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人人都不希望戰爭,但是戰爭來臨時,我們不得不去面對。戰爭是殘酷的,嗜血性的。但是戰爭之後,將會有新秩序產生,進而帶來和平。
但是我們不應為了新秩序而去發動戰爭,受苦的永遠是勞苦大眾。所以,為人民服務,代表人民利益是最重要的。
2樓:心
我們應該愛好和平,遠離戰爭。
面對戰爭的血腥與殘酷,使你有什麼想法
3樓:我就隨便逛逛
若是為國家而戰 不惜一切代價 望樓主採納
4樓: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5樓:天枰塵飛揚
和平與穩定是多麼的不容易,好好活在當下
有何描寫戰爭血腥殘酷場面的詩句?
6樓:匿名使用者
隴西行 陳陶
誓掃匈奴不顧身,
五千貂錦喪胡塵.
可憐無定河邊骨,
猶是深閨夢裡人
可憐萬里關山道,年年戰骨多秋草(唐·張藉)去時三十萬,獨自還長安(唐·王昌齡)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7樓:匿名使用者
兵車行(唐:杜甫) 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孃妻子走相送(也作「爺孃」),塵埃不見咸陽橋。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幹雲霄。
道旁過者問行人,行人但云點行頻。或從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營田。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
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君不聞漢家山東二百州,千村萬落生荊杞。縱有健婦把鋤犁,禾生隴畝無東西。
況復秦兵耐苦戰,被驅不異犬與雞。
長者雖有問,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縣官急索租,租稅從何出?
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
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溼聲啾啾。
8樓:匿名使用者
陳陶《隴西行》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裡,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群**臺上意,但攜玉龍為君死。
李賀《雁門太守行》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有何描寫戰爭血腥殘酷場面的詩句
9樓:藝賢音殿
1.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 —— 王維《觀獵》
2.虜騎聞之應膽懾,料知短兵不敢接,車師西門佇獻捷。 —— 岑參《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 》
3.關東有義士,興兵討群凶。 —— 曹操《蒿里行》
4.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 —— 屈原《國殤》
5.集中什九從軍樂,亙古男兒一放翁。 —— 梁啟超《讀陸放翁集》
6.行人刁斗風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 李頎《古從軍行》
7.兵戈既未息,兒童盡東征。 —— 杜甫《羌村三首·其三》
8.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 杜甫《月夜憶舍弟》
9.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 —— 李商隱《馬嵬·其二》
10.旌蔽日兮敵若雲,矢交墜兮士爭先。 —— 屈原《國殤》
10樓:天下踏雪
1.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
2.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3.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描寫「戰爭血腥殘酷場面」的詩句有哪些?
11樓:大古變光
《隴西行》 陳陶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裡,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群**臺上意,但攜玉龍為君死。
《雁門太守行》 李賀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蒿里行》曹操
關東有義士,興兵討群凶。
初期會盟津,乃心在咸陽。
軍合力不齊,躊躇而雁行。
勢利使人爭,嗣還自相戕。
淮南弟稱號,刻璽於北方。
鎧甲生蟣蝨,萬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觀獵》王維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
回看射鵰處,千里暮雲平。
《月夜憶舍弟》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電影《芳華》中的戰爭場面是不是過於血腥了?
對戰爭的看法作文,對戰爭的看法作文30字
戰爭是一種手段 是時代前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是正義與 的同體 從古到今 改朝換代都少不得戰爭 它是避無可避的 滿清閉觀幾百年 同樣引來八國聯軍進北京 和為貴 忍為高 聖人那一套是不管用 日本人侵略了大半個中國 它們同樣也有自己的口號 要建立大東亞共榮圈 稱之為所謂的 聖站 當然這都是欺騙世人的話語 ...
反對戰爭的作文,反對戰爭的作文50字
果醬 世界何時鑄劍為犁 戰爭,曾經讓許多人失去了生命 戰爭,也讓很多人失去了親人 戰爭,又讓多少人的鮮血染紅了我們腳下的土地,戰爭又讓多少 離失所,無家可歸?世界何時才能有和平?何時不要讓我們再看見鮮血和爭鬥?在那炮火連天的土地上,在那讓炮火炸得面目難辨的地方,曾經是一個美麗而祥和的地方。在 生存的...
對戰爭的看法。(以上),對戰爭的看法。(50字以上)
第一次世界大戰從1914年8月開始到1918年11月,戰火席捲歐 亞 非三大洲,參戰國家地區達34個,受戰禍波及的人口達約佔世界人口總數的75 雙方動員的兵力達889個師,共計7400萬人,共有840萬人陣亡,另有2100萬人受傷。第二次世界大戰 更重。後來的阿富汗戰爭 伊拉克戰爭及利比亞戰爭相繼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