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改造時期有利的國際形勢是什麼?

時間 2025-02-03 03:45:24

1樓:拌書侯

3全部 三大改造是指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三大改造前是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形式並存。三大改造後,以全民所有制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為主要形式的社會之一公有制成為我國唯一的經濟基礎。

三大改造完成生產資料的私有制轉化為社會主義的公有制。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國有經濟控制國民命脈,對經濟發展起主導作用。

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控制力上,即體現在控制國民經濟發展方向,控制經濟執行的整體態勢,控制重要稀缺資源的能力上。在關係國民經濟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國有經濟必須佔支配地位。

生產資料公有制是社會主義的根本經濟特徵,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是國家引導,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本力量,是實現最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和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證。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對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增強國家的經濟實力,國防實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國家國際地位,具有關鍵性作用。

三大改造的內容及歷史意義

2樓:愛創文化

三大改造即對個體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對個體農業、手工業通過走合作化道路的形式變私有制為公有制;實施「贖買政策」,對資本主義工商業採取「公私合營」的方式,逐步變私有制為公有制。

三大改造的時間是1952年下半年至1956年年底。1952年下半年至1956年,新中國僅僅用了4年時間,就完成了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實現了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使中國從新民主主義社會跨入了社會主義社會,我國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從此,中國進入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

1.農業社會主義改造。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又叫農業合作化運動。

從1951年12月開始,***頒發了一系列的決議,規定了我國的農業社會主義改造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到1956年底,農業社會主義改造在經歷了互助組、初級社、高階社三階段後基本完成,實現了農業合作化。

2.手工業社會主義改造。手工業社會主義改造是通過合作化道路,把個體手工業轉變為社會主義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經濟的理論和實踐。

從1953年起,我黨在過渡時期總路線的指導下,決定逐步對手工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到1956年底,基本上完成了對個體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3.資本主義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資本主義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是通過國家資本主義的形式,將民族資本主義經濟逐步轉變為社會主義經濟的理論和實踐,從1954年至1956年底全面進行。

黨對資本主義工商業採取了「和平贖買」的政策,通過國家資本主義形式,逐步將其改造成社會主義公有制企業,而且將所有制改造與人的改造相結合,努力使剝削者成為自食其力的勞動者。

1.我國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在理論上和實踐上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極大地促進了工、農、商業的社會變革和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

2.實現了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任務。政治上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在我國初步建立;經濟上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在我國基本確立;為我國的社會主義工業化開闢了道路;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3.三大改造標誌著我國基本上實現了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所有制方面的社會主義革命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我國初步建立了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

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簡述三大改造的歷史意義

3樓:儒雅隨和

歷史意義如下:

中國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有力地鼓舞馬列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理論,極大地促進了工農和商業的社會轉型,國民經濟的蓬勃發展。將生產資料的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任務已經成功。

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最初是在中國建立的;經濟規劃的社會主義經濟基本建立在中國;它為中國的社會主義工業化開闢了道路。三大改造標誌著中國已經基本上將生產資料的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社會主義所有制革命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中國初步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

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基本上表明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形成在國民經濟中占主導地位。從那時起,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基本建立起來,中國已經開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是20世紀中國的歷史性變革。

4樓:修魚夙凜

我正好初二,歷史書第25頁。

到1956年底,國家基本上完成了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實現了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轉換為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任務。我國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我是手打的喲~採納吧。

5樓:嶽一無法解釋

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完成,標誌著社會主義制。

度在中國的確立,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為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奠定了基礎。

1)社會主義改造的勝利,在乙個幾億人口的大國中,能夠比較順利地實現消滅私有制這樣複雜、困難和深刻的社會變革,不但沒有造成生產力的破壞,反而促進了工農業和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並且得到人民群眾的普遍擁護而沒有引起巨大的社會動盪,這的確是偉大的歷史性勝利。

2)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國社會的經濟結構發生了根本變化,幾千年來以生產資料私有制為基礎的階級剝削制度基本上被消滅,社會主義經濟成了國民經濟中的主導成分,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在中國基本確立。它與1954年召開的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確立的社會主義政治體制一起,完成了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中國從新民主主義社會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3)中國共產黨在實踐中把馬列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社會主義革命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創造性地開闢了一條適合中國特點的社會主義改造道路,以新的經驗和思想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

4)社會主義改造的勝利,大大解放了我國的社會生產力,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為社會主義建設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開闢了廣闊的前景。

總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是20世紀中國歷史上的第二次歷史性鉅變。這是中國從古未有的人民革命的大勝利,為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創造了前提,奠定了基礎。

6樓:網友

三大改造標誌著中國已經基本上將生產資料和所有制轉變為主義公有制社會主義所有制革命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中國初步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

7樓:網友

1、標誌著以公有制為主體的經濟體系形成;

2、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

3、進入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

8樓:網友

意義: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我國建立起來,這是中國歷史上最深刻的社會變革,我國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9樓:網友

三大改造,是指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社會主義三大改造的完成,實現了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使中國從新民主主義社會跨入了社會主義社會,我國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從此,進入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

10樓:網友

1、標誌著以公有制為主體的經濟體系即計劃經濟體制形成;

2、起社會主義制度基本建立;

3、進入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

4、是中國歷史上最為深刻的社會變革。

社會主義三大改造的勝利完成有何重大歷史意義?

11樓:

1.標誌著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

從1949年到1956年的7年間,我國基本上實現了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三大改造的勝利完成,標誌著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全面確立,宣佈了佔世界人口1/4的中國進入了社會主義社會。在乙個幾億的大國中比較順利地實現如此複雜、艱難和深刻的的社會變革,的確是偉大的歷史性勝利。

這個勝利的取得,是由於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執行了***根據我國情況制定的馬克思主義政策。

第一,社會主義公有制已成為我國的經濟基礎。三大改造的勝利完成,使我國的所有制結構發生了根本變化。

到1956年, 在國民經濟中,國營經濟佔, 合作社經濟佔,公私合營經濟佔,資本主義經濟下降到,個體經濟則下降到。總之,在整個國民經濟中,公有制(全民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經濟佔,這表明,幾千年來以生產資料私有制為基礎的剝削制度已被消滅,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基礎的社會主義制度已經建立。

第二,剝削階級作為階級已經被消失或正在消亡。

三大改造勝利完成帶來的社會經濟制度的根本變化,必然引起階級關係的根本變化。在建國初期完成民主革命遺留任務的過程中,帝國主義勢力、官僚資產階級和封建地主階級已被消滅。剩下的剝削階級民族資產階級和富農階級,由於失去了賴以剝削他人的制度,也正處在消亡的過程中。

工人階級已成為國家的領導階級。農民已經由個體農民轉變為合作化的農民。

第三,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基礎已經初步奠定。三大改造的勝利完成,使生產關係更加適合生產力水平,極大地解放了生產力。特別是第乙個五年計劃提前完成,改變了國民經濟結構,奠定了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初步基礎。

12樓:馬纓杜鵑

三大改造的完成,生產資料從私有制變為公有制,標誌著中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13樓:讓我裝飾你的夢

如果你不是在回答課本的問題呢,這一段歷史,就是用來做宣傳用的。你看樓上那位複製的,說這個完成了社會主義的初步完成,那麼請問,什麼叫社會主義?什麼叫社會主義的初步階段?

明顯就是在說自己好兒嗎。

14樓:網友

(1)我國民主革命的徹底完成(2)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

15樓:網友

生產資料由私有制變變為共有制,標誌著中國進入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

16樓:網友

社會主義三大改造,是指建國初期,中國共產黨在全國範圍內組織的對於農業、資本主義工商業和手工業進行的社會主義改造。

其意義是,標誌著我國基本上實現了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所有制方面的社會主義革命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我國初步建立了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17樓:花開知誰泣

最重要的是:我國初步建立了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

三大改造是如何改造的,社會主義三大改造指的是對什麼進行改造?改造的具體措施是什麼?有何重大歷史意義?

滄笙低惋 三大改造是對農業 手工業 資本主義工商業,三者進行改造。1 農業社會主義改造 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又叫農業合作化運動。1953年,先後釋出了 中共 關於農業生產互助合作的決議 和 中共 關於發展農業合作社的決議 中國農村開始了互助合作運動引導他們參加農業生產合作社,走集體化和共同富裕的社會主...

為什麼說「三大改造」的完成標誌著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

shine天馬丶丶 原因有以下幾點 1 三大改造在理論上和實踐上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極大地促進了工 農 商業的社會變革和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2 實現了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任務。3 政治上 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在我國初步建立 4 經濟上 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在我國...

緊急!!歷史老師進!請問三大改造時,農民為什么踴躍參加農業生產合作社

中國是農業大國,農業是國家的基礎。這關係到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成敗。土改後,廣大農民獲得了土地,這就使土地從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變成了農民土地所有制。農民獲得了土地,提高了生產積極性。但是我國的農村主要是自然經濟,仍然是一家一戶的分散經營。建國初,廣大的農民,主要是貧苦農民缺乏生產工具 資金,一家一戶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