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燁世兵權之軍督
根據《三國演義》內容,劉備有兩個軍師:
1、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漢族,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隱居於隱居於湖北襄陽隆中,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文學家。
2、龐統(179年-214年),字士元,號鳳雛,漢時荊州襄陽(治今湖北襄陽)人。東漢末年劉備帳下重要謀士,與諸葛亮同拜為軍師中郎將。與劉備一同入川,於劉備與劉璋決裂之際,獻上上中下三條計策,劉備用其中計。
進圍雒縣時,龐統率眾攻城,不幸中流矢而亡,年僅三十六歲,追賜統為關內侯,諡曰靖侯。後來龐統所葬之處遂名為落鳳坡。
2樓:匿名使用者
準確來說 只有五個: 孫乾、徐庶、龐統、法正、黃權。
而諸葛亮並沒有正式當過劉備的軍師。因為 劉備一直就沒拿諸葛亮當回事。劉備三顧茅廬,他出來的時候劉備的軍師是徐庶,徐庶是一直到長版坡才和母親失散被迫去了曹操那裡,**是故意把時間提前了。
後來諸葛亮確實當過軍師中郎將,但是軍師中郎將只是一個負責後勤的小官,而並不是軍師。然後劉備進西川不帶他,而是帶的新來的龐統,打下西川以後。劉備又要去打漢中,帶的是法正。
只是讓諸葛亮看家,管後勤糧草之類的事務。後來法正死了,劉備沒辦法,才賞了諸葛亮一個軍師將軍,而夷陵之戰,打東吳的時候,劉備還是沒有帶他,帶的是黃權。
劉備看人很準的,其實他早就看出來諸葛亮不是當軍師的料,他只能管內政、後勤。這不是等劉備死後,諸葛亮當上丞相,他就有機會證明自己能當軍師,可是諸葛亮帶兵打了兩次北伐全部慘敗,並且六出祁山,六出六敗,因此諸葛亮根本就不是當軍師的料。
3樓:笑在江湖中
4個 徐庶(後被曹操用計招走) 諸葛亮 龐統(幫劉備入主西川 214年中流矢死) 法正(幫劉備奪荊州220年病死) 孫乾 簡雍 糜竺 都不是軍師 法正死後 不久劉備就稱帝了
4樓:戴上眼鏡打望
最開始是徐庶,後來徐庶被曹操以徐庶母親作要挾弄走了;然後是諸葛亮,這是最主要的,一直到劉備死都是;三個是龐統,但是後來在落鳳坡被射死了;第四個是法正,在劉備稱帝后,由於某些原因,劉備和諸葛亮的關係不似以前的如魚得水,於是劉備在外征戰開始重用法正,而諸葛亮坐守大本營,但後來法正也先於劉備而死。所以,一共四個。
5樓:蓼汀薌漵
孫乾、孫登、徐庶、孔明、龐統、法正、黃權
6樓:西紅柿及雞蛋
法正,諸葛亮,龐統三個。
7樓:風青風洛
徐庶、孔明、法正、龐統
8樓:君君
別的不好說,至少有三個很有名,徐庶,諸葛亮,龐統,徐庶之前的都沒什麼真才實學害劉備走了不少彎路。
《三國演義》中,劉備有幾個軍師?
9樓:對方考慮看過
《三國演義》中,劉備有4個軍師,分別是徐庶,諸葛亮,龐統,法正。
劉備(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東漢末年幽州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稱他為先主。
劉備少年時拜盧植為師,而後參與鎮壓黃巾起義。先後率軍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謙等。陶謙病亡後,將徐州讓與劉備。
劉備早年顛沛流離,備嘗艱辛,投靠過多個諸侯。赤壁之戰時,與孫權聯盟擊敗曹操,趁勢奪取荊州。而後進取益州。
於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或蜀漢。《三國志》評劉備的機權幹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寬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撓,終成帝業。劉備也稱自己做事「每與操反,事乃成爾」。
章武三年(223年),劉備病逝於白帝城,終年六十三歲,諡號昭烈皇帝,廟號烈祖,葬惠陵。後世有眾多文藝作品以其為主角,在成都武侯祠有昭烈廟為紀念。
10樓:匿名使用者
你是問哪個階段的,前期算是好點的軍師是徐庶,後來被曹操用計騙走了,接著是諸葛亮,到後期龐統也加入了,諸葛亮和龐統分別是正副軍師
11樓:匿名使用者
一共四個,第一個徐庶,第二個諸葛亮,第三個龐統,第四個是法正。
12樓:匿名使用者
3個,先是徐庶,然後臥龍,再是鳳雛
劉備的軍師有誰 劉備的手下大將有哪些
13樓:京城「老炮兒
劉備手下五虎將的排名為關羽,趙雲,張飛,黃忠,馬超,上將有馬岱,魏延,嚴顏等,小將更是不計其數。
三國之劉備軍師 劉備的軍師有哪些人
14樓:狂丿葬天
《三國演義》中,劉備有4個軍師,分別是徐庶,諸葛亮,龐統,法正。
劉備(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東漢末年幽州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稱他為先主。
劉備少年時拜盧植為師,而後參與鎮壓黃巾起義。先後率軍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謙等。陶謙病亡後,將徐州讓與劉備。
劉備早年顛沛流離,備嘗艱辛,投靠過多個諸侯。赤壁之戰時,與孫權聯盟擊敗曹操,趁勢奪取荊州。而後進取益州。
於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或蜀漢。《三國志》評劉備的機權幹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寬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撓,終成帝業。劉備也稱自己做事「每與操反,事乃成爾」。
章武三年(223年),劉備病逝於白帝城,終年六十三歲,諡號昭烈皇帝,廟號烈祖,葬惠陵。後世有眾多文藝作品以其為主角,在成都武侯祠有昭烈廟為紀念。
劉備的第一位軍師是哪位?
15樓:凡筱雲
徐庶是劉備的第一位軍師。
徐庶簡介:
徐庶(生卒年不詳),字元直。潁川郡長社縣(今河南許昌長葛東)人。東漢末年劉備帳下謀士,後歸曹操,並仕於曹魏。
徐庶本名徐福,為寒門子弟。早年為人報仇,獲救後改名徐庶,拜師求道。後與同郡石廣元避難於荊州,與司馬徽、諸葛亮、崔州平等道友來往密切。
劉備屯駐新野時,徐庶前往投奔,並向劉備推薦諸葛亮。徐庶南下時因母親被曹操所擄獲,徐庶不得已辭別劉備,進入曹營。
後來此事被藝術加工為「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等歇後語,被廣為流傳。而徐庶也成為孝子的典範被加以稱讚。魏文帝時,徐庶官至右中郎將、御史中丞。
16樓:佛心向魔
按真正軍師官職劃分,劉備的第一位軍師是諸葛亮。
1、軍師是官名。職掌之一。有以主謀劃施詐者。在君權需要士道和才智強力支撐的年代,軍師的地位要崇高得多。
2、劉備發明了「軍師中郎將」和「軍師將軍」兩個職務,劉備在赤壁之戰後平定江南時首創軍師中郎將 ,參議軍事,由諸葛亮擔任,軍師副中郎將由龐統任之。
3、劉備任左將軍期間,平成都之後,以諸葛亮為軍師將軍,署左將軍府事,成為左將軍府的幕僚屬官。延熙七年至景耀三年(244年—260年),諸葛亮之子,諸葛瞻累遷至尚書僕射,加官軍師將軍。
4、徐庶前期只當過劉備的謀士,而且更沒有擔任過軍師的官職,所以不算是劉備的第一位軍師。
17樓:黛妮
一、劉備的第一位軍師是——徐庶。
二、人物簡介:
徐庶(生卒年不詳),字元直。潁川郡長社縣(今河南許昌長葛東)人。東漢末年劉備帳下謀士,後歸曹操,並仕於曹魏。
徐庶本名徐福,為寒門子弟。早年為人報仇,獲救後改名徐庶,求學於儒舍。後與同郡石廣元避難於荊州,與司馬徽、諸葛亮、崔州平等道友來往密切。
劉備屯駐新野時,徐庶前往投奔,並向劉備推薦諸葛亮。徐庶南下時因母親被曹操所擄獲,徐庶不得已辭別劉備,進入曹營。後來此事被藝術加工為「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等歇後語,被廣為流傳。
而徐庶也成為孝子的典範被加以稱讚。魏文帝時,徐庶官至右中郎將、御史中丞。
三、人物評價:
諸葛亮:夫參署者,集眾思,廣忠益也。若遠小嫌,難相違覆,曠闕損矣。
違覆而得中,猶棄敝趫而獲珠玉。然人心苦不能盡,惟徐元直處茲不惑。又,董幼宰參署七年,事有不至,至於十反,來相啟告。
苟能慕元直之十一,幼宰之勤渠,有忠於國,則亮可以少過矣。昔初交州平,屢聞得失,後交元直,勤見啟誨。
尹義尚:徐元直西蜀之謀士,關雲長劉氏之驍將,須歸即遣,知叛弗追,今之與古,何其異趣?
習鑿齒:西望隆中,想臥龍之吟;東眺白沙,思鳳雛之聲;北臨樊墟,存鄧老之高;南眷城邑,懷羊公之風;縱目檀溪,念崔徐之友;肆睇魚梁,追二德之遠,未嘗不徘徊移日,惆悵極多,撫乘躊躇,慨爾而泣。曰若乃魏武之所置酒,孫堅之所隕斃,裴杜之故居,繁王之舊宅,遺事猶存,星列滿目。
瑣瑣常流,碌碌凡士,焉足以感其方寸哉!
羅貫中:痛恨高賢不再逢,臨歧泣別兩情濃。片言卻似春雷震,能使南陽起臥龍。
馮夢龍:徐庶之不終於昭烈也,其母存也,陵母不伏劍,陵亦庶也。
李蟠:陵歸楚則徐庶不得為完臣,陵不歸楚則趙苞不得為孝子矣。
18樓:匿名使用者
外號單福,原名徐庶號元直。
19樓:
劉備早期有孫乾、簡雍,到徐州之後得麋竺,陳登也曾在徐州短期幫助劉備。
到荊州之後得到劉表謀臣伊籍的幫助,後來伊籍跟隨劉備。劉備在新野得徐庶,後徐庶離開。
赤壁鏖兵前得諸葛亮,赤壁戰後得白眉馬良,後又得龐統,入川之前密得張鬆、法正。
不知道你指的第一是哪個第一。
20樓:匿名使用者
徐庶。被迫入曹營前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和龐統。
劉備的軍師有誰?劉備的手下大將有哪些?
21樓:京城「老炮兒
劉備手下五虎將的排名為關羽,趙雲,張飛,黃忠,馬超,上將有馬岱,魏延,嚴顏等,小將更是不計其數。
三國演義中劉表和劉備有什麼關係,三國演義中劉表和劉備有什麼關係劉表和劉備,我超級不
劉備和漢獻帝 劉表 劉璋到底什麼關係?他們真的是劉邦的子孫?劉備屢敗於北方,投奔劉表,稱為兄弟 論血緣,他們屬於漢家皇室一族。劉備是自稱中山靖王劉勝之後 劉表是正經的皇親。也就是說,他們要是有關係,就是都是皇室一族,關係並不近。劉表是魯恭王的後人 劉備是中山靖王的後人 魯恭王 中山靖王都是漢景帝的兒...
三國志中的劉備與三國演義中的劉備的最主要的區別是什麼
奉孝乃立足之本 既然是區別 就該把劉備這哭哭啼啼 優柔寡斷的性格給平反了,歷史上的劉備也有韜略武功的 博望坡之戰 是劉備指揮的以少勝多的戰役 陸遜評價劉備驕縱輕狂這個不假,劉備依仗自己是老人物 不顧各方勸阻 執意要滅吳為關羽報仇 禮賢下士是真的,而和諸葛亮的關係不像演義裡如魚得水。用敬而遠之更加貼切...
出自《三國演義》的成語有哪些,出自《三國演義》中的成語有哪些
張美麗呵 出自 三國演義 的成語有 錦囊妙計,恩怨分明,驕兵之計,養精蓄銳,虛虛實實,虎體熊腰,青山不老,以卵敵石。錦囊妙計 j n n ng mi o j 釋義 舊 裡描寫足智多謀的人把對付敵方的計策寫在紙條上,放在錦囊裡,以便當事人在緊急時拆閱。比喻有準備的巧妙辦法。出處 明 羅貫中 三國演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