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訴衷情》《孤雁兒並序》這兩首梅花詞蘊含的感情有何不同

時間 2022-08-10 14:40:03

1樓:匿名使用者

查了很多古詩詞網,都是"夢斷不成歸"

但是有個別語文教學上是"夢遠不成歸"

但是根據對整篇詩文的理解:還應該是"夢斷不成歸"貼切一點!

「夜來沉醉卸妝遲。梅萼插殘枝。酒醒薰破春睡,夢遠不成歸。」下一句是什麼?

2樓:戳進有色片看

訴衷情李清照

夜來沈醉卸妝遲,梅萼插殘枝。

酒醒薰破春睡,夢斷不成歸。

人悄悄,月依依,翠簾垂。

更挪殘蕊,更拈餘香,更得些時。

小題1:這兩首詩歌詠的物件和抒發的心情有何不同

李清照《年年雪裡》拼音版

3樓:零落依塵

【qīng píng lè 】

nián nián xuě lǐ , cháng chā méi huā zuì

。 luò jìn méi huā wú hǎo yì , yíng dé mǎn yī qīng lèi 。

jīn nián hǎi jiǎo tiān yá , xiāo xiāo liǎng bìn shēng huá 。 kàn qǔ wǎn lái fēng shì , gù yīng nán kàn méi huā 。

1、作品原文

清平樂⑴

年年雪裡,常插梅花醉。挼盡梅花無好意⑵,贏得滿衣清淚⑶。

今年海角天涯⑷,蕭蕭兩鬢生華⑸。看取晚來風勢,故應難看梅花⑹。[1]

2、註釋譯文

詞句註釋

⑴清平樂:詞牌名取用漢樂府「清樂」「平樂」兩樂調命名。雙調,四十六字,八句,上片四仄韻,下片三平韻。

⑵挼(ruó):揉搓。無好意:心情不好。

⑶贏得:落得。

⑷海角天涯:猶天涯海角。本指僻遠之地,這裡當指臨安。

⑸蕭蕭兩鬢生華:形容鬢髮華白稀疏的樣子。

⑹「看取」二句:「看取」是觀察的意思。觀察自然界的「風勢」。

雖然出於對「梅花」的關切和愛惜,但此處「晚來風勢」的深層語義,當與《菩薩蠻·歸鴻聲斷殘雲碧》和《憶秦娥·臨高閣》的「西風」埒同,均當喻指金兵對南宋的進逼。因此,結拍的「梅花」除了上述作為頭飾和遣愁之物外,尚含有一定的象徵之意。故應:

還應。[1]  [2]  [3]  [4]

白話譯文

小時候每年下雪,我常常會沉醉在插梅花的興致中。後來雖然梅枝在手,卻無好心情去賞玩,只是漫不經心地揉搓著,卻使得淚水沾滿了衣裳。

今年梅花又開放的時候,我卻一個人住在很偏遠的地方,而我耳際短而稀的頭髮也已斑白。看著那晚來的風吹著開放的梅花,大概也難見它的絢爛了。[2]

3、創作背景

關於這首詞,大多研究者認為是李清照南渡後的作品。傳本《梅苑》收錄署名李清照五首詠梅詞。其中《滿庭芳》《玉樓春》《漁家傲》三首系早期所作,被收入《梅苑》無可懷疑。

另兩首《清平樂》和《孤雁兒》顯系夫婿趙明誠卒後的悼亡之作。趙卒於宋建炎三年(2023年)秋,那麼詠梅兼悼亡之作最早似應作於翌年初春梅開之時,而蜀人黃大輿所輯《梅苑》系成書於建炎三年冬。《清平樂》和《孤雁兒》恐非《梅苑》舊本所載,所以這兩首詞的寫作日期不受《梅苑》成書時間所限。

這首《清平樂》便是寫於李清照晚年的,是詞人對自己一生早、中、晚三期帶有總結性的追憶之作。[5-6]

4、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這首詞處處跳動著詞人生活的脈搏。她早年的歡樂,中年的幽怨,晚年的淪落,在詞中都約略可見。飽經滄桑之後,內中許多難言之苦,通過抒寫賞梅的不同感受傾訴了出來。

詞意含蓄蘊藉,感情悲切哀婉。

上片憶舊。分為兩層:開頭兩句回憶早年與趙明誠共賞梅花的生活情景:

踏雪尋梅折梅插鬢多麼快樂!多麼幸福!這「醉」字,不僅是酒醉,更表明女詞人為梅花、為愛情、為生活所陶醉。

她早年寫下的詠梅詞《漁家傲》中有句雲:「雪裡已知春信至,寒梅點綴瓊枝膩……共賞金尊沉綠蟻,莫辭醉,此花不與群花比。」可作為「年年雪裡,常插梅花醉」的註腳。

三四句當寫喪偶之後。李清照在抒情時善於將無形的內心感情通過有形的外部動作表現出來,如「倚樓無語理瑤琴」(《浣溪沙》),「更挼殘芯,更捻餘香,更得些時」(《訴衷情》),「夜闌猶剪燭花弄」(《蝶戀花》)。花還是昔日的花,然而花相似,人不同,物是人非,怎不使人傷心落淚呢?

李清照婚後,夫妻志同道合、伉倆相得,生活美滿幸福。但是,時常發生的短暫離別使她識盡離愁別苦。在婚後

六、七年的時間裡,李趙兩家相繼罹禍,緊接著就開始了長期的「屏居鄉里」的生活。生活的坎坷使她屢處憂患,飽嘗人世的艱辛。當年那種賞梅的雅興大減。

這兩句寫的就是詞人婚後的這段生活,表現的是一種百無聊賴、憂傷怨恨的情緒。本詞中「挼盡」二句,說把梅花揉碎,心情很不好,眼淚把衣襟都溼透了。插梅與挼梅,醉賞梅花與淚灑梅花,前後相比,一喜一悲,反映了不同的生活階段與不同的心情。

下片傷今。「生華」意為生長白髮。詞人漂泊天涯,遠離故土,年華飛逝,兩鬢斑白,與上片第二句所描寫的梅花簪發的女性形象遙相對照。

三四句又扣住賞梅,以擔憂的口吻說出:「看取晚來風勢,故應難看梅花。」看取意為看著。

晚來風急,恐怕落梅已盡,想賞梅也看不成了。早年青春佳偶,人與梅花相映。中年迭經喪亂,心與梅花共碎。

晚年漂泊天涯,不想再看梅花委地飄零。詞人南渡後,特別是丈夫去世後更是顛沛流離,淪落漂零。生活的折磨使詞人很快變得憔悴蒼老,頭髮稀疏,兩鬢花白。

詞人說:如今雖然賞梅季節又到,可是**還有心思去插梅呢?而且看來晚上要颳大風,將難以晴夜賞梅了。

而且一夜風霜,明朝梅花就要凋零敗落,即使想看也看不成了。

最後的「看取晚來風勢,故應難看梅花」,可能還寄託著詞人對國事的憂懷。古人常用比興,以自然現象的風雨、風雲,比政治形勢。這裡的「風勢」既是自然的「風勢」,也是政治的「風勢」,即「國勢」。

稍後於清照的辛棄疾的《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與此寓意相似,都寄寓著為國勢衰頹而擔憂的情緒。清照所說「風勢」,似乎是暗喻當時極不利的民族鬥爭形勢;「梅花」以比美好事物,「難看梅花」,則是指國家的遭難,而且頗有經受不住之勢。在這種情況下,她根本沒有賞梅的閒情逸致。

身世之苦、國家之難糅合在一起,使詞的思想境界為之昇華。

這首詞篇幅雖小,卻運用了多種藝術手法。從依次描寫賞梅的不同感受看,運用的是對比手法。賞梅而醉、對梅落淚和無心賞梅,三個生活階段,三種不同感受,形成鮮明的對比,在對比中表現詞人生活的巨大變化。

從上下兩闋的安排看,運用的是襯托的手法,上闋寫過去,下闋寫現在,但又不是今昔並重,而是以昔襯今,表現出當時作者飄零淪落、哀老孤苦的處境和飽經磨難的憂鬱心情。以賞梅寄寓自己的今昔之感和國家之憂,但不是如詠物詞之以描寫物態雙關人事,詞語平實而感慨自深,較之《永遇樂·元宵》一首雖有所不及,亦足動人。

這一首小詞,把個人身世與梅花緊緊聯絡在一起,在梅花上寄託了遭際與情思,構思甚巧而寄託甚深。

誰知道兩首《卜運算元詠梅》的不同在什麼地方?

4樓:蒲公英花開丶

不同點:

(1)梅花的形象不同 陸 遊 -----寂寞淒涼、飽受摧殘,象徵屢受排擠的主戰派。*** -----傲寒俊俏、積極樂觀。象徵革命者的堅貞不屈鬥爭的精神。

(2)感情基調不同 陸 遊 ----低沉孤高。*** ----積極樂觀,充滿信心。

梅花是中國古代文人墨客千年吟詠不絕的主題。宋代林和靖,這位賞梅愛梅的大隱士就有不斷吟唱梅花的詩篇。以「妻梅子鶴」的感情寄寓於梅花之中,可謂愛梅之最的文人了。

***在這裡所據陸游詠梅詞,反其意而用之的《卜運算元·詠梅》的確與陸游所寫大相徑庭。陸游寫梅花的寂寞高潔,孤芳自賞,引來群花的羨慕與嫉妒。而主席這首詩卻是寫梅花的美麗、積極、堅貞,不是愁而是笑,不是孤傲而是具有新時代革命者的操守與傲骨。

中國寫梅之詩不計其數,大意境與大調子都差不多;***的確以一代大詩人的風範,出手不凡,一首詠梅詩力掃過去文人那種哀怨、頹唐、隱逸之氣,創出一種新的景觀與新的氣象,令人歎為觀止,心服口服。

李清照詩詞清平樂

5樓:龍之騰必潛乃翔

清平樂·年年雪裡

宋代:李清照

年年雪裡,常插梅花醉。挼盡梅花無好意,贏得滿衣清淚。

今年海角天涯,蕭蕭兩鬢生華。看取晚來風勢,故應難看梅花。

譯文

小時候每年下雪,我常常會沉醉在插梅花的興致中。後來雖然梅枝在手,卻無好心情去賞玩,只是漫不經心地揉搓著,卻使得淚水沾滿了衣裳。

今年梅花又開放的時候,我卻一個人住在很偏遠的地方,而我耳際短而稀的頭髮也已斑白。看著那晚來的風吹著開放的梅花,大概也難見它的絢爛了。

賞析

這首詞處處跳動著詞人生活的脈搏。她早年的歡樂,中年的幽怨,晚年的淪落,在詞中都約略可見。飽經滄桑之後,內中許多難言之苦,通過抒寫賞梅的不同感受傾訴了出來。

詞意含蓄蘊藉,感情悲切哀婉。

上片憶舊。分為兩層:開頭兩句回憶早年與趙明誠共賞梅花的生活情景:

踏雪尋梅折梅插鬢多麼快樂!多麼幸福!這「醉」字,不僅是酒醉,更表明女詞人為梅花、為愛情、為生活所陶醉。

她早年寫下的詠梅詞《漁家傲》中有句雲:「雪裡已知春信至,寒梅點綴瓊枝膩……共賞金尊沉綠蟻,莫辭醉,此花不與群花比。」可作為「年年雪裡,常插梅花醉」的註腳。

三四句當寫喪偶之後。李清照在抒情時善於將無形的內心感情通過有形的外部動作表現出來,如「倚樓無語理瑤琴」(《浣溪沙》),「更挼殘芯,更捻餘香,更得些時」(《訴衷情》),「夜闌猶剪燭花弄」(《蝶戀花》)。花還是昔日的花,然而花相似,人不同,物是人非,怎不使人傷心落淚呢?

李清照婚後,夫妻志同道合、伉倆相得,生活美滿幸福。但是,時常發生的短暫離別使她識盡離愁別苦。在婚後

六、七年的時間裡,李趙兩家相繼罹禍,緊接著就開始了長期的「屏居鄉里」的生活。生活的坎坷使她屢處憂患,飽嘗人世的艱辛。當年那種賞梅的雅興大減。

這兩句寫的就是詞人婚後的這段生活,表現的是一種百無聊賴、憂傷怨恨的情緒。本詞中「挼盡」二句,說把梅花揉碎,心情很不好,眼淚把衣襟都溼透了。插梅與挼梅,醉賞梅花與淚灑梅花,前後相比,一喜一悲,反映了不同的生活階段與不同的心情。

下片傷今。「生華」意為生長白髮。詞人漂泊天涯,遠離故土,年華飛逝,兩鬢斑白,與上片第二句所描寫的梅花簪發的女性形象遙相對照。

三四句又扣住賞梅,以擔憂的口吻說出:「看取晚來風勢,故應難看梅花。」看取意為看著。

晚來風急,恐怕落梅已盡,想賞梅也看不成了。早年青春佳偶,人與梅花相映。中年迭經喪亂,心與梅花共碎。

晚年漂泊天涯,不想再看梅花委地飄零。詞人南渡後,特別是丈夫去世後更是顛沛流離,淪落漂零。生活的折磨使詞人很快變得憔悴蒼老,頭髮稀疏,兩鬢花白。

詞人說:如今雖然賞梅季節又到,可是**還有心思去插梅呢?而且看來晚上要颳大風,將難以晴夜賞梅了。

而且一夜風霜,明朝梅花就要凋零敗落,即使想看也看不成了。

最後的「看取晚來風勢,故應難看梅花」,可能還寄託著詞人對國事的憂懷。古人常用比興,以自然現象的風雨、風雲,比政治形勢。這裡的「風勢」既是自然的「風勢」,也是政治的「風勢」,即「國勢」。

稍後於清照的辛棄疾的《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與此寓意相似,都寄寓著為國勢衰頹而擔憂的情緒。清照所說「風勢」,似乎是暗喻當時極不利的民族鬥爭形勢;「梅花」以比美好事物,「難看梅花」,則是指國家的遭難,而且頗有經受不住之勢。在這種情況下,她根本沒有賞梅的閒情逸致。

身世之苦、國家之難糅合在一起,使詞的思想境界為之昇華。

這首詞篇幅雖小,卻運用了多種藝術手法。從依次描寫賞梅的不同感受看,運用的是對比手法。賞梅而醉、對梅落淚和無心賞梅,三個生活階段,三種不同感受,形成鮮明的對比,在對比中表現詞人生活的巨大變化。

從上下兩闋的安排看,運用的是襯托的手法,上闋寫過去,下闋寫現在,但又不是今昔並重,而是以昔襯今,表現出當時作者飄零淪落、哀老孤苦的處境和飽經磨難的憂鬱心情。以賞梅寄寓自己的今昔之感和國家之憂,但不是如詠物詞之以描寫物態雙關人事,詞語平實而感慨自深,較之《永遇樂·落日鎔金》一首雖有所不及,亦足動人。

這一首小詞,把個人身世與梅花緊緊聯絡在一起,在梅花上寄託了遭際與情思,構思甚巧而寄託甚深。

創作背景

關於這首詞,大多研究者認為是李清照南渡後的作品。傳本《梅苑》收錄署名李清照五首詠梅詞。其中《滿庭芳》《玉樓春》《漁家傲》三首系早期所作,被收入《梅苑》無可懷疑。

另兩首《清平樂》和《孤雁兒》顯系夫婿趙明誠卒後的悼亡之作。趙卒於宋建炎三年(2023年)秋,那麼詠梅兼悼亡之作最早似應作於翌年初春梅開之時,而蜀人黃大輿所輯《梅苑》系成書於建炎三年冬。《清平樂》和《孤雁兒》恐非《梅苑》舊本所載,所以這兩首詞的寫作日期不受《梅苑》成書時間所限。

這首《清平樂》便是寫於李清照晚年的,是詞人對自己一生早、中、晚三期帶有總結性的追憶之作。

作者簡介

李清照(2023年3月13日~2023年5月12日)號易安居士,漢族,山東省濟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閒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闢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後人有《漱玉詞》輯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訴衷情》(陸游,陸游《訴衷情》拼音版

1.懷著自豪的心情回憶從戎南鄭的生活,為尋找殺敵立功以取封侯的機會 英勇善戰,愛國情操 2.這裡連用 未 先 空 三個虛詞,表達作者對現實的幻滅感,一唱一嘆,感人至深。3.世態遷移,國破人亡 失望,憤慨 空是 無奈吧 暗是 悲傷 陸游 訴衷情 拼音版 訴衷情 陸游 d ng ni n w n l m...

訴衷情 陸游 譯文,陸游的宋詞《訴衷情》的全文翻譯是什麼?

小學六年級數學 陸游 訴衷情 譯文 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譯文 回憶當年鵬程萬里為了尋覓封侯,單槍匹馬奔赴邊境保衛梁州。如今防守邊疆要塞的從軍生活已成夢中之串,夢一醒知在何處?灰塵已經蓋滿了舊時出征的招裘。胡人還未...

陸游的《訴衷情》讀後感,讀了陸游的訴衷情你對陸游怎樣的印象?

陸游有 訴衷情 詞二首,其中一首的首句是 當年萬里覓封候 另外一首即此詞。宋光宗紹熙元年 1190 陸游六十六歲,閒居山陰 浙江紹興 曾作詩 予十年間兩坐斥,罪雖擢髮莫數,而詩為首,謂之 嘲詠風月 既還山,遂以 風月 名小軒,且作絕句 這首詞中有 平章風月,別是功名 之句,可能是同一時期的作品可以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