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星伝風語
看淨空法師《妄盡還原觀》文章。佛,菩薩是去除執著,分別,妄想而成就。去除執著則無「別人受病痛折磨之苦」的永恆看法,即知道你是暫時的,會變的,因緣而變。
佛,菩薩是如如不動,如如不變,看別人幾十世如同看了你幾秒鐘,這個比如都不恰當,因為正確的是佛,菩薩的境界他們是沒時間的,因為他們沒變化,沒變化過程則沒時間可言。去除分別則無苦樂之區別。去除妄想則無凡人之思想。
佛,菩薩是如鍾般應世人之敲打,用心去求則獲得心心之應。
對於沒深入佛法的人來說,是比較難明解。還是看看法師的文章先吧。
2樓:書凱文
善行結善果,惡行結惡果
人怎麼理解佛看待別人受病痛折磨之苦
3樓:無量光無量壽
苦痛的感覺都是一樣的,只是眾生不能明白,病苦生死的源自眾生自身善惡業力因果,自然貪慾不息墮入苦海輪迴不能解脫。唯佛生生世世修行不綴,眾生依佛願行,出離生老病死苦海輪迴,一樣得享清淨自在,覺悟圓滿成就正等正覺。
佛教怎麼看待人的身體和生命過程
4樓:示怡賴晗雨
淨空法師---人生酬業。你自己做不了主,你為什麼到這個世間來的
你看凡夫,六道凡夫,把這個身體當作自己、當作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一生都是為這個我服務。不知道這個我是假的,不是真的,它是生滅法,有生有滅。有生有滅,在佛法裡面說,假的,不是真的。
佛法真假從**分?不生不滅是真的,有生有滅是假的。
現在我們這麼多年的學習,對於這樁事情有了一點概念。這個身到底是怎麼回事情?為什麼要來到人間?
來到人間之後這一生要幹些什麼?科學家也研究這個問題,有沒有答案?有很多不同的答案,但是還是佛的答案最高明,又簡單,人生酬業。
你自己做不了主,你為什麼到這個世間來的?報應,你過去世造的因,這一生到這來受果報。如果過去生中修善積德,這一生的果報,你來享福的,人間的富貴;如果造作罪業的,你這一生到人間來是受苦受難的。
前世造的因,這一世果報;這一世所造的,來世的果。我們這一生幹些什麼?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幹些什麼?
如果是斷惡修善,積功累德,好,來生是人天福報;如果是貪瞋痴慢疑,是不仁不義、無禮無信,來生就苦了,來生三途去了,這是不能不知道的。
這是世尊、是菩薩們無盡的慈悲,把事實真相告訴我們,希望我們來生不要墮三惡道。三惡道太苦了、時間太長了,很容易進去,很不容易出來。為什麼?
進去之後,那是消惡業的,你阿賴耶裡面所有業習種子裡頭惡的,統統要消乾淨,你才能離開。我們這一生所造的就不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過去無量劫來生生世世這累積了多少?你就曉得這個麻煩大了,一念不謹慎,就到三途去了,到三途時間長。
到天道時間也長,天道是消福報的、消善業的,三途是消惡業的,所以說它是惡報,六道都是消業障的。
可是我們六道里的眾生他不覺悟,遇到佛法也還很難回頭,所以長劫輪迴,我們在六道住了無量劫。這一生積過去世所結的緣分,跟佛結了緣分,特別是淨宗,淨宗能往生,都是過去曾經供養無量諸佛如來。這一生遇到了,得諸佛如來冥冥當中加持,你能信、你能願,願生淨土,你能老實唸佛,這一生能成就,沒有一個是僥倖的,也沒有例外的。
就是一生不信佛,臨命終時,一口氣還沒斷,遇到善友勸他,到極樂世界去親近阿彌陀佛,他立刻就能信、就能願,發願「好,我願意去」,念一聲佛號、十聲佛號都能往生。
5樓:引經據典正法
《解》眾生是能受用人。等覺以還皆可名。今且約人民言。
以下下例上上也。娑婆苦樂雜。其實苦是苦苦。
逼身心故。樂是壞苦。不久住故。
非苦非樂是行苦。性遷流故。彼土永離三苦。
不同此土對苦之樂。乃名極樂。
經中凡是提某人的名字是令人注意,下面有很重要的開示。佛叫著舍利弗說:『彼土何故名為極樂?
』舍利弗並未答話,因為這是佛果地上的境界。舍利弗未成佛,他無話可答。於是佛繼續說,那個世界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
佛說我們這個世界有五種受,苦、樂、憂、喜、舍。身有苦、樂兩種受,心有憂、喜兩種受,如無以上四種受,就是『舍』受。舍受是短暫的,如保持長久就是『定』。
雖然到了四禪八定還是舍受,而非三昧。如超過八定到九次第定就超越三界了。
『眾生是能受用人』,『眾緣和合而生者』謂之『眾生』。人是眾緣和合而生,毛巾也是眾緣和合即生,無有一法不是眾緣和合,等覺以下皆謂之眾生。九法界除六道外,聲聞緣覺菩薩皆為佛的學生,五十一個位子,等覺最高。
在西方享受是平等的,西方世界之外,九法界眾生享受皆不平等。娑婆世界苦多樂少。苦是身心都受到壓力,樂的時間不久謂之壞苦。
非苦非樂是舍受,心不能常保謂之行苦。經中說三苦八苦。八苦是『生、老、病、死、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會、五陰盛』。
生苦,佛在經中說的非常透徹,神識在母腹中十月,感受如在地獄。母飲一杯涼水,如在寒冰地獄,飲一杯熱水,如在八熱地獄。出去之後把前世的事情忘得一乾二淨。
出生時如夾山地獄,出來一接觸空氣,如風刀地獄。病苦老苦擺在眼前,人人皆有直接間接的感受。死時神識離開身體,如生龜脫殼。
學佛有真工夫的人,老病死皆無,年老體健,臨終預知時至,無疾而終。以上是生老病死四苦。第五是求不得苦。
慾望太多,無法達到。第
六、怨憎會苦。冤家對頭,不想碰頭,偏偏遇到。第
七、愛別離苦。心愛的人要生離死別。第
八、五陰熾盛苦。五陰是『色、受、想、行、識』,即生理與心理的造作。五陰是因,前面七種苦是果。
『樂是壞苦,不久住故』。 苦是真的,樂是假的。樂會變苦,苦不能變樂。
例如跳舞是樂,連跳三天三夜,樂變為苦。三天不吃飯,苦不堪言,到了七天,更苦,絕不會變樂。非苦非樂固然好,但有行苦,俗雲『青春不住』,剎那剎那衰老。
說真話,從生下那一天就一直往墳墓賓士,從無暫息。極樂世界永離八苦,苦樂是相對的,西方苦樂均無,乃名極樂。這種境界不可思議,我們不但說不出來,而且想像不到。
極樂的境界在華嚴經中說的最詳細,讀華嚴可以想像西方的殊勝莊嚴。過去慈雲灌頂法師,清乾隆時人。著作甚豐,將娑婆與極樂比較,以苦樂言,此土遇不到佛是苦,往生西方後花開見佛是樂。
此土聞法很難,西方六塵說法。此土惡友牽纏,不能稱心修道,西方有諸上善人,聚會一處。
6樓:有水酵素
萬物都是成住壞空人就是迷和覺悟
諸位師兄我內心很在乎的一個人受病痛折磨。她這種病無藥可醫。懇請諸位師兄為她祈福求佛祖保佑健康
7樓:aaa**王
其實你修行重點一定要對!!方法很重要!!可以按照自己的能力用這些方法!
不如安排功課 大部分空閒時間用於修行 逐漸佛力加持 改變不難
磕頭拜懺 ! 磕頭為主 ! 其他為輔!( 或放生)
就是給佛磕頭 家裡在佛堂就行 沒有佛堂的對著佛的**也行或經書
亦或意想對西方極樂世界所有佛磕頭拜懺。磕頭時燒香與否自願的!!
磕大頭(五體投地)拜懺,了業最快了!比你念什麼都快很多了!!一般最少要磕10萬個!
磕頭懺悔:每念一聲佛號磕頭一次(念阿彌陀佛就行)每天數量看自己體力,一般108個!一般1到2個月就會有明顯效果了!!
再有迴向文一定要對!!
看你的體力了 磕頭有小頭、 中頭、 大頭 效果不同的
小:跪著不起來 直接磕頭 上半身動
中:跪下磕頭 站起來 再跪下磕頭
大:就是五體投地那種了
有累世的@殺@生因果導致的 需要超度才行
唸誦不如抄** 抄**不如禮佛拜懺 力度是關鍵 效果各不同
治病看是實病還是虛病
實病------抄**-------藥師經
虛病------抄**-------地藏經
唸誦為輔 抄**為主 (或唸誦地藏菩薩名號)
抄**-----《地藏經》 (100部) 《藥師經》 (100部)普門品(不限多少)
任何紙筆都行的 太多 可以燒掉同時唸誦佛號 灰入乾淨流動水裡即可
迴向文是:願以此功德迴向給(名字)的歷代宗親,六親眷屬,歷劫冤親債主,錯@殺@,誤@殺@,故@殺@的一切生靈,人,非人等,願你們早日離苦得樂,脫離六道輪迴,往生極樂世界。往夕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痴,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三遍
8樓:無語天使
為你所愛之人祈福,願她早日**。南無阿彌陀佛。
9樓:萬達文旅城小李
與其求祝福,不如多陪陪她,做些該做的事
在佛教怎麼看待今生多病痛
10樓:青蓮荷花藕
如果真的能夠放下身心世界,專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那麼不論有好深重的業障也是可以消除的,關鍵就是看自己能不能夠在生活當中,放得下這些患得患失的心。能不能夠放下控制和佔有的慾望,能不能夠放下跟人、事情和萬物對立的觀念,能不能夠做到不怨天,不尤人, 能不能夠做到看不慣的要看得慣,聽不慣的要聽得慣,能夠做到那麼身心自然就自在多了,如果是陽壽未盡的話,那麼病也自然會好。關鍵就是您自己要不要真的去做。
還有就是可以放生和唸經,有時間還應該聽經明白道理,知道造作什麼樣的因,那麼就會有什麼樣的果報。這樣的話心也就漸漸的平靜祥和了。
11樓:匿名使用者
在佛教理論中,對於疾病有以下幾種認識:
一、五蘊(色代表的物質世界和受、想、行、識代表的心理精神世界的總和)發生的問題。
其中:1、物質世界(比如我們的肉體)又是以四大(地、水、火、風四種物質特徵)不調為主要的表現。比如體液形態、溫度變化等等。
在佛法中,強調諸行無常,也就是一切物質世界精神世界都是在變遷的,沒有永恆不變,身體的病態變化也是物質世界無常的反映。而生命只是一種輪迴過程,沒有什麼永恆的靈魂,生生死死都是物質世界的正常變化。所謂健康的表現其實就是一種四大平和的狀態。
2、精神世界的各種問題。比如對外界的各種感受錯誤、分辨錯誤、精神上的憂鬱和煩惱等等。在佛法中,認為一切物質世界的表現其實是內心知覺分辨的綜合,所以說一切病的**都是心對外界事物的妄想執著而後表現的。
克服妄想執著就會減少貪、執等念想,得到心的平靜,精神的平和最終會帶來身體的平和。
精神世界與物質世界不是對立的,而是互相影響的。身體狀態的安定能夠帶來心理狀態的安定,而後得到智慧;而心理狀態的平靜也可以使身體對外界的感受刺激不那麼強烈,達到平和的狀態,從而使身體的四大不在受心理的波動。
二、前世今生各種因果的影響。也就是所謂業力的延續造成的身心損害。這裡涉及到對佛法的正確理解,否則會成為迷信,我們暫且不多說,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它的最終表現仍然落在今生的精神感受上。
佛教的理論講究一切都是緣起的法則。也就是有因、有緣(客觀條件)、而後產生果。所以一切事(包括病)都是有因,有條件,才能有結果。
綜上,理解佛教的思想對於克服心理問題、精神壓力,正確認識疾病的產生、發展和變化,客**待生命價值,都有非常大的影響。
一切因果,看起來都是過去開始,但反過來說也可以在現在結束。受自己應當受的,做自己應當做的,承擔所受不入於心,所做已做不受後有,不就是解脫嗎?
怎麼理解佛說的歡喜心。謝謝大家
傷 於善法起隨喜心,因眾生得度而歡喜。普賢菩薩行願品 菩薩若能隨順眾生。則為隨順供養諸佛。若於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若今眾生生歡喜者。則今一切如來歡喜。假設行菩薩道的菩薩,能常常恆順眾生,能隨順眾生,就是隨順諸佛,也就是供養諸佛,因為 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 對一切眾生都恭故承事,也就是尊...
你怎樣看待軟體測試,怎麼理解軟體測試?
你好,軟體測試是為了降低軟體的錯誤率並及時把使用者的需求反饋給開發人員,其實軟體測試在軟體的開發階段就要參與整個專案。做一名簡單的測試員很容易要想稱為一個高階軟體測試工程師不僅要有程式設計知識,測試技術與網路技術而且還要有很好的溝通能力。現在國內能稱得上是高階測試人才的也不過區區1萬人。可見我國軟體...
「佛說即非是名該怎麼理解,佛說 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是什麼意思?
莫菲有人 去看 六祖壇經 吧 金剛經雲 應無所著而生其心 或許 六祖壇經 更適合您 不可限量 金剛經 我也看了一下,佛說 即非 是名 我的體悟是 佛教化我們做什麼事都好,不可貪住在相上,一切都只是一個名詞.如做好事 幫人渡過了難關,假如做過以後還老想著自己幫了人,有恩於人,自己的思想住在這件事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