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科舉中,什麼是「冷籍」

時間 2021-05-27 23:32:33

1樓:青妍知識屋

1、按清代規定冷籍是:三代沒有做過官,或三代以內不曾有人中過秀才、舉人之類的家族。

2、相關事蹟

清末期狀元張謇因冷籍出身,按清朝官府規定:冷籍不得試,為了取得應試資格,張謇15 歲時由他的一位老師宋琛安排,結識了鄰近如皋縣的張家。張家同意張謇冒充自家的子嗣報名獲得學籍。

16歲,張謇考中了秀才。

但是從此如皋縣張家開始用冒名一事來要挾張謇,連續索要錢物,最後索性將張謇告上了公堂,要 求得到一筆高昂的酬金。這一場訴訟延續了幾年,令張謇十分狼狽,家道也因此困頓下來。幸而張謇的老師們愛惜他的才華,為他四處斡旋。

當時的通州知州孫雲錦也出面為他調解,將此事上報給江蘇學政,繼而上書禮部。直到張謇20歲時,此案終於告終,禮部同意張謇重填履歷,撤銷控案,恢復通州原籍。

2樓:匿名使用者

我國的科舉制度自隋唐產生,歷經千餘年的演化,逐漸成為封建統治階級的御用工具,不僅挑選方法上有許多弊端,而且有許多規定,「冷籍不得入試」就是其中一條。所謂「冷籍」,按清代規定即是:三代沒有做過官,或三代以內不曾有人中過秀才、舉人之類的家族。

張謇4歲時起,父親張彭年開始教他學習《千字文》。到5歲,張謇已經可以完整無誤地背誦《千 字文》,於是父親將他送進私塾讀書。但是張家祖上三代沒有人獲得過功名,也就是所謂「冷籍」。

當時科舉規定「冷籍不得入試」。為了取得應試資格,張謇15 歲時由他的一位老師宋琛安排,結識了鄰近如皋縣的張家。張家同意張謇冒充自家的子嗣報名獲得學籍。

16歲,張謇考中了秀才。

但是從此如皋縣張家開始用冒名一事來要挾張謇,連續索要錢物,最後索性將張謇告上了公堂,要 求得到一筆高昂的酬金。這一場訴訟延續了幾年,令張謇十分狼狽,家道也因此困頓下來。幸而張謇的老師們愛惜他的才華,為他四處斡旋。

當時的通州知州孫雲錦 也出面為他調解,將此事上報給江蘇學政,繼而上書禮部。直到張謇20歲時,此案終於告終,禮部同意張謇重填履歷,撤銷控案,恢復通州原籍。

3樓:

張謇在自述年譜中所謂冷籍,並不是不得予試,而是要遭到廩保和互保的勒索。

過去童生要進學,報考時必須得廩生一人及同考五人互保,保證無冒籍情弊,身家清白(非樂戶等賤籍)及無丁憂刑訟欠糧等情事,始得與考。大概書香門第不愁找不到廩保、互保,所以受到需索較少,而冷籍子弟素無淵源,容易受勒索吧。這個習俗不一定全國各地都有。

但是廩生籍廩保營生者比比皆是,甚至多有不願出貢者(出貢以後可免三年一度的歲試)。

至於冷籍不得予試,絕對是誤讀,清代由白丁之家科第入仕,甚至官至顯宦者,不乏其人。

張謇受攻擊是因為在如皋冒籍,所以有麻煩。如果在通州,他算是冷籍,多花點錢,找找廩保本來是沒問題的。

4樓:匿名使用者

按科舉制度規定,凡三代沒有做過學官,或者沒有進過學的,被稱為「冷籍」,「冷籍」的子弟概不能進考場參加考試。

5樓:**妍妍

從前科舉,凡三代無入學的,稱為「冷籍」

6樓:匿名使用者

祖上是三代沒有功名的叫冷籍

什麼是科舉制度,明清時的科舉考試製度中的三級考試分別是什麼?

易書科技 科舉是中國古代讀書人的所參加的人才選拔考試。它是歷代封建王朝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一種制度。由於採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做科舉。科舉制始於隋唐,清光緒二十七年舉行了最後一科進士考試,共經歷了1300多年。科舉制度最早起源於隋代。隋統一全國後,為了加強 集權,於是把選拔官吏的權力收歸 用科舉制...

李白為什麼不考科舉,李白為什麼沒有參加科舉考試?

在唐代那些有才能的人都有一種達則皆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抱負,他們鄙夷那些通過科舉進入 分方式,寧可退隱山林待人推薦或等皇帝的招見,中南捷徑所說的就是這樣的事,李白心高氣傲又怎麼會像世俗之人一樣去科考呢 回答非常抱歉,系統剛剛恢復,給您造成不便了。科舉制是中國古代政治文明的一大創舉,科舉制起自於隋,...

神武科舉有什麼獎勵,神武科舉答題獎勵有哪些

這個必須參加,一次月才一次,獎勵狠豐富,最好下個答題器,全面點的,最好是飛魚湖,還有,會試在10分鐘內通過有機率獲得神獸 兔乖乖 107。參加這個必須熟悉找座標,不然你連人都找不到,更別提答題了,座標很容易找的,先橫著找到前面那數字,慢慢移上去,大概位置就行了,有個訣竅就是哪人多往哪擠 無名指的感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