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該
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處(到這裡)來,不也快樂嗎 人家不瞭解我,我卻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一般多用為君子所說)
附;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悅,不亦君子乎?」
1.孔子說:"學習了(知識),然後按一定的時間去實習(溫習)它,不也高興嗎 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處(到這裡)來,不也快樂嗎 人家不瞭解我,我卻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傳不習乎 "
2.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呢 跟朋友往來是不是誠實呢 老師傳授的學業是不是複習過呢 "
3.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3.孔子說:"在溫習舊知識後,能有新體會,新發現,憑藉這一點就可以當老師了。"
4.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4.孔子說:"唯讀書卻不思考,就會迷惑而無所適從;只是空想卻不讀書,就會有害。
5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5.孔子說:"由,教給你對待知與不知的態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聰明智慧。"
6.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6.孔子說:"看見賢明的人,要想著向他看齊,看見不賢明的人要反省有沒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孔子說:"幾個人同行(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師,我要選擇他們的長處來學習,看到自己有他們那些短處就要改正。"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
8.曾子說:"士人不可以不胸懷寬廣,意志堅定,因為他肩負著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遙遠。把實現'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嗎 到死為止,(路)不也(走得)很遙遠嗎 "
9.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9.孔子說:"(碰上)寒冷的冬天,這以後(才)知道松柏樹是最後落葉的。"
10.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10.子貢問道:"有沒有一句可以終身奉行的話 "孔子說:"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討厭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別人身上。"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yuè)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人不知而不慍(yùn),不亦君子乎。
2樓:網友
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趕來,不也是快樂的嗎?
一般多用為君子所說。]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呼?
3樓:真貝潮聽南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孫碰慍,不亦君子乎?」(論語首章:學而第一》)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是從自我體驗中得到樂趣,類似發燒友的自得其樂。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朋友之間能夠互咐伍相理解、互相支援、互相幫助,因此有相互理解的朋友我們會「樂」。
但即使是多年的父母兄弟、老朋友、老同事之間,也不可能完全互相理解,看法也未免有所不同,也會有誤解,更不用說生活工作中我們打交道的各則簡談種不同脾氣、稟性、經驗、閱歷的人了。誤解、衝突是在所難免的。那麼,當誤解、衝突來了的時候,當我們做了事情,別人不認帳的時候。
怎麼樣才能做到「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1.首先人要知道人應該盡心做好自己職責本分的事情。循理行義,正道直行。
子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是什麼意思啊?
4樓:小青清愛娛樂
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來,不也愉快嗎?
出自春秋孔子《論語·學而》:「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因為:孔子說:學到知識並且時常溫習實踐它,不是也是一件高興的事情嗎?
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來(請教),不也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嗎?有人不理解你卻不和他生氣,不也是君子之仿困行的一種表現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意思
5樓:娛樂我知曉喲
意思: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來,不也愉快嗎?
現在這句話常被用以對遠道而來的朋友表示歡迎。
出自——《論語·學而篇》:「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譯文:孔子說:「學了又時常溫習和練習,不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高興的嗎?人家不瞭解我,我也不怨恨、惱怒,不也是乙個有德的君子嗎?」
孔子(西元前551年9月28日(農曆八月廿七)-西元前479年4月11日(農曆二月十一)),子姓, 孔氏,名丘,字仲尼,漢族,東周時期魯國陬邑(今中國山東曲阜市南辛鎮)人,祖上為宋國(今河南商丘)貴族。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創始人。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意思?
6樓:山海軒
注音。yǒu péng zì yuǎn fāng lái , bú yì lè hū
釋義。有畝知滾志同道合的朋迅餘友從遠猛困方來,不也很喜悅,高興嗎?
現在這句話經常被用以對遠道而來的朋友表示歡迎,也表示老朋友見面很開心。
論語十二則中1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中的“朋”指什
蒼雪嵐 1 益者三友 友直 友諒 友多聞,與益友相逢,自然開心得緊 2 自我反思,利於拔除躁動和戾氣,撫平心緒,提高自我修養 3 樹立正確財富觀,做正直地人,避免違法亂紀,危害社會 朋 是一個 古今異義字 今天的 朋 字面意思是指 朋友 的意思,原文中的 朋 指有學習樂趣,而且志同道合的人。這樣的人...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下一句應該怎麼說
孫老闆 出處 論語 春秋 孔子 子曰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譯文 子曰 學而時習之,不是也是一件高興的事情嗎?有學生從遠方來請教,不也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嗎?有人不瞭解你而不對他生氣,不也是君子之行的一種表現嗎?擴充套件資料 1 論語 創作背景 2 ...
不亦樂乎的意思是什麼,不亦樂乎是什麼意思?
逗比逗無悔 意思是 1 指喜悅 快樂。2 用來表示極度 非常 淋漓盡致的意思。出處 先秦 孔子 論語 學而 原文 子曰 1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譯文 孔子說 學了又時常溫習和練習,不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高興的嗎?人家不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