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光易槐
日常科學營養配餐通常遵循原則:葷素的搭配,種屬的搭配,食量可以參考中國居民膳食指南。
營養配餐,就是按人們身體的需要,根據食物中各種營養物質的含量,設計一天、一週或一個月的食譜,使人體攝入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礦物質等幾大營養素比例合理,即達到均衡膳食。簡單講,就是要求膳食結構多種多樣,谷、肉、果、菜無所不備,做到平衡膳食,合理營養。推薦參考書《科學營養配餐》北京知錄國際營養醫學研究院編著
平時應該怎樣搭配膳食才能保持營養均衡
青少年應如何搭配營養一日三餐?
怎樣合理搭配飲食才算有營養。
2樓:北京國丹醫院
飲食營養:主要包括食物的消化與吸收、營養學基礎知識、各類食物的營養、膳食結構和膳食指南、各類人群的膳食營養與營養配餐的原理及作用、食譜編制、膳食營養與疾病的關係、食品的汙染與預防等。
3樓:匿名使用者
多吃鹼性食物有益健康 最近人們一直在提酸鹼性食物,那麼究竟如何合理的搭配算鹼性食物呢?這要從人體內的環境來談一下。人體內環境基本是中性的,略偏鹼性。
在新陳代謝過程中產生的大量酸性物質,都被血液中的緩衝物質所中和,不致於使人體內部環境呈酸性,但有時也可造成紊亂。每餐進食,食物都有一定的酸鹼度,也會影響人體的酸鹼平衡。但總體來說注意鹼性飲食,保持體內弱鹼性環境是基本的要求。
在選擇日常飲用水時,我們應該選擇弱鹼性的水。對於水來說,水中是否含有礦物質與微量元素是決定其酸鹼性的關鍵。大自然中的水,如泉水、湖水等一般都是弱鹼性水,因為大自然賦予其豐富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
而純淨水,顧名思義,水中除了水分子,什麼都沒有,水性自然呈酸性。現在市場上流行的人工礦物質水由於人為新增了礦物質,破壞了水的酸鹼平衡,甚至比純淨水還顯酸性。 而所謂食物的酸鹼性,不是食物本身的性質,而是指食物經過消化吸收後,留在體內的元素的性質。
一般金屬元素鈉、鈣、鎂等,在人體內其氧化物呈鹼性,含這種元素較多的食物就是鹼性食物,如大豆、豆腐、菠菜、萵筍、蘿蔔、土豆、藕、洋蔥、海帶、西瓜、香蕉、梨、蘋果、牛奶等。 一些食物中含有較多的非金屬元素,如磷、硫、氯等,在人體內氧化後,生成帶有陰離子的酸根,屬於酸性食物。如豬肉、牛肉、雞肉、鴨、蛋類、鯉魚、牡蠣、蝦,以及麵粉、大米、花生、大麥、啤酒等。
因此,家常菜一定要注意酸、鹼食物的合理搭配,否則,進食酸性食物過多,可造成血液偏酸性。為中和這些酸性物質,又必然消耗體內大量的鈣、鎂等鹼性元素,而引起缺鈣等一系列症狀,如**病、神經病,特別是在節假日裡,如果肉類較多,就更應該注意搭配一些新鮮蔬菜、水果等鹼性食物,以免造成機體酸鹼平衡失調。
4樓:匿名使用者
飲食應合理搭配
在社會物質比較豐富、科技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怎樣吃得更科學或者說更有益於健康,是當前人們關注的話題。有人將當前人們在飲食方面的追求,概括為「吃雜」「吃粗」「吃野」和「吃素」四大特點。從營養學角度來看,還是應該將這四大特點結合,合理搭配,可能會更符合人們對各種營養的需求,對中老年人來說,合理搭配顯得更重要。
粗細搭配
科學研究表明,不同種類的糧食及其加工品的合理搭配,可以提高其生理價值。糧食在經過加工後,往往會損失一些營養素,特別是膳食纖維、維生素和無機鹽,而這些營養素也正是人體所需要或容易缺乏的。以精白粉為例,它的膳食纖維只有標準粉的1/3,而維生素b1只有標準粉的1/50;與紅小豆相比二者少得更多。
因此,老年人在主食選擇上,應注意粗細搭配。至於什麼樣的比例最好,目前還沒有確切的資料,將來也不可能有,還是因人而異為好。不過,多吃雜糧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
例如小米和紅小豆中的膳食纖維比精白粉高8倍~10倍,b族維生素則要高出幾十倍,這對於增強食慾,防止諸如便祕、腳氣病、結膜炎和白內障等都是有益的。我國很多地方的「二米飯」(大米和小米 )、「金銀卷(麵粉和玉米麵)」都是典型的粗細搭配的例子,是符合平衡膳食的要求的。
葷素搭配
動物油含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較多,應與植物油搭配,尤應以植物油為主(植物油與動物油比例為1∶2)。動物脂肪可提供維生素a、維生素d和膽固醇,後者是體內合成皮質激素、性激素以及維生素d的原料。據最新的研究報道,膽固醇還有防癌作用。
每天進食少量動物油應是有益無害的。又如,老年人容易缺鈣,不妨經常用鮮魚與豆腐一起烹調,前者含有較多的維生素d,後者含有豐富的鈣,將兩者合用,可使鈣的吸收率提高20多倍;鮮魚燉豆腐,味道鮮美又不油膩,尤其適合老年人;而黃豆燒排骨,其蛋白質的生理價值可提高二三倍。再如,人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蔬菜與肉類的搭配,如黃瓜肉片、雪菜肉絲和土豆燒牛肉等,由肉類提供蛋白質和脂肪,由蔬菜提供維生素和無機鹽,不但營養素搭配合理,而且色澤誘人,香氣四溢,更使人食慾頓增。
酸鹼搭配
我國勞動人民在與自然界的長期鬥爭中,留下了很豐富的飲食文化,有待於用現代科學理論和技術去發掘、提高。比如,南方有些地區講究把鱔魚與藕合吃。原來鱔魚含有粘蛋白和粘多糖,能促進蛋白質吸收和利用,它又含有比較豐富的完全蛋白質,屬酸性食物;藕則含有豐富的天冬醯胺和酪氨酸等特殊氨基酸,以及維生素b12和維生素c,屬鹼性食物。
這一酸一鹼,加之兩者所含營養素的互補,對維持機體的酸鹼平衡起著很好的作用。實際上,我國人民長期以來所形成的烹調習慣,有很多是屬於酸性食物和鹼性食物搭配的。總的看來,動物性食物屬酸性,而綠葉菜等植物性食物屬鹼性,這兩類食物的搭配對人體的益處是顯而易見的,也是葷素搭配的優點所在。
因此,一些西方的科學家極力推廣中國的菜餚搭配和烹調方式。
怎樣的飲食習慣才是正確的(要詳細的)
5樓:匿名使用者
吃飯,可以說人人都會。民以食為天,每個人都不能不吃飯。但是,如何吃飯,也是大有學問的。注意養成吃飯的正確習慣,將對健康大有好處。
一、飲食六宜
宜早:人體經一夜睡眠,腸胃空虛,清晨進些飲食,精神才能振作,故早餐宜早。
宜緩:吃飯細嚼慢嚥有利於消化,狼吞虎嚥,會增加胃的負擔。
宜少:人體需要的營養雖然來自飲食,但飲食過量也會損傷胃腸等消化器官。
宜淡:飲食五味不可偏亢,多吃淡味,於健康大有好處。
宜暖:胃喜暖而惡寒。飲食宜溫,生冷宜少,這有利於胃對食物的消化與吸收。
宜軟:堅硬之物,最難消化,而半熟之肉,更易傷胃,尤其是胃弱年高之人,極易因此患病。所以煮飲烹食須熟爛方食。
二、飯前喝湯
我國居民用餐習慣一般都是先吃飯、後喝些菜湯。西方人的用餐習慣是先喝點湯,再吃飯(麵包等)。這兩種不同的用餐習慣,究竟哪一種科學、合理?
從科學衛生的觀點看,先喝點湯再吃飯比較好。因為人在感覺飢餓時馬上吃飯對胃的刺激比較大,日久,容易發生胃病或消化不良。如果吃飯前先喝點湯,就好象運動前做預備活動一樣,可使整個消化器官活動起來,使消化腺分泌足量消化液、為進食作好準備。
這樣,就會減輕對空胃的刺激,對胃的保護有一定好處。
三、站著吃飯
醫學家對世界各地不同民族的用餐姿勢研究表明,站立位最科學,坐式次之,而下蹲位最不科學。這是因為下蹲時腿部和腹部受壓,血液受阻,迴心血量減少,進而影響胃的血液**。而吃飯時,恰恰是胃最需要新鮮血液的時候,某些胃病可能與下蹲式就餐姿勢有關。
人們吃飯時大都採用坐勢,主要是因為工作勞累,而坐勢最感輕鬆之故。
四、吃飯說話
傳統習慣認為,吃飯時不宜說說笑笑,否則對消化吸收不利。而現在一些保健專家則認為,吃一頓午飯用30分鐘左右為宜,在此時間裡邊吃邊說,可使一起進餐者交流感情,解除煩惱,使腸胃能正常地消化食物。其原因是,愉快的心情不僅能增進食慾,還可興奮中樞神經,從而促進消化液大量分泌,使胃腸處於最佳消化狀態。
五、喜吃苦食
苦味食物不僅含有無機化合物、生物鹼、萜烴類,而且含有一定的糖、氨基酸等。苦味食物中的氨基酸,是人體生長髮育、健康長壽的必需物質。苦味還能調節神經系統功能,幫助人們從緊張的心理狀態下鬆弛下來,緩解由疲勞和煩悶帶來的惡劣情緒。
苦瓜、咖啡、苦菜、慈姑、茶葉、巧克力、啤酒等苦味食品含維生素b,有強大的殺傷癌細胞的能力。
六、營養均衡
不挑食,不偏食。水果應在兩餐間食用;湯應在飯前喝;瓜類蔬菜要單獨食用。
七、三餐有別
早吃好,午吃飽,晚餐適量。草率的早中餐、豐盛的晚餐,使人患肥胖的佔67%。早餐以低糖低脂肪高蛋白為佳。
午餐同樣,因為午餐食用雞或魚等高蛋白可使血液中充滿氨基酸,包括酪氨酸,酪氨酸可通過血腦屏障,在大腦中轉化為使頭腦清醒的化學物質;另一個能通過血腦屏障的關鍵營養物質是膽鹼,它存在於魚、肉、蛋黃、大豆製品、燕麥片、米、花生和山桃核中,膽鹼是腦神經遞質乙醯膽鹼的化學前體,在記憶中起主要作用。晚餐以高碳水化合物為佳。
八、心情舒暢
吃飯時情緒好,食慾增強,血液迴圈良好,胃腸的消化功能強,免疫力增強;如在吃飯時情緒壓抑和鬱悶,則會影響食慾,影響血液的正常迴圈,降低整個消化系統的功能,降低人的免疫力。
九、講究衛生
飯前洗手,不吃腐爛變質的食物。
十、細嚼慢嚥
細嚼可使食物磨碎成小塊,並與唾液充分混合,以便吞嚥。同時,嚼還能反射性地引起唾液、胃液和胰液等消化液的分泌,為食物的進一步消化提供了有利條件。
十一、定時定量
吃飯有規律,定時定量,能使胃腸道有規律地蠕動和休息,從而增加食物的消化吸收率,使胃腸道的功能保持良好狀態,減少胃腸疾病的發生。
十二、少吃多餐
進食少,血液中的糖濃度低,身體分泌的胰島素就少,膽固醇的水平就降低,體內脂肪也會減少;但要注意,不論吃多少餐,總熱量不應超過一日三餐的總量。
十三、節制飲食
節制飲食不僅能減輕胃腸負擔,而且由於機體處於半飢餓狀態,植物神經、內分泌和免疫系統受到一種良性刺激,從而調動人體本身的調節功能,內迴圈均衡穩定,使免疫力增強,神經系統興奮與抑制趨向於平衡,有利於提高人的抗病能力。
十四、預防「飯醉」
有一部分人因吃得過飽,即使不喝酒,往往也會出現酒醉狀態,即飯後思緒紊亂,昏昏欲睡。這是因為人吃進過多的碳水化合物後,其中的葡萄糖能在胃裡轉變為酒精(乙醇),這部分酒精被人體吸收後,就會引起一系列的症狀。要預防「飯醉」,關鍵在於避免暴飲暴食。
什麼是垃圾食品,如何健康飲食?垃圾食品如何吃出健康
世界衛生組織公佈的十大垃圾食品包括 油炸類食品 醃製類食品 加工類肉食品 肉乾 肉鬆 香腸 火腿等 餅乾類食品 不包括低溫烘烤和全麥餅乾 汽水可樂類飲料 方便類食 主要指方便麵和膨化食品 罐頭類食品 包括魚肉類和水果類 話梅蜜餞果脯類食品 冷凍甜品類食品 冰淇淋 冰棒 雪糕等 燒烤類食品。對照一下我...
什麼是垃圾食品,什麼是垃圾食品
一部諷刺懸疑短片,垃圾食品害死人,看完再也不敢吃薯條漢堡 是指僅僅提供一些熱量,別無其它營養素的食物,或是提供超過人體需要,變成多餘成分的食品。垃圾食品 junk food 是指僅僅提供一些熱量,別無其它營養素的食物,或是提供超過人體需要,變成多餘成分的食品。包括冷凍甜品,餅乾類食品,火腿,罐頭等。...
什麼是垃圾食品?
不同的呢人 定義是不同的呢呢。膨化食品油炸食品。我沒有吃過垃圾食品,因為我知道經常吃多了對身體健康會有很大的傷害,所以我建議人們還是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健康飲食的四個原則,包括食物多樣化,食物以穀類為主 多吃大豆 奶類 蔬菜 適量吃魚 蛋 瘦肉 禽等 鹽油少量,限酒控糖。1.食物多樣化,食物以穀類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