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是什麼,時間是什麼?時間存在嗎?

時間 2021-07-18 20:06:29

1樓:匿名使用者

時間是被人類折騰出來的

2樓:夏夜檸檬雨

我是個孩子,不過書上說過,只有時間才明白愛的偉大。

3樓:九天出雲

時間是已經過去的一個點

4樓:匿名使用者

時間是流水,不珍惜它,它就會悄悄的流走....所以,聽了這些,我相信聰明的你一定會珍惜的!

5樓:人渣

簡單的說,世界分為物質的和意識的。

按照這種分類,時間顯然屬於物質的。

6樓:

時間是人們為了讓生活規律化而創造的東西(如古代人為了使生活規律化,制定了星期,工作5天,休息2天),同時也是人們根據行星變化而制定的。(如陰曆,陽曆)

7樓:編號

時間是不存在的,是人們「創造」了時間,時間的作用就是約束。

8樓:羅素悖論

我個人認為:時間是一種虛的概念,是規範物質運動所藉助的工具.在一定情況下顯示其特殊性質是因為物質在同等條件下的特殊性

9樓:匿名使用者

時間就是東昇西落,日夜交替,沒完沒了,有始不知道有沒有終

10樓:搜尋祕境

愛因斯坦認為:時間是一種幻覺。時空應該能穿越。

11樓:城市浮生記

如果說宇宙是一本書,那時間是書的頁碼,你可以借科學的力量把它翻到任何你喜歡的那一頁,不過大多數人會選擇按頁碼順序翻,於是它就成為了「生命」,時間是什麼?我不清楚,但我們應該珍惜它!!!

12樓:

我無意回答你的問題。但請你記住這句話: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

13樓:

一個存在於這個三維宇宙的一維空間

14樓:匿名使用者

時間是地球,月球,太陽,宇宙,的一個有序規律.

15樓:

時間是時空的人為分解!是概念上的數字!是你一生最留不住和挽不回的東東!

時間是什麼

16樓:明媚說娛樂

時間(time)是物質的運動、變化的持續性、順序性的表現,包含時刻和時段兩個概念。時間是人類用以描述物質運動過程或事件發生過程的一個引數,確定時間,是靠不受外界影響的物質週期變化的規律。以地球自轉為基礎的時間計量系統稱為世界時系統。

日、月、年、世紀的時間計量屬天文學中的歷法範疇。

引證釋義:艾青《給太陽》詩:「你是時間的鍛冶工,美好的生活的鍍金匠。」

17樓:戒為良藥

時間是物理學中的七個基本物理量(長度m,時間s,質量kg,熱力學溫度k(開),電流單位a(安),光強度cd(坎德拉),物質的量mol(摩爾))之一,符號為t。

在國際單位制(si)中,時間的基本單位是秒,符號s,在2023年召開的第13屆國際度量衡大會對秒的定義:銫-133的原子基態的兩個超精細能階間躍遷對應輻射的9,192,631,770個週期的持續時間。

這個定義提到的銫原子必須在絕對零度時是靜止的,而且在地面上的環境是零磁場。在這樣的情況下被定義的秒,與天文學上的歷書時所定義的秒是等效的。生活中常用的時間單位還有:

毫秒ms、分min、小時h、日(天)d、月m、年y等。

現代宇宙學理論認為,宇宙大**「之前」沒有時間可言。

「永遠向前」指時間的增量總是正數。

時間表達物件的生滅排列。「時間」簡稱「時」。

時間就是物質的運動和能量的傳遞。

18樓:匿名使用者

我認為時間和空間是世界的本源,時間是什麼,時間是抽象的,看不到摸不著,也很難形容。可以用逆向思維來認識時間,如果沒有時間的話會怎樣,任何運動將停止,包括原子核內部的運動(這裡暫且將所有物質最小單元統稱為原子),世界萬物之所以存在,就是因為有了時間的基礎,原子按照一定的時間規律在空間排列執行而組成各種基本化學元素,各種元素又以一定的時間和空間規律執行組成了宇宙萬物。如果沒有時間只有空間的話,那宇宙萬物將不復存在,因為任何一個原子跟其他原子都沒有任何聯絡,都處於自由狀態,所有原子只是無規律的分佈於空間之內,沒有時間自然就沒有變化,永遠都是這種混沌狀態。

很多電影裡經常會出現時間停止的畫面,一般都是所有鏡頭裡的人或者物體都停止不動了,這個只是巨集觀上的人能感受到的時間停滯了,如果加上微觀部分,電子,質子,中子...等等粒子都停止運動了,互相之間就不會存在引力或者斥力了,自然不能形成特殊的原子,也就不能形成特殊的元素,沒有元素的區別,人體不會有主要元素和微量原色之區別,也就是我前面說的,不會存在物質了。

生活中太多例子都跟時空有關,人生老病死是因為有時間在記錄著人體的變化,路上的車飛快的跑過,是因為有時間記錄著車子的位置,太陽的東昇西落也是因為地球繞著太陽執行的位置隨著時間在變化。世界萬物都可以用一個函式來表示f(t,s)=δf1(t)f2(s), 其中f(t,s)可以表示萬物,t表示時間,s表示空間,f1是基於時間的物理規律,f2是基於空間的規律,δ是時間規律與空間規律之間聯絡,如果一切物理定律不隨時空變化的話,那萬事萬物就是粒子在時間he空間規律內的函式。事實上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裡面證明了經典物理規律是會變化的,因此關於時空萬物之間的關係將更加複雜難解。

19樓:閔淑珍爾羅

事實上,可以這樣理解時間更全面的定義:

時間是與空間維相同的第四維。在人類的宇宙模型中,必然要牽扯「時間」進行對宇宙的描述。

而我們知道,宇宙模型的基本邏輯是:

如果在時空座標系的區域a中發生了事件b,那麼在時空座標系中的區域c內必然發生事件d。很明顯,在用人類邏輯所建立的這樣一個模型中,時間也只是用來描述某向量的位置的一個維而已。用我們平常的理解,也是這樣。

但為什麼人類能在其他三個空間維中隨意向四處移動,卻只能在時間維中向前呢?

這只不過是人腦的衝突。

人類邏輯需要四個維度以解釋宇宙,但人類用以獲取資訊的途徑卻只能確定三個維度。(人眼就不能看穿時間)在這樣的衝突下,一方面人類在解釋四個維,另一方面人類卻只能確定三個維,這樣,人類便只能感受著第四個維(時間)的流逝與另三個維在第四維中的變化了。這就是我們現在對時間的感受產生的原因。

然而事實上,我們眼中,思維中所「看」到的時間,並不是一定的。那是因為這個世界是相對的,時間也不例外。自從我們人類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探索出超越時間的規律時,人類就開始了時光探索。

相信大家都有聽過「光速時間論」吧——當人運動的速度無限接近光速時,周圍的時間就會放慢。甚至出現「山中僅一日,世上已千年」的情況。但是即便是這樣,人類依舊面臨著另一個時間的問題——相對的時間。

如上例中,「世上已千年」不過是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講的時間。而那個正在用光速運動的人,依舊面臨著相對於自己的時間「山中僅一日。」所謂的「山中僅一日,世上已千年」,不過是相對我們這些以正常速度運動的人而言罷了。

超越了自己本質的時間,依舊會有相對於自己的另一個本質時間來約束自己,所以說,人類對時間的探索,是永遠沒有止境的。因為這個世界永遠存在相對的時間,時間永遠是存在的。超越了本質的時間,我們又會進入一個新的時間規則。

20樓:三秋十六

世界上可能並不存在時間,只是周圍的物質在變化使人感到時間在流逝,如果一個物質一直不變化,那就沒有時間,過去與未來並不是時間在流動而是物質回到了已前或將要變化的狀態。

21樓:問偉哥

時間是人類意識形態的產物,本身並不存在,因為人類有記憶和感覺,所以可以用其他形式例如鐘錶,數字等來間接記錄,宇宙物質在運動過程中,將這一運動過程從開始到現在這一段的記憶便是時間,可以說時間是多維度共同存在的向量,但時間並不以任何物質形式存在,所以時間只是某種感覺,或者說是人類用以記錄規律的一種工具

22樓:匿名使用者

時間是自己周圍的事和物都在發生變化,是自己扮演角色的改變,是對事物的看法發生改變,我想這是時間吧,另外我想說時間就是金錢

23樓:匿名使用者

時間衡量 科學解釋 太陽系作為天文的固體 地球空間移動距離 就是 分秒

24樓:戶順閃代桃

當日歷上的日子從2011變成2012的時候時間就這麼流了一年…

25樓:匿名使用者

日出日落,鐘錶走時都只是記錄時間的方式,然而時間的本質應該是一種能量

26樓:白羊叮噹噹噹

時間是四維空間在三維空間的投影

27樓:心中只有利利

看過狹義相對論的人,都會思考時間是什麼。現在看來,時間或許是物質周圍時空的一把標尺。它與物體的速度和物體的質量有關。

速度越快,時間的程序相對就變慢,物質質量越大,周圍的時空彎曲越大,時間程序相對越慢。比如,你以接近光速飛行一年,回到地球時,地球可能已經過了10年。但這一年,對你來說沒有變化,和你在地球上的一年一樣。

但地球上的人看來,你的時間變慢了。這就是時間相對性。 時間到底是什麼,它只是宇宙的一個維度。

好比光的本質,宇宙中四中基本力是否統一一樣。只有探索出其中的奧祕,才能像愛因斯坦一樣引發一場新的物理學革命。那個時候在看時間是什麼,才真正的透徹

28樓:天蠍縣

時間是過去,當前,也未來。

29樓:美人攬懷

關於時間。

是人對事物存在並不變的感知。也是事物變化對比產生的。時間不是向前,而是事物變化讓人感覺一直向前。

30樓:

時間就是生命,如果你不珍惜每一分每一秒,你的生命就會變慢。

31樓:f海闊天空

時間是靈魂來到陽世記錄一生的記憶,活得越久對時間的感受越強,當人因為各種原因死亡時靈魂離開驅體到另一個空間時陽世的時間就不存在了,這就是時間的定義。

時間是什麼?時間存在嗎?

32樓:秒懂心理學

有觀點認為,時間只是人類構想出來的一種概念,是用來衡量事物變化的標準,如果宇宙中有其他文明存在,他們未必能夠理解時間的意義。

33樓:

我理解的時間片段與時間

時間是人類意識創造出來的,而空間是自然存在的。人腦通過無數的時間片段(類似電影膠片)上記憶的空間瞬間資訊來感知宇宙(時間是兩個時間片段的跨度----兩幅清晰的瞬間資訊變化的感覺,時間片段的最小跨度就是人腦時間解析度),並通過大腦的邏輯處理來整理篩選出宇宙中存在的變化規律—即對大量時間片段上記憶的空間瞬間資訊進行處理,獲取其周而復始的規律。時間片段就是人腦記憶細胞的一個區間。

古時候,一天的時間就是一個白天黑夜週期的感覺,或者是12個時辰的感覺;而一個時辰又是立柱光影變化與燃盡一柱香的感覺。後來,西方人發明了時鐘,又有了時、分、秒的慨念,也就是對鐘錶的時鐘、分鐘、秒鐘轉動位置的感覺(包括秒鐘的滴答聲的感覺)。

再後來,由於電子管、電晶體的發明,人們製造了電子計時裝置,時間的慨念進入了毫秒、微妙、納秒,然而,人已經不能用感官來感覺了(時間長度小於人腦時間解析度),只有瞭解電子與計算機的人通過對電子脈衝發生器(波形圖)的理解來感覺。現在,又有了原子鐘,時間更短,可以說,絕大多數的人都沒感覺了。

由此可見,時間片段記載了瞬間資訊,時間是時間片段變化的感覺,靜止的或者(感官或感應裝置)感覺不到清晰變化的事物不會產生時間。時間基準就是白天黑夜週期,……原子脈衝週期。不同的生物,時間解析度存在不同(如果有外星人,時間解析度可能差別巨大)。

時間不過是時間片段變化週期的數學描述,是人對運動物體感覺的量化、標識與排序,是人的意識度量運動物體的尺度,他存在於人的意識裡。

時間是什麼,時間是什麼?時間存在嗎?

兩岸和諧需仁慈 編輯本段不同職業的人對時間的譽稱 醫生說 時間就是生命。商人說 時間就是金錢。教師說 時間就是知識。學生說 時間就是本領。軍人說 時間就是勝利。農民說 時間就是豐收。工人說 時間就是貢獻。作家說 時間就是靈感。哲學家說 時間就是思考。革命家說 時間就是奮鬥。改革家說 時間就是效率。實...

存在是什麼,時間是什麼?時間存在嗎?

這個可追溯到古希臘哲學,雛形 於柏拉圖的 理念 亞里士多德的 形式與質料 形成於巴門尼德的 存在論 非存在不存在 存在存在 開啟了哲學的思辨之路 再到經院哲學對 存在 做信仰的解釋 然後是在認識論上經驗論與唯理論之爭,比如笛卡爾的 我思故我在 巴克萊的 物質 存在 就是被感知 德國古典哲學中,康德的...

時間的定義是什麼,時間是否實際存在,時間能否改變

一隻倔強的蘑菇 時間,可以理解為是一個抽象的空間規則概念 時間 一切事件發生的不可逆證明 如果你所操縱的一切事件,都超過了 光速,那麼,你也只是最大限度消除了事件發生與其匹配時間片段中的感知誤差 而不是穿越時間 時間真實的存在嗎?20 秒懂心理學 有觀點認為,時間只是人類構想出來的一種概念,是用來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