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一副臭皮囊
複分解反應是由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
複分解反應的實質是發生複分解反應的兩種物質在水溶液中交換離子,結合成難電離的物質——沉澱、氣體或弱電解質(最常見的為水),使溶液中離子濃度降低,化學反應即向著離子濃度降低的方向進行。
可簡記為ab+cd→ad+cb。
基本條件:發生複分解反應的兩種物質能在水溶液中交換離子,結合成難電離的物質(沉澱、氣體或弱電解質)。
1、鹼性氧化物+酸:酸的酸性較強(如hcl、h2so4、hno3等),可發生反應。
2、酸+鹼(中和反應):當酸、鹼都很弱時,不發生反應。
3、酸+鹽:強酸制弱酸;交換離子後有沉澱;強酸與碳酸鹽反應;滿足一個條件即可發生反應。
4、鹼+鹽:強鹼與銨鹽反應;兩種反應物都可溶、交換離子後有沉澱、水、氣體三者之一;滿足一個條件即可發生反應。
5、鹽+鹽:兩種反應物都可溶,交換離子後有沉澱、水、氣體三者之一,滿足一個條件即可發生反應。
擴充套件資料:
複分解反應的注意點:
1、特別要注意的是,鹼+非金屬氧化物→鹽+水的反應不是複分解反應。
因為根據複分解反應的定義。只有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兩種新的化合物的反應才是複分解反應。
如【h2so4+bacl2====baso4↓+2hcl】這個反應中,硫酸的成分(h+和so42-)與氯化鋇的成分(cl-和ba2+)互相交換,形成了硫酸鋇和鹽酸。
而例如【co2+ca(oh)2====caco3↓+h2o】反應中二氧化碳的成分並沒有與氫氧化鈣的成分互相交換,所以這樣的反應不是複分解反應。
可以看成co2溶於水生成h2co3後,h2co3再與ca(oh)2發生複分解反應。
同理,co2+2naoh====na2co3+h2o和so2+2naoh=na2so3+h2o之類的反應也不是複分解反應。
2、酸+金屬氧化物→鹽+水,屬於複分解反應。如:cao+2hcl====cacl2+h2o
鹼+非金屬氧化物→鹽+水,不屬於複分解反應。如:co2+2naoh====na2co3+h2o
2樓:
複分解反應的定義:由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叫做複分解反應。
3樓:匿名使用者
由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叫做複分解反應。
可簡記為ab+cd=ad+cb
複分解反應的本質是溶液中的離子結合成難電離的物質(如水)、難溶的物質或揮發性氣體,而使複分解反應趨於完成。
為了正確書寫複分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必須熟記常見酸、鹼、鹽的溶解性表,正確地運用物質的溶解性。
複分解反應的定義什麼 舉個例子 必須有化合價的變化嗎?
4樓:匿名使用者
首先(1)搞清什麼叫複分解反應?答:兩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兩種新的化合物的反應叫複分解反應。
(2)複分解反應一定要在水溶液中進行。(3)複分解反應進行到底的條件是(一)生成難溶化合物(二)生成難電離的物質(三)生成氣體物質。(4)複分解反應的型別(一)酸+鹼=鹽+水(二)酸+鹽=新鹽+新酸(三)鹼+鹽=新鹽+新鹼。
(四)酸+金屬氧化物=鹽+水。(五)鹼+非金屬氧化物=鹽+水。(5)複分解反應的機理:
水溶液中兩種物質的陰、陽離子互相交換成份生成兩種新物質,同時朝著某陰、陽離子濃度減小的方向進行到底。所以化合價不會改變。(6)舉例:
化學方程式如下:
h2so4+ba(oh)2===baso4(!沉澱)+2h2o離子方程式如下:
2h(+)+so4(2-)+ba(2+)+2oh(-)====baso4+2h2o
各種元素的化合價都沒變,硫酸鋇中鋇還是+2價,硫酸根還是 -2價;水中氫還是+1價,氧還是否-2價,只是硫酸鋇是難溶物而水是難電離的物質而已!
5樓:抹殺爾等氣質
含義:由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叫做複分解反應。
可簡記為ab+cd=ad+cb。此類反應前後各元素的化合價都沒有變化,可以簡單的記為:「兩交換,價不變」。
發生反應的條件是1.沉澱 2.氣體 3.水 初中階段就是這幾樣。反應物必須可溶(包括可溶入酸)
要記住agcl,ba2so4不溶於任何物質,四大可溶性鹼(鉀鈉鋇鈣)舉例麼你看一下百科那裡 很全的
像什麼naoh+hcl=nacl+h2o等等
複分解反應的條件(初中)
6樓:廣寒清
複分解反應的實質是:發生複分解反應的兩種物質在水溶液中相互交換離子,結合成難電離的物質----沉澱、氣體、水,使溶液中離子濃度降低,化學反應即向著離子濃度降低的方向進行。
[小結] 複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
(1)、反應物:必須可溶(包括可溶入酸)
(2)、生成物:有沉澱、氣體或水生成。
複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
鹼性氧化物+ 酸 ---- 鹽 + 水
(其中一種可溶)
鹼 + 酸---- 鹽 + 水
(其中一種可溶)
複分解反應的型別 鹽 (溶入水或溶入酸) + 酸 ---- 新鹽 + 新酸
(↓或水或氣體)
鹽(可溶) + 鹼(可溶)---- 新鹽 + 新鹼(至少一種是沉澱)
鹽(可溶)+ 鹽(可溶)---- 兩種新鹽(其中之一是沉澱)
複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同時滿足以下條件)(1)、反應物:必須可溶(包括可溶入酸)
(2)、生成物:有沉澱、氣體或水生成
7樓:
關於溶液中的複分解反應(屬於離子反應)的發生條件的一個比較嚴格的現象學定義為:若反應交換離子形成的生成物中有比反應物更難溶、更難電離、更易揮發這些性質中的至少一種,則該反應能夠進行。實質是化學熱力學和化學動力學原理,涉及到能量的討論,可以理解為反應趨向於使反應物的濃度減小的方向進行(難溶難電離易揮發物質的生成脫離反應體系,反應物濃度減小,但實際上應該是化學平衡)。
初中範圍內只討論溶劑為水的複分解反應。所以可以簡化為:生成沉澱(難溶)、水(難電離)、氣體(易揮發)。
因為一般反應物都是能完全電離(中學範圍內)的強電解質(溶液的離子反應),所以忽略「更」字。
高中還涉及到一個非溶液中的反應:naoh(s)+nh4cl(s)=(加熱)nh3(g)+h2o(l)+nacl(s)(氨氣的製取),是固體間的複分解反應(複合了nh3·h2o的分解反應),不必滿足以上條件。還有其它溶劑中的複分解反應等,這裡不討論。
有機物中的烯烴和酯類的複分解反應等,形式上相同但實質不同,也不討論。
----
溶解的實質是溶質和溶劑的互相作用,表現為溶質在溶劑的擴散(可能形成[真]溶液或膠體(液溶膠)),也是一個平衡,稱為溶解平衡。
溶解平衡的應用:初中忽略不同溶質間的作用。高中講的也很少,最典型的是cl2難溶於飽和食鹽水,因為溶液中cl-濃度大,阻礙cl2與水的可逆反應向正反應方向進行,就阻礙了cl2的溶解,使得常溫下1體積h2o最多隻能溶解約2體積cl2。
電解質在水中的溶解一般伴隨著電離(無機物中即使難溶物質(並非絕對不溶,如常溫(25℃)下溶解度s(caco3)=0.0013g,s(agcl)=0.000089g,s(baso43)=0.
00024g)溶解的一部分也往往會電離)。
比如:nacl(s)+11h2o=(可逆)[na(h2o)5]+(aq)+cl[(h2o)6]-(aq),一般把水合離子簡寫,忽略溶解平衡,則為nacl(s)=na+(aq)+cl-(aq)(這是nacl溶解到水中的電離方程式)。其中s是固體(solid),aq表示水溶液(aqua.
)。其實質是水分子對溶質的擾動,破壞溶質粒子的作用力(上例中是離子晶體nacl中na+和cl-之間的離子鍵)。
----
「溶解了就有離子了」「溶解的實質是電離
。電離後就會有離子出現!」的說法是不正確的。
溶解了不一定就有離子,如非電解質蔗糖,在溶液中以蔗糖分子的形式存在(一般中性條件下不考慮蔗糖的水解平衡)。
----
ls 點青手 說的基本是正確的(不甚確切之處在於「和h3o+ 或者oh-」,水的自偶電離很微弱,主要應該是與h2o分子作用),但對初中化學來說,基本沒有參照意義。
----
鹼性氧化物+ 酸 ---- 鹽 + 水
(其中一種可溶)
鹼 + 酸---- 鹽 + 水
(其中一種可溶)
複分解反應的型別 鹽 (溶入水或溶入酸) + 酸 ---- 新鹽 + 新酸
(↓或水或氣體)
鹽(可溶) + 鹼(可溶)---- 新鹽 + 新鹼
(至少一種是沉澱)
鹽(可溶)+ 鹽(可溶)---- 兩種新鹽
(其中之一是沉澱)
↑以上這類正規化不推薦記憶(除非對自己化學沒信心,只能按文科的學習方法死記硬背)。一旦記習慣了高中化學新的東西適應起來就有些麻煩(會習慣性偷懶地將反應對號入座),理解更一般的規律時會有困難。
複分解反應的實質是:發生複分解反應的兩種物質在水溶液中相互交換離子,結合成難電離的物質----沉澱、氣體、水,使溶液中離子濃度降低,化學反應即向著離子濃度降低的方向進行。
[小結] 複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
(1)、反應物:必須可溶(包括可溶入酸)
(2)、生成物:有沉澱、氣體或水生成。
複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
鹼性氧化物+ 酸 ---- 鹽 + 水
(其中一種可溶)
鹼 + 酸---- 鹽 + 水
(其中一種可溶)
複分解反應的型別 鹽 (溶入水或溶入酸) + 酸 ---- 新鹽 + 新酸
(↓或水或氣體)
鹽(可溶) + 鹼(可溶)---- 新鹽 + 新鹼
(至少一種是沉澱)
鹽(可溶)+ 鹽(可溶)---- 兩種新鹽
(其中之一是沉澱)
複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同時滿足以下條件)
(1)、反應物:必須可溶(包括可溶入酸)
(2)、生成物:有沉澱、氣體或水生成
關於溶液中的複分解反應(屬於離子反應)的發生條件的一個比較嚴格的現象學定義為:若反應交換離子形成的生成物中有比反應物更難溶、更難電離、更易揮發這些性質中的至少一種,則該反應能夠進行。實質是化學熱力學和化學動力學原理,涉及到能量的討論,可以理解為反應趨向於使反應物的濃度減小的方向進行(難溶難電離易揮發物質的生成脫離反應體系,反應物濃度減小,但實際上應該是化學平衡)。
初中範圍內只討論溶劑為水的複分解反應。所以可以簡化為:生成沉澱(難溶)、水(難電離)、氣體(易揮發)。
因為一般反應物都是能完全電離(中學範圍內)的強電解質(溶液的離子反應),所以忽略「更」字。
高中還涉及到一個非溶液中的反應:naoh(s)+nh4cl(s)=(加熱)nh3(g)+h2o(l)+nacl(s)(氨氣的製取),是固體間的複分解反應(複合了nh3·h2o的分解反應),不必滿足以上條件。還有其它溶劑中的複分解反應等,這裡不討論。
有機物中的烯烴和酯類的複分解反應等,形式上相同但實質不同,也不討論。
----
溶解的實質是溶質和溶劑的互相作用,表現為溶質在溶劑的擴散(可能形成[真]溶液或膠體(液溶膠)),也是一個平衡,稱為溶解平衡。
溶解平衡的應用:初中忽略不同溶質間的作用。高中講的也很少,最典型的是cl2難溶於飽和食鹽水,因為溶液中cl-濃度大,阻礙cl2與水的可逆反應向正反應方向進行,就阻礙了cl2的溶解,使得常溫下1體積h2o最多隻能溶解約2體積cl2。
電解質在水中的溶解一般伴隨著電離(無機物中即使難溶物質(並非絕對不溶,如常溫(25℃)下溶解度s(caco3)=0.0013g,s(agcl)=0.000089g,s(baso43)=0.
00024g)溶解的一部分也往往會電離)。
比如:nacl(s)+11h2o=(可逆)[na(h2o)5]+(aq)+cl[(h2o)6]-(aq),一般把水合離子簡寫,忽略溶解平衡,則為nacl(s)=na+(aq)+cl-(aq)(這是nacl溶解到水中的電離方程式)。其中s是固體(solid),aq表示水溶液(aqua.
)。其實質是水分子對溶質的擾動,破壞溶質粒子的作用力(上例中是離子晶體nacl中na+和cl-之間的離子鍵)。
----
「溶解了就有離子了」「溶解的實質是電離
。電離後就會有離子出現!」的說法是不正確的。
溶解了不一定就有離子,如非電解質蔗糖,在溶液中以蔗糖分子的形式存在(一般中性條件下不考慮蔗糖的水解平衡)。
----
ls 點青手 說的基本是正確的(不甚確切之處在於「和h3o+ 或者oh-」,水的自偶電離很微弱,主要應該是與h2o分子作用),但對初中化學來說,基本沒有參照意義。
----
鹼性氧化物+ 酸 ---- 鹽 + 水
(其中一種可溶)
鹼 + 酸---- 鹽 + 水
(其中一種可溶)
複分解反應的型別 鹽 (溶入水或溶入酸) + 酸 ---- 新鹽 + 新酸
(↓或水或氣體)
鹽(可溶) + 鹼(可溶)---- 新鹽 + 新鹼
(至少一種是沉澱)
鹽(可溶)+ 鹽(可溶)---- 兩種新鹽
(其中之一是沉澱)
↑以上這類正規化不推薦記憶(除非對自己化學沒信心,只能按文科的學習方法死記硬背)。一旦記習慣了高中化學新的東西適應起來就有些麻煩(會習慣性偷懶地將反應對號入座),理解更一般的規律時會有困難。
====
答案補充部分:
電離的微觀解釋(高中版本,以nacl溶於水為例,適當加了補充,以代替應該有但這裡不方便畫的配圖):
nacl是離子化合物,固態時是典型的離子晶體,晶體由na+和cl+以離子鍵(靜電力)的形式結合。水分子是極性分子,帶電不均勻,h原子帶少量正電荷δ+,o原子帶少量負電δ-,當晶體放入水中時,h2o分子和na+、cl-離子各自發生作用形成相對穩定的水合離子([na(h2o)5]+和cl[(h2o)6]-,前者周圍的每個水分子以o原子一端朝向中心離子na+,後者周圍的每個水分子以兩個h原子一端朝向中心離子cl-,一般簡單地以中心離子來表示水合離子),這樣就逐漸克服了nacl晶體間的離子鍵。由於擴散運動(根本原理見熱力學第二定律),na+、cl-逐漸均勻分佈到溶液中,巨集觀上觀察到它們不再成為固體,這種現象稱為溶解。
而由於它並非以nacl分子而是以na+、cl-這些離子的形式存在於水溶液中,我們說它發生了電離。
還有,如果溶質不是水,是不是本來在水中不能反應的物質也有可能反應了.
什麼是複分解反應
不溫柔果果 一 複分解反應的實質 1.複分解反應是酸 鹼 鹽在溶液中發生的離子之間互相交換成分的反應。2.若溶液中某些離子能相互結合而使其濃度減小,那麼反應就向離子濃度減小的方向進行 若幾種離子混合後,離子的濃度都不發生變化,那麼反應也就沒有發生。二 判斷複分解反應的發生 1.反應物和生成物都是兩種...
哪些物質間發生的反應是複分解反應
複分解反應 1 鹼性氧化物 酸 鹽 h2o fe2o3 6hcl 2fecl3 3h2o fe2o3 3h2so4 fe2 so4 3 3h2o cuo h2so4 cuso4 h2o zno 2hno3 zn no3 3 h2o 2 鹼 酸 鹽 h2o cu oh 2 2hcl cucl2 2h2...
複分解反應 置換反應 中和反應有什麼關係
複分解反應 由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叫做複分解反應.置換反應 置換反應是單質與化合物反應生成另外的單質和化合物的化學反應,任何置換反應都屬於複分解反應,包括金屬與金屬鹽的反應,金屬與酸的反應等.根據以上兩條資訊我們可以得知置換反應與複分解反應的區別 複分解反應 ab 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