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的長輩有哪些飲食習慣是讓你無法接受的?

時間 2025-02-02 09:35:24

1樓:曦曦

可能是因為時代的原因造成的差異,導致很多的老人和年輕人之間的思想有很多的不同,甚至出現了代溝,這種不同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不管是飲食習慣,還是消費習慣,還有生活習慣等等這都是存在差異的,而老人們這一輩子都已經過來了,想改也是比較難的,但是有一些習慣確實是讓年輕人表示接受不了,就拿飲食習慣來講。

一:吃飯吧唧嘴,不注重自己的形象。我們經常說吃飯不能吧唧嘴,因為那是不禮貌的,吃飯那就好好的吃,儘量不要發出任何的響聲,尤其是在外面吃飯的時候,我們更加要注重自己的形象,不然你的聲音太大的話也是會影響到別人的,這樣肯定是不對的。

二:不注意衛生,伸進嘴裡面的筷子再去夾菜。現在我們都知道要注意衛生,大家在一起吃飯的時候也會使用公筷,這樣就不會和每個人有近距離的接觸,畢竟很多的病症都是從口傳染的。

但是很多的老年人似乎是接受不了這樣的舉動,還是習慣的用自己的筷子去夾菜,送到自己的嘴裡面,再去盤子裡面夾菜,說實話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比較的膈應的,不是說嫌棄,而是我們應該要講衛生。<>

三:把喜歡的菜轉到自己的面前。在大家的印象中,好像老人就比較的愛佔便宜,畢竟他們都是從苦日子走過來的人,大家也都理解,即使是現在條件好了,依舊也還是想要佔點小便宜,這樣就開心了。

不管是出去吃酒席還是聚餐的時候,總是想著把好吃的往自己身邊放。<>

其實從餐桌上是最能夠體現出乙個人的教養的,從小父母也教會我們很多餐桌上的規矩,對於我們身邊的老人,我們也要慢慢的去給他們講解,不要讓他們覺得是在嫌棄他們,畢竟時代是一直變化的,人的思想也需要不斷的更新換代。

2樓:網友

1是吃東西吧唧嘴,2是把腳放凳子上,3是吃飯時說話,4是會有點噴飯現象,5是吃飯時講粗口,6是不講衛生,7是掉地上的還撿來吃。

3樓:小老太

吃飯的時候沒有肉,經常吃饅頭,粗食,吃飯的時候說髒話,吃飯吧唧嘴等,這都是讓我無法接受的。

4樓:青楓侃

他們經常會吃一些特別鹹的和特別油膩的東西,是我非常吃不來的,因為我平時很少吃這些東西。

5樓:戀愛小天才

剩飯剩菜都不捨得扔,總是要一直留著下一頓吃。一次性做了很多食物,明明知道這些人吃不完。

不習慣長輩的用餐習慣

6樓:k阿宇

老一輩人嘛可以理解,都幾十年的習慣了難免。。。

老一輩人都受過饑荒,不像現在這樣不愁溫飽,思想上難免有代溝!

畢竟是長輩,稍稍理解一下下就沒事啦!但衛生一定要到位,這個一定要養成良好的習慣,這樣吃的也舒服。。。

7樓:砸人的石頭

呵呵,也許是因為歷史的沉澱而留下來的吧,在長輩們的思想之中,有很多問題我們是想象不到的,而同樣,我們的好多事情也是不如他們的法眼的,我們只能住的,在長輩面前他們怎麼說就怎麼做,延續中華民族傳統的孝敬美德,下來之後還是做回自己(*^祝你開心。

8樓:網友

他們老一輩過來就養成了一定的習慣。你可以試著用溫和的語氣跟他們溝通一下!

9樓:可人鳥

給他們看養成好習慣** 書 還有給他們郵箱裡 部落格 空間裡轉貼有關健康類。養成好習慣文章 也可幫他們建立個喜歡空間 部落格 微博等。

10樓:緣心無痕

這種情況很難處理,就看看你的長輩的性情如何,可以的話還是和他們溝通一下,實在不行的。有條件的話就搬出來住。

11樓:末日燒餅

這個煩惱真的沒辦法幫你,聽口氣你應該是個女的吧。是不是在婆婆家裡這種情況? 實在忍受不了就搬出去住吧。

12樓:網友

可以給他提提意見,並讓他改正,但要先說:「我和你聊聊天。」語氣要溫和。

不良飲食習慣的危害是什麼,哪些不良飲食習慣危害健康

以下不良飲食習慣危害健康 1,不吃早餐 早餐對身體健康至關重要,不吃早餐會對身體健康造成以下影響 1.熱能不夠,直接影響學習和工作效率。2.導致人體需要的平衡膳食得不到滿足。2,午餐湊合 午餐在三餐的飲食分配比例上佔到40 午餐提供的能量和營養是一天中最重要的,對人體一天中體力和腦力的能量補充起承上...

你有哪些不良的飲食習慣今後打算怎樣做

電視佐餐,食不知味。不少同學吃飯時端著飯碗也要跑到電視機面前坐著,眼睛一動不動地盯著螢幕,嘴巴做著機械式的咀嚼,筷子往嘴裡塞著食物。長此以住,就會引起腸胃消化道疾病。吃飯看電視還讓部分中學生與父母的溝通減少,容易造成性格孤僻,成為一個既不健康也不快樂的人。潤喉片當糖,口腔 遭殃 潤喉片可用來 咽喉炎...

端午節有那些飲食習慣?端午節飲食習俗有哪些

粽子 鴨蛋 雄黃酒 米酒 黃酒 我們家鄉端午節中午會吃餛飩。粽子 鴨蛋 雄黃酒 米酒 黃酒我只知這些。吃粽子,賽龍舟,我就知道這麼多。看什麼民族了,大概都是祭奠屈原的!不知道,混點分 襖的。端午節飲食習俗有哪些 1 吃粽子。粽子古稱 角黍 傳說是為祭投江的屈原而發明的,真正有文字記載的粽子見於晉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