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中的者是什麼意思,在文言文中,者 也 是什麼意思呢?

時間 2021-05-07 19:59:50

1樓:匿名使用者

古漢語解釋

常見含義

[2]備註:加粗例句為中小學語文課本中的例句代詞[3]1.同【現代漢語解釋】助詞1 例:

①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塞翁失馬》 ②誰為大王為此計者?——《鴻門宴》 ③後遂無問津者。

——《桃花源記》 ④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醉翁亭記》 ⑤有復言令長安君為質者,老婦必唾其面!——《觸龍說趙太后》 2.

用在名詞後,相當於「......這個人」 例: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愚公移山》 ②邑有成名者,操童子業。——清·蒲松齡《聊齋志異·促織》 3.用在時間詞後面,表示「......

的時候」 例:①古者以天下為主,君為客。——《明夷待訪錄》 ②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鴻門宴》 4.放在數詞之後。 例:

①或異於二者之為,何哉?——《岳陽樓記》 ②此數者用兵之患也。

助詞1.用在假設複句或因果複句中表停頓,以提示下文。 例:

①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諸將吏敢復有言當迎曹者,與此案同!——《資治通鑑》 2.

放在疑問句末,表示疑問。 例:何者?

上下之分也。 3.與「若」之類字組成某種片語,或單用,表示比擬,相當於「......

的樣子」、「......似的」。 例:

①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唐·柳宗元《黔之驢》 ②言之,貌若甚戚者。——清·蒲松齡《聊齋志異·促織》 4.

放在主語後,引出判斷。構成「者...也」的結構。

例:陳勝者,陽城人也。——《史記·陳涉世家》

生僻/不確定含義

1.(不確定,雖然許多版本異譯為該含義,但《古漢常用字典》中查不到,可能與助詞中的含義1相同)放在主語之後,引出原因。 例:

①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 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在也。 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④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 2.(不確定)助詞,放在假設複句中,表示假設,相當於「如果......

」、「......的話」。 例:

①入則無法家弗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 ②盡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 ③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

3.(不確定)放在陳述句末,表示陳述結束。 例:

①送之至湖口,因得觀所謂石鍾者。 ②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 4.

(生僻含義)通「也」:----《韓非子·八經》:「任事也無重……處官也無私。

」[4]《說苑·政 也理》:「魯無君子也,斯焉取斯。」也均作「者」**,而見古書中「者」「也」可互用。

2樓:夢在江南水鄉

」者「可以作為判斷句的句式判定標誌,本來無意。二,者」就是這個人「意思,作為物主名詞的字尾;三,諧音假借字和「這」相通。意思也是「這,這個」的意思。

3樓:匿名使用者

最普遍的意思:可以作為判斷句的句式判定標誌,沒有意思

跟在人名或事物的後面,表示「這個人」,作為物主名詞的字尾

和「這」相通

舉例說明應用場景:

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時之餘也

者裡有,那裡有

4樓:

文言文直譯的話一般翻譯成「……的」

5樓:稻草的假動作

者,,,,也,,表判斷,表示什麼樣的人(物)

古文中的「者」是什麼意思?

6樓:雞扣小哥哥

在古文中「者」一般是句末助詞,用於代詞時可以指代人。

讀音:者 [zhě]

釋義:用在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片語後,並與其相結合,指人、指事、指物、指時等 。

助詞,表示語氣停頓並構成判斷句的句式 。

這,此(多用在古詩詞曲中) 。

造句:閱讀和寫作是相互關聯的,二者不可偏廢。

歷史經驗證明,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二者不可偏廢。

班幹部既要努力工作,又要努力學習,不能把二者對立起來。

這二者的關係脣齒相依,不可分割。

他的詩和他祖父的畫結合在一起,二者相映成趣,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7樓:百里春海不宛

表示是人的意思

一般不翻譯出來

例如吳廣者,

羊城人也

就是吳廣

羊城人的意思

不翻譯出來謝謝

在文言文中,者……也 是什麼意思呢?

8樓:匿名使用者

的……,用「者……也」表判斷,在古文中常見為助完成判斷語氣的語氣詞,可內不譯。容

1、廉頗者,趙之良將也。(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白話文:廉頗,趙國大將)

2、陳勝者,陽城人也。(司馬遷《陳涉世家》)(白話文:陳勝,陽城人)

3、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韓愈《師說》)(白話文:老師,是傳授道理,傳授學業,解釋疑難的人。)

者:如果放在陳述句末,可作為語氣詞,可助終結、比擬等語氣 。

也:「也」也為語氣詞,可助判斷、強調、將然等語氣。

擴充套件資料

對事物有所肯定或有所否定的句子。可以分為兩個系列:"……者,……也"系列和"乃、為"系列。

文言判斷句,常用"乃"、"為"、"即"、"則"、"是"、"非"來表示,構成又一個系列。

1、當立者乃公子扶蘇。(應當擁立的是公子扶蘇。)

2、我為趙將,有攻城野戰之功。(我是趙國的大將,有攻城野戰的功勞。)

3、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就是現在一起埋在墳墓裡的人。)

4、翩翩兩騎來是誰?(兩個騎馬的人輕快地前來了,他們是誰?)

5、審諦之,頓非前物。(成名仔細看它,立刻覺得它不象先前那隻。)

9樓:劍之舞ζ破魔

「……者……也」,「……也」(即有也無者)與「……者……」(即有者無也)為比較常見的文言文判斷句式,可在翻譯時翻譯為「……是……」。

當然也有例外,樓主就要自己注意了。

10樓:盛天熙園

「者」是代詞,代

來指前面提到

自的人或物。

「也」是表示肯定語氣的語氣詞。

「者……也」是表示肯定判斷的判斷句式。

例:陳勝者,陽城人也。

陳勝這個人,(是)陽城人。

在這個句子中,「這個人」其實就是陳勝,所以指代的內容重複了,一般不用翻譯。「也」現代漢語沒有相應的詞,所以不用翻譯。「是」字是現代漢語判斷句必須有的,所以翻譯時要加進去。

古代判斷句一般不用「是」字。

11樓:☆雨語

表判斷,是判斷句的標誌。

可譯為「……是……」。

12樓:匿名使用者

沒有什麼實際的意思,就是一個句式的標誌,是判斷句的標誌

材在古文中是什麼意思

13樓:雲南萬通汽修學校

材:(1)形聲.從木,從才,才亦聲.

「才」意為「備而未用」、「儲備待用」(見互動百科「才」字條 ).「木」與「才」聯合起來表示「儲備待用的木料」.本義:

庫存木料.

者在文言文中是什麼意思?

14樓:遇見若陽

意思是:用在形容詞、動詞或形容詞性片語、動詞性片語後面,表示有此屬性或做此動作的人或事物。

一、者的組詞:

著者、佔者、強者、尊者、弱者

若者、兩者、後者、瞽者、前者

二、者的筆順:

擴充套件資料一、字源演化:

二、說文解字:

文言版《說文解字》:者,別事詞也。從白。

白話版《說文解字》:者,表示事物判斷的代詞。字形採用「白」作邊旁。

三、相關組詞:

1、再者[zài zhě]

再則。2、亡者[wáng zhě]

代表死去的人,也表示某些因為黑暗生物,例如吸血鬼、亡靈、惡鬼等,對生前的世界有迷戀。

3、兀者[wù zhě]

斷去一足的人。

4、候者[hòu zhě]

斥候,軍中任偵察之事者。

5、昔者[xī zhě]

往日;從前。

15樓:匿名使用者

古漢語解釋

常見含義

[2]備註:加粗例句為中小學語文課本中的例句代詞[3]1.同【現代漢語解釋】助詞1 例:

①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塞翁失馬》 ②誰為大王為此計者?——《鴻門宴》 ③後遂無問津者。

——《桃花源記》 ④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醉翁亭記》 ⑤有復言令長安君為質者,老婦必唾其面!——《觸龍說趙太后》 2.

用在名詞後,相當於「......這個人」 例: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愚公移山》 ②邑有成名者,操童子業。——清·蒲松齡《聊齋志異·促織》 3.用在時間詞後面,表示「......

的時候」 例:①古者以天下為主,君為客。——《明夷待訪錄》 ②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鴻門宴》 4.放在數詞之後。 例:

①或異於二者之為,何哉?——《岳陽樓記》 ②此數者用兵之患也。

助詞1.用在假設複句或因果複句中表停頓,以提示下文。 例:

①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諸將吏敢復有言當迎曹者,與此案同!——《資治通鑑》 2.

放在疑問句末,表示疑問。 例:何者?

上下之分也。 3.與「若」之類字組成某種片語,或單用,表示比擬,相當於「......

的樣子」、「......似的」。 例:

①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唐·柳宗元《黔之驢》 ②言之,貌若甚戚者。——清·蒲松齡《聊齋志異·促織》 4.

放在主語後,引出判斷。構成「者...也」的結構。

例:陳勝者,陽城人也。——《史記·陳涉世家》

生僻/不確定含義

1.(不確定,雖然許多版本異譯為該含義,但《古漢常用字典》中查不到,可能與助詞中的含義1相同)放在主語之後,引出原因。 例:

①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 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在也。 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④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 2.(不確定)助詞,放在假設複句中,表示假設,相當於「如果......

」、「......的話」。 例:

①入則無法家弗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 ②盡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 ③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

3.(不確定)放在陳述句末,表示陳述結束。 例:

①送之至湖口,因得觀所謂石鍾者。 ②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 4.

(生僻含義)通「也」:----《韓非子·八經》:「任事也無重……處官也無私。

」[4]《說苑·政 也理》:「魯無君子也,斯焉取斯。」也均作「者」**,而見古書中「者」「也」可互用。

16樓:天下無敵

文言文中者經常用作結構助詞,附在形容詞、動詞或動詞賓語的後面,組成名詞性的結構。「者」可以譯作「的」,可以指「人」,也可以指「事物」。這種「者」字結構可做主語、賓語、定語等句子成分。

古文言文中素是什麼意思,且 古文言文中什麼意思

暗地喃喃 1 本色 白色 2 本質 本性 3 舊交 且 古文言文中什麼意思 且 字用法比較多,詞性也比較複雜。除了少數文言中虛詞用法外,一直沿用至今。主要用法有 一 助詞 用在句末,相當於 啊 二 代詞 此,這 今。匪且有且,匪今斯今。詩 周頌 載芟 三 發語詞,用在句首,與 夫 相似 且說。四 副...

走在古文中的意思是什麼,文言文中走什麼意思,什麼又是走的意思

隨風冰凝 1.路過,經過 2.逃,3.洩露,丟失 因時期與語境而異,很容易理解的。文言文中走什麼意思,什麼又是走的意思 瀛洲煙雨 1 跑。木蘭詩 兩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譯文 雄雌兩兔一起並排跑,怎能分辨哪個是雄兔哪個是雌兔呢?2 逃跑。石壕吏 老翁逾牆走,老婦出門看。譯文 老翁越牆逃跑,老婦出...

「輸」字在古文中的意思,文言文中 要 字是什麼意思?

kk 嘟嘟 輸在古代的意思是 1 運輸,運送。2 繳納 貢品活賦稅 又 捐獻 又 交出。3 毀壞,敗壞。4 敗 後起意義 又 不及。讀音 sh 部首 車 總筆畫 13 五筆86 lwgj 詳情字義 動 1 形聲。從車,從俞,俞亦聲。俞 意為 捷徑 車 和 俞 聯合起來表示 車隊走捷徑 本義 用車轉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