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小高清呀
四季的形成是因為地球繞太陽公轉的結果。地球一直不斷自西向東自轉,與此同時又繞太陽公轉。而地球公轉的軌道又是一個橢圓的形狀,太陽始終位於一個焦點上。
地球在不斷公轉的過程中,地軸與公轉軌道始終會保持66°34′的交角,即地球始終是斜著身子繞太陽公轉。因為地球公轉的原因,致使太陽直射點在地球表面發生變化。
地軸是地球自轉的假想軸,它透過地心連線南北兩極。地球每天圍繞地軸轉一圈。這就是地球上晝夜交替的原因。
2樓:匿名使用者
秋來夏往,冬去春回,年復一年,四季永遠這樣迴圈著。這種四季冷暖的周而復始是怎樣形成的呢?
我們都有烤火取暖的體驗。當我們正對著爐火時,感覺特別烤人;斜對著時,就不那麼熱了。此外,注意觀察的同學,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
朝南的房間,冬天充滿陽光,而夏天陽光卻射不到室內。這說明太陽的高度在變化:冬天低,陽光斜射;夏天高,陽光直射。
想想這些現象的道理,與天氣冷暖變化聯絡起來,四季變化形成的原因就不難理解了。
太陽高度週期性的變化,造成週期性的直射和斜射。太陽高度為什麼會有週期性的變化呢?
地球在繞太陽公轉的過程中,地軸始終與軌道面傾斜成66度33分的夾角。由於地軸的傾斜,當地球處在軌道上不同位置時,地球表面不同地點的太陽高度是不同的。太陽高度大的時候,太陽直射,熱量集中,就好像正對著火爐一樣;而且太陽在空中經過的路徑長,日照時間長,晝長夜短,必然氣溫高,這就是夏季。
反之,太陽高度小時,陽光斜射地面,熱量分散,相當於斜對著火爐;而且太陽在空中所經路徑短,日照時間短,晝短夜長,氣溫則低;由冬季到夏季,太陽高度由低變高。同樣道理,太陽高度的變化影響著晝夜的長短和溫度的高低,分別形成了秋季和春季。
由於地球永不停歇地側著身子,圍繞太陽這個大火爐運轉,這種冷暖便不停地交替著,從而形成了寒來暑往的四季。
3樓:微志科技
為何地球會有四季交替?原來是得益於四十多億年前,看完漲知識了
4樓:匿名使用者
四季的產生是因為地球圍繞太陽造成的,由於地球軌道距離太陽的遠近造成了一年溫度的差異,圍繞太陽一週的時間是一年。
5樓:海量不多喝
太陽照射地球的角度決定的
為什麼會有四季交替,季節是怎麼形成的?
6樓:度娘菜園和廚房
季節交替現象的原因如下:
1、四季的形成是因為地球繞太陽公轉的結果。地球一直不斷自西向東自轉,與此同時又繞太陽自西向東公轉。而地球公轉的軌道又是一個橢圓的形狀,太陽始終位於一個焦點上。
地球在不斷公轉的過程中,地軸與公轉軌道始終會保持66°34′的交角,即地球始終是斜著身子繞太陽公轉。
2、因為地球公轉時地軸是傾斜的,而且它的空間指向保持不變,這樣使地球在公轉軌道的不同位置,表面受太陽照射的情況也就不完全相同,致使太陽直射點在地球表面發生變化,便產生了四季。
3、以北半球為例,夏至日前後一段時間,地面獲得的太陽光熱較多,形成夏季。冬至日前後一段時間,地面獲得的太陽光熱較少,形成冬季。春分日和秋分日前後一段時間,地面獲得的太陽光熱比夏季少,比冬季多,分別形成春季和秋季。
南北半球季節相反。
7樓:蝶谷蝶飛
四季指一年中交替出現的四個季節,即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在天文上,季節的劃分是以地球在圍繞太陽公轉軌道上的位置確定的。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是橢圓的,而且與其自轉的平面有一個夾角。
當地球在一年中不同的時候,處在公轉軌道的不同位置時,地球上各個地方受到的太陽光照是不一樣的,接收到太陽的熱量不同,因此就有了季節的變化和冷熱的差異。
在氣候上,四個季節是以溫度來區分的。在北半球,每年的3~5月為春季,6~8月為夏季,9~11月為秋季,12~2月為冬季。在南半球,各個季節的時間剛好與北半球相反。
南半球是夏季時,北半球正是冬季;南半球是冬季時,北半球是夏季。在各個季節之間並沒有明顯的界限,季節的轉換是逐漸的。
1.四季遞變
地球上的四季首先表現為一種天文現象,不僅是溫度的週期性變化,而且是晝夜長短和太陽高度的週期性變化。當然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改變,決定了溫度的變化。四季的遞變全球不是統一的,北半球是夏季,南半球是冬季;北半球由暖變冷,南半球由冷變熱。
現在分析一下晝夜長短和太陽高度,在不同季節的週期性變化規律。
從春分經夏至到秋分,北半球處於夏半年,南半球處於冬半年。在此期間,北半球晝長夜短,南半球晝短夜長;北極處於極晝,南極處於極夜;北迴歸線以北的太陽高度始終大於平均值,南迴歸線以南則小於平均值。北迴歸線以北太陽升起於東北方的地平圈上,降落於西北方的地平圈上。
二分日全球各地太陽均升起於正東方,降落於正西方。
從秋分經冬至到春分,北半球處於冬半年,南半球處於夏半年。在此期間,南北半球的晝夜長短、極晝極夜和太陽高度,都同上述情況相反。北迴歸線以北太陽升起於東南方的地平圈上,降落於西南方的地平圈上。
從夏至經秋分到冬至,北半球由夏半年變為冬半年,南半球由冬半年變為夏半年。在此期間,北半球晝漸短,夜漸長,極晝帶逐漸縮小;南半球晝漸長,夜漸短,極夜帶逐漸縮小。北迴歸線以北太陽高度一直在減小,南迴歸線以南則在增大。
北迴歸線以北太陽出升方向由東北變為東南,降落方向由西北變為西南。秋分日由正東昇起,正西降落。
從冬至經春分到夏至,北半球由冬半年變為夏半年,南半球由夏半年變為冬半年。南北半球的晝夜長短、極晝極夜和太陽高度的變化同上述情況相反。北迴歸線以北太陽升起的方向由東南變為東北,降落方向由西南變為西北。
從冬至到春分和從夏至到秋分,全球各地晝長都向平均值(12小時)接近,極晝、極夜的範圍都逐漸縮小。北迴歸線以北和南迴歸線以南的太陽高度都在向平均值接近。北迴歸線以北,太陽升起方向逐漸接近正東,降落方向接近於正西。
從春分到夏至和從秋分到冬至,全球各地晝夜長短都在向極值變化,極晝、極夜的範圍都逐漸擴大。北迴歸線以北和南迴歸線以南的太陽高度也趨向極值。北迴歸線以北太陽升、落的方向,分別向東北、東南和西北、西南移動。
由於南北迴歸線之間的晝夜長短和太陽高度的變化較複雜,所佔篇幅較多,我們沒有充分地說明,讀者自行總結出規律來也是不難做到的。在分析的時候,最好能分成幾個階段來進行。例如,在北半球,可以從春分到太陽直射該地算做一個階段,再到夏至為第二個階段,夏至以後到再次太陽直射為第三個階段,以後可以把到冬至作為下一個階段,由冬至到春分是最後一個階段,太陽完成了一次迴歸運動。
每個階段晝夜長短、太陽高度、太陽的升落方向及正午時太陽的方向(例如,北半球夏至時,太陽在正午時位於天頂以北,冬至時則在天頂以南),等等,都有較大的變化。
2.四季劃分
(1),四季是根據晝夜長短和太陽高度的變化來劃分的。在四季的劃分中,以太陽在黃道上的視位置為依據,以二分日、二至日或以四立日為界限。但是,東西方各國在劃分四季時所採用的界限點是不完全相同的。
(2),第一種分類法:我國傳統的四季劃分方法,是以二十四節氣中的四立作為四季的始點,以二分和二至作為中點的。如春季立春為始點,太陽黃經為315°,春分為中點,立夏為終點,太陽黃經變為45°,太陽在黃道上執行了90°。
這是一種傳統的,常見的方法.
(3),第二種分類法:天文學分類法(即西方分類法)四季劃分更強調四季的氣候意義,是以二分二至日作為四季的起始點的,如春季以春分為起始點,以夏至為終止點。這種四季比我國傳統劃分的四季分別遲了一個半月。
(4)**:『1春、秋二分日,全球各地晝夜長短和太陽高度都等於全年的平均值,具有從極大值(或極小值)向極小值(或極大值)過渡的典型特徵。因此,把春分作為春季的中點,和把秋分作為秋季的中點是非常合理的;夏季裡,晝最長,夜最短,太陽高度最大的是夏至那一天,該日地表獲得太陽能量是最多的。
所以,夏至作為夏季的中點是很合理的;同理,冬至作為冬季的中點也是很科學的。
但是,從實際氣候上講,夏至並不是最熱的時候,冬至也不是最冷的時候,氣溫高低的極值都要分別推遲1~2個月。我國有「熱在三伏」,冷在三九」的說法。因此,把夏至和冬至分別安排為夏季和冬季的開始日期,與實際氣候能更好地對應。
所以,西方四季劃分更能體現實際的氣候意義。 無論是我國的具有天文意義的四季劃分,還是西方具有氣候意義的四季劃分,都是天文上的劃分方法。這是因為,二分、二至和四立在天文上都有確切的含義,都是把全年分成大體相等的四個季節,每個季節三個月,太陽在黃道上執行90°。
它們都不能反映各地氣候的實際情況。通過這種方法劃分的季節,就是天文四季。
天文四季是半球統一的。在半球的範圍內,每個季節有統一的開始和結束的時刻,並且在半球範圍內,每一地點均存在著這四個季節,每個季節都是等長的。
(5),第三種分類法:為了準確地反映各地的實際氣候情況,劃分四季常採用氣候上的方法既近代學者張寶坤分類法,採用候平均氣溫劃分四季。並且規定:
候平均氣溫大於或等於22℃的時期為夏季,小於或等於10℃的時期為冬季,介於10℃~22℃之間的為春季或秋季。按此標準劃分四季,中緯地區季節與氣候相一致,低緯地區和極地附近春、夏、秋、冬的溫度變化很不明顯。同時,在中緯地區,各季的長度也不一樣。
這就是氣候四季。例如,北京春季有55天,夏季103天,秋季50天,冬季157天。這種方法,可以結合各地的具體氣候,農業,故運用較多.
(6),第四種分類法:氣候統計法,因為一般以1月份為最冷月,因此,春季,為3,4,5月.夏季,為6,7,8月.秋季,為9,10,11月.冬季,為12,1,2月.這種四季分類法,比較適用四季分明的溫帶地區.
(7),天文四季具有理論意義,氣候四季具有實用價值。天文四季是氣候四季劃分的基礎。天文四季是半球統一的。
北半球是夏季,南半球是冬季;氣候四季則是區域性區域(中緯地區)統一的。天文四季的劃分取決於天文現象的變化,氣候四季的劃分取決於氣溫的變化。無論哪個半球的哪個地點,都有等長的天文四季;而氣候四季則在同一地點也不一定等長。
這是天文四季和氣候四季的主要不同之處
3.二十四節氣
*二十四節氣總覽(按公元月日計算):
春季:2月3--5日交節 [立春(節氣),黃經315度];2月18--20日交節[雨水(中氣),黃經330度];
3月5--7日交節 [驚蟄(節氣),黃經345度];3月20--22日交節[春分(中氣),黃經 0 度];
4月4--6日交節 [清明(節氣),黃經15度 ];4月19--21日交節[穀雨(中氣),黃經30 度];
夏季:5月5--7日交節 [立夏(節氣),黃經45度 ];5月20--22日交節[小滿(中氣),黃經60 度];
6月5--7日交節 [芒種(節氣),黃經75度 ];6月21--22日交節[夏至(中氣),黃經90 度];
7月6--8日交節 [小暑(節氣),黃經105度];7月22--24日交節[大暑(中氣),黃經120度];
秋季:8月7--9日交節 [立秋(節氣),黃經135度];8月22--24日交節[處暑(中氣),黃經150度];
9月7--9日交節 [白露(節氣),黃經165度];9月22--24日交節[秋分(中氣),黃經180度];
10月8--9日交節 [寒露(節氣),黃經195度];10月23--24日交節[霜降(中氣),黃經210度];
冬季:11月7--8日交節 [立冬(節氣),黃經225度];11月22--23日交節[小雪(中氣),黃經240度];
12月6--8日交節 [大雪(節氣),黃經255度];12月21--23日交節[冬至(中氣),黃經270度];
1月5--7日交節 [小寒(節氣),黃經285度];1月20--21日交節 [大寒(中氣),黃經300度]。
*二十四節氣歌: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大小寒。
每月兩節不變更,最多相差一兩天,上半年來
六、廿一,下半年是
八、廿三。
為什麼會有四季更替
四季更替的原因是 地球自轉產生晝夜更替 地球公轉產生四季變化。這是自然規律,咱們人類是改變不了它的。哈哈哈,不錯,你的想法奇特,可以學習設計啊!四季更替的產生主要是由於地球繞太陽公轉而產生的。詳細的你可以去 國家地理網 查閱。因為地球是圍繞著太陽在轉,所以有更替唄。地球自轉的同時也在圍繞著太陽公轉,...
桂花為什麼四季長春,桂花為什麼四季長春
樟樹是常綠喬木,它的常綠不是不落葉,而是春天新葉長成後,去年的老葉才開始脫落,所以一年四季都呈現綠意盎然的景象.桂花樹為什麼四季常青 桂花樹四季常青是因為桂花樹為常綠灌木,它不像落葉植物與紅葉植物一樣具有明顯的樹葉色彩變化。常綠灌木在植物學中指的是一種全年保持葉片的灌木,葉子可以在枝幹上存在12個月...
為什麼四季豆沒炒熟易中毒,為什麼四季豆沒炒熟會有毒
四季豆又名刀豆 芸豆 扁豆等,是人們普遍食用的蔬菜。生的四季豆中含皁甙和血球凝集素,由於皁甙對人體消化道具有強烈的刺激性,可引起出血性炎症,並對紅細胞有溶解作用。此外,豆粒中還含紅細胞凝集素,具有紅細胞凝集作用。如果烹調時加熱不徹底,豆類的毒素成分未被破壞,食用後會引起中毒 四季豆的形態為 莢果條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