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光,蘇軾,包拯等保守派為何反對王安石變法啊 他們是

時間 2021-08-30 11:02:41

1樓:匿名使用者

北宋的王安石變法在實行時與變法的初衷完全相背。王安石變法主要有以下幾個缺陷:1、政策未能對症下藥──王安石的變法所針對的只是皮毛,遠未到核心問題──支出太多,而支出太多則是因為冗官。

不針對到冗官,財政問題解決不了。但王安石的改革非但不是針對支出太多問題,反而是以增加國庫收入為主,如此則不能解決財困。又如軍事改革也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並非針對到宋朝的軍事死穴──強幹弱枝,重文輕武政策。

2、政策本身之缺點─—如青苗法、免役法之實行,與理想相去懸絕。如果貧困民戶自願請貸官錢,尚有可說,但實際上是地方官強迫農民五家互保後在逐家派定數目,稱為散青苗,地方官為了保障秋後本息全部收回,散派的物件是中上之家而非貧下之戶,蓋怕貧下戶無力償還,這還談什麼惠民呢?而青苗法中要收取利息二分,即是百分之二十,這數目是一般平民所不能負擔的。

3、拘泥古制─—王安石說他的新法皆出於先王及孔子遺訓,以塞反對新法之人的口,如將青苗法比之「周禮」之泉府;免役法本之於「周官」的府史胥徒,王制之庶民在官祿足以代其耕;保甲法比於先王之農為兵,市易法比於漢之平準。古今風俗不同,環境各異,源於古制的新法,未必一切都合時合宜。4、 剛愎自用─—王安石性剛,與神宗議論國事,有所抗辯,聲色俱厲,神宗每為之改容聽納。

創行變法之初,司馬光曾致函叫他不要用心太過,自信太厚,安石覆書**,深不以為然,二人本是極要好又互相推重的朋友,從此畫地絕交。5、用人不當。這是王安石變法失敗的重要原因。

變法時,集聚在王安石周圍支援變法的多為奸佞小人。他們根本沒有實行新法的意思,而是能通過新法來攫取個利益,漁肉百姓。而王安石的性格又使的他看不到這些。

當宋徽宗上臺後,屬於王安石一系的新黨章惇、蔡京等上臺,對舊派就行著力打壓,使北宋中期圍繞變法產生的黨爭完全走上了邪路。

而在以司馬光等人為首的保守派其實他們與王安石等人只是所主張的政治路線不同,而且所謂的保守派中有很多人並不是反對變法,而是認為王安石在的變法方案不可行或不成熟,而且王安石用來執行變法的人員品德也為這些人所擔憂。因此,他們才反對變法,認為用借誤的人來操控一個漏洞百出的改革方案會把國家引向岐途,如此,還不如不進行變法。但王安石為人剛愎自用,聽不得反意見,最終變法失敗。

之後宋神宗死,高太后執政,起用以司馬光為首的保守派。保守派廢掉了王安石的新法,在當時看來是合乎廣大民眾的要求的。不過,司馬光把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也一同去掉,則未免有些矯枉過正。

當時蘇軾就是反對司馬把變法一棍子全打死,因此,蘇軾本人在新、舊兩派中都不討好,這也是他自始至終在仕途上都不得意的重要原因。高太后死後,年青氣盛的宋哲宗上臺。他很想有番作為。

於是起用新派的章惇,可是章惇上臺後,恢復王安石變法是假,藉此他對保守派進行打壓,很多保守派離開了朝廷。而原先圍繞變法新、舊兩派的政見之爭則變成了北宋末年曠日持久的黨爭。而黨爭和新派的所作所為,最終導致了北宋的繼續的積弱、內部變亂頻繁,最後為金國所滅。

2樓:匿名使用者

我覺得不能簡單的以攙雜了個人利益的原因而分析比如說政見不合,也許個人利益的原因有,但不能如此簡單的說.很複雜吧政治總是這樣的,不是嗎?

3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王安石變法急功近利,不切實際。事實也證明他的變法失敗了。而且王安石個人品質也有問題。

司馬光的古詩,司馬光古詩?

客中初夏 作者 司馬光 朝代 宋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當戶轉分明。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鷺鷥 宋.司馬光清閒自合無憂累,白髮何因更颯然。遙望孤飛下秋水,雪花一片落晴天。孫權勸學 初,權謂呂蒙曰 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 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

司馬光姓什麼,司馬光姓什麼

那個閃電 司馬光姓司馬。司馬光 1019年11月17日 1086年10月11日 字君實,號迂叟。漢族。陝州夏縣 今山西夏縣 涑水鄉人,世稱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 史學家 文學家。西晉安平獻王司馬孚之後。宋仁宗寶元元年 1038年 司馬光登進士第,累進龍圖閣直學士。宋神宗時,因反對王安石變法,離開朝廷十...

王安石變法是為國家好,為何司馬光蘇軾卻要反對他

司馬光是保守派的代表,王安石變法觸動了既得利益者的權益,司馬光作為領袖自然要帶頭反對,而蘇軾反對則是因為王安石用人不當,導致變法過於激進,產生了很多問題。 梔梔推文 對 民本思想 的不同理解,司馬光和蘇東坡與王安石的爭論,很大一方面就在於這一點。司馬光和蘇東坡都批評王安石變法是 與民爭利 高揚 民本...