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不將核電作為主要能源呢?

時間 2025-03-10 22:40:15

1樓:養友暢

我國核電在能源結構中沒有成為主力,主要有三點:

其一,電力經濟性問題。我國以煤炭為主的能源結構是由低廉易獲得的資源稟賦決定的,過去三十多年並沒有考慮煤炭燃燒帶來的環境汙染問題,因此總體燃煤發電的成本還是比較低的。而核電的標杆電價相對較高,因此大亞灣核電站的電力主要是輸送香港的,因為香港能承受較高的電價。

其二,發展體制問題。建國後,我國長期實施計劃經濟體制,而核能利用又涉及軍事,高度敏感,相對形成以國有企業為主導的封閉圈子,無論從立項、建設甚至到上網電價都要**部分稽核主導,因此相比較市場化程度較高的火力發電行業,核電產業發展相對滯後太多。儘管2003年以來核電發展加速,但後受福島核事故影響,**再次叫停了核電發展計劃,直到2015年初才開始有所啟動。

因此高度管制的行業其發展速度根本無法與競爭性的煤電行業相媲美。

其三,核電站廠址問題。核電站的建設需要依賴安全合適的廠址資源,尤其是抗震性要求比較高。從核電技術發展來看,目前成熟的核電技術都需要建設在海邊或者江邊,即依賴水資源實現冷卻迴圈。

相比較而言,我國核電站沿海的好廠址已經被圈佔的差不多了,再發展的空間相對有限。我們知道,法國、美國的核電站很多建設在沿江沿河的內陸,但我國內陸核電站建設卻因種種原因遲遲沒有啟動,儘管三代核電完全能夠保證在內陸沿江沿河建設的安全性,箇中原因參見第二點。

2樓:辰星

當前中國核電發展實際上是受限於核電行業現存規模的。 核電行業在車諾比和三哩島事故後,建立了如wano這樣的行業協會,致力於提高整個行業的安全情況,中國各現役電站都要定期接受wano的檢查和評估,電站建設的重要節點也要接受wano的檢查和評估,還有環保部、國家核安全域性、集團公司等各種強制性監管,以確保核電站各項指標、行為符合管理要求。 以目前國際國內的要求,核電人員培養,尤其執行人員培養,都不得不在一段時間內依託現役電站,而現役電站的人才輸出和培訓能力是有上限的,像主控影子培訓會受限於主控人員控制,模擬機培訓不能影響現役電站人員複訓和自身人員培養等;重要崗位的人數、資質等法規要求也限制了大規模人員流動的可能性。

所以核電行業不能也不願提供大量符合資質要求的人員,只能細水長流。 核電的上下游產業受限於前期核電行業規模,包括裝備製造、土建安裝等方面,凡是與核相關的,都有各種資質要求,以前沒活幹,養不起人,現在活多了幹不過來。而出於安全的保守考慮,核電採購時會更加傾向於已經在別的核電站用過一段時間,經歷過考驗的裝置,對於新的供貨商、新的裝置型號都有更高的要求。

還有裝置的售後要求不一樣,以前出現過裝置零件問題需要更換,但是**商已經倒閉好幾年,千方百計全球採購買不到只好**訂做,因此小**商更不容易被信任。新的**商難進來,老的來不及生產,從鈾礦勘探到乏燃料處理的整個產業鏈規模受限於歷史條件,也限制了核電發展的速度。 燃料**、乏燃料處理和合適的廠址會隨著技術發展進一步得到拓展,至少以目前核電規模和發展速度還不會成為限制條件。

至於公眾認知和**決策,都要建立在現役電站安全穩定的基礎上才可能向有利於核電發展的方向傾斜,隨便出個大點的事件就能毀掉整個行業十年的努力。這要依託於現役電站不斷提高管理和技術水平,同樣會限制人員輸出。然而核電要作為主要能源的話(能源比重佔到40%或更高),燃料、廠址、後處理等當前不成問題的都會成為問題,必然要先解決掉才行,近20年應該是沒有這麼迫切的需要的。

3樓:百變小卷卷

核能是一種非常優秀的能源。當它一開始能被人們所用的時候,很多人為之瘋狂。從1960到1979美國當時的核電專案大幹快上(真的是這樣),發展迅速。

為什麼說核能是一種非常優秀的能源呢?我想大概有以下幾個原因:

1、單位體積的燃料釋放的能量大;

2、單位重量的燃料釋放的能量大;

3、單位時間釋放的能量大;

4、與外部環境相關性小;

前3個就不用解釋了。第四個其實就是說它不需要氧氣,也不會向外排放。這些優點讓核電在一些領域對化石能源取得了不可爭議的優勢,比如:

1.遠洋航行。不用帶多少油料、不用停下來補給(指的是動力不用補給,人還是要補給的),可能是很多船的夢想吧?

2.偏遠地區供暖供電。

3.極地船隻。比如破冰船。這個也好理解,極地可沒有補給站。

4.潛艇。以前的潛艇要定時浮上來發電蓄電。有要核潛艇後,潛艇在水下待的時限就取決人的意志力了。

5.太空。比如空間反應堆。但是在太空核能也只是對化石能源有優勢,對太陽能有沒有優勢就另說了。

6.清潔的新能源。至少在執行時是這樣的~~~

電力這麼緊缺,為什麼不大力發展核電?

4樓:神評配音君

核電之前一直被認為是一種有效的新能源,因為核能發電具有很多的優點:首先核能發電不會造成空氣汙染,也不會加重地球上的溫室效應;其次就是核能發電所需要的一些材料,屬於「廢物利用」,十分節約;還有就是核能發電的成本不會受到市場經濟的過多影響,比較穩定。

不過雖然核能作為一種新生能源,並且用之不竭,但卻並不被過多利用。與此同時,能源問題已經成為世界性問題,受到市場的廣泛關注。從歐洲的「搶氣大戰」再到英國的「油荒」,很多人不禁發出疑問,「全球電力如此緊缺,為什麼不大力發展核電呢」?

其實之所以不發展核電也是有著重要因素的:首先就是核電廠產生的核廢料具有高低階的放射性質,雖然核廢料所佔用的使用面積並不大,但是具有的放射線會對周邊的環境和人以及動植物造成一定程度的傷害。並且關於核能的發展使用,一直都有著爭議,需要承受政治上的壓力。

其次就是核電廠需要的投入資金大,面臨著很大的投資風險,一般情況下是沒有電力公司去主動建設經營核電廠的。核能發電的效率也並不高,轉化率比較低,同時還會產生大量的汙染,這方方面面的處理都需要資金作為支撐。

根據有關資訊報道,德國將在2022年也就是明年關閉國家所擁有的全部核電站,即使在能源如此緊張的時刻,德國也絲毫沒有動搖這一決定。要知道,當年的核能用電可是佔據了德國用電的四分之一。

能源**一直以來都是我們較為焦慮的乙個問題,因為一些傳統能源並不能無限使用,總會有枯竭的一天。這個時候就新能源的發展以及使用就顯得格外重要,所以也才應運而生了核能源。

不過,可能是因為意識到了核電使用的一些重大弊端,德國還是狠下心來決定在2022年關閉所有的核電廠,並且還計劃在2038年關閉煤電廠,2050年計劃選擇棄用天然氣。其實,關於新能源的使用,我國在很早之前就已經發力,大力發展風力發電、生物質能發電、水力發電,堅持使用清潔能源供電的道路。

能源危機並不是一件小事,是全球範圍內需要面對的重大危機。歐洲因為能源稀缺使得通貨膨脹指標不斷**,亞洲的液化天然氣**也是狂飆。所以構建新能源體系迫在眉睫,也希望世界人民可以團結一心,共同打贏這場新能源之戰。

5樓:生活助手王老師

1,原料限制。

核電站的原料主要依賴鈽和鈾極其提煉衍生物。而中國本身是這種礦產資源的貧乏國,只能依賴進口。但是目前這些資源的主要出產國的礦源也早已被壟斷巨頭控制。

人家已經磨刀霍霍在那裡等著你了。如果中國核電站大力發展,到時候不掌握上游資源,我國勢必要重演在鐵礦石進口問題上任人宰割的局面。

2,技術瓶頸。

現在世界上掌握先進核電技術只有美法日,稍差一點的是俄羅斯。現在我國的幾所建成的核電站,除了田灣核電站是俄羅斯的技術,剩餘的都是法國的技術。我國目前還是不掌握該技術的核心技術。

只能被動地依賴外國。而且日後對核廢料的處理,貯存也得仰人鼻息。,安全擔憂。

這點就不用多說了。雖然說是這麼安全這麼清潔的,可是卻不能100%避免核洩漏,比如**,人禍,戰爭等等,或許短時間洩露幾率極小,但長遠來看這都是問題。而從這些年發生核洩漏的事故來看,人類對付核洩漏的手段還是太單薄。

6樓:陶笛

我國電力確實是緊缺,那為什麼不大力發展核電站呢?原因主要有:

1、核電開發建設成本高昂。核電建設週期長,投資成本高,回報週期長。

2、核電技術水平要求高。核電涉及的領域非常廣泛,需要雄厚的工業基礎和技術儲備,尤其大型核電技術,我國也是剛剛掌握。

3、核燃料受到限制。眾所周知,我國是個「貧鈾國」,國內鈾礦少,品位低,目前世界鈾礦主要於澳大利亞和南非,核燃料受制於人是我國核電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

4、長期以來的觀念制約。雖然核電是清潔能源,技術也比較成熟,但是還是有很多人談核色變,認為是不安全的。

7樓:向天再借一把刀

全球電力緊張為什麼不大力發展核電技術,是因為個別地區需要用電,但是當地沒有用電的公共設施,如果貿然的發展大力核電技術很容易將老百姓的生命安全置在於嗯核電站旁邊,另外電力緊缺一部分是由於電力無法**到指定地區,另外一部分是因為國外的人比較封建世界,他們選擇使用低壓電而沒有中國的交流電更加實用。

為什麼要大力發展核電?究竟核電對於我們有什麼好處呢?

8樓:一生所愛

大力發展核電是非常有利於國家和社會的環保和生態,能夠提供更好居住環境和人們的生活環境,核電的發展對市民的好處有很多,因為核電它不會大量排放一些空氣汙染物,同時也不會大面積的排放二氧化碳,不會加重溫室效應。

的形成。大力發展核電是未來這一領域的發展優勢,因為核電的好處可以取代部分傳統工業,現在很多國家都在大力研究核電並將核電大。

面積的適用於生活中。

一、環保、生態。

隨著時間的推移,國家的發展更加的致力於乙個碳綜合的發展,也就是環保和生態,實際上在我們國家非常注重市民居住的環保生態的環境,所以發展核電站。

的目的就是為了有效提高市民生活質量,朝著乙個環保生態的社會發展進行,而核電站剛好是可以有效的起到環保生態作用,比如喚平時大家所瞭解生物能。

太陽能等這些都還要環保有效。<>

二、核電不大量排放汙染物。

核電站有很多的好處,因為核電站中發電是可以有效防止汙染物排放,至少可以減輕汙染物排放的壓力,給當地生活帶來更加舒適的環境,如果不使用核電站,或許用傳統工業所排放出來的汙染物會非常多,那到時候會加劇乙個城市環境的惡化,不會使環境變得更好,只會變得更差,所以大力發展核電就是有這些好處。<>

三、核電不會加重溫室效應。

近幾年大家可以感受到全球的氣溫棗慎明顯有一定的上公升,特別是在夏天,溫度會越高,這就是因為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

所導致,如果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得到控制,那溫室效應就不會加劇。而渣巖凱核電的發展剛好是可以減少排放二氧化碳的可能,時間長了以後,那全球的溫室效應就會逐步的降低,所以全球都在致力於核電的發展,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蘋果作為如今世界手機行業的巨頭,為何不自己生產手機晶片

隴東槍 蘋果既是一家市值一度突破萬億美元的高科技公司,又是世界高階手機領域的霸主。但令感到奇怪的是,蘋果公司雖然有能力通過arm的架構,自己去設計晶片,卻不能自己去生產晶片。目前在全世界範圍內可以批量生產半導體晶片的企業只有三家,分別是臺積電 三星以及英特爾。可能有人會問中國的華為不是也在2009年...

作為五虎上將,趙雲在蜀漢為何不受到重用

說起武神趙子龍,我相信大家都聽過,喜歡看三國的人對這個人物都不會陌生。我第一次聽過趙雲這個名字是看過電視劇裡面,長阪坡救阿斗,趙雲單騎救主,讓很多人都覺得很厲害啊。因為這個事件,我覺得趙雲有膽有謀,而趙雲也被劉備說過渾身是膽,這個稱讚完全把趙雲的特點給說出來了。趙雲作為五虎上將裡面的佼佼者,但是卻沒...

滕華濤稱用錯了鹿晗,作為導演為何不願承認自己的不足

人都是很難主動承認自己的錯誤的,如過他真的這麼自覺的話就不會拍爛片了。承認不足,會有風險。意味著此片最大的過錯是自己,會對他的聲譽造成影響,以後大家可能就不怎麼想看他的電影了。他對這部電影的理解沒有很到位,雖然想到打反差感,可是最後的效果適得其反。我認為每個人都有虛榮的一面,很多時候都是做錯了事情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