鴛鴦陣是什麼陣法,象棋鴛鴦陣陣法求圖

時間 2021-08-11 16:49:37

1樓:無量劍丁辰

簡介:鴛鴦陣,中國古代陣法之一。中國明代軍隊抗擊倭寇時採用的一種疏散的戰鬥隊形。

火器廣泛運用於戰場後,**的殺傷力和破壞力顯著提高,大而密集的戰鬥隊形難以適應作戰需要。明代軍事將領戚繼光,根據東南沿海地區多丘陵溝壑、河渠縱橫、道路窄小和僑寇作戰特點等情況,創立了此陣。以形似鴛鴦結伴而得名。

詳細資料如下:

鴛鴦陣陣形以12人為一隊,最前為隊長,此二人一執長牌、一執藤牌。長牌手執長盾牌遮擋倭寇的箭矢、長槍,藤牌手執輕便的藤盾並帶有標槍、腰刀,長牌手和藤牌手主要掩護後隊前進,藤牌手除了掩護還可與敵近戰。再二人為狼筅手執狼筅,狼筅是利用南方生長的毛竹,選其老而堅實者,將竹端斜削成尖狀,又留四周尖銳的枝枝丫,每支狼筅長3米左右,狼筅手利用狼筅前端的利刃刺殺敵人以掩護盾牌手的推進和後面長槍手的進擊。

接著是四名手執長槍的長槍手,左右各二人,分別照應前面左右兩邊的盾牌手和狼筅手。

再跟進的是兩個手持“鏜鈀”的士兵擔任警戒、支援等工作。如敵人迂迴攻擊,短兵手即持短刀衝上前去劈殺敵人。各種兵器分工明確,每人只要精熟自己那一種的操作,有效殺敵關鍵在於整體配合,令行禁止。

最後一名是鳥銃手。

“鴛鴦陣”不但使矛與盾、長與短緊密結合,充分發揮了各種兵器的效能,而且陣形變化靈活。可以根據情況和作戰需要變縱隊為橫隊,變一陣為左右兩小陣或左中右三小陣。當變成兩小陣時稱“兩才陣”,左右盾牌手分別隨左右狼筅手、長槍手和短兵手,護衛其進攻;當變成三小陣時稱“三才陣”,此時,狼筅手、長槍手和短兵手居中。

盾牌手在左右兩側護衛。這種變化了的陣法又稱“變鴛鴦陣”。

此陣運用靈活機動,正好抑制住了倭寇優勢的發揮。戚繼光率領“戚家軍”,經過“鴛鴦陣”法的演練後,在與倭寇的作戰中,每戰皆捷。

此陣主要是為了對付倭寇而設定,行動方便,長短兼具,攻守兼備,在單方面要求陣法突出各個不同用途的古代實在是不得不令人驚訝。但在抵禦不明深淺的外敵時卻非常好用。畢竟比較全面的陣法的問題就在於它太全面,反而什麼都不夠優秀。

但其主要的對手是當時為禍一方的對手就不同了。

這個主要的對手便是倭寇。有道是“寶刀近出日本國”,在面對完全繼承春秋戰國時代並發展出“平面碎鍛復體暗光花紋刃”技術的日本倭寇時,此陣更有奇效,其中狼筅的作用十分廣泛。而戚家刀更是專門針對日本刀中

六、七十公分的打刀和野太刀的不二法寶。

此陣通過變陣可達到“正”對“奇”的功效,對於戚繼光死後便發生的七年戰爭(壬生之戰)的後期作戰有很大的貢獻。

中國陣法自古便有,其中陣法多不勝數,這是一種專業兵種從戰時徵召領民的方式中的一種里程碑!

鴛鴦陣法在戚繼光以前,在軍隊中受到重視的是個人的武藝,能把**揮舞如飛的士兵是大眾心目中的英雄好漢。各地的拳師、打手、鹽梟以至和尚和苗人都被招聘入伍。等到他們被有組織的倭寇屢屢擊潰以後,當局者才覺悟到一次戰鬥的成敗並非完全決定於個人武藝。

戚繼光在訓練這支新軍的時候,除了要求士兵嫻熟技術以外,就充分注意到了小部隊中各種**的協同配合,每一個步兵班同時配置長兵器和短兵器。在接戰的時候,全長12尺有餘的長槍是有效的攻擊**,它的侷限性則是必須和敵人保持相當的距離。如果不能刺中敵人而讓他進入槍桿的距離之內,則這一**立即等於廢物。

所以,戚繼光對一個步兵班作了如下的配置:隊長1 名、伙伕1名,戰士10名。這10名戰士有4名手操長槍作為攻擊的主力。

其前面又有4名士兵:右方的士兵持大型的長方五角形藤牌,左方的士兵持小型的圓形藤牌,都以藤條製成。之後則有兩名士兵手執“狼筅”,即連枝帶葉的大毛竹,長一文三尺左右。

長槍手之後,則有兩名士兵攜帶“钂鈀”。“钂鈀”為山字形,鐵製,長七八尺,頂端的凹下處放置火箭,即繫有爆仗的箭,點燃後可以直衝敵陣。

這種的配置由於左右對稱而名為“鴛鴦陣”。右邊持方形藤牌的士兵,其主要的任務在於保持既得的位置,穩定本隊的陣腳。左邊持圓形藤牌的士兵,則要匍匐前進,並在牌後擲出標槍,引誘敵兵離開有利的防禦的位置。

引誘如果成功,後面的兩個士兵則以狼筅把敵人掃倒於地,然後讓手持長槍的夥伴一躍而上把敵人刺死戳傷。最後兩個手持銳把的士兵則負責保護本隊的後方,警戒側翼,必要時還可以支援前面的夥伴,構成第二線的攻擊力量。可以明顯地看出,這一個12人的步兵班乃是一個有機的集體,預定的戰術取得成功,全靠各個士兵分工合作,很少有個人突出的機會。

正由於如此,主將戚繼光才不憚其煩地再三申明全隊人員密切配合的重要性,並以一體賞罰來作紀律上的保證。這種戰術規定當然也並非一成不變,在敵情和地形許可的時候,全隊可以一分為二,成為兩個橫隊和敵人拼殺;也可以把兩個钂鈀手照舊配置在後面,前面8個土兵排成橫列,長槍手則分列於藤牌手與狼筅手之間。,戚繼光所擬訂的戰術僅僅把火器的應用限制在有限的範圍內。

他說:“火器為接敵之前用,不能倚為主要戰具。”在練兵的後期,他規定12個人的步兵隊配備鳥銃2枝,一局(相當於一連)的鳥銃手,必定要有一局的步兵“殺手”協同作戰。

戚繼光招收來的兵員,都屬於淳樸可靠的青年農民,而“鴛鴦陣”的戰術,也是針對這些士兵的特點而設計的。他曾明確地指出,兩個手持狼筅的士兵不需要特別的技術,膂力過人就足以勝任。而這種狼筅除了掃倒敵人以外,還有隱蔽的作用而可以使士兵壯膽。

抗倭戰爭中使用的“鴛鴦陣”,是一種以小股步兵為主的戰術,目的在於對付海寇並適應南方的地形特點。而薊州軍鎮的任務是防禦蒙古的大部隊騎兵,因而這種在“鴛鴦陣”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新技術也就初具了各兵種協同作戰的規模。

戰車的使用成為這種戰術的重要組成部分。這種戰車的效能以防禦為主。形狀和民間的大車相似。

所不同之處,在於民間的大車的車箱兩側各有箱板,而這種戰車只有8片可以摺疊的屏風,共長15尺,平時平放在車轅上,作戰時開啟樹立在一邊車輪之後以代車箱,所以又稱“偏箱車”。幾十輛戰車可以並肩銜接,擺成圓形或方形的防禦據點。屏風最靠邊的兩扇可以前後搖擺,有如門葉,以供步兵出入。

一輛戰車裝載“佛朗機”輕炮兩門。用今天的標準來看,這種歐洲式的火器只能算做大口徑的火槍而不能算做炮。它以青銅或鑄鐵鑄成,長度自3尺至7尺不等,口徑則小於2寸,從炮口裝入**。

最大型的佛朗機,射程為2000尺。通常這種火炮以及輔助火炮的鳥銃都在戰車上屏風後發射**,屏風開洞以為**的出口。

士兵20人配屬於戰車一輛。其中10人直接附屬於戰車,任務為施放佛朗機。另外10人就是戚繼光所強調的“殺手”,任務為以藤牌、钂鈀和長柄單刀迎敵。

殺手班的距離和戰車保持在25尺以內,他們如果前進,戰車也隨之而推進。

其他步兵部隊仍然使用鴛鴦陣的戰術,稍有差異的是藤牌手應當匍匐前進砍所敵人的馬蹄,長槍手則主要在於挑刺敵軍使之落馬,竹製的狼筅有一部分已易為鐵製。

這一混成旅有騎兵3000人,步兵4000人,重戰車128輛,輕戰車216輛。迎敵時騎兵在前阻擋敵人,使戰車得以有充裕的時間構成戰鬥隊形。當敵軍逼近,騎兵就退入戰車陣內。

敵騎數在一百以下,混成旅拒不接戰,只有來犯的大批敵騎進入火器的射程中約250尺時,佛朗機、鳥銃和火箭等才同時施放。

混成旅也可能攜帶重炮,其中之一俗稱“大將軍”。這種重炮重1000斤,以騾車裝運,點放時則需使用大木楔入地面使本身固定。炮筒內不用彈丸,而以小鐵球和石塊緊緊填實,作用是在零距離大量殺傷敵軍人馬,炮手在點燒火藥以後也要跳進附近的工事裡以避免受傷。

當火器的威力發揮以後,步兵就從戰車之後衝出,形成幾道攻擊波和敵人格鬥而以喇叭的聲音指揮動作的協同。等到敵人攻勢被挫,隊形散亂,騎兵也從車後整隊出擊。這種騎兵實際上是馬上步兵,他們同樣以鴛鴦陣的隊形帶著不同的白刃作戰。

蒙古人利用騎兵結隊衝鋒,以迅猛的力量和氣勢壓倒對手,戚繼光未曾仿效。

這樣一種經過精心研究而形成的戰術,由於不久以後本朝即與蒙古人和解,所以並沒有經過實戰的嚴格考驗,也沒有在軍事歷史上發生決定性的影響,從純粹軍事的角度來說,這個結果多少是有所遺憾的。

2樓:

是戚繼光跟倭寇作戰時使用的陣型。

象棋鴛鴦陣陣法求圖

3樓:匿名使用者

第二著,黑方也有改走卒7進1的。陣型至此,黑方今後再走炮2平7或炮2平8,雙個炮聚在一起,就形成鴛鴦炮的基本陣勢了。

“鴛鴦眼”是什麼,純白貓,鴛鴦眼,是什麼貓

鴛鴦眼又稱為 怪眼 指同一動物兩隻眼睛不同顏色的情況,通常出現在白貓身上。一般認為,純種貓的兩隻眼睛顏色是一樣的,鴛鴦眼是雜交所致。某些貓 如中國臨清獅貓及安哥拉貓 多數有遺傳缺陷,藍眼睛非常漂亮,耳朵卻是聾的。所以人們用黃眼睛白貓跟這種貓雜交,繁育出鴛鴦眼貓,一隻黃 一隻藍眼睛的白色長毛貓,但藍眼...

《只羨鴛鴦不羨仙》全詩是什麼,“只羨鴛鴦不羨仙”出自哪首詩?全詩是什麼?

小肥楊媽媽 十里平湖霜滿天,寸寸青絲愁華年。對月形單望相護,只羨鴛鴦不羨仙。1 此詩原無出處,大意是參考 白衣卿相詩集 別思 一詩。但 只羨鴛鴦不羨仙 這一詩句,應該是從初唐四傑之一的盧照鄰 長安古意 中化來。雖然原句為 願作鴛鴦不羨仙 而現在流行的 只羨鴛鴦不羨仙 雖因為 倩女幽魂 這部電影馳譽蜚...

只現鴛鴦不現仙是什麼意思, 只羨鴛鴦不羨仙 是什麼意思

只羨鴛鴦不羨仙 意思就是隻是羨慕能像鴛鴦一樣攜手同老,相伴終身.只要能這樣,就算是能做天上的神仙也不要。出現在詩歌 以及歌曲中 原文十里平湖 十里平湖霜滿天 寸寸青絲愁華年 對月形單望相護 只羨鴛鴦不羨仙 補充 此詩原無出處,大意是參考 白衣卿相詩集 別思 一詩。但 只羨鴛鴦不羨仙 的詩句,應該是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