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勻強電場中才有w=qu=qed,其中d是沿電場線方向上的位移
高二物理 能不能用qu=1/2mv∧2 ?那什麼時候用 mgh 什麼時候用1/2m
2樓:匿名使用者
(1)當忽略其它
bai外力,只有du電場力做功且初動zhi能為零時,依動能dao定理: w=▲e
w=qu=1/2mv∧2
(2)當忽略其它外版力,只有重力做功權時,依動能定理: w=▲ew=mgh=1/2mv∧2
(3)關於 qu
電場力做功:w=f*d (f為電場力,d為電荷的位移)w=qe*d =q(u/d)*d=qu
高中物理問題,在電場中,兩道不同的題目的兩個動能定理qu=1/2mv^2和qel=1/2mv^2-1
3樓:爪無力
因為u=el,所以第一個式子已經用上了位移l。但是因為該式只適用於勻強電場,所以當題中未說明該電場為勻強電場,卻又告知位移初末位置之間的電勢差u時,我們一般使用你所說的後面的那個公式。高四黨為你解答,正在上課,透口氣,現在繼續看物理選修四了。
4樓:匿名使用者
電場力做功,既可以用qu(即電荷乘以電勢差),也可以用功的定義,即電場力乘以力方向的位移,兩者不矛盾。
就如同重力做功,既可以用起末位置的重力勢能之差,也可以用重力乘以重力方向上的位移。
高中物理mv^2/2表示什麼意思?
5樓:匿名使用者
動能準確寫法是:ek=1/2mv²
6樓:匿名使用者
是指一個質量是m的物體運動速度是v,那麼他的動能是mv²/2
7樓:資深忍者
動能,m為物體質量,v為速度
第二問中為什麼是1/2qu=1/2mv2^2 - 1/2mv1^2而不是qu=1/2mv2^2 - 1/2mv1^2呢
8樓:大學資料分享
1/2qu=1/2mv2^2 - 1/2mv1^2中的u是兩金屬板間的電壓,而帶電粒子是從電場中間射入,則電場力對電子做的功為1/2qu;若粒子從一板邊緣射入,從另一板邊緣射出,做功為qu。
物理電場大題!電場力做功,用動能定理時為什麼是qu=1/2mv2 而不是qe/d=1/2mv
9樓:匿名使用者
如果是勻強電場,這兩個公式都可以用,如果是非勻強電場,就只能用前者而不能用後者。
10樓:落葉歸根的淒涼
你做的題應該是勻強電場,所以u等於ed
帶電粒子從平行板電容器正中進入後 飛出為什麼qu=1/2mv2 而不是1/2qu
11樓:匿名使用者
這些問題都是電場做功問題的理解,抓住基本的關係:功w=f*s。力與力方向上的距離。
在電場中,f=eq。而ed=u
因此,正中進入,剛好邊緣飛出,則s=d/2,即一半的兩板距離,結果就是w=fs=eq*d/2=qu/2.
至於你說的為什麼是qu=1/2*mv^2,你沒有說清楚前提條件
若,這個v是垂直兩板方向的分速度(即將末速度沿入射速度和電場力方向進行分解,考慮的是電場力方向的分速度)。
則原理是:做功=動能變化,電場力做功=電場力方向上動能變化,這個方向上動能變化為0,。
但是,這裡的u不一定等於兩板電勢差。若偏轉的距離s,則u=e*s。
高中物理,這題的第一小題為什麼不能用動能定理qu=1/2mv²
12樓:匿名使用者
當然不能,離子是直線運動,電場方向剛好垂直於離子的運動方向,也就是說離子在電場力方向上沒有位移,電場力沒有對離子做功
從另一個角度看,離子在進入極板和離開極板的過程中速度完全不變,動能根本沒有變化,動能定理是用在動能改變的情況下的,等式右邊是動能前後的差,建議再去看下動能定理的公式
qu=mv^2/2光電的能量與hv=(1/2)mv^2++w 有什麼不同?
13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個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電勢能和動能的關係。第二個光電子被激發的公式。
高二物理平時做題會做,一考試為什麼考不了高成績呢
平時做題會做,考試就不會,這個問題發生在很多學生身上。可能出現的原因是平時做題時,心不在焉去做了,沒有記住題型和基本原理。也就是說沒有掌握解題方法。第二,可能平時做題時參 或參考別人的思路做的。一到考試又忘記了。有的學生雖然會,但是考不了高成績,還是練習沒有到位,沒有考慮到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所以熟...
我是高二的學生 我的物理為什麼學不好 誰能幫我
方法。學習方法很重要。看得出來你對物理很感興趣,但是學習方法不是很好。有些人到大學了也沒有找到學習方法,多得一些累,而且學的東西也不多。建議你和同學多交流交流,不要害羞,不懂的不明白的多問多聽,然後再練習。當然,我覺得你沒有找到學習方法的地方是 模仿 沒有哪個人是一開始就懂很多東西的,所以我們首先得...
物理第二題選什麼為什麼,物理第二題為什麼選c
從楞次定律的上述表述可見,楞次定律並沒有直接指出感應電流的方向,它只是概括了確定感應電流方向的原則,給出了確定感應電流的程式。要真正掌握它,必須要求對錶述的涵義有正確的理解,並熟練掌握電流的磁場及電流在磁場中受力的規律。選擇b。解析 當條形磁鐵靠近兩個環時,兩個環內的磁場發生變化,這樣兩個環內就會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