,文人的社會地位提高,科舉制度完善,畫院蓬勃發展,出現了畫學。在寬鬆的政治文化條件下,畫家可以盡情施展自己的才華,追求細節的寫實手法發展到了新高度,繪畫技巧急速提高,山水畫空前繁盛。

元代的社會結構比較特殊,漢人處於社會底層,文人沒有入仕的機會,絕大多數的文人士大夫不得不寄情山水,逃避現實,來排解心中的苦悶。明代早期,宮廷畫派與浙派盛行,繼承與發揚南宋院體,同時元代文人畫傳統得到延續與發展。

總結: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魏晉以來,人們就對山水風景情有獨鍾,這種追求在藝術領域的反映便是山水詩、山水畫的出現。隨著人們審美經驗的擴充套件,人們對於山水畫的審美層次也在逐漸提高,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中國畫獨特的風格,山水畫取代人物畫成為中國繪畫的主流。

中國山水畫自元代成為中國繪畫的主流,一方面描繪了名山大川,另一方面又展現了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與哲學思想。山水畫體現的藝術精神是現代文化藝術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文化資源,也是中華民族的藝術文化瑰寶。

中國現存最早的山水畫是

10樓:娛樂碰碰碰

中國現存最早的山水畫是《遊春圖》。

現存於故宮博物院的《遊春圖》是展子虔唯一傳世的代表作,也是世界上存在最早的畫卷,它的存在,對中國乃至世界的繪畫史、藝術史都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

在《遊春圖》出現之前,中國早期的山水畫通常是「人大於山、搜蠢水不容泛」。也就是說,繪畫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比山還要大,而對於水的繪畫,卻永遠不會有波光粼粼的形態,而是猶如一潭死水般地停留在畫布上。

可見,在展子虔之前的,尤其是南北朝時期的山水畫仍然存在很多不足,這些畫家們通常無法把握好山水、人物的比例關係,也不能完美、生動地展現山水的飄逸之感。

而《遊春圖》出現之後則打破了這種限制,全圖無處不展現著一種空間之美,人物、山水疏密安排十分得宜,展現著自然界的交替、交換與重疊。

用色

青綠重彩,工細巧整。在隋代之前,魏晉時期的山水畫不僅僅在構圖、形狀、用筆等方面都比較單一,而且在整個畫面的用色方面也都十分單一。而在隋代展子虔的《遊春圖》中,其形狀不僅僅充滿變化,而且在用色上也更加豐富和大膽。

展子虔為了改變以往單調而簡單的填色方式,將自己大膽的想象和細緻的技法運用到畫面中。《遊春圖》以青綠色為主色調,並在此基礎上,形成細工精琢的用色方法。例如,在畫面右上部分,作者開始運用青綠著色,展現了初春山林間盎然的生機。

而在右下部分,表現山間小路時,作者卻用泥金來表現,展現了山大漏李林中春寒未退的山色。這樣兩類用色,使整滾遲個畫面的表現力更加豐富。同時,在繪畫樹木之時,展子虔更加註重細節的刻畫。

在對樹葉設色時,它不僅僅運用色填或者色染,而且還運用點彩的形式,來展現含苞初放的春日嬌態。

中國現存最早的山水畫是

11樓:韶華之音

中國現存最早的山水畫是《遊春圖》。

我國山水畫的歷史非常悠久,隋唐時代,山水畫已經成熟。

正是我國儲存下來的第一幅完整優美的山水畫,它在我國藝術史上具有極大的價值。

他擅長山水、人物、臺閣,也畫過不少壁畫,他用筆雖未盡脫六朝遺意,但己擺脫了出世情調。他用細緻道勁的線條描繪形象,尤長於以青綠作主調。

一、《遊春圖》區域性1

這幅畫基本上以顏色為主,並且在技法上非常簡單,晌野和就是線條,居然幾乎沒有皴法。這「春燕」支配了唐代藝術的基本調子。

展子虔《遊春圖》|以濃烈色彩,烘托出秀美河山的盎然生機這幅經宋徽宗題寫為展子虔所作的《遊春圖》卷,是展子虔傳世的唯一作品,也是迄今為止存世最古的畫卷。

二、《遊春圖》區域性2

畫中有的途中賞花,有的盪舟,有的騎馬,活躍的季節就是活躍的人間!畫面上湖光山色,春光明媚。畫家用青綠重著山水,用泥金描繪山腳,用赭石填染樹幹,遙攝全景,人物佈局得當。

三、《遊春圖》區域性3

畫面描繪了江南二月桃杏爭豔時人們春遊的情景。全畫以自然景色為主,放目遠眺:青山聳立,花團錦簇,湖光山色,水波粼粼,人物、佛寺點綴其中,筆法精細而流暢,以濃烈色彩,烘托出祖國秀美河山的盎然生機。

四脊歲、《遊春圖》區域性4

中國名畫全知道粉託手法使這些人物顯得格外醒目,就好像是畫龍點睛一樣,宴盯一下便凸現了遊春的主題。展子虔的《遊春圖》曾被宋徽宗親筆題名,這幅作品表達出了讚美春天、讚美山河的意思。

中國山水畫的技法是什麼樣的,中國山水畫五大技法是什麼

北京創典文化 唐朝以前,山水畫中的山石是 空勾無皴 的。到唐末 五代 北宋時期,山石才有皴,這是山水畫一大發展。前人對自然界的山石經過長期的觀察 體驗和積累,終於總結出表現山水紋理 質感 體面關係的造型手段 勾皴方法 經過歷代畫家的藝術實踐,這些方法又在不斷髮展充實著。傳統的華法種類繁多,常見的皴法...

想去歷史悠久的,然後有自然山水的那種古鎮,求

那就去江南六大名鎮吧!1 烏鎮 位於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地處江浙滬 金三角 之地,屬太湖流域水系,河流縱橫交織,京杭大運河依鎮而過。烏鎮是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中國十大魅力名鎮。2 西塘 位於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位於江浙滬三地交界處。西塘歷史悠久,是古代吳越文化的發祥地之 一 江南六大古鎮之一,為吳地...

中國山水畫寫生的目的和手段是,對於中國山水畫研究的意義

生活是藝術的源泉,這是永遠不容懷疑的真理。古人云 外師造化,中得心源。造化,即宇宙間的萬事萬物 心源,即畫家的思想 意念 情感等。造化於外,心源為內,內外相融,發之於心,行之於筆,立之於象。黃賓虹先生說 作畫當以大自然為師,若胸有丘壑,運筆便自然暢達矣。黃賓虹先生還談到,古人論畫謂 造化入畫,畫奪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