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聖嬰事件?拉尼娜事件和聖嬰事件,有什麼區別?

時間 2025-02-06 19:25:14

1樓:於悠逸呼縱

聖嬰現象概括聖嬰現象又稱聖嬰海流,是太平洋赤道帶大範圍內海洋和大氣相互作用後失去平衡而產生的一種氣候現象,就是沃克環流圈東移造成的。正常情況下,熱帶太平洋區域的季風洋流是從美洲走向亞洲,使太平洋表面保持溫暖,給印尼周圍帶來熱帶降雨。但這種模式每2—7年被打亂一次,使風向和洋流發生逆轉,太平洋表層的熱流就轉而向東走向美洲,隨之便帶走了熱帶降雨,出現所謂的「聖嬰現象」。

2樓:茆德悟旻

在幾百年前,赤道太平洋東岸一帶的秘魯、厄瓜多尔漁民發現,每年12月中下旬聖誕節前後,這一帶的海水就出現增暖現象。

在正常年份,公升溫幅度、範圍都比較小,不引人注意。但有的年份,增溫範圍和強度比較大,可以擴大到整個太平洋東赤道地區,時間也可持續一年以上。與此同時,還伴有魚、鳥大量死亡現象。

當地人把這一神秘的現象稱為「聖嬰」(elnino),西班牙語「聖嬰」之意,說是聖嬰顯靈。

聖嬰。是乙個地區性的。海洋現象。

地區性海水增暖。

拉尼娜事件和聖嬰事件,有什麼區別?

3樓:韓氏小弟

隨著全球變暖。

聖嬰」和「拉尼娜」現象和極端天氣頻繁發生。地球上約有71%的海洋和29%的陸地,如果海面溫度繼續高或低,可能會出現「聖嬰」和「拉尼娜」現象。這些異常現象制約著生態環境、人類生活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聖嬰」和「拉尼娜」作為典型的異常氣候,具有不同的由來、表現和影響。

聖嬰現象由來: el nino是西班牙語。

中「el nino」的音譯,指赤道太平洋中東部海洋表面溫度持續異常變暖的現象。因為這種現象發生在聖誕節前後,當地漁民稱之為聖嬰,意思是「聖嬰」(上帝之子)。

拉尼娜現象。

的由來:拉尼娜與聖嬰相反。隨著聖嬰的消失和拉尼娜的到來,世界許多地方的天氣和氣候災害也將發生變化。拉尼娜的意思是「聖人」(女孩),或者翻譯成「反聖嬰現象。

一般來說,拉尼娜不是很溫柔,所以對氣候的影響也很大。

聖嬰現象,具體為表現,是指太平洋東部和中部熱帶海域海水溫度持續異常變暖,改變了整個世界氣候模式,造成部分地區乾旱,其他地區雨量過多。

拉尼娜現象,具體為表現,是赤道太平洋東部和中部海面溫度在較大範圍內持續異常降溫(比正常情況下連續6個月低於的現象,通常伴隨著聖嬰現象,因此被稱為「反聖嬰」。

聖嬰現象影響:全球降水量較正常年份明顯增加。這將導致太平洋中東部和南美洲。

太平洋沿岸國家頻繁發生洪水,印度、印度尼西亞。

和澳大利亞發生嚴重乾旱,影響世界許多農作物。聖嬰現象對中國的影響:在聖嬰出現的那一年的冬季,中國經常出現暖冬;每年夏季,我國主要雨帶出現在黃河以南,長江中下游多雨,造成洪澇災害,黃河和華北少雨少幹。

拉尼娜現象的影響:拉尼娜會伴隨著聖嬰現象。聖嬰現象的第二年,拉尼娜現象總會出現,有時候拉尼娜現象會持續兩三年。

一些科學家認為,由於全球變暖的趨勢,拉尼娜現象有減弱的趨勢。拉尼娜現象對中國的影響:拉尼娜發生時,中國氣溫下降,往往出現寒冬氣候。

拉尼娜現象中,我國夏季80%的主要雨帶相對偏北,而華北至河套地區。

多雨。<>

聖嬰」和「拉尼娜」現象是影響中國氣候異常的強烈訊號,但它們只是影響中國氣候變化的主要因素之一。氣候變化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掌握氣候變化規律,提前做好準備和預防,可以促進人類的可持續發展。

4樓:賽笑縫魅

聖嬰現象:表現為太平洋東部和中部的熱帶海洋的海水溫度異常地持續變暖,使整個世界氣候模式發生變化,造成一些地區乾旱而另一些地區又降雨量過多。拉尼娜現象:

表現為赤道太平洋東部和中部海表溫度大範圍持續異常變冷(連續6個月低於常年以上)的現象,通常伴隨聖嬰而來,也被稱為「反聖嬰」

5樓:職場達人總鑽風

兩種極端氣候的性質不同和形成原因也不相同, 聖嬰是暖流,是太平洋一種反常的自然現象,拉尼娜事件是因為海水溫度降低導致氣壓下降,潮溼空氣造成了颱風和熱帶風暴等極端天氣。

6樓:來戰小生

拉尼娜現象和聖嬰現象都是氣候極端現象,區別在於乙個是由於熱帶季風失衡引起,乙個是由於洋流變化引起。

7樓:秒懂百科精選

聖嬰現象與拉尼娜現象的區別。

歷史上曾發生過哪些極端聖嬰事件?

8樓:娛樂王可樂

據國家氣候中心的專家稱,聖嬰事件對全球氣候產生了重大影響。去年全球地表溫度在2014年後達到新高,成為有觀測記錄以來最暖的一年;2016年1月,北極氣溫自自有記錄以來,冬季第二次公升至0°c以上;印度半島等地頻繁遭受暴雨襲擊,發生嚴重洪災;印尼、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經歷了20年來最嚴重的乾旱,導致森林和農田火災頻發;印度被罕見的高溫騷擾;澳大利亞夏季遭受高溫熱浪襲擊,引發森林火災;南非和衣索匹亞等國家經歷了嚴重乾旱,許多非洲國家的糧食產量嚴重減少;巴西等地經歷了持續乾旱,拉美很多地方經歷了暴雨洪水。去年聖誕節期間,美國東部許多城市的氣溫打破了同期的歷史紀錄。

9樓:俊澤計算機專家

 和 1976 年 6 次聖嬰事件 ,這6 次聖嬰增溫在太平洋東部的冷水區 。造成了我國境內出現嚴重極端天氣現象,出現了一系列災情險情。

10樓:鑫鑫很愛車

1982年4月~1983年7月的聖嬰非常嚴重,東太平洋的海溫比平時高出4℃~5℃,聖誕節前後,原本棲息在聖誕島上的一千多隻海鳥神秘失蹤,接著秘魯境內普降大雨,洪水氾濫,全世界約有1300~1500人因此喪生,經濟損失近百億美元。

11樓:滄海月明

前兩次聖嬰事件分別發生在1982年5月至1983年8月和1997年4月至1998年5月,在全世界造成暴雨、洪水、大面積乾旱等氣象災害。

2014年9月,第三次超強聖嬰攻擊悄然而至,是1951年以來最強的聖嬰事件。

聖嬰事件對中國有什麼影響

12樓:信必鑫服務平臺

影響:受聖嬰事件的影響,夏季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降水異常偏多,而北方大部分地區降水偏少,呈現「南多北少」的降水分佈特徵。

入秋以後,南方地區降水比常年同期偏多,特別是南方等地出現罕見「冬汛」。冬季,全國平均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多。

在聖嬰現象發生的當年,我國的夏季風較弱,季風雨帶偏南螞純,位於我國中部或長江以南拆汪地區,我國北方地區夏季往往容易出現乾旱、高溫。

在聖嬰年份,我國的颱風減少。西太平洋熱帶風暴(颱風)的產生次數及在我國沿海登陸次數均較正常年份少。

厄尼爾諾現象是什麼?

13樓:乾萊資訊諮詢

厄尼爾諾現象是秘魯、厄瓜多尔一帶的漁民用以稱呼一種異常氣候現象的名詞。 主要指太平洋東部和中部的熱帶海洋的海水溫度異常地持續變暖,使整個世界氣候模式發生變化,造成一些地區乾旱而另一些地區又降雨量過多。

東信風將表面被太陽曬熱的海水吹向太平洋西部,致使西部比東部海平面增高將近60釐公尺,西部海水溫度增高,氣壓下降,潮溼空氣積累形成颱風和熱帶風暴,東部底層海水上翻,致使東太平洋海水變冷。

太平洋上空的大氣環流叫做沃爾克環流,當沃爾克環流變弱時,海水吹不到西部,太平洋東部海水變暖,就是聖嬰現象;但當沃爾克環流變得異常強烈,就產生拉尼娜現象。一般拉尼娜現象會隨著聖嬰現象而來。

聖嬰現象

14樓:社會暖暖風

聖嬰現象是太平洋中部和東部的熱帶海域表面水溫比平時上公升度以上,這種現象一般發生在聖誕節前後

聖嬰又分為聖嬰現象和聖嬰事件。聖嬰現象是發生在熱帶太平洋海溫異常增暖的一種氣候現象,大範圍熱帶太平洋增暖,會造成全球氣候的變化,但這個狀態要維持3個月以上,才認定是真正發生了聖嬰事件。在聖嬰現象發生後,拉尼娜現象有時會緊隨其後。

聖嬰現象的影響

首先,聖嬰現象會影響全球氣候。在太平洋區域,熱帶西太平洋地區的多雨區隨著海洋溫度的改變而向東移動,直接導致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印度發生乾旱,中太平洋及南美太平洋沿岸國家異常多雨,甚至引起洪澇等災害。

聖嬰不僅改變了整個熱帶太平洋上空的大氣狀況,而且還影響到熱帶的其它地區,甚至會導致熱帶以外地區的氣候異常。研究表明,聖嬰還與非洲東南部和巴西東北部的乾旱有聯絡;也對大西洋颶風有明顯影響,聖嬰年大西洋颶風日數明顯減少;對西太平洋颱風的活動也有一定影響。

其次,聖嬰現象對農業有影響。多數的聖嬰天氣會影響食糖、水稻、玉公尺、天然橡膠等農產品產量,從而推動****。還有,聖嬰現象會影響海洋生物的生存。

當聖嬰發生時,南美沿岸湧公升流減弱,無法把海洋下層營養豐富的冷海水帶到海面,正常的食物鏈遭到嚴重破壞,浮游生物大量減少,很多魚類失去了賴以生存的食物。

東風減弱又使赤道太平洋海平面高度西部降低、東部上公升,表層海水沿赤道向東湧。這股較暖的海水在數月之後到達太平洋東側時,被迫沿海岸向南和向北流動,導致魚類大量遷移或死亡。

聖嬰事件對中國有什麼影響

15樓:1戰士

首先是颱風減少,聖嬰現象發生後,西北太平洋熱帶風暴(颱風)的產生個數及在我國沿海登陸個數均較正常年份少。

其次是我國北方夏季易發生高溫、乾旱,通常在聖嬰現象發生的當年,我國的夏季風較弱,季風雨帶偏南,位於我國中部或長江以南地區,我國北方地區夏季往往容易出現乾旱、高溫。1997年強聖嬰發生後,我國北方的乾旱和高溫十分明顯。

第三是我國南方易發生低溫、洪澇,在聖嬰現象發生後的次年,在我國南方,包括長江流域和江南地區,容易出現洪澇,近百年來發生在我國的嚴重洪水,如1931年、1954年和1998年,都發生在聖嬰年的次年。我國在1998年遭遇的特大洪水,聖嬰便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之一。

最後,在聖嬰現象發生後的冬季,我國北方地區容易出現暖冬。

厄爾尼諾事件是什么事件,厄爾尼諾事件 是什麼事件

厄爾尼諾現象又稱厄爾尼諾海流,是太平洋赤道帶大範圍內海洋和大氣相互作用後失去平衡而產生的一種氣候現象,就是沃克環流圈東移造成的。正常情況下,熱帶太平洋區域的季風洋流是從美洲走向亞洲,使太平洋表面保持溫暖,給印尼周圍帶來熱帶降雨。但這種模式每2 7年被打亂一次,使風向和洋流發生逆轉,太平洋表層的熱流就...

介紹一下拉尼娜和厄爾尼諾

簡單的說 厄爾尼諾 現象是指南美赤道附近 約北緯4度至南緯4度,西經150度至90度之間 幅度數千公里的海水帶的異常增溫現象。原來,太平洋洋麵並不是完全水平的。在南半球的太平洋上,由於強勁的東南信風向西北橫掃,將海水也由東南向西推動,結果是位於澳大利亞附近的洋麵要比南美地區的洋麵高出約50釐米。與此...

2025年是拉尼娜年海是厄爾尼諾年

2011年是拉尼娜年 2007年,持續了一年多的 厄爾尼諾 現象迅速消失後,拉尼娜 隨即粉墨登場了,那麼什麼是拉尼娜?拉尼娜是指赤道太平洋東部和中部海面溫度持續異常偏冷的現象 與厄爾尼諾現象正好相反 是氣象和海洋界使用的一個新名詞。意為 小女孩 正好與意為 聖嬰 的厄爾尼諾相反,也稱為 反厄爾尼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