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可愛的若陽
1、根據發票等結算憑證:
借:在途物資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等
2、材料驗收入庫時:
借:原材料
貸:在途物資
「原材料」科目核算企業庫存的各種材料,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輔助材料、外購半成品、修理用備件、包裝材料、燃料等的計劃成本和實際成本。
「原材料」科目期末借方餘額,反映企業庫存材料的計劃成本或實際成本。
擴充套件資料
原材料的主要賬務處理。
(1)企業購入並已驗收入庫的材料,按計劃成本或實際成本,借記本科目,按實際成本,貸記「材料採購」或「在途物資」科目,按計劃成本與實際成本的差異,借記或貸記「材料成本差異」科目。
(2)自制並已驗收入庫的材料,按計劃成本或實際成本,借記本科目,按實際成本,貸記「生產成本」科目,按計劃成本與實際成本的差異,借記或貸記「材料成本差異」科目。
委託外單位加工完成並已驗收入庫的材料,按計劃成本或實際成本,借記本科目,按實際成本,貸記「委託加工物資」科目,按計劃成本與實際成本的差異,借記或貸記「材料成本差異」科目。
2樓:匿名使用者
1,上個月先暫估,估價95萬:
借:原材料 95萬
貸:應付賬款 95萬
2,次月初沖掉暫估數:
借:應付賬款 95萬
貸:原材料 95萬
3,受到發票時處理,原料**100萬:
借:原材料 100萬
借:應交稅金-增值稅(進項)17萬
貸:銀行存款 117萬
原材料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在自然形態下的森林產品、礦產品與海洋產品,如鐵礦石**等。一類是農產品,如糧、棉、油、菸草等。這類產品供貨方較多,且質量上沒有什麼差別。
因此,在營銷上要根據各類產品的特點採取適當的措施,如對礦產品、海洋產品等自然形態白產品宜採取直接銷售的方式,分配路線應儘可能短運輸,成本應儘可能低,而對農產品則應加強對產品的保管,減少分銷環節,有些產品還可以由商業收購網點集中**給生產企業。
入賬處理
明細分類的核算形式
原材料明細分類核算的財務組織通常有兩種形式:
第一種,「兩套帳」形式,其核算的工作量較大,而且重複記賬;
第二種,「一套帳」形式,亦稱「帳卡合一」。
收入的賬務處理
1:收到結算憑證的同時將材料驗收入庫;
2:結算憑證先到、材料**庫;
3:材料先驗收入庫、結算憑證後到(分兩種,一種已知價款,一種未知價款)。
3樓:匿名使用者
以前那個會計做的是複合會計分錄,新手會有點不明白,正確應該是用紅字做一筆和暫估分錄一模一樣的會計分錄,然後收到發票按正常的會計分錄做就行了。
4樓:匿名使用者
把上個月的暫估沖掉,按發票正常做
上個月收到材料,已做暫估入庫材料,這個月收到發票,怎麼做賬?進銷存要怎麼做啊
5樓:一生奮鬥的故事
先做暫估入庫的相反分錄衝減上月暫估入庫,然後按收到發票正常做賬就可以了。
暫估入庫原材料,隔幾個月後收到發票怎樣結轉成本
6樓:匿名使用者
先按暫估金額做原材料入庫,等發票到時先沖銷暫估憑證,再按發票上的金額調整實際成本。
借:原材料-*** 暫估價
貸:應付帳款或銀行存款 暫估價
借:原材料-*** 暫估價(紅字)
貸:應付帳款或銀行存款 暫估價(紅字)
借:原材料-***(發票上的成本價)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
貸: 應付帳款或銀行存款(發票上的含稅價)
7樓:匿名使用者
小規模納稅人期間取得發票不能是增值稅專用發票,後期補來專用發票稅款按規定也是不可以抵扣的!先把小規模期間暫估庫存充平,剩餘才可以抵扣!
8樓:匿名使用者
你現在收到的專用發票也是不能抵扣的,原已經結轉的成本也不需要改。
9樓:慕慕悅
emmamahui說的是正確的
關於上月原材料暫估入庫並已結轉成本,下個月如何做分錄
諾諾百科 借 原材料 50000 貸 應付賬款 50000 再做借 原材料 應交稅金 貸 應付賬款 先把上個月暫估數按原數用紅字沖掉,然後按發票實際金額收料入賬,如果這個入庫材料月末有餘額或沒餘額,上月已結轉成本,本月就不用再紅沖和結轉,如果暫估的材料和來的發票只有一點差額,在月末成本結轉時一起調整...
原材料暫估入庫的入庫單填寫的是含稅價還是不含稅價?加權平均法下
安漣漪 1 按不含稅單價填寫入庫單,因為增值稅屬於價外稅,會計準則未提需要對增值稅進行暫估,計算的原料成本也是按不含稅 進行計量 確認。 入賬時按不含稅,月底暫估入帳後,在下個月初是要衝回來的,等票來了之後,按真實的走 含稅和不含稅暫估入帳的有區別在於,如果暫估當月要領用的話,那麼你要是做成含稅價,...
暫估入庫的原材料金額與發票的金額不一致
自由薄荷 你估計入庫時 假設沒有稅你題目沒有 摘要 xx公司購入估價入庫 借 原材料 庫存商品 數量535 7223.38 貸 應付賬款 xx 數量535 7223.38 實際收到發票時 摘要 衝出xx年xx月xx號憑證 估價入庫 衝數量446.91 借 原材料 庫存商品 紅字 12222.91 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