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因天之時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農作反映了神農怎樣的思想

時間 2021-09-01 02:11:41

1樓:課文與閱讀

1、神農因天之時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農作反映了神農先進的農耕思想。

2、「神農因天之時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農作」出自東漢班固由會議的成果而寫成的《白虎通》。

這幾句話的意思是:神農根據天氣變化及地理環境的區別,製造了耒耜(遠古時期的農具)來教百姓耕種。反映了我國原始居民由採集狩獵生活開始向農耕生活轉變。

3、《白虎通》簡介

白虎通,書名,又稱《白虎通義》、《白虎通德論》。東漢漢章帝建初四年(79年)朝廷召開白虎觀會議,由太常、將、大夫、博士、議郎、郎官及諸生、諸儒陳述見解,「講議五經異同」,意圖彌合今、古文經學異同。漢章帝親自裁決其經義奏議,會議的成果由班固寫成《白虎通義》一書,簡稱《白虎通》。

《白虎通》向來被視為東漢白虎觀經學會議之資料彙編,此書不僅是經學發展中之產物,更是當時上自天子、下迄儒生之學術共識,具有儲存當時經學樣貌之典範價值。

2樓:魅力

表現了原始農耕,因為當時人多了,獸少了,滿足不了自己的口糧,於是神農氏發明了農具開始種田,是的更好發展。求採納,謝謝

「神農因天之時,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農作」《白虎通》中的這段文字反映了什麼歷史現象?

3樓:我是誰

反映了copy我國原始居民由採集狩獵生bai活開始向農耕生活轉du變。zhi

出自東漢班固《白虎通》,原文為dao:

古之人民皆食禽獸肉,至於神農,人民眾多,禽獸不足,於是神農因天之時,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農作。

譯文:上古時候的人民,全部都是狩獵飛禽走獸的肉來吃的,但是到神農氏的時代,人口越來越多了,狩獵分禽走獸的速度趕不上人口增長的速度了,這個時候神農氏就藉助天氣的變幻與大地的孕育能力,然後又製造了原始的耕地工具,交給自己的民眾以農耕的本領。

4樓:橘子不如橙子

說明神農發展了農業。

當時的人靠狩獵為生,人多了,狩獵來滿足口糧就不可靠了。於是神農發明了農具,開始種田,根據天氣狀況劃分種植階段的工作。把不可靠的以狩獵為生發展成了可靠的農業生產保證生活所需。

5樓:匿名使用者

反映了原始社會農耕。當時的人們已經會使用農具種植莊稼生產糧食情況。因為當時的人多獸不足,所以神農氏要「教民農耕」。

神農因天之時,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農作反映了什麼歷史現象?

6樓:我是歷史課老師

這句話出自《白虎通》,反映了我國原始居民由採集狩獵生活開始向農耕生活轉變。我國很早就出現了原始的農耕。

7樓:

人們脫離刀耕火種,開始精耕細作,定居農耕。

閱讀下面材料:神農因天之時,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農作。 ——《白虎通》 請回答:(1)這

8樓:六以丹

(1)這段材料反映的是原始農耕時期的生產狀況。神農「教民農作」是因為「人民眾多,禽獸不足」。

(2)長江流域原始居民的典型代表是河姆渡原始居民,他們種植水稻;黃河流域原始居民的典型代表是半坡原始居民,他們種植粟。

神農因天之時,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農作反映的變化說明了什麼

皓凌 神農因天之時,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農作。該句出自 白虎通 說的是原始農耕時期的生產狀況。這句話反映的是神農 教民農作 因為那時是 人民眾多,禽獸不足 表明我國原始居民由採集狩獵生活開始向農耕生活轉變,可從河姆渡居民 半坡村居民 大汶口居民的生活中體現出來的。長江流域原始居民的典型代表是河姆渡...

湖北神農架天燕景區包含哪些景點?湖北神農架紅坪景區包含哪些景點

天燕景區 由燕徑與雲棧兩線相連而成,呈8字型環行線,全長2800米,遊程大約需要1個半小時。其主要景點有 燕子埡 燕子洞 幽澗橋 蘑菇巖 燕天飛渡 會仙橋 天門埡 劉享寨 仙桃峰 野人洞 牛鼻子洞 山寶洞 神農古塔遺址 紫竹河原始森林 雲海佛光 塔坪山林田園風光及民俗風情等。2002年6月,國家旅遊...

我朋友因社會上打架被拘留15天,後因取保候申交保釋金出來,現又因同類事故抓到看守所已有40ti

受委託的律師可以為犯罪嫌疑人提供如下法律幫助 1 提供法律諮詢。指就犯罪嫌疑人所涉嫌罪名的實體法問題 在偵查過程中犯罪嫌疑人的權利義務問題等提供法律諮詢。2 申訴 控告。律師根據向偵查機關了解的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和向犯罪嫌疑人瞭解的案件情況,認為犯罪嫌疑人沒有涉嫌犯罪,不應對其追究刑事責任的,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