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在二戰的時候為什麼不登陸英國,非要死攻蘇聯?

時間 2025-02-11 06:30:16

1樓:滿屋新鮮事

德國身為二戰時期的軸心國,實力那是非常的強大,在整個歐洲可以說是所向披靡!因為一直帶領義大利這個豬隊友,遭了不少的苦,但是儘管如此德國也從未放棄過義大利!所以德國被我們親切的稱為「帶豬能手」!

說實話,我現在很是懷疑二戰時期的義大利是同盟國一方的!

****於網路。

也正是因為義大利的部分原因導致德國蘇聯戰場上吃了不少的虧,近四百萬的隊伍在蘇聯戰場功虧一簣!但是說到這裡兩線作戰的德國為什麼非要在東線拼命的進攻蘇聯,而西線面對英國卻一直遲遲沒有動靜,沒有登陸英國呢?

這就讓人感到了疑惑,這其實是經過了希特拉的深思熟慮所做出的決定,為了能夠在二戰時期更大幾率的取得戰爭的勝利,希特拉的決定就代表了德國未來的走向!****於網路。

因為英國屬於老牌的實力強國,雖然經歷了一戰還沒有徹底的恢復實力!但是人家的底蘊就擺在了那裡,實力還是不可以小瞧!

而蘇聯雖然看著是地域廣闊、軍事實力和工業實力強大,但是希特拉認為這僅僅是表象!因為在三十年代的時候蘇聯爆發了一場大清洗運動,不少的老牌軍官和善戰的將領都慘死在這場運動中,重新上位的只不過是一群新兵蛋子,要不然就是隻會拍馬屁,要不然就是不會變通,蘇聯的實力肯定是很大程度上有了折扣!

而且如果希特拉真的想要攻佔英國,那肯定得控制制海權和制空權!要不然完全就沒有辦法登陸英國!而大不列顛空戰,儘管英國損失巨大,但是仍然是勝利的,說明了德軍根本就沒有可能奪取制空權!

而海軍實力一直是德軍的短板,制海權就更不可能了!所以說登陸英國就是天方夜譚!

反看蘇聯,德國和蘇聯同處乙個大陸,裝甲兵團可以直接進攻,不需要考慮到制空權和制海權!可以直插蘇聯的首都莫斯科,優越的地形為德軍提供了便利!

最主要的一點就是資源問題,德國需要的是大量的礦產和石油資源,英國乙個島國漁業資源雖然豐富,但是其他的資源差的太多了!反到蘇聯地大物博,擁有著大量的資源,如果攻打了蘇聯,德國不僅可以以戰養戰還能催動國內工業的發展!

而打了英國那是得不償失!不僅僅要損失大量的兵力和財力,還會磨滅德軍的鬥志!就算攻打英國成功,德軍自身也會**慘重,未來的幾年肯定再也無法發動大規模的戰爭!

而在這個時間讓蘇聯恢復了過來,那可是不可想象的災難!

2樓:吃瓜中的戰地記者

德國主要是陸軍比較厲害,而攻打英國需要海軍和空軍,相對來說德國並不佔據優勢,而蘇聯地大物博,如果打下來收益要比英國來的高,所以選擇攻打蘇聯。

3樓:孤獨的yu呀

因為英國是乙個島國,沒有太多的戰略資源,而蘇聯就不一樣了,資源豐富,國土面積廣大,可以為後續的戰鬥提供戰略物資。

4樓:乾煸新鮮事

因為德國認為打敗了蘇聯就可以取得戰爭的主動權,所以才會這樣。

二戰時德國為什麼打英國打到一半不打了,開始打蘇聯?

5樓:網友

有英吉利海峽這一天塹,再加之納粹德國海軍不如英國,難以直接登陸英國本土。德國空軍雖強,但不列顛空戰已證明在遠端作戰的情況下德國空軍佔不了便宜。而蘇聯作為德國東鄰的大國,雖然經歷大清洗,蘇軍戰鬥力低下,但1941年t34坦克已開始列裝部隊,軍工企業也在不斷生產機械化部隊所需的各種裝備。

可以說只要再過一年,蘇軍的戰鬥力就會大漲,越往後越是如此,希特拉拖不了。再說蘇聯對德也未嘗沒有野心,據說有攻擊德國的「大雷雨計劃」,在6月22日前就動手(未實施),希特拉必須先消除蘇聯這個大隱患。

6樓:馴鹿託尼喬巴

不列顛空襲戰對倫敦久攻不下,英國進行了頑強的抵抗,讓德國空軍損失慘重,死傷及被俘數千名飛行員。而德國海軍雖然有「俾斯麥號」戰艦這樣的強大**,但總體上和大英帝國海軍還是有著天地之別的差距。德國陸軍要想進行登陸英國作戰又必須事先取得制空權。

這讓希特拉對進攻英國越來越不感冒,轉而停止了原本打算陸軍登陸英國的「海獅計劃」,對英國採取對抗的態度。而同時,大規模的戰爭使德軍的戰略儲備出現缺口,以閃擊戰為制勝法寶的結果就是石油儲備遭遇瓶頸,**開始出現不足,再加上希特拉還沉浸在橫掃歐洲大陸勝利的喜悅中以及他對「猶太布林什維主義」的刻骨敵視,自然把侵略目標轉移到了東方物資極度豐富的蘇聯,在消滅蘇聯布林什維克政治的同時以蘇聯雄厚的物資儲備做德國進一步擴張戰爭的有力支撐,所以在對英國由攻擊轉為對抗的同時開始進攻蘇聯。從德軍在蘇聯的進攻目標可以看出德軍的這一入侵目的。

7樓:網友

這個問題歷史學家也搞不懂。希特拉覺得光靠空軍就能逼英國投降吧,然後不顧眾人反對堅持進攻蘇聯。也許是德國海軍不行吧,沒法登陸英國本土,那根本打不下英國。

然而德國當時已經走上這條路,軍費開支太大,戰爭機器已經停不下來了,只能不斷地對外征服,掠奪資源。

二戰中。在當時如果沒有蘇聯。美英聯軍能打敗德國嗎?

8樓:網友

不好說,不過我建議換個命題,就是如果蘇聯存在,但是卻在短時間內被德國擊敗並佔領(就像法國被德國佔領那樣),美英聯軍能打敗德國嗎?

首先,蘇聯地大物博、物產豐富,德國可以獲得重要的戰略物資補給並組織大量的偽軍參與戰鬥,這樣的話,德軍的戰鬥力將成倍上公升。

第二,戰略上,蘇聯戰敗後,日本和德國實現了戰略對接,軸心國勢力連成一片,其領土和勢力絕對不會弱於成吉思汗的蒙古大帝國,日本和德國聯合勢力將大大超過同盟國,甚至美國本土也不會逃過軸心國的佔領。

第三,沒有了蘇聯的羈絆,德國可以完全騰出手來收拾英國,兩國的綜合實力對比看,英國能贏的概率小的可憐,而沒有了英國的抵抗,歐洲大陸將完全變成了德國的領土!

最後,沒有了英國,非洲在德國眼中恐怕將手到拈來,接下來是中東,美國和德國最後鹿死誰手將不得而知!

9樓:

最可能的是和局吧。

英美都是強大的海權國家,德國當時根本就是二流海軍。為數不多的主力艦隻能用來捉迷藏樣的打游擊,最後都被各個擊破了。而發展u艇是無奈之舉~ 戰爭初期取得了很大的戰果,但是隨著英美軍隊雷達技術和護航戰術的改進,基本就起不到作用了。

而北非等等戰場沒有海軍掩護運送的裝備支援,是撐不下去的。

不過我想如果沒有蘇聯牽制住德軍主力,英美也很難打回歐洲大陸,德國的裝甲部隊質量和戰術都是非常先進的。

乙個打不進,另乙個也打不出。所以如果沒有蘇聯,最可能的結局就是德國和英美談判,劃英吉利海峽而治。

10樓:成功

不能,蘇聯的人口、戰略縱深,消耗了德國大量的有生力量,以德國當時的科技水平其遠遠領先與其餘國家,英美蘇可以說是以數量換質量,如果沒有蘇聯的的參與,英國絕不是德國的對手,而美國又太遠,失去英國這個前進基地,其更加無法戰勝德國。

11樓:龍峰

不能,當時蘇聯拖住了德國大部分兵力,一場莫斯科保衛戰,史達林格勒戰役使德國元氣大傷。沒有蘇聯,美英聯軍幹不贏德軍。

德國為什麼會在二戰中失敗,二戰中,德國失敗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最根本的原因應該是德國領導人的戰略思想的錯誤,這個才是德國失敗的最根本的原因。這個戰略思想的錯誤就是,德國領導人的戰略思想已經落後,他們的目光一直放在陸地上,完全不懂得天空和海洋的作用。德國在二戰以前,在戰術上取得了劃時代的成就,他們的諸兵種合同作戰的理論和實踐已經達到了世界最先進的水平。在航空兵密...

二戰時候德國為什麼叫第三帝國,二戰時德國為什麼叫做 第三帝國

橘子閃爍 第三帝國一詞繼承了中世紀的神聖羅馬帝國 第一帝國,962 1806 與近代的德意志帝國 第二帝國,1871 1918 德國人將神聖羅馬帝國定義為 德意志第一帝國 和後來的德意志第二帝國 1871年成立 與德意志第三帝國 1933年成立的納粹德國 加以連論。1923年阿圖 莫勒 凡登布魯克 ...

二戰,美英開闢第二戰場的原因,二戰中為什麼要開第二戰場 謝謝

溫侯鐵騎 開闢第二戰場是對德作戰之需要和英美應盡之義務。面對德軍的凌厲攻勢,蘇聯在1941 1942年間強烈要求並一再敦促英美盟國開闢第二戰場,以減輕蘇軍壓力,加速對德戰爭的勝利。對此,英美均以各種理由拒絕,直至1943年底的德黑蘭會議上,三方才達成於1944年夏天實施的協議。但在登陸選址上,英國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