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鑷掎擋
舉孝廉」有利於**德能的結合及反腐敗 首先,「舉孝廉」本身重在品德,但並不只重個人品德。《周禮·天官·小宰》記載:「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廉辨。
」可見,「廉」不僅僅是指相對****之類的廉潔。並且,被「舉孝廉」者,很多人從未為官,談不上這種廉潔。《管子·牧民》說:
「廉不蔽惡。」《史記·滑稽列傳》記載:「念為廉吏,奉法守職,竟死不敢為非。
」由這些記述看來,「廉」用在非吏之民身上,應當是指其正直清明,守法敬業之類。而用在官吏身上,則重在指其具有清廉正直、奉法為公,不**放縱、毒害百姓等職業道德。就官吏來講,這些可以看成是個人品德,但也應當是一種職業道德、職業能力。
其次,「舉孝廉」並不是孤立的以德選官之制。「舉孝廉」是一種重德的選官科目,但漢世選舉不是僅依靠品德標準來選用官吏的,比如茂才、尤異、考課高第等選任方法,就是重能力的。「四科取士」也是對「孝廉」能力的測試。
「丞相故事,四科取士。……及刺史兩千石察舉茂才、尤異、孝廉之吏,務盡實核,選擇英俊、賢行、廉潔、平端於縣邑,務授試以職。有非其人,臨計過署,不便習官事,書疏不端下,不如詔書,有司奏罪名,並正舉者。
」③被察舉為「孝廉」者,要經過是否「英俊、賢行、廉潔、平端」的選擇,顯然是對是否孝廉的稽核。而經過這一選擇之後,還要「授試以職」,用實際工作能力來檢驗。這種檢驗是要選擇德、行兼優的官吏,並且相當嚴格,連「書疏不端正」,都要奏罪,還要處置推舉人。
「舉孝廉」,以德舉人,而以能試用。就此而言,由「舉孝廉」一途而任為官吏者,理論上講,是兼具品德和能力的官吏,這當然是有利於吏治清明和為政治民的,並且也有利於反腐敗。 第一,被「舉孝廉」者,是因為其「孝廉」。
如果此被舉者,是真具有孝廉的品質,則其被任為官吏後,用孝廉之道來指導吏治和約束自身,自然不會出現腐敗情況。如果此被舉者不是真的具有孝廉的品質,是以非法手段比如靠關係、弄虛作假而被「舉孝廉」的。那麼,即使他能繼續用非法手段,逃脫被選之後其他任何可能會出現的隨機檢驗,但是一旦任為實職官吏,也很容易暴露出來。
第二,選舉不實,推舉人要問罪,是漢世察舉制度中的重要內容。就「舉孝廉」而言,這使 得推舉人也會關注被推舉者是否孝廉。選舉不實,則選上來的人不稱職,甚至於「舉秀才不知書,察孝廉別父居,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
④選舉不實,推舉人通常會被貶秩、左遷、免官甚至於被罪入獄。這種情況下,如果和被舉者並不是很親近,或者並沒有利益關係,推舉人在推舉前當然還是會關注一下自己所推舉的孝廉是否真的孝廉。從這個角度講,雖然問罪推舉人並不能完全避免不實推舉,但一定程度上,還是對反腐敗起到了積極作用。
弊端之一,弄虛作假、沽名釣譽。「舉孝廉」是成為官吏的途徑之一。而且孝廉重在德,而不在行。
於是一些人為了被舉薦,就作假以駁聲名。例如《後漢書·許荊傳》記載,荊之祖父武被舉孝廉後,欲令兩個弟弟也成名,在分割財產時,「自取肥田廣宅奴婢強者」。這樣,他的兩個弟弟以「克讓」之名亦「並得選舉」。
然後,武又當眾宣佈自己故意惡己揚弟的本意,並把自己「理產所增三倍於前」的財產,都分給兩個弟弟,於是他又駁得了更大的聲譽。這種聽起來很好笑的事情,反映出了「孝廉」重德而易被矯飾的缺陷。 弊端之二,孝廉是由地方官推舉上去的。
被推薦者,因此而成為薦者的故吏、門生,這就很容易形成大大小小的利益集團,後來的門閥士族正是這樣逐漸發展而成的。地方官為了自己的利益,當然會薦舉能為自己所用者,故而「率取年少能報恩者,耆宿大賢,多見廢棄」。⑤起初,漢法規定地方官任職一年後才能舉薦人才,但漢順帝時期放寬了限制,地方官不用任滿一年,都可以舉薦人才,地方官在「舉孝廉」時濫用職權的現象,也因此而更多。
弊端之三,直接賄選。由於被「舉孝廉」者,本來就是因為孝廉被推薦的,所以不存在被察舉後立刻稽核其是否孝廉的問題。就此而言,則「舉孝廉」實際上缺乏有效的考核,因而極易營私舞弊。
又因為孝廉重在品德、易於矯飾,並無客觀標準可以用來參照的特性,很多人都會選擇由「舉孝廉」入仕。這樣,縱使是與推薦者毫無關係之人,也可以「要求」被「舉孝廉」。不合格的被舉者如果不是舉薦者的親信、親友,那一定是存在著利益關係,而要建立被舉者與舉者的關係,最直接的方式當然就是賄賂。
以「舉孝廉」為鑑,須注意以下三點:首先,「舉孝廉」作為一種推薦方式,吏、民都可以被推薦,相對於從官吏中挑選優秀者升遷而言,更能夠廣泛地發現人才,利用人才。而且,這種發現和利用,只要通過推舉就能達到,這顯然是一種簡單而實用的作法。
今天,在選官任吏方法上,考試成為主流,這相對於「舉孝廉」來說,要更客觀、公正。但嚴格的程式化必然會帶來靈活性的不足,而一味考試,實際上也會造成不重能力、流於形式的問題。因此,增加一些如「舉孝廉」般靈活的選官任吏方式,並用現代嚴格的程式進行稽核,或許更能夠達到「不拘一格降人才」的佳境。
其次,孝廉重德。當今,傳統道德觀在很大程度上遭到顛覆,這是不應該的。就官吏來講,在重視**能力的同時,也要重視品德,這是保證**正氣、抑制腐敗的有效手段。
再次,從「舉孝廉」在實際執行中的弊端,我們可以看出法治的重要性。重品德,在失去有效法規的監督和制約時,不但不能夠弘揚品德,而且會因為其無客觀標準,反而成為虛假、腐敗的工具
2樓:邵半
利:是社會下層人才步入仕途的唯一途徑(尚無科 舉),利於國家選拔賢能人才;弊:察舉制的弊 端:
以官舉士、權操於上,百姓不得參與、民 意無從體現。察舉物件多為官 宦子弟,出身、地位佔據主導地位,呈現典型的「世襲」狀態。『歡迎採納哦』
滿意請採納
古代舉孝廉制度怎麼回事,是選拔品德高尚的人麼,具體怎麼回事
舉孝廉不僅是選拔品德高尚的人。舉孝廉是漢朝的一種由下向上推選人才為官的制度,孝廉是察舉制的主要科目之一。被舉人的資歷,大多為州郡屬吏或通曉經書的儒生。漢代的 選拔以察舉為主,包括常行科目和特定科目兩種。舉孝廉制度是察舉制下常行科目的一種,也是漢代 主要的晉升路徑。察舉孝廉,為歲舉,即郡國每一年都要向...
明朝科學舉考試實行八股取士有何利弊
利 開放考試,吸收了不少寒士進入政權,有益於擴大和鞏固封建統治的政治基礎,改變了封建社會前期豪門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 廣大庶族地主通過科舉入仕做官,給封建政權注入了生機與活力 選拔官吏從此有了文化知識水平的客觀依據,有利於形成高素質的文官隊伍 讀書一考試 做官三者聯絡,把權 位與學識結合起來,營造了中...
誰知道關於 為官清廉 的諺語啊,蒐集為官的名人名言
兩袖清風 不拿群眾一針一線 呵呵,三年青知府,十萬雪花銀 廉潔的歇後語 蒐集為官的名人名言 居高位者,以知人曉事二者為職。大凡做官之人,往往厚於妻而薄於兄弟。做人要有人格,做官要有官德,做事要靠本事。住世一日,則做一日好人,居官一日,則做一日好事。我昨天親眼看到我媽用,核聚變產生的高能粒子流,穿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