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主要是必要性和舒適性還要一些其它因素。
坦克頭盔和步兵的頭盔有所不同,由於空間狹小部分觀察裝置還需要帖眼實用,所以坦克頭盔都是貼合式設計以便減小頭盔直徑,而這樣設計後透氣性就很差自然就談不上舒適性了,而且坦克內高溫戴久了很不舒服。而坦克帽雖然也是貼合式設計但他輕便透氣相對舒適的多。至於說防彈能力坦克頭盔的也只能是防流彈而無法防禦鋼芯彈的直射,應為它的功能就不是防彈,而且設計上也不是懸掛式和外翹帽簷的防彈設計。
另外,假設讓你在30度氣溫的天氣下騎摩托車,你願意戴頭盔麼?如果必須戴你會選個什麼樣的頭盔?
2樓:匿名使用者
軟帽、硬帽都是為了防止人員收到磕碰。坦克工作時噪音很大,根據坦克兵的講述,坦克帽的喉部送話器比坦克盔的麥克好用多了。
但是人家美國的坦克技術好,隔音效能高,通訊器材質量也好所以就採用頭盔了,另外頭盔的防護效能更好! 現在中國的少數裝甲部隊也裝備坦克帽了,09年國慶閱兵的時候裝甲兵配備的都是坦克頭盔!!!
3樓:匿名使用者
首先這是頭盔和帽子的區別
其次頭盔和帽子的選擇
這是一種設計理念的問題
蘇聯的戰術主張大縱深之攻擊戰略,坦克主要作為突擊手段,前線坦克兵一般都是在坦克上的,不需要頭盔。如果出現被擊毀,也基本位於敵方陣地前沿,有沒有頭盔的生存率差不多。相反不戴頭盔可以保持舒適度,提高操作水平和體力。
歐美坦克主張防禦戰略,多用來當做救火隊員,為防線提供火力支撐。坦克兵被擊毀處於我方範圍內,帶頭盔可以有效保證生存率。西方坦克內部空間大,舒適度也比較好,所以帶頭盔。
4樓:匿名使用者
蘇式工作帽是為了方便大量生產而設計的,僅防磕碰和噪音,因為盔式帽工藝要求比較高,技術複雜。二戰時期美國作為盟軍的兵工廠有大量的先進設施和工廠,所以不愁這些問題,而且盔式帽能防彈片。中國使用蘇式帽是因為歷史原因造成的,現在也開始逐步改用盔式帽。
5樓:匿名使用者
中俄也有硬帽,只是因為價錢問題沒有全面換裝而已。硬帽當然比軟帽安全,問題是價錢也貴。
為什麼現在中國的坦克兵還是延續使用前蘇聯的坦克帽
6樓:匿名使用者
誰告訴你中國還在延續蘇式坦克皮帽?
上一次國慶閱兵上這麼漂亮的裝甲頭盔你視而不見?
而且80年代也發展過英國式坦克頭盔你也不看啊?
連最近的93閱兵上也是新的坦克頭盔,說明你就沒看過勝利大閱兵。
為什麼德國裝甲兵沒有像蘇聯,美國,日本,一樣裝備坦克帽 ?這不應該啊當時德國有二戰最強坦克部隊,不
7樓:9o後小包子
你好。 德式重型坦克多負重輪減震很好,這也是德國裝甲兵自豪的一點,二戰早期德軍裝甲兵是有坦克帽的,有點兒像大貝雷帽那種,但裡面是有橡膠內襯的。另外像虎式等坦克在瞄準具上部,就是車長額頭頂的位置都是有厚皮墊的。
8樓:匿名使用者
德國當時為了閃電戰的實施追求的數量物資又有限所以一些次要設施就簡化了
坦克的鋼板有多厚,坦克的裝甲有多厚?
1,現代坦克都是複合裝甲,炮塔正面相當於600mm以上裝甲板,別的地方就薄多了,頂部和底部最薄,2,30mm只有極少數使用勻質鋼 如以色列的梅卡瓦 2.厚度不可能達到一米。具體的厚度是機密,個人目測豹二前裝甲的厚度大概在300mm 400mm左右,其他的就不清楚了。3.一般的三代坦克對破甲彈的防禦穿...
二戰德軍裝甲兵不帶專用坦克帽的做法為何沒有流傳下來
孺子誠可教 德軍原來的坦克帽就是這種,在波蘭戰役中還在使用。在早期德國坦克兵的 中經常能夠見到,不過到了後期就見不到了。由於車輛行駛平穩,所以德國坦克兵一般是很少帶坦克帽的。像老虎豹子這種一大堆負重輪的坦克行駛非常平穩,但是一旦那一大堆負重輪壞一個,整個坦克就要趴窩了。不過德國坦克兵的確是帶專用坦克...
坦克世界的裝甲和傾斜程度關係怎麼算
其實傾斜角度增厚裝甲很好理解,初中數學就能解釋 我給你畫張圖,資料就用你說的170mm,45 傾斜裝甲。下面綠色實線代表裝甲實際厚度170mm,紅色和藍色分別代表不計算轉正和計算轉正效應的炮彈原始入射方向,紫色代表轉正之後的實際入射方向。所以如果不計算轉正,那麼170mm45 裝甲可以等效24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