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文言文「使動用法」的疑問

時間 2021-07-18 20:06:29

1樓:

是這樣的,你說的這幾個詞都是內動詞也就是不及物動詞,本來不及物,現在及物了,就成使動用法了。這屬於使動用法中的不及物動詞的使動。

破,殘破,破損,在古文中這隻能是說是某物殘損。所以,「破之」就是讓它呈現出「破」的狀態。

廢,不用為廢。它的本義是「房屋傾倒」,從本義來看,「廢」就是不及物的。同樣地,廢也是主語本身是動作的發出者和承受者——也就是不及物,如:

他的手廢了。其實一般都不再把「廢先王之道」看做使動了,或者說是弱化它的使動意味了。

所謂不及物,就是說,該動詞的動作由主語發出又由主語承受,從而往往表現為一種動作狀態。比如:他活著——「活」是「他」發出的,也是「他」承受的,「活」就是不及物動詞。

如果帶賓語,比如:他活我——這就是他讓我活,變成使動了。又如:

城破——「破」是「城」發出而又承受的一種動作狀態,它就是不及物的。現在變成了「大軍破城」,已經說到「破」是不及物動詞,現在帶賓語了,就是「大軍使城破」的意思。其實使用者並不刻意去看是不是使動,而是為了節約語言,就直接說「破城」,慢慢地說多了,也就習慣了帶賓語。

按現代漢語的理解則是「大軍攻破城池」的意思,

「破」「廢」在現代漢語中,有了「穿破」「廢除」的意思,變成了及物動詞。所以我們會感覺它們不及物很奇怪。上面說到,不及物的詞被用來帶賓語久了,就變成及物了——大家都預設及物了,這兩個詞就是這樣。

像「活」「破」「廢」這類動詞是否為使動,首先一點,後面有賓語——若以代詞「之」為賓語則往往是使動了。第二,這個動詞的本義或常常用到的意義是不及物的。不及物動詞帶了賓語,就是使動了。

2樓:滑安瀾

不一定都是「使動用法」,也有可能是役動用法。

具體要聯絡上下文來翻譯。

「破」在現代漢語中一般用為形容詞,但在古代漢語中多用為動詞,你翻為「穿破」,已經改變其為動詞了,必須在前加主語道明:是誰「穿破」?後面還有賓語,穿破什麼東西。

「廢」,在現代漢語一般視為動詞,但是「廢先王之道」,實際主語是「先王之道」,所以應該翻譯成:先王之道被廢除。所以,自然而然的,「廢」就是使動用法。

總之,翻譯文言文要結合上下語境。

3樓:沒脾氣的鳥

好問題。

注意觀察,破後面加的是代詞,不是實義的名詞;

破後面加的是先王,但破的直接物件應該是道,而不是先王。

這個句子要是這樣:先王之道廢,動作的施動者+動作,才是正常順序。

去掉先王和之,可以當作是廢除道的直接用法,即沒有使動。

個人理解。

4樓:吞了時間

為什麼不直接譯為「穿破」和「廢除」呢?「破」和「廢」本來就有這樣的意思啊。

你的理解是對的,可以這麼翻譯。但是遇到問你這個字的用法時,必須用「使~~~~~~~"

5樓:⒎綵﹏尛溪

鈍刀割肉..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你好厲害..

我也豁然開朗了~

文言文以的全部用法,文言文以的用法及例句有哪些?

文言文以的用法及例句有哪些?1 介紹動作行為產生的原因,可譯為 因為 由於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北宋 范仲淹 岳陽樓記 譯文 不因外物的好壞和自己的得失而感到歡愉和沮喪。2 介紹動作行為所憑藉的條件,可譯為 憑藉 按照 依靠 等。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唐代韓愈 馬說 譯文 鞭策它,卻不按照正...

晏子使楚文言文答案,晏子使楚文言文答案

譯文晏子出使楚國。楚人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在大門的旁邊開一個小洞請晏子進去。晏子不進去,說 出使到狗國的人從狗洞進去,現在我出使到楚國來,不應該從這個洞進去。迎接賓客的人帶晏子改從大門進去。晏子拜見楚王。楚王說 齊國難道沒有人了嗎?怎麼派你來呢。晏子嚴肅地回答說 齊國的都城臨淄有七千五百戶人家,人們一...

關於學習文言文,關於學習的文言文

交友三千 給你一個速成的方法,翻譯一篇課文 如愚公移山或岳陽樓記 不看參考書,只查字典 買一本古漢語字典,到高中還要用 和課堂筆記,哪怕一天翻譯一段,通篇翻譯下來,你的文言文水平都會有很大提高。學文言文時,翻譯了史記中的十幾篇古文,不到兩個月譯文就寫了半本筆記本。結果之後發現看文言文比現代文都順。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