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翼飛
他纖瘦、通眉、長指爪,跡近薄命之相。
按李商隱的描述,李賀時常要騎一頭驢在憂傷的黃昏裡慢騰騰顛來顛去的,如影隨形的還有乙個小書童。忽有靈感飄過,輒隨筆寫下來丟在囊中,一路顛下來,古破錦囊裡便裝滿了驚世駭俗的意象。
2樓:網友
李賀。790~816),字長吉。河南府福昌縣昌谷鄉(今河南省宜陽縣)人,祖籍隴西郡。唐朝中期浪漫主義詩人, 與詩仙李白、李商隱。
稱為「唐代三李」,後世稱李昌谷。
3樓:我曾因你而動情
聖誕節準備到了,街上也有濃濃的節日氣氛,簡單容易操作的蛋糕卷,稍微變化一下造型,就能有滿滿的儀式感哦!
用料 蛋黃 4個。
細砂糖a 15克。
牛奶 60克。
玉公尺油 40克。
低筋麵粉 80克。
蛋白 4個。
細砂糖b 40克。
抹茶粉 3克。
紅絲絨液 4克。
淡忌廉 300克。
細砂糖c 25克。
準備材料 步驟1
牛奶,玉公尺油,細砂糖a混合,快速攪拌均勻乳化。
步驟2加入低筋麵粉,用蛋抽按「z」形狀的手法攪拌均勻,直到呈現沒有乾粉,沒有麵疙瘩,麵糊細膩的狀態。
步驟3分2-3次加入蛋黃,「z」手法拌勻。
步驟4將麵糊過篩。
步驟5將麵糊平均分成兩份。
步驟6抹茶粉加少許水,用茶篩打勻。
步驟7兩份麵糊,乙份加入抹茶粉,乙份加入紅絲絨液。
步驟8用蛋抽拌勻。
步驟9蛋白粉三次加入細砂糖b,用電動打蛋器打到溼性發泡的狀態,從盆裡滿滿提起打蛋頭,打蛋頭上掛著的蛋白是呈現彎鉤形狀的。
步驟10把蛋白平均分成2份加入到蛋糊中,用刮刀翻扮均勻。
步驟11這是麵糊拌好的狀態,切記不要過度翻扮,避免蛋白消泡。
步驟12將拌好的兩份麵糊分別用裱花袋裝起來。
步驟13蛋糕卷烤盤上鋪油布或者油紙,將烤盤對角線放置,先把其中一種(抹茶或者紅絲絨都可以)麵糊擠到烤盤上,在擠另外一種麵糊。
步驟14擠完麵糊左右輕輕搖晃烤盤,讓麵糊鋪平。
步驟15烤箱提前160度預熱,放入蛋糕卷,烤20分鐘出爐。
步驟16蛋糕烤好後出爐,晾涼。
步驟17將蛋糕卷倒扣在晾曬架上,揭開油布。
步驟18表面覆蓋上一張新的油紙。
步驟19再倒扣一次。也就是蛋糕進烤箱時的正面朝上。
步驟20將細砂糖c一次性加入忌廉裡,用電動打蛋器打硬。
步驟21將忌廉區在蛋糕卷表面,其中靠近自己的這一端約4釐公尺處鋪忌廉高一點,其他地方的忌廉薄一點,再將夾心士多啤梨排在忌廉高的位置上。
步驟22士多啤梨上面再鋪上忌廉。從側面看是像小山一樣隆起的。
步驟23提起油紙兩端,將卷的前半部分捲起來,用手輕輕壓一下,使卷和忌廉貼和,再繼續提著油紙兩端,將油紙拉動,蛋糕卷會順著油紙的方向捲起來。
步驟24卷好的蛋糕卷連著油紙冷藏15分鐘定型後,拿出來揭掉油紙,表面再用忌廉裝飾一下。
步驟25再裝飾一些外掛程式,美美的聖誕主題蛋糕卷就完成了。
步驟26切開切面露出士多啤梨也很可愛*^o^*,一口味道會吃到抹茶和紅絲絨的味道。
李賀是什麼代詩人
4樓:小初數學答疑
李賀 (790~816),唐朝詩人,漢族,河南福昌人。字長吉,世稱李長吉、鬼才、詩者鉛鬼等,與李白、李商隱三人並稱唐代「三李」。
祖籍隴西,生於福判讓昌縣昌谷(首衝好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一生愁苦多病,僅做過3年從九品微官奉禮郎,因病27歲卒。
李賀是中唐浪漫主義詩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詩風轉變期的重要人物。
5樓:曉滿錢包
詩人李賀,生於790年,晚唐。
李賀自幼體弱,氣質憂鬱,內向寡言。詩對於當時是文化、文學與文人的全部,從小學詩,詩就是語文。李賀也想成為詩人,但早唐與盛唐時期詩已被作盡,想出人頭地殊非易事。
18歲者橡那年,他帶著培嫌卜詩稿和青春,從小山溝到了大城市洛陽,謀配穗求發展。這時候的他沒意識到,他的生命已在倒計時。
李賀被人尊稱為什麼,李賀被人稱為什麼
詩聖杜甫 詩仙李白 詞聖蘇軾 詩鬼李賀 一 詩聖杜甫 杜甫 712 770 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漢族,河南鞏縣 今河南鞏義市 人。世稱杜工部 杜拾遺,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一生寫詩1400多首,詩藝精湛,被後世尊稱為 詩聖 官至左拾遺 檢校工部員外郎,代表作有 三吏 三...
李賀寫的《馬詩》全文是什麼,李賀的《馬詩》全詩大意是什麼?
芒果給你吃哇 這首詩寫馬的素質好,但遭遇不好。用擬物的手法寫人,寫自己,是一種 借題發揮 的婉曲寫法。馬詩 是通過詠馬 贊馬或慨嘆馬的命運,來表現志士的奇才異質 遠大抱負及不遇於時的感慨與憤懣,其表現方法屬比體。而此詩在比興手法運用上卻特有意味。原文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李賀借什麼表達了自己什麼的志向,李賀的馬詩通過寫馬錶達作者的什麼寄託自己什麼的情懷?
馬詩 借馬錶達了自己早日建功立業的志向 馬詩 是一首託物言志的邊塞詩,詩中作者李賀借馬抒發了自己怎樣的志向,為什? 芊芊語言 馬詩 抒發了詩人 熱切期望自己的抱負得以施展,可以為國建立功業。的志向。望採納。這首詩看起來是寫馬,其實是借馬來抒情,抒發詩人懷才不遇,不被統治者賞識,但又熱切期望自己的抱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