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作文,寫家鄉的名人,我跪下磕頭,急急急啊!左右

時間 2021-08-30 09:25:06

1樓:

沈 壽(1874~1921) 女,初名雲芝,字雪君,改名壽。生於蘇州一個古董商家庭。7歲隨姐沈立學刺繡。

十六七歲在當地已負盛名。光緒十六年,即在蘇州創辦同立繡校。十九年與餘覺結婚。

餘能詩善畫,夫妻畫繡相輔。沈壽開始研究刺繡針法,創造出近10種新的針法。二十九年,沈壽吸收繪畫中明暗原理,注重物象的逼真,表現物象的立體感,創造出**繡法,成為欣賞性繡品最基本、最主要的表現形式。

  光緒三十年,慈禧太后70壽辰,沈壽繡成“八仙上壽圖”、“無量壽佛”兩幅壽屏,通過在農工商部供職的蘇州人單束笙進獻。慈禧見壽屏,贊為絕世神品,書“福”“壽”兩字,分贈餘覺、沈壽夫婦倆。農工商部頒發雙龍寶星等勳章,並由尚書載振奏準設立女子繡工科,任命餘覺為總理,沈壽為總教習,專門培養刺繡人才。

是年11月,沈先期去日本考察美術學校教學,翌年1月回國,即在北京建校,內設國文、圖畫、刺繡三課程。8月,在蘇州設福壽繡廠,翌年停辦。沈壽吸收日本刺繡和西洋畫的長處,以新意運舊法,使繡品更生動逼真,有立體感。

所繡英女王維多利亞半身像,獲世界萬國博覽會最優等獎。宣統二年初,南京舉辦南洋勸業會,沈壽奉命專責審查繡品。  辛亥革命後,繡工科停辦。

餘、沈去天津創辦自立女工傳習所,辦學3年。2023年,應張謇之聘,沈壽擔任南通女工傳習所所長,繼續傳授刺繡技藝。所繡義大利皇帝、皇后像在意宮廷引起轟動,在太平洋萬國巴拿馬博覽會上又獲金質大獎。

2023年,沈壽多病,張謇恐其藝法不傳,請沈壽詳講繡法,張作筆記,每天一二條,或二三天一條,數月後成《雪宧繡譜》一書,總結18種刺繡的基本針法。2023年10月,南通繡織局落成,沈壽任局長。2023年6月8日病逝,終年48歲。

葬南通黃泥山之東南麓。

與我家鄉的名人為題寫一篇作文但在550字左右不要太差就行

2樓:匿名使用者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是的,俗話說得好,每一粒糧食的背後都有一個辛苦勤勞的農民。

今天,我就來介紹一下我們村的一位農民——王大伯。

王大伯今年四十歲,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大了許多。他的**很黑,短頭髮,經常戴一頂草帽,穿一件很舊的褂子,顯得又瘦又矮。但他種起田來一點兒也不含糊。

他每天起早貪黑,到田裡治農藥、除草……乾的是辛辛苦苦,也可算是兢兢業業。經過幾年的努力,他已經種了幾十畝田。從一開始一貧如洗到現在不愁吃喝。

王大伯不僅勤勞,而且充滿了智慧。王大伯一開始不懂得種田的經驗,所以吃了虧,但他一點兒也不氣餒,到處請教別人,自己也買了關於水稻或其它一些和種田有關的書。自己不識字,就讓家裡人讀給他聽,然後用心鑽研,終於掌握了一些技術和經驗。

他經常說:“種田看起來簡單,學問確實有不少呢!”

有一次,大家買種子,家家戶戶基本上都買了同樣的種子。只有王大伯和他們不同。有些人問他為什麼買這種種子。

他說:“憑我的經驗,今年的天氣適合這種種子。”果然,最後他收穫的要比別人多很多。

慢慢地他開始富裕了,最後用起了機械化。從此,他就成了我們村的名人。

種田雖然讓王大伯辛苦了好一陣子。但最終還是得到了回報。真是苦也糧食,甜也糧食

家鄉的名人作文,要曹文軒的,急急急!

3樓:匿名使用者

同學們應該都十分熟悉曹文軒老師吧!他是我們鹽城的著名作家。他寫的長篇**《草房子》、《青銅葵花》、《山羊不吃天堂草》、《紅瓦》等幾乎每個同學都讀過。

曹文軒老師是中國少年寫作的積極倡導者、推動者。他2023年出生,2023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讀書,現為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會員、北京大學教授。曹老師在鹽城這塊肥沃的土地上辛勤耕耘,孕育出一朵朵豔麗的奇葩,為我國文學之苑增添了亮麗光彩。

我不由得想起曹老師寫的《青銅葵花》。這本書的扉頁上有一行字:“謹以此書獻給曾遭受苦難的人們以及他們的子孫。

”讓我感慨不已,現在的社會與曹老師所處的時代簡直就是一個天,一個地。有一次看電視,偶然看到主持人對曹文軒老師的專訪。曹老師想起農村生活,最深刻的記憶就是貧窮,而《青銅葵花》寫的正是一場災難,正如曹老師在書中說的:

“少年時就有一種對痛苦的風度,長大後才有可能是一個強者。”沒有哪個人沒有經歷過磨難,但是面對困難的態度往往決定著一個人的成敗。這本書告訴了我應該如何面對困難,做一個強者,揚起理想的風帆。

曹文軒老師用優美細膩的筆觸,向我們講述了一個又一個看似尋常但又感人肺腑的故事,讓我伴著溫馨、浪漫成長!

或說到名人,我的家鄉倒有一個,他是一位兒童文學家。

曹文軒出生於江蘇鹽城,他從小就酷愛文學。每天都在業餘時間裡捧著一本書,聚精會神地看著。有時候,家裡沒錢買書時,他就到處奔波,到左鄰右舍借一些有用的書,如果沒有借到,他就到附近的小山村裡借。

當他借到書時,高興得連蹦三尺高。

曹文軒就是因為從小養成酷愛讀書的好習慣,所以他成為了一名出色的兒童文學作家。

難道從小酷愛讀書,長大後就會成為一名出色的作家嗎?我總是這樣想。不是的,作家是很難當的。想當一名出色的作家,就要有感情,要對自己的祖國和同胞有無限的愛。

曹文軒的作品很多,每個作品都表達了一種感情,一些道理。如:《青銅葵花》《草房子》《野風車》等。

曹文軒曾說過:“寫作文,就要來回地折騰。”對,的確如此:

我們寫作文時,就要來回地改。

通過我的介紹,你知道我家鄉的名人了吧!

4樓:洛克王國阿布

合上手中的《第十一根紅布條》,精美的封面悄然躍入眼簾,我的思緒又飄回了那個午後,我第一次見到曹文軒先生的時候……

“今天下午曹文軒要來。”“是嗎?”同學們津津樂道,教室裡沸騰了起來。我靜靜地聽著,心裡不禁掠過一絲忐忑,能寫出那樣美的文章,會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熬到下午了。我們排隊進了體藝館,沒等一會兒,雷鳴般的掌聲響了起來——曹文軒先生來了!我看向講臺。

一頭不太整齊的濃密的黑髮,眼睛不大卻散發著柔和而又堅定的光芒,臉上掛著憨憨的笑,一襲黑色大衣,脖子上繫著與我們無異的紅領巾。這哪是大文學家,簡直就是鄰家和藹的叔叔!

曹文軒先生先是衝我們笑了一下,引來我們的大笑,講座就在愉快的氛圍中開始了。曹文軒先生的語言很幽默,常常惹得大家開懷大笑,我聚精會神地聽著,連那些平時十分調皮的同學也全神貫注地聽著。曹文軒先生同我們講了寫作的技巧、他的心得和經歷,讓我深刻地體會到了“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的含義,尤其是那一句“寫作文就是要折騰”更讓我受益匪淺。

不知不覺中,講座到了尾聲,我們捧著書讓曹文軒先生簽名。輪到我時,在他簽好名的那一瞬,鼓起勇氣說了一句:“謝謝曹老師!”

他聞言抬頭對我微笑。

晚上,一切都歸於了平靜,那個神奇的人也走了。我撫摸著那龍飛鳳舞的簽名,腦海中又浮現出了那張臉……

我永遠忘不了,第一次見到曹文軒先生的時候.

急急急!摘錄作業要求一篇寫家鄉的作文500字左右

作文一篇,寫家鄉名人的400字左右

5樓:匿名使用者

俗語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說的果然沒錯。不過,也不是非要是那非常有名的職業,大人物。比如:

‘泥人丁’,‘賴湯圓’等等,這些都不是人人皆知的。但他們卻是民間的藝術能手,我們身邊就有許多‘名人’........今天,我就要介紹一下我們小區的技術標兵:

修電腦的玉龍科技,玉龍的老闆,玉龍。也許這時你會說:‘他是誰啊?

’但聽了我介紹之後,你一定就會知道了。

玉龍是個修電腦的能手,他是個20多歲的小夥子,眉清目秀,高高瘦瘦,十分熱心腸,有求必應。誰請他幫忙,他都會去幫,手藝高的沒話說。典型的樂於助人,修不好的話,不要錢。

我們那片的人電腦一出現問題就找他,還別說,人家可謂是‘18般武藝樣樣具全’什麼疑難雜症都修的好。大家也都十分認可他的手藝,我家也請他修過幾次電腦,這也可謂甚至家喻戶曉。

玉龍這個人,心也好的很,他把自己修電腦的錢都攢起來,為沒電腦的人買電腦,送給了他人,或幫助窮人們,人們則非常感謝他。擁有玉龍所送電腦的人也都十分感激,有人對他說‘別管其他人了,自己攢錢還要養老小的’玉龍聽後,不為所動,說:‘不行,窮人們多可憐,我也要盡一份力。

’我們聞聽,也感動起來。他把自己的心血毫不保留的送給他人,因此,有更多人聽之後從遠處也來修電腦。

怎麼樣,聽我講述這麼多,你一定十分了解這位‘名人’了吧。他的事蹟是不是很讓人感動?他的手藝是不是讓人敬佩?

這,就是我身邊的名人,也是我家鄉的一位‘名人’

寫家鄉名人的作文,要聊城的名人,以上,謝謝

傅斯年 1896.3.26 1950.12.20 初字夢簪,字孟真,山東聊城人。著名歷史學家。六歲入私塾,十歲入東昌府立小學堂,十一歲讀完 十三經 1909年考入天津府立中學堂。1913年考入北京大學預科,1916年升入本科國文門,曾著 文學革新申義 響應胡適的 文學改良芻議 提倡白話文。1918年...

求寫家鄉美景及習俗的作文(江蘇省東臺市)急

藍色玉夢 我的家鄉 花溪,花溪乃取其繁花似錦 溪水長流之意。是個富饒的地方。元帥曾賦詩稱讚花溪 真山真水到處是,花溪佈局更天然。十里河灘明如鏡,幾步花圃幾農田。花溪區位於黔中腹地,是貴陽市的一個縣級區,距市中心17公里。全區地貌以山地和丘陵為主。花溪素有 雲貴高原明珠 的美譽,是貴州著名的風景旅遊區...

家鄉名人作文,寫江蘇徐州的,李可染不要寫快哉亭公園的事,劉邦

當代作家趙麗巨集曾說過 世界上有無數關閉著的門,每一扇門裡,都有一個你不瞭解的世界,然而這些關閉著的門中,有一扇非常重要的大門。這扇門寫著兩個字 文學。趙麗巨集認為文學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因為 優秀的文學作品,傳達著人類的憧憬和理想,凝聚著人類美好的感情和燦爛的智慧 而我認為文學是我生命中必要的,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