殆在文言文中指什麼,殆在文言文中是什麼意思

時間 2021-05-25 17:33:30

1樓:閱讀與表達

〈形〉(形聲。從歹( è),臺聲。本義:危險)同本義[danger]

殆,危也。——《說文》

民今方殆,視民夢夢——《詩·小雅·正月》

亦曰殆哉。——《書·秦誓》。傳:「危殆。」

晉有三不殆。——《左傳·昭公四年》。注:「危也。」

兵殆於垂沙。——《荀子·議兵》。注:「謂危亡也。」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孫子·謀攻》

三守不完,則國危身殆。——《韓非子·三守》

備危恐殆,急置太子,禍乃無從起。——《韓非子·揚權》

此二者,殆物也。——《韓非子·忠孝》

又如:殆危(危險)

睏乏;疲憊 [tired]

以有涯隨無涯,殆已。——《莊子·養生主》。向注:「疲睏之謂也。」

日將暮,步履頗殆,休於路側。——《聊齋志異》

假借為「怠」。懶惰 [lazy;idle]周行而不殆。——《老子·二十五章》

受命不殆。——《詩·商頌·玄鳥》

滋敝邑休殆。——《左傳·昭公五年》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下》

〈副〉表推測,相當於「大概」、「幾乎」 [nearly]殆於不可。——《孟子》

沛公殆天授。——《史記·留侯世家》

殆有神護者。——明· 歸有光《項脊軒志》

遊歷殆遍。——宋· 沈括《夢溪筆談》

揚州城下,進退不由,殆例送死。—— 宋· 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又如:敵人**殆盡;殆其(大概);殆庶(庶幾,近似)表示範圍,相當於「僅僅」、「只」 [only]此殆空言,非至計也。——《漢書·趙充國傳》。顏師古注:「殆,僅也。」

表示肯定,相當於「當然」、「必定」 [of course](彼)投吾所忌,用吾所長,是殆益敵資而遺敵勝耳,不可不察。——宋· 辛棄疾《美芹十論》

表示時間,相當於「將」、「將要」 [should;would]女心傷悲,殆及公子同歸。——《詩·豳風·七月》

2樓:伊伊

①危險②幾乎;差不多

殆在文言文中是什麼意思

3樓:y幻月

①<形>危險。《謀攻》:「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論語》:「思而不學則殆。」

②《副》近於;幾乎。《六國論》:「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雁蕩山》:「凡永嘉山水,遊歷殆遍。」

③《副》大概;恐怕。《石鐘山記》:「酈元之所見聞,殆與餘同。」

④《形》通「怠」,懈怠;懶惰。《商君書·農戰》:「農者殆則土地荒。」

4樓:哈里懵懂

要看具體語境。

學而不思則殆

殆:有害,危險

5樓:匿名使用者

(1) 形聲。從歹(è),臺聲。本義:危險(2) 同本義(3)陷入困境

「殆」在文言文中有哪些解釋?

6樓:小紅豆兒

1.危險。《謀攻》:「知己知彼,百戰不~。」《論語》:「思而不學則殆。」

2.近於;幾乎。《六國論》:「且燕趙處秦革滅~盡之際。」《雁蕩山》:「凡永嘉山水,遊歷殆遍。」

3.大概;恐怕。《石鐘山記》:「酈元之所見聞,殆與餘同。」

4.通「怠」,懈怠;懶惰。《商君書?農戰》:「農者殆則土地荒。

拼音:dài

筆劃:9

部首:歹

結構:左右結構

筆順:橫、撇、橫撇/橫鉤、點、撇折、點、豎、橫折、橫

造句:1.一妻多夫制已在此沿襲了數個世紀,但僅過了一代人,多夫制風俗便已近消失殆竭。

2.我們堅決反對、打擊這類破壞活動,嚴懲不殆。

3.父親的書稿在十年動亂中散失殆盡。

4.人類在地球上目空一切,意妄為,結果把環境破壞殆盡。

5.落日的餘輝已經殆盡。皓月當空,冰潔玉清。

6.現代人事事講求效率,傳統的繁文縟節大多已被革除殆盡了。

7.傢俱商場的一場大火,使展銷的傢俱損失殆盡。

組詞:1.殆危 [dài wēi]

意思是危險。《人民文學》2023年第10期:「一些因公致傷,生命殆危的同志,***都親自過問。」

2.殆盡 [dài jìn]

意思是幾乎罄盡。馬烽等《呂梁英雄傳》:「興縣地區反『掃蕩』大捷,七百餘敵寇被殲殆盡。」

3.違殆 [wéi dài]

意思是違背懈怠。

4.殆無虛日[dài wú xū rì]

意思是幾乎沒有一天空著。形容幾乎天天如此。

5.百戰不殆[bǎi  zhàn  bù  dài ]

意思是經歷許多次戰役,都沒有遭到危險。形容善於用兵。

殆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7樓:匿名使用者

(1) (形聲。從歹( è),臺聲。本義:

危險)(2) 同本義(4)陷入困境   殆,危也。——《說文》   民今方殆,視民夢夢——《詩·小雅·正月》   亦曰殆哉。——《書·秦誓》。

傳:「危殆。」   晉有三不殆。

——《左傳·昭公四年》。注:「危也。

」   兵殆於垂沙。——《荀子·議兵》。注:

「謂危亡也。」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孫子·謀攻》   三守不完,則國危身殆。

——《韓非子·三守》   備危恐殆,急置太子,禍乃無從起。——《韓非子·揚權》   此二者,殆物也。——《韓非子·忠孝》   (3) 又如:

殆危(危險)   (4) 睏乏;疲憊   以有涯隨無涯,殆已。——《莊子·養生主》。向注:

「疲睏之謂也。」   日將暮,步履頗殆,休於路側。——《聊齋志異》   (5) 假借為「怠」。

懶惰   周行而不殆。——《老子·二十五章》   受命不殆。——《詩·商頌·玄鳥》   滋敝邑休殆。

——《左傳·昭公五年》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下》   副〉   1. 表推測,相當於「大概」、「幾乎」 [nearly]   殆於不可。

——《孟子》   沛公殆天授。——《史記·留侯世家》   殆有神護者。——明· 歸有光《項脊軒志》   遊歷殆遍。

——宋· 沈括《夢溪筆談》   揚州城下,進退不由,殆例送死。—— 宋· 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2.   又如:

敵人**殆盡;殆其(大概);殆庶(庶幾,近似)   3. 表示範圍,相當於「僅僅」、「只」 [only]   此殆空言,非至計也。——《漢書·趙充國傳》。

顏師古注:「殆,僅也。」   4.

表示肯定,相當於「當然」、「必定」 [of course]   (彼)投吾所忌,用吾所長,是殆益敵資而遺敵勝耳,不可不察。——宋· 辛棄疾《美芹十論》   5. 表示時間,相當於「將」、「將要」 [should;would]   女心傷悲,殆及公子同歸。

——《詩·豳風·七月》   (6)古音"殆"通"治",——《公羊傳》:「莒將滅之,故相與往,殆乎晉也。」殆、治古音相近。

音近義通。《荀子·強國》:「強殆中國。

」楊驚注:「殆」或為「治」,「治」謂訟理也。以鄭子欲立異姓為後,故相與訟理於晉也。

《春秋公羊傳·僖公二十八年》:「叔武……為踐土之會,治反衛侯。」注:

「叔武訟治於晉文公,令白王者,反衛侯使還國也。」足知殆、治同義。殆古音「以」,《說文》:

「以聲。」與治、始為一音之轉,故同義。》)(摘自黃現璠著《古書解讀初探——黃現璠學術**選》第468頁,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23年7月)

殆 在文言文中有哪些解釋啊

8樓:匿名使用者

殆dài

形聲。從歹,臺聲。本義:危險

①危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②幾乎;差不多:敵人**殆盡。

通「治、始」

殆、治、始——《公羊傳》:「莒將滅之,故相與往,殆乎晉也。」殆、治古音相近。

音近義通。《荀子·強國》:「強殆中國。

」楊驚注:「殆」或為「治」,「治」謂訟理也。以鄭子欲立異姓為後,故相與訟理於晉也。

《春秋公羊傳·僖公二十八年》:「叔武……為踐土之會,治反衛侯。」注:

「叔武訟治於晉文公,令白王者,反衛侯使還國也。」足知殆、治同義。殆古音「以」,《說文》:

「以聲。」與治、始為一音之轉,故同義。(《毛詩古音考》卷三「殆」字條)治又與始同義。

錢大聽謂:「古文故治與始通,《尚書》:『在治忽』,《史記·夏本紀》作『來始滑』,《漢書·律曆志》作『七始詠』,是『治』即『始』字。

」《淮南子·主術訓》:「能多者無不治也。」《詩經·魯頌·駒·思馬斯作傳》中作「始也」,是治與始本可通訓。

(《潛研堂詩文集》卷十《爾雅廣雅》)(摘自黃現璠著《古書解讀入門》(油印本),廣西師範學院教材部,2023年2月;黃現璠著《古書解讀初探——黃現璠學術**選》第468頁,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23年7月)

最常見的含義就是,危險的境地。例:

1.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沒記錯的話是出於《孫子兵法》)

2.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個人認為應該解釋為:知足則不會覺得恥辱,知道什麼不該做才不會將自己置於危險的境地。沒記錯的話是出於《道德經》)

含義二:幾乎,差不多 例:敵人**殆盡 (字典中查來的,不知道這種用法最早出自那裡!待考!有知道的朋友可以新增!)

亂評「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當今社會很多的激勵機製造成了人們很多的攀比心理,比如別人問你工資,別人問你房子平米,別人問你汽車牌子。結果不如人家,感覺到受了羞辱。

為了攀比物質生活努力掙錢,工作中什麼都愛顯能,結果背上了很多責任,把自己放到了一個「危險的境地」,有時覺得不堪重負,有時覺得身心俱疲。

這就是曹操曾經說的 不可「慕虛名而處實禍」

也是周爺《功夫》中說的「能力越大責任就越大」

曾經朋友說過一句話也是講這個道理「無事顯能,不為、則反取其咎!(沒找到出處!估計是他自己編的: ) )

無事亂彈歡迎朋友們批評指正!

9樓:楊廂月

形聲。從歹,臺聲。本義:危險

①危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②幾乎;差不多:敵人**殆盡。

通「治、始」

殆、治、始——《公羊傳》:「莒將滅之,故相與往,殆乎晉也。」殆、治古音相近。

音近義通。《荀子·強國》:「強殆中國。

」楊驚注:「殆」 或為「治」,「治」謂訟理也。以鄭子欲立異姓為後,故相與訟理於晉也。

《春秋公羊傳·僖公二十八年》:「叔武……為踐土之會,治反衛侯。」注:

「叔武訟治於晉文公,令白王者,反衛侯使還國也。」足知殆、治同義。殆古音「以」,《說文》:

「以聲。」與治、始為一音之轉,故同義。(《毛詩古音考》卷三「殆」字條)治又與始同義。

錢大聽謂:「古文故治與始通,《尚書》:『在治忽』,《史記·夏本紀》作『來始滑』,《漢書·律曆志》作『七始詠』,是『治』即『始』 字。

」《淮南子·主術訓》:「能多者無不治也。」《詩經·魯頌·駒·思馬斯作傳》中作「始也」,是治與始本可通訓。

(《潛研堂詩文集》卷十《爾雅廣雅》) (摘自黃現璠著《古書解讀入門》(油印本),廣西師範學院教材部,2023年2月;黃現璠著《古書解讀初探——黃現璠學術**選》第468頁,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23年7月)

最常見的含義就是,危險的境地。例:

1.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沒記錯的話是出於《孫子兵法》)

2.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個人認為應該解釋為:知足則不會覺得恥辱,知道什麼不該做才不會將自己置於危險的境地。沒記錯的話是出於《道德經》)

含義二:幾乎,差不多 例:敵人**殆盡 (字典中查來的,不知道這種用法最早出自那裡!待考!有知道的朋友可以新增!)

亂評「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當今社會很多的激勵機製造成了人們很多的攀比心理,比如別人問你工資,別人問你房子平米,別人問你汽車牌子。結果不如人家,感覺到受了羞辱。

為了攀比物質生活努力掙錢,工作中什麼都愛顯能,結果背上了很多責任,把自己放到了一個「危險的境地」,有時覺得不堪重負,有時覺得身心俱疲。

這就是曹操曾經說的 不可「慕虛名而處實禍」

也是周爺《功夫》中說的「能力越大責任就越大」

曾經朋友說過一句話也是講這個道理「無事顯能,不為、則反取其咎!(沒找到出處!估計是他自己編的: ) )

殆字在文言文中的所有意思,初中的文言文中「殆」的全部意思和句子有哪些?

殆d i 基本字義 1.危 危 危乎 哉。知足不辱,知止不 懂得滿足不貪心就不會受辱,懂得適可而止就不會遭到危險 2.大概,幾乎 盡。3.古同 怠 懈怠。詳細字義 形 1.形聲。從歹 臺聲。本義 危險 2.同本義 danger 殆,危也。說文 民今方殆,視民夢夢 詩 小雅 正月 亦曰殆哉。書 秦誓 ...

矢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在文言文中則的意思

矢 sh 名詞義 1 象形字。甲骨文字形。象鏑括羽之形。本義 箭。以竹為箭,以木為矢。矢又謂之箭。釋名 矢,弓弩矢也。說文 掌六弓 四弩 八矢法。周禮 司弓矢 矢,箭也。廣雅 嗑得金矢,解得黃矢。易 噬 疾如錐矢。戰國策 齊策 侍投則擁矢。禮記 少儀 既挾我矢。詩 小雅 吉日 矢以柘若棘。大戴禮記 ...

在文言文中上是什麼意思, 屬 在文言文中是什麼意思

10 工尺譜裡的 do 稱為上 musical note do 11 時間,時候 time 屬 在文言文中是什麼意思 1 引進動作的時間 處所 範圍 物件 方面 原因等,視情況可譯為 在 在 方面 在 中 向 到 自 從 跟 同 對 對於 給 由於 等。2 放在形容詞之後,表示比較,一般可譯為 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