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歸來華髮蒼顏
唐玄宗天寶末年發生並經歷了八個年頭(公元755年——763年)三代帝王(玄宗、肅宗、代宗)的安史之亂,既是唐王朝由盛轉衰的分界線,也是盛唐詩歌詩風的一個轉型期。社會由一個富庶安康的年代,進入了一個動盪不安的年代。詩歌也由追求飄逸、浪漫的年代,進入到一個沉鬱、哀傷和面對現實的年代。
杜甫詩歌就是這個年代的代表。它還為中唐詩歌的新樂府運動,開闢了廣闊的道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使古典詩歌從此走向人民。
唐代在安史之亂剛剛平定後,又發生了外族入侵,長安一度又被吐蕃佔領,代宗皇帝倉皇出逃陝州,緊接著又發生蜀中大亂。從發生到平定又歷時兩年多,這樣兩次戰亂加起來就有十個年頭。杜甫在成都詩中多次說過「十年」戰亂。
如:「十年朝夕淚,衣袖不曾乾。」「飄然時危一老翁,十年厭見旌旗紅。
」「四海十年不解兵,犬戎也復臨鹹京。」「九度附書向洛陽,十年骨肉無訊息。」等,以後的歲月,又引發各地的藩鎮之亂。
杜甫的生命雖然結束了,但藩鎮之亂卻遠未結束。可以說還剛剛開始,由於當時唐王朝在平息安史之亂後,為了穩定政局,安撫降將,把安史集團中的一些重要骨幹如田承嗣、李懷仙等降將先後被封為節度使,致使他們擁兵自重,不服朝廷調遣。中國的藩鎮之亂從代宗時代開始,在歷史上持續了幾百年。
這是安史之亂留給後來社會的一個嚴重惡果。
杜甫的一生是伴隨戰亂走過來的,是伴隨唐王朝由盛轉衰的整個過程走過來的。他一生寫了1400多首詩(清代仇兆鰲的《杜詩詳註》收有1439首,清代浦起龍《讀杜心解》收有1458首)這些詩歌絕大多數是反映戰亂的,據粗略統計,其中直接反映安史之亂的詩歌就有三百多首。這些詩歌忠實地反映了這個歷史過程。
這個過程中,社會上和在唐王朝內部所發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在杜甫詩歌中都有反映,有些史無記載的,而杜詩中卻有記載,可以補正史之不足。它好像是一部安史之亂的編年史似的。杜甫的愛國愛民、憂國憂民的光輝思想都集中地體現在這些詩歌中。
這部分詩歌是杜詩中最深刻、最輝煌的一部分,很多愛國名篇都出在這裡面。他描寫了安史之亂前後的許多重要事件,描寫了老百姓在戰爭中承受的各種苦難,以生動飽滿的藝術形象展現了安史之亂的廣闊畫面。
2樓:匿名使用者
唐玄宗天寶末年發生並經歷了八個年頭(公元755年——763年)
安史之亂,杜甫流落到哪,安史之亂杜甫怎樣了流落到了那裡,生活怎樣。
月似當時 浣花溪。杜甫草堂是唐代詩人杜甫,安史之亂後流寓成都時的故居,又稱浣花草堂 工部草堂 少陵草堂,坐落在成都市西郊的浣花溪畔。杜甫在顛沛流離中到了成都,靠友人的幫助助在城西浣花溪畔營建了草堂。他在這裡居住了將近4年寫下了240多首詩篇。春夜喜雨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等就是在這裡寫的。杜甫少年時代...
杜甫在安史之亂時做了什麼,杜甫在安史之亂後到底經過了什麼挫折
寶琬 舉家避難,避難途中所見所聞,做有一部分詩歌。 幽冥天月 什麼也沒做,就逃難逃到了四川,建了個草堂,寫了幾首憂國憂民的事,現在的杜甫草堂還是他留下的遺址呢 杜甫在安史之亂時寫下了著名的組詩 三吏 和 三別 在長安被亂軍所獲,後來跑出去,到成都,寫了些詩, 塵封無殤 他也就寫寫詩 裝裝樣子 茅屋為...
安史之亂是怎麼來的,安史之亂是怎麼回事 和楊玉環有什麼關係
唐朝天寶十四載十一月甲子日 755年12月16日星期二 身兼范陽 平盧 河東三節度使的安祿山發動節度使之士兵及同羅 奚 契丹 室韋 突厥等民族組成共十五萬士兵,號稱二十萬,在范陽起兵。天寶十五年佔領長安 洛陽,進入安史之亂的最高峰。為什麼會爆發 安史之亂 200 李隆基執政時,番邦勢力逐漸增強,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